书城亲子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21551700000032

第32章 来自北大的回音,妈妈送我三件宝

我最欣赏妈妈只要看准了的事就不顾一切去做、并全力以赴的那股劲头,在她眼里,只要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大约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妈妈开始接触电脑,那个练啊,都有些走火入魔了,她的拼音不是很过关,经常向我和小妹请教,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有时还真叫我们小老师呢!她打字不用指法,仅仅一个月功夫,硬是凭着“二指禅”,每分钟输字100多个。后来她重拾年轻时代当作家的梦想,几年下来,发表的作品已经厚厚一沓沓。努力得来的成果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只有爸爸和我们知道妈妈为了实现她心中的理想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

从我和妹妹的本意出发,我们并不主张妈妈写这本书,当妈妈第一次和盘托出她的打算时,我和小妹是投了反对票的,更不愿意这本小册子取现在这样一个书名,因为过去的毕竟已经是历史,而作为人,写下一段美丽的历史并不难,难的是写就一场辉煌的人生。

妈妈将30多本日记一一录入计算机的格外辛苦、整理日记的异常艰辛、投入写作的巨大热情和反复修改的殚精竭虑历历在目感同身受,她不断将自己的初稿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我们,征求我们的意见,再一次次认真修改。前前后后,历时一年还多,这个过程让我眼热、令我感动,我们被妈妈的一丝不苟和执着如一所鼓舞、所同化,我和妹妹实在不敢、不忍再有半点阻拦,我们已经由起初的反对,到最后的坚决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是妈妈地地道道的同盟!

爸爸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妈妈的心全在你们身上”。妈妈养育我们二十多年,我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妈妈的爱是那么平凡,平凡得润物细无声,但妈妈的爱又是那么伟大,春风化雨,为我们撑起一片风和日丽的天空。依稀记得:妈妈帮我买雨鞋,结果把自己淋湿了;小学成绩波动的时候,是妈妈陪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满天繁星的夜晚;上中学六年,妈妈每天早晨五点起床为我们准备香喷喷的馄饨;这几年的假期,无论下火车是深夜还是凌晨,进门必有一盘刚出锅的饺子等着我们……我常想:多少年以后,我也许做不了这么好。

和别的孩子不同,我们的口袋里从来没有缺过零花钱,我们家的抽屉从来不上锁,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拿;拿多少,随便拿,只要花的是地方。经济上的民主不仅没有助长我和妹妹乱花钱的毛病,反而使我们很早就懂得了“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的道理。也许当时爸爸妈妈的做法是无心的,不过他们成功了。

和女儿做朋友是妈妈最大的愿望,这种少有的超脱,生动地阐释着“民主、平等、博爱”。妈妈渴望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她喜欢和我们聊天、交心。放假回家,陪妈妈痛痛快快说几天话,是妈妈最大的享受,也是我的享受。我们可以天南海北地聊,芝麻粒大的小事在妈妈看来都是新鲜的。我也愿意在放假的日子里每天围着妈妈转,给她讲故事,听她讲过去,顺便督促她做我最爱吃的面条。

妈妈送给我三件珍贵的礼物是我受益终身的:

一是当年选择了爸爸作为终身伴侣。爸爸很有思想,说出的话常常属于一语道破天机的那种。我们的信爸爸每封必看,却很少执笔写回信,长途电话总是爸爸听我们和妈妈说完后,然后做简单的小结。爸爸妈妈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要强、特自立。我们家是爸爸妈妈白手起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建起来的。他们用二十多年的辛勤劳作教会我“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的信条,我们从小就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勇于承担自己的小小责任,自信心也是从责任感的建立培养起来的。

二是送给我一个贴心的小妹。她是我们家的“小棉袄”,连爸爸都叫她“小妹”。我们相伴长大,直到现在还常常手拉手漫步校园。上周我刚离开清华不到三小时,可爱的小家伙就发短信告诉我:“姐,你在干什么?我开始想你了。”在北京读书这两年我时时刻刻觉得是小妹在照顾我。是她,凛冽寒风中整夜排长队为我参加考研辅导班报名,三月初的北京有多冷啊;是她用自己的奖学金为我买了一台新电脑,并坐出租送到北大,而她自己只买了一台800元的二手电脑凑合着用;是她,非典初期买硫磺皂给我,还要送到北大来而不肯让我过去取……

三是在没有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的年代,妈妈用她独特的方式为我们保留了一份详细的成长记录,为我和小妹记上百万字的日记。据我所知,我的同龄朋友还没有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怎么长大的。也正是因为稀罕,所以才更加弥足珍贵。今天借着这本小册子把这一段故事与大家分享,相信这里面有你有我,因为幸福的生活个个都一样。

娉娉

2003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