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明历程
21553800000047

第47章 坟山文化之谜

辞书上对“坟”的解释是:“墓之封土隆起者。”在墓上封上厚厚的熟土,使之如山丘般隆起,这就是坟。

坟,对现今的当代人来说,是个老概念,时过境迁,现在还有谁去封土为坟?坟,对原始先民来说,却是个新概念,在上百万年漫长的时日里,从来没有封土为坟这样一种丧葬形式。

《礼记·檀弓》说:“古者墓而不坟。”很明确,《礼记》作者看来,在古时代是只有墓没有坟的。人死了,挖一个大大的坑,埋在地里,最多加上一些随葬品,这叫墓。可是,这“古者”指什么时候?似乎谁都说不明白。《礼记》的权威注者郑玄认为,“古,谓殷时也。”在他看来,直到殷商时,还是“墓而不坟”的。其实,那是想当然的,在更古一点的时候,甚至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墓而坟”了。坟发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这已为考古资料充分地证明了。

福泉山,坐落在上海西部青浦县的重固镇旁,这里有一个草木稀疏的大土墩,不惹人注意。后来,在这里发现了良渚文化墓葬10座。除3座属良渚文化早期,属于平地堆埋外,另外7座墓葬规模都比较大,一般墓长4米左右,宽1.4~2米,头向朝南,出土有大量玉器、石器、陶器,以及象牙雕刻品,其中尤以位于骨架胸部的玉琮为珍贵。仔细辨认,原来整座福泉山实际上是4000余年前良渚文化时期为建造墓地而用人工堆筑起来的一座土山,是真正意义上的坟山。

反山,位于杭州市余杭县杭宁公路北侧,是一座高约5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的人工堆筑的熟土堆,即坟山。在墓地,共挖掘出良渚文化墓葬11座,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墓穴均比较宽大,有不少随葬品,少则数十件,多则数百件,整个墓葬地出土随葬品1200余件,其中还发现了重达6.5千克的玉琮王。

怎样理解坟山文化的出现呢?

墓葬的从埋入地下,到“封土为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原先,氏族内部也有分工,也有首领与一般氏族成员之分,但死后都一律平等地埋入地下。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有一部分人不愿再这样做了,他们打破了历来的常规,开始“封土为坟”,让自己死后能高高在上、出人头地。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特权阶层。坟是一种死后的特殊享受,这种特殊享受反映着死者生前的特殊地位。

特殊享受和特殊地位,反映在坟文化的每一个内涵里面。

坟的建筑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它本身反映了特权的客观存在。每座坟的建造都是巨大的花费。就反山墓地熟土堆的建造来说,其土方至少在2万立方以上,根据当时的运土工具运土条件估计,没有4万个劳动日是不能完成的。如果以250人参加劳作计,也要建造上近半年的时间。就是说,把整个部落的有效劳力都动员起来,什么其他事都不干,也要花上那么长时间。如果不是特权者,根本不可能动员如此多的劳力,就是有劳力,这些人自己的衣食何来?可见,筑坟工程本身是一种部落内社会性的义务,参与筑坟的人同参与狩猎、农作的人各司其职,互通有无,其中还必有社会生活中的调节者。

特权也体现在墓葬本身的隆重上。从反山大墓看,其中的墓穴一般比较宽大,有棺木,棺木外有朱红涂层,棺外还有椁,这在以往也是少见的。

丰厚的随葬品也证明着特权的存在。福泉山墓葬的死者身边,发现大量玉璧、玉琮,这些都是重要礼器,足以反映死者的权势。墓葬中的玉杖首,则直接象征着墓主的权威和威严,大墓中的人殉或用人作祭品现象的存在,再好不过地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已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