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21554200000009

第9章 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救常识(2)

乘坐飞机的安全和自救

乘飞机旅行具有方便、快捷、舒适的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但随着航空运输的普及,空难事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航空运输的特点,空难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乘坐飞机旅行的人来讲,一定要掌握一些有关的安全知识。

一、乘飞机安全注意事项

1.登机前,旅客及其随身携带的一切行李物品,必须接受机场安全部门的安全检查,否则不准登机。这是为了防止枪支、弹药、凶器、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物品以及其他危害民航安全的危险品被带入机场和机舱,以便维护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2.行李。国内航线全票或半票旅客,每人的免费行李额,按第一种票价购票的,一等舱位20千克,普通舱位15千克;按第二种票价购票的,一等舱位30千克,普通舱位20千克。超过免费限额的行李,应按规定行李运价付费,并在航班有空余吨位时才能与旅客同机运出。

3.随身携带物品。重量以5千克为限,超过上述重量或体积的物品,应按规定分别作为行李或货物托运。国际航线旅客每人可免费携带下列手提物品:手提包、大衣、雨伞、手杖、少量读物、婴儿食品、婴儿摇篮以及供病人用的可折叠的轮坐椅。

4.乘坐国内班机,在机舱内一律不允许吸烟;乘坐国际班机,旅客只能在指定的吸烟区内吸烟,烟头必须掐灭后放进烟灰盒内。禁止在机内的厕所里吸烟。

5.机舱内有灭火设备、氧气设备及紧急出口设施,飞经海上的飞机还有救生衣。这些设施只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由机组人员组织旅客使用。

6.飞机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这时要系好安全带,仔细听乘务员讲解怎样应付紧急事故。

7.应当了解有些人不适宜乘坐飞机旅行。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刚做过眼睛手术或头脸部手术的人最好也避免搭乘飞机。此外,妇女在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因胎儿还不稳定,加上生理上难免有些不舒适,也不适合乘坐飞机;怀孕的最后一个月,也最好别乘飞机,以免因低氧引发早产。

8.学会运用飞机上的氧气设备。现代大型客机一般都在一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为了保证空勤人员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座舱与外界密封隔绝,并设置了专门的设备,对座舱进行调温和增压。

除此之外,还设有固定式和携带式氧气设备。正常飞行时,旅客不必使用氧气。

9.登机后的注意事项。登上飞机后,应仔细阅读面前袋子内的乘机安全手册。认真听取乘务员关于处理紧急情况措施的介绍。这对于第一次或较少乘坐飞机的人来说尤其重要。要熟悉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看清离自己座位最近的紧急出口的位置。按照机上要求系好安全带是必须重视的事。1993年4月6日,国内一架客机在航行中遇到强大的垂直气流,飞机在高空短暂失控,引起剧烈颠簸,机上未扣好安全带的乘客被抛向舱顶,造成两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二、乘飞机发生事故自救

乘坐飞机,如遇飞机密封增压舱失落、失火、机械故障等,驾驶员将不得不紧急迫降。紧急迫降一般在海上进行。但如离海岸太远,有时也只好在荒郊野外或撒满消防剂的飞机场跑道上强行迫降。迫降时,作为旅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听从指挥,切不可惊慌失措或各行其是。同时,注意看清飞机紧急出口的位置。

2.如果飞机高度在3660米以上,密封增压舱突然失落释压,乘客头顶上的氧气面罩会自动垂下,应立即吸氧。直到驾驶员把飞机的高度降低。

3.在机组人员的统一指挥下,尽可能往前舱就座。因为机尾摔毁的可能性要多于机头摔毁的10倍以上。

4.按照要求将坐椅靠背调节到正常状态,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带。屈身向前,脸贴在垫有枕头之类柔软物的双膝上,两臂抱住大腿,使整个身体处于“最低水平”位置,以减少因惯性而造成的损伤。

5.迅速将高跟鞋、眼镜、假牙牙托取下,清除身上或身体周围的坚硬物品,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紧急情况脱离之前,仍要系好安全带。

6.如机舱内有浓烟雾,用毛巾(最好是湿的)掩住鼻子和嘴。走向紧急出口时应尽可能俯屈身体,临近机舱下部。

7.如果飞机是在水上迫降,要按照机组人员讲解的方法穿好救生衣。自己穿好救生衣后,要帮助他人特别是小孩。不要在走出机舱前就让救生衣充气,否则会造成出舱门的困难。

8.在打开紧急出口前,要通过舱门的玻璃迅速查看外边的情况,如发现外边出口处有浓烟、火焰或尖锐的碎片以及其他障碍,不要打开舱门,立即从另外的出口脱离。

9.紧急出口打开后,充气救生梯便自动膨胀,以坐的姿势滑跳到梯上,双手护头,快速着地。滑到地面后,尽可能快速地远离飞机,不要返回机上取行李。

10.离开飞机后,仍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以便统一行动,脱离险境。

11.如果自己和别人受伤,应通知乘务员,他们受过急救训练。等待救援时,设法和其他乘客交谈,保持求生意志。

乘坐电梯的安全和自救

电梯每一次运行都会经历开门、关门,重复和繁琐的工作很容易使电梯老化,而如果维修工作没有跟进,事故的发生就会非常频繁,被困在电梯里的几率大大增加。

万一被困在电梯里,首先要冷静呼救,寻找报警的按钮和电话,同时保持体力。如果电梯里的风扇停止工作,你需要深呼吸,尽量给自己争取足够的氧气。切忌胡乱撬门,即便电梯门打开,如果眼前一片漆黑,你可以借助手机亮光探测情况,或者原地不动等待救援,千万不可盲目跳出。

当电梯电源发生故障,那么,在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电梯轿厢就会急速下坠,或者冲到电梯井道的顶部。

1.尽可能用最快的速度将每一层的按键都按下,因为当紧急电源启动,电梯就能马上停止下坠,就近停靠在你按下的楼层。

2.如果电梯里有手把,一只手紧握手把,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使你不至于因重心不稳而摔伤。同时,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条直线,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柱的防护,膝盖呈弯曲姿势,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压,避免造成身体损伤。

驾车出行的安全和自救

目前,驾车出行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有许多事情需要注意。

一、驾车出行安全注意事项

1.出发前检查车况,包括机油、轮胎、备胎、电瓶、皮带、水箱、刹车系统、更换三滤、灯光、雨刷器等。

2.驾驶人员应经过正规驾驶学校培训、获得有效的驾驶证书、有5000公里在城区行车记录,才能独自驾车。

3.出发前准备好途中的干粮和水、备用的防寒服。准备手机电池,保证手机随时有电。准备急救包。

4.精心设计行车路线,制定行程,事先订房。野营时,汽车应靠近住人的地方。

5.如果道路状况很差,最好选择越野车出行。

6.两辆以上车结伴同行,最好有懂车辆维修技术的人随行。

7.修车工具要带好,比如千斤顶、快速补胎剂、钳子、扳手等,冰雪天还需备防冻液、防滑链等。

8.多车结伴而行时,经验丰富的司机应领队和断后,技术稍差的在中间。

9.驾驶人员应系上安全带,并要求同车人也系上安全带。

10.不能将车交给无驾驶证的人员驾驶。严禁酒后驾车。不准超速驾驶汽车。

11.长时间行驶时,应注意更换驾驶员驾驶。连续驾驶汽车每4小时应休息15~30分钟。

12.行驶中多注意水温及仪表情况,不要心存侥幸。

13.留意高速公路出口标志,错过一个可能要多走十几里。

14.下雪、大雾、路面结冰、台风、暴雨等环境条件不利于驾驶汽车时,应立即停止驾驶汽车。

15.尽量不开夜车。据统计,凌晨三四点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段。

二、驾车出行发生事故自救

1.汽车翻车。当司机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钩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车内乘客应迅速趴到坐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坐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2.车辆落水。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司机和乘客维持5~10分钟,应首先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3.迎面碰撞。交通事故中的迎面碰撞,受到致命危险的主要是司机。一旦遇有事故发生,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机一侧时,司机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员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员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

道路交通事故救护

发生路道交通事故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事情:

1.迅速检查事故现场,积极寻找伤员,并对重伤员进行优先救助处理。

2.对呼吸、心搏骤停的伤员,应立即清理其上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

3.对昏迷伤员,迅速解开其衣领,采取侧俯卧位,如遇其舌头后坠时,可将舌尖牵出,也可将伤员的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对创伤出血,可临时采用指压止血法。

4.及时包扎伤口,对脱出的肠管不要送回腹腔,应用大块敷料覆盖后,扣上盆、碗以保护肠管;对脑膨出时,可用纱布包在膨出部周围,或用碗覆盖脑膨出部,包扎固定,以防脑实质干燥或受压。

5.对骨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和大块软组织伤,应灵活采用木棍、树枝、玉米秸等固定;对已离断的肢体,应妥善包扎,送往医院,以备再植。

6.对大面积的烧伤,可用较清洁的衣服、雨衣、布单保护创面,粘在伤面上的衣服可不脱掉。

7.在运送脊柱、脊髓受伤伤员时,务必谨慎、得当,避免脊柱弯曲或扭转,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尽量减少搬运次数。

另外,受伤后至手术时所间隔的时间与死亡率成正比,危重伤病员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则增加3倍,因此,运送伤员应力求迅速。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伤员救护

救护原则

发生路道交通事故时,总的救护原则如下:

(1)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

(2)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

(3)驾驶员、乘务员等应积极组织抢救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