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调皮笑话
21557900000007

第7章

三襟弟捧着盛老鼠的托盘,来到岳父灵前,故意拉长哀调,念了一篇祭文:

大姨爹抬猪,二姨爹抬羊,唯有我三姨爹穷困无钱。冥思苦想,辗转睡床。看见老鼠,走过屋梁。拿起烟斗,打出脑浆。一瓢滚水,烫得毛光。一把稻草,熏得焦黄。河边开剖,血流满江。血映天红,惊动玉皇。玉皇传问,肇事何方?天兵回禀,杀鼠治丧。玉皇惊愕,怒斥荒唐。自古祭礼,杀猪宰羊。未闻鼠祭,罕见独创。天将跪禀,恕听端祥。鼠身虽小,其味喷香。羊吃百草,猪吃粗糠。鼠吃五谷,粒粒细粮。人说一鼠,可顶三鸡。味道鲜美,滋补营养。亲朋六眷,阵阵闻香。众口赞同,鼠胜猪羊。敬献岳父,表婿寸肠。祈祷冥福,灵前鉴赏。呜呼尚飨。

题画鼠诗

漫画配上讽刺诗,常常诗画相得益彰。这种形式为当今许多漫画家和诗人们多用。其实,这种手法早在清代就为一些文人画师普遍采用。光绪年间有一个叫江标的江苏画家,常为人画纨扇。一日一位官场友人求他画扇,江标笑应,遂挥笔作二鼠,旁有胡桃一只及花生数枚。寥寥数笔,墨迹简洁。画毕,题诗一首:

老鼠哥哥,你何事终宵闹我?

蜡烛已残,油灯又破,忍使俺无端闷坐。

刚到新年,福橘乌菱,早饱哥哥肚;

只剩得几英花生,还有胡桃一个。

些许桐子,不值今宵小吃,恐教受饿。

劝哥哥明日还来,预备干粮,细嚼五更鼓。

无疑,诗画相配,包含着对腐败官场的绝妙讽刺。

张宗昌的“诗”

土匪出身的北洋军阀张宗昌几乎目不识丁,粗俗不堪。当时有人说他有“三不知”:不知手下有多少兵,不知手中有多少钱,不知自己有多少小老婆。

1924年,张宗昌因支持奉系军阀张作霖有功,1925年由张作霖推荐提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张宗昌到任后,装出一幅礼贤下士的姿态,请蛰居潍县的前清状元王寿彭当教育厅长,并请王教他认字、作诗。张宗昌还真的出了一本书《效坤诗抄》,分赠友好。摘其中几首如下:

其一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其二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你奶奶早已回沛县。

其三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

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链。

藏头诗

藏头诗,亦名“藏头格”,古杂诗的一种,字句不限,但也讲究音韵对仗。藏头诗通常将所言之事藏于诗句之首。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一段,吴用为了达到叫卢俊义上山入伙的目的,叫卢俊义在****壁上写了四句卦歌: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迷难可无忧。

诗中四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卢俊义反”四字。因此,卢俊义的家人向官府告发卢俊义反叛朝廷,说:“家中壁上现写下藏头反诗,便是老大的证见。”

四川某军阀为其父治丧,请一老文人作诗吊唁。其深知军阀父子恶行,便写了一首藏头诗:

烧酒奠灵前,

火纸化青烟。

老人今何在,

死去不复还。

得失古今有,

好名天下传。

军阀看了,以为颂其父德行,便高挂灵堂,宾客中有细心者,看到诗中奥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军阀还以为是称赞好诗呢。只有秘书看到,连忙告诉军阀,每句头一字连起来是“烧火老死得好”,是揭其父隐私的。原来四川人称私通儿媳者为“烧火老”。气得军阀将诗扯得粉粹,但却怕家丑外扬,只好悄悄作罢。

数字入诗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有一天在江边赏景,见江面有一艘渔般乘风飞棹而来,兴之所至,即命随行大臣纪晓岚用十个“一”字,写一首七言绝句诗。纪晓岚素有捷才,只见他沉思一会,便口占一诗道:

一篙一橹一渔舟,

一个艄公一钓钩。

一拍一呼还一笑,

一人独占一江秋。

细品此诗,十个“一”字用得十分得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江鼓棹图。

还有一首无名氏的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首五言绝句,区区二十个字,数字占去一半。纪晓岚的诗中二十八个字反复用了十个“一”字,没有重复之嫌;无名氏的这首诗,用了十个数字,却无一重复,从一到十,也很得体,读来琅琅上口。难怪这首诗被列入小学生的识字课本。

对诗词中的数字不能完全以数学观念去理解,因为诗词中的数字有虚描与实描、泛指与专指的不同。如杜牧的诗: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廓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的“千里”并非确数,而是泛指广袤的江南春色如火。而杨慎却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因此武断“千里”应为“十里”,恐怕就有些牵强附会了。相反,在叶绍翁的诗中:

游园不值

应怜履齿印苍歃,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里的“一枝”二字,非常精警。在此大概应该以实数去理解,而不能看作“数枝”。试想:诗人乘兴而来,却被关在门外,未能饱览满园春色。但是,一枝红杏仿佛尽知人意,探出墙来向诗人透露了春天的信息。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心驰神往,一种无限依恋之情,洋溢诗外。

“无亿”与“无意”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成婚不久,辞别娇妻到长安做官。卓文君思念丈夫,日日盼望司马相如来信,可是,苦苦等了五年,才得到司马相如的书信一封,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十三个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有敏思之才,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奥妙。在这行数字之中,惟独缺“亿”这个数。“无亿”的谐音即“无意”。看来司马相如有了离异之心,又不便直说,所以写了这样一封信。

卓文君想当年冲破重重阻力,与司马相如私奔成婚,而今看到这样的信,非常伤心,于是,她挥笔回书,写道: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风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接书,为文君九曲回肠所动,为往昔的恩爱所动,遂痛悔不已,与文君相好如初。

十七字诗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叫李赖子的,好作十七字诗,能触目成咏。当时天旱,太守求雨未应,他作诗嘲笑太守。诗云:

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

昨夜推窗看,见月。

诗传到太守耳朵,甚为生气,下令传讯他。太守说:“你善吟十七字诗,不妨再来一首。若是佳作,便放了你。我的别号叫西坡,就以此为题吧。”

李赖子一生玩世不恭,并不多加思考。应声吟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两人比,差多。

太守被激怒了,令人打他十八大板。刚打完,李赖子又吟道:

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打杀。

太守更加怒不可遏,判他诽谤罪,发配郧阳。临走,李赖子的舅舅前来相送,两人相持而哭。哭罢,李赖子说:“临别没有什么送舅舅的,就吟一首诗相赠吧。”说完,口占一诗云:

发遣在郧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两人为何是三行泪呢?原来他舅舅是一只眼也。

改诗趣话

(一)

明代奸相严嵩当权时,民间有人把《神童诗》前八句改成二首五言诗。原诗是: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改诗是:

天子重权豪,开言惹祸苗。

万般皆下品,惟有奉承高。

少小休勤学,钱财可立身。

君看严宰相,必用有钱人。

(二)

《红楼梦》有《好了歌》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人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有人作《新好了歌》曰:

世人都晓“倒爷”好,倒来倒去都发了!只要能把大钱赚,道德良心不要了。

世人都晓“后门”好,这条路子“没治了”!不管事情有多难,最后全都办成了。

世人都晓“宴会”好,四菜一汤吃肥了!你请我来我请你,反正公家报销了。

世人都晓“扯皮”好,不费力气不费脑,扯上三年又五载,问题自然不见了。

世人都晓“官僚”好,这顶帽子妙极了!出了问题别害怕,戴上帽子没事了。

(三)

李白有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今有《将进酒新篇》:

君不知席上珍馐何所来,千金一掷公款付。

又不见政策三令又五申,照吃不误嘴不停。

人生得志须尽欢,莫待无权空对盏。

水陆八珍且为乐,杜康五粮任品尝。

美酒佳肴为我用,管它散尽千金财。

酒杯端,政策宽;筷子提,事好办。

一帮陪一客,笑语盈盈杯筹错。

丰泽园,五芳斋,满座春风春花开。

今日食客似飞蝗,遮天蔽日去复来,

吃完东家吃西家,欲吃何患无美词。

快上菜,莫停箸,推杯换盏醉未休,何日能消百姓愁。

标点符号实用歌

讲起成绩一大套,不需停顿用句号。

说起问题少为妙,最佳使用省略号。

见到上司先弯腰,“鞠躬尽瘁”像问号。

遇到群众脾气暴,一句一句惊叹号。

批阅文件少动手,习惯圈个大句号。

百忙之中读报告,无意常念“加括号”。

不懂照样能装懂,救驾莫忘破折号。

顺风想到逆风时,文责不负多引号。

此歌名曰实用歌,歌名请用书名号。

钱的忠告

劳动的钱,使你幸福坦然;

奖励的钱,使你加倍实干;

援助的钱,使你感到温暖;

积蓄的钱,使你珍惜勤俭;

集资的钱,使你力量无限;

节省的钱,使你美德璀璨;

拣来的钱,使你用之不安;

偷来的钱,使你胆战心寒;

骗来的钱,使你狗胆包天;

受贿的钱,使你贪得无厌;

贪污的钱,使你灵魂糜烂;

挪用的钱,使你有借难还;

挥霍的钱,使你浪费无边;

恩赐的钱,使你变成懒汉;

贺喜的钱,使你加倍偿还;

搜刮的钱,使你欲壑难填。

一字歌

(给某公画像)

一杯清茶,泡淡了多少宝贵时光;

一份报表,压弯了多少坚硬脊梁;

一支朱笔,堵死了多少能人的出路;

一个批示,毁灭了多少大胆的构想。

一个指令,耗费了多少资金和人力;

一个电话,催动了多少人四处奔忙;

一圈巡视,享受过多少排场;

一趟美差,饱览了无限风光。

一场改革掀起滔天巨浪,官运享通怕要变成一枕黄粱。

十字诗谜诉怨情

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朱淑真在她的丈夫变心后,曾巧作一则“断肠谜”,抒发怨恨绝决之情: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全诗十行,既抒发了心中怨恨,又组成了一首谜诗,每行各打一字。聪明的读者肯定一读便猜出了这十字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囍”字的传说

王安石二十岁那年赶考,顺路到马家镇歇息。饭后上街,偶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上闪一句对子: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走

但没有下联,显然是待人对出。王安石拍手道:“好对。”这话被马家老院听到,立即禀告了员外,等员外闻讯出来王安石已赴考场了。

王安石在第二天考试中交了头卷,主考官传他面试。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考官见他对得既快又好,赞叹不已。

考毕,回经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就信步走到马员外家门前,谁知被老家院认出,遂叫他进去见员外。员外一见,就取出笔砚,请他对对子。王安石信手写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马员外见对得又巧又工,立刻许以其女。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是马小姐为选胥而出的。

结婚那天,正当新娘新郎拜天地之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听后重开酒宴。

王安石喜上加喜,且酒已有三分醉,用红纸写了一个“囍”字贴在门上,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从此,“囍”字便传开了。

粱启超妙对杏花联

粱启超十岁时,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人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偷偷折了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他这一举动,被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在眼里。他父亲平日教子甚严,但当着朋友的面不好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落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