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嵩山[1]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2]。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1]嵩山:五岳之一。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2]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走于道路。豁我怀:使我开怀。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首二句从作者宦游失意写起,“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让人想到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才能使他的情怀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在读者产生这种心理后,照说青山该出面了。但第三句说在太阳下山时北风才把积雨的云层吹散开去,仿佛仅在期待中为人缓缓拉开一道帷幕。直到第四句,五岳之一的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几座清瘦的山峰来。由于有前面的重重笔墨做渲染,嵩山的出现便特别引人注目,能够把人的兴味调动和集中起来。并且又因有上面的一番交待,末句点出嵩山后,又不至于意随句尽,见其面貌即止,而是自然要逗人想象雨后嵩山的特有韵味和诗人得见嵩山后的一番情怀。
方泽北宋中期人,不以文艺名世,但所作七绝《武昌阻风》,诗语惊人,为蔡僚《西清诗话》所称道。
武昌阻风
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鉴赏】此诗妙在“一喻三折”。“一喻”指“无穷归思满东流”,以水喻归思。如徐干“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李白的诗“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都是以水喻情,颇有艺术效果。不过本诗的独到之处在于即景取喻。人在船上,船在江边,临流凝睇,取水为喻,显得十分自然贴切;这水不是虚指,而是眼前的实物,如此即景取喻,岂能不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三折”,指诗中三处委婉曲折的抒情手法。明明是为风所阻,不得不停泊武昌,颇有迁怨于风之意,他却说“江上春风留客舟”,似乎是春风有意,殷勤劝留。实阻而日留,这是一折。明明是因被风所阻,无端惹了满怀愁绪,可谓心烦意乱,他却说“与君尽日闲临水”。“君”是谁?指船?抑或指同船友人?两说均可,无关宏旨。重要的是“闲”字,果有那种闲情逸致来临流赋诗吗?没有。这是实愁而日闲,又是一折。明明是心中有无穷归思,有无尽乡愁,根本无心欣赏柳絮飞花,他却说“贪看飞花忘却愁”。无心而日贪看,这里再一折。一波三折,委曲尽情,意味自然深长。
杜常字正甫,卫州(今河南汲县)人。生卒不详。昭宪皇后族孙。元丰中,知郓州,权发遣秦、凤等路提刑,官至工部尚书。
题华清宫[1]
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2]。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3]。
【注释】[1]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下,唐玄宗时建,昔日玄宗与贵妃游乐的胜地。[2]数十程:数十个驿站的路程。[3]朝元阁:在华清宫内。长杨:长杨宫,汉宫名,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宫中种有白杨数亩,株株挺拔高大,故名。
【鉴赏】开头两句,概括交代这一趟行程有“晓风残月”日夜兼行的氛围,也点出了凄迷的骊山景色,为历史悲剧的抒写作了铺垫。这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起句。接下来,最精彩的两句出现了:“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从朝元阁到长杨宫,一方面由唐溯汉,拉开了时间的距离,广阔的历史背景令读者顿生深邃之感。另一方面,汉、唐并称盛世,而今汉家宫苑、唐朝殿阁,都只成了笼罩于西风残月之下的荒凉陈迹。这两句一笔勾出千百年盛衰兴亡的历史,含蕴丰赡。
末句“都向长杨作雨声”,因残月在天,西风“作雨声”,则未必就是真的雨声。联想唐代诗僧毛可上人《秋寄从兄贾岛》中的佳句“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西风飒飒,落叶萧萧,令人疑为冷雨阵阵。写景之妙,正在于这种象外句巧妙运用所取得的幻觉效果。何况,“长杨”又是一语双关,既可指长杨宫,也可指树木中的长杨。末两句似乎也是幻觉的描写,引人遐想。“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风声,雨声,总是秋声;声声人耳,化作一曲心声而已。
王寀(?-1122左右),字辅道,一字道辅,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登进士第,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宣和中,以左道为林灵素所陷,弃市。
浪花[1]
王寀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注释】[1]《浪花》:洪迈《夷坚志》载:曹道冲售诗京都,随所命题即就;一群“不逞之徒”要为难他,向他求《浪花》绝句,限“红”字为韵。曹谢以不能,要他们去求王窠学士。王欣然捉笔,一挥成此。王窠的高明处,在于避实就虚,不写水浪如花,却写了浪中之花,使“读者无不嗟伏”。
【鉴赏】首句“一江秋水浸寒空”,为奇妙的浪花画上背景。“浸”字把空中云彩引入波心,而且似乎增添了寒意。秋日晚霞,色彩绚丽,形象多变,浸在澄明秋水之中,染红了一江寒碧。以此为背景,烘托着那朵奇花,构成了一幅有层次、有变化的彩色图画。次句“渔笛无端弄晚风”给这幅浪花图画配上轻柔、抒情的乐曲。笛声悠扬,为全诗添了声响,增了情趣,形成了意境,使读者耳与目一起得到美的感染。在章法上,“渔笛”上应“秋水”,“晚风”暗扣题面“浪”字,“浸”字和“弄”
字下得贴切;同时,“风”字又下启结句“碎残红”,勾连流转,意脉全在暗中。
诗人在第三句故设“万里波心谁折得”一问,表现了他如醉如痴的意态。欲折不能,增添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感,引起读者淡淡的惆怅和好奇。在音调上,由于这一设问而使全诗节奏变得更加轻柔舒缓、曼声摇曳,故作一顿、一跌,然后端出精彩的结句“夕阳影里碎残红”,终于神完意足,全诗飞扬逸动。
寇国宝字荆山,徐州(今属江苏)人。生卒不详。师事陈师道。绍圣四年(1097)进士。曾为吴县主簿。
题阊门外小寺壁[1]
寇国宝
黄叶西陂水漫流,蘧篨风急滞扁舟[2]。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3]。
【注释】[1]阊门:宋时苏州西门。[2]陂:积蓄水的池塘。籧藤:用芦苇或竹编的粗席,这里借指船帆。
[3]螟色:夜暗之色。
【鉴赏】作者羁旅于苏州西门外一个小庙之内,眼见得枯黄的落叶四下飘零,那陂塘里的秋水横溢,四处漫流。很可能,作者的潜意识里,此刻产生了一种飘零之感,动了归家之念。接着,作者耳闻窗外秋风萧瑟,那芦苇编成的船帆被大风吹得沙沙作响,那小小的客船已无法开行。真是欲速归而不能,岂不越发生愁?
此时,夕阳冉冉西下,夜色渐渐吞噬了千里山川,农夫正荷锄而归,牧童也引犊而返,鸡栖于埘……在同一山坡听见传来了这些嘈杂的人声和驱鸡人埘的声音。大家都归家了,而作者自己呢?心中自然会涌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嗟叹。
徐俯(?-1140),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年幼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以父荫授通直郎。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历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与****、吕本中游。诗属江西派,晚年之作趋于平易。
春游湖[1]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2]。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3]。
【注释】[1]湖:指杭州西湖。[2]蘸水开:贴着水面开放。蘸有“沾着”的意思。[3]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度:走过。
【鉴赏】首两句用一动一静两物写游湖所见,表明春天来临。手法上发端作一问句,起得突兀,仿佛诗人忽然发现了双飞的燕子,这才意识到春天已悄悄回来了。“几时”二字是对燕子如见老朋友一般的亲切问候,春天不知不觉的来临在诗人心里所引起的惊喜之情溢于言外。再看湖上,果然桃花开遍枝头,已是一片春意盎然了。“夹岸”二字写桃花成林,极为繁盛,为“蘸”字作意:花既夹岸,枝条斜伸到水面,方有“蘸水开”的妙想。而蘸水又可使人意会桃花的鲜艳水灵仿佛是由于蘸饱了水分的缘故,甚至可以进而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故下一“蘸”字,桃花之神态与意趣俱出。
后两句从过桥与乘舟两路写游湖人,而能将游踪化为画意。雨后水涨,淹没桥头,断了人行,改为坐船摆渡。这小小的插曲,倒给诗人提供了现成的材料,不但可见出春雨之后湖上波平水满的情状,而且因断桥而寂无人行,还给这幅明媚的春景添上了一点荒寒的野趣和清幽的情味。舍桥登船,柳阴中撑出一叶小舟,与上句自成因果,衔接自然。正如上句由桥断而见水涨,这句也由舟小而见湖宽。中国画表现水景常用此法,即只就桥、船落笔,不画波纹,自有水意。所以这两句诗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的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花开燕飞,固然明媚,然无断桥野浦,便少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只消写出小舟一篙撑出柳阴的悠然情态,水面的空阔宁静和满湖的柳色便如在眼前。正如全诗并无一字刻画湖光水色,仅在近水景物上做文章,就将满湖春色烘托了出来。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宣和七年(1125)为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金兵初围开封,坚决主战,阻止钦宗迁都,以尚书右丞为亲征行营使,击退金兵。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在职七十日,被黄潜善等排斥。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屡上疏论时事,反对议和。卒谥忠定。有《粱溪集》
《靖康传信录》等。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1]?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1]箱:通厢,仓廪。
【鉴赏】上联写牛的辛劳。“耕犁千亩实千箱”,写牛为主人耕田千亩,迎来粮谷满仓。发端就点出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紧扣诗题。句中虽无“病”,却字字含“病”
意:亩复亩,年复年,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千箱”亦因此而实。两个“千”字,极力夸张,互相对照,显出了牛的辛劳,也突出了牛的功绩。“力尽筋疲谁复伤”,承首句“耕犁千亩”。这是诗人代牛直接向人们提出的抱怨性的责问,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下联写牛的抱负。“但得众生皆得饱”,以牛的口气作答,把牛人格化,语气则由上句的悲怨转为乐观、旷达,由牛转向大众百姓,突破了传统的自叹自怜。句中连用两“得”字,使语气更为强烈。牛是诗人的化身,结句是牛继续作答。“羸病卧残阳”,将牛置于夕阳西下气息奄奄的特定环境中,更衬托出病牛的悲惨结局。然而,着上“不辞”二字,语气突然一转,变悲凉为慷慨,使诗的格调骤然昂扬。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格非女,赵明诚妻。幼有才藻,为晁补之所称赏。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搜集书画金石甚多。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卒,境遇孤苦。其词清丽婉约,颇具情致。诗作留存不多。著作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
【注释】[1]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鉴赏】这是一首怀古诗。项羽在垓下一战,为刘邦所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但他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此事的得失可置之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举出项羽的不肯南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诗在字面上是对千年以前的英雄发感慨,但对时事的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
靖康之变迫使诗人丢弃珍贵的图书文物而南奔。作为金石家和藏书家的其夫赵明诚之死,以及辛苦积聚的文物全数丧失,对她打击极大。李清照自己更因此而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时局,她不能不兴起“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的怨愤。这种怨愤也正是当时千万蒙难人民共同的怨愤。因此,此诗不仅是抒发个人的悲愤,又是广大百姓的心声。而这种诗篇出自一位封建时代女子之手,颇为难能可贵。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县)。入太学,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通奉大夫致仕。谥文清。论诗与吕本中相类,亦主活法与顿悟。陆游曾师事之。有《茶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