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1566200000065

第65章 宋词篇(21)

【鉴赏】

此词作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词人时年三十三岁,在滁州知州任上。古代文人好以诗酒酬别唱和,其中往往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或志趣情操。此词亦然,于送别之中感时伤怀,表达了词人宦海浮沉、难施抱负的感慨,其爱国之心殷切可见。

上阕感叹似水年华:我年纪已老,面对这离别的酒宴,不免担心岁月匆匆流逝,更何况屈指已近中秋,然而月明之夜你我却不能形影相随!无情的流水全然不顾离别的愁绪,只管与西风一道催促你上路。好在中秋之夜你便可以吃到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与家人灯前夜话了。虽然当时词人年纪还轻,但报国之心颇切,自古英雄出少年,古往今来有志之士哪个不想趁年轻干一番事业呢?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满江红》)时,也都不过才三十多岁,却已深叹“鬓微霜”,疾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了。这是由离别引起的感时伤怀。接下来词人打住了自己的情绪,转而从对方的角度着笔,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与家人团聚而享受天伦之乐。

下阕通过词人的想象写他希望友人整装待发,现在正好是朝廷用人之际,但愿友人回朝复命时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样就可以在承明庐当值,修改朝廷的诏书,筹划边关大事,为国效力。这是词人对友人的祝愿,何尝又不是他自己的心愿呢!这也正是词人心中最大的隐痛:自己从北方来到南国,目的是消除金贼,匡复祖国。然而数年之间,自己奔走于地方官任,与“壮岁旌旗拥万夫”的理想久久无缘,故而此处借祝语表达自己的期待。同时词人对现状深感惆怅,所以他叮嘱友人:当长安城的故人问起我的近况,你只说此人依然借酒消愁,一如既往;极目远眺秋夜的落雁,醉酒时还常常力挽空弓。词调何其哀怨凄凉,然而又不乏悲壮!一个苦于报国无门的赤子形象跃然纸上。他望见大雁落平沙,由此想到了雁队北归,进而想到家乡沦陷已久,不由得使他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策马扬鞭,杀向疆场!但是,他只能借着醉意拉满空弓,以此来发泄内心的积郁。“醉来时响空弦”、“把吴钩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镆耶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送剑与傅岩叟》),词人在这些诗词中反复咏叹渴望前线杀敌、报效祖国的壮志,情感真挚,令人感奋。

这不是一般消闲遣兴的酬唱之作,作者不仅自己以天下为己任,而且还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影响他人,热情洋溢地号召朋辈“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在战斗中共同砥砺前进,笔力雄健,正气凛然!

祝英台近

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1]。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2]。断肠片片飞红[3],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4],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释】

[1]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的首饰,分为两股,情人分别时,各执一股作为纪念。宝钗分,即夫妇离别之意。桃叶渡:夫妇分别的渡口,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王曾于此送别桃叶,并有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隋书·五行志》)故名。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2]层楼:高楼。[3]飞红:飘落的花瓣。[4]鬓边觑(qù):看到鬓边所插戴的花朵。觑,细看。把花卜归期:用花瓣的数目,占卜丈夫归来的日期。罗帐:丝织品做成的床帐。这里指思妇的床帐。

【鉴赏】

此篇是一首闺怨词,表现怨春伤别的情绪。词的上阙,写女主人公感伤离别、怨恨春事的感情。

词人不从正面写夫妻离别的场面,也不交代丈夫何时走,去那里,做什么,而是集中笔墨渲染丈夫走后,给女主人公留下的忧伤。往日分钗送别之地,现在已是绿柳如烟,江雾蒙蒙,一派凄迷。词人巧妙地著一“暗”字,既是写柳荫浓密、郁郁葱葱的春之景象,同时也表现出思妇黯然神伤的心境,于叙事写景中寄托了女主人公深深的情思,衬托出她心境的凄凉。“怕上层楼”,一个“怕”字,婉转曲折,颇有深意:片片飞红已使人断肠;花落而“无人管”,可见人情冷漠;一个“都”字,则人情冷漠到了极点。层层展开,笔触越来越细,感情越来越悲。进而写莺啼,怕啼莺断送了春光,亦怕“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绿树听鹈鴂》)。“更谁劝、啼莺声住”,一个“更”字,加重了感情色彩。天道无情,世态炎凉,怎不令思妇怨天尤人!词人不直写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孤单、凄凉,反而极力渲染春无人管、鸟无人劝的哀怨,曲折含蓄,一波三折,耐人寻味。伤春,更伤别;怨春,更怨青春在无人呵护的寂寞中消逝。

词的下阙,表现女主人公怀远盼归、怨恨春事的感情。

她在忧愁寂寞中看到鬓边插戴的花朵,遂以花占卜丈夫归期。这本是无聊之举,故言“试”。既“试”之后,情难已,于是“才簪又重数”,反反复复,坐卧不宁,盼归之心极为细腻动人,情态婉然在目。梦里,她又哀声怨春,是春天引起了她伤春念远的愁怀,现在,春天要走了,却不能把她的哀愁带走。词人用一“解”字,把春天拟人化了,用春天不解风情反衬她的多情。主人公这样日思夜想,怎不愁煞人!心有千千结,人不解,春亦不解。

此词表面上极力渲染思妇怨春伤别的情绪,实则借闺怨以抒其志。联系词人以怨春寄托怀抱的其他词章(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绿树听鹈鴂》等)来看,此词中“怕上层楼”、“却不解、带将愁去”,与“无人会,登临意”、“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情绪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怨春伤别的叙述,表现词人对身世遭遇、对国势衰微的忧伤心情。词人念念不忘收复失地,但壮志未酬,个人的青春韶华已去、国家春天般的繁荣已逝,怎能不使词人像词里所写的思妇一样,日夜忧伤呢?看似儿女闲情,实则是词人长期受压抑、难于人前言的痛苦感情的旁溢之词。

此词的风格由激昂悲壮转为悱恻缠绵,词人着力于思妇形象的描绘,千回百折,细腻传神,含蓄委婉,饶有余味。沈谦曾盛赞此词云:“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词人伎俩,真不可测”(《填词杂说》)!张炎云:“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辛稼轩《祝英台近》……皆景中带情,而有骚雅”

(《词源·赋情》)。

青玉案

元夕[1]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2]。宝马雕车香满路[3]。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4]。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

【注释】

[1]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2]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3]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4]凤箫声动:奏起音乐。凤箫,箫的美称,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风台,曾吹箫引来凤凰(见《神仙传》),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指月亮。光转:月影移动。鱼龙舞:指舞鱼形、龙形的灯。[5]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戴的装饰品。以彩绸或彩纸制成。此指盛装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6]蓦(mò)然:猛然、突然。回首:回头。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鉴赏】

词的上阕,描写元宵节之夜灯月交辉、歌舞并陈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写灯光,像一阵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姹紫嫣红;而焰火,像是满天星斗被风吹落,纷乱如雨。词人想象新奇,比喻贴切,将灯火交织的元宵夜景描绘得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宝马雕车香满路”,写元夜之时,佳人们倾城而出,盛装华服,满路飘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欢歌入乐,彩灯起舞,月光流转,歌舞彻夜的场面,意象繁富,灵动飞扬,流香溢彩,使人如临其境,眼花缭乱。这只是一个铺垫,是一种背景,词人之意并不在此。

词的下阙,写词人由寻觅到发现意中人的经过。“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黄金缕……”是用头上的饰物代指人,姑娘们盛装打扮,欢声笑语,仪态大方,暗香飘忽。词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踏破铁鞋无觅处。忽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惊喜之情,尽在言外。全词嘎然而止,有无限余情。但是她不在华灯之下,不在歌舞场中,却独自站在那远离喧嚣、铅华散尽的灯火阑珊的角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词人苦苦寻觅的那人,她不随波逐流,不追慕荣华,却甘于寂寞,宁静致远,坚持操守。词人眼前虽美女如云,却没有一个是他所要找寻的意中人。只对这个心地淡泊的姑娘情有独钟。正如“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的意思。此词采用烘云托月之法,委婉含蓄,那灯火辉煌,歌舞不休的热闹场景。那些佩带香物、盛装丽服追求欢乐的姑娘,那灯光、月影、车马、人物……笔墨在此而意在彼,用意全在“那人”身上,这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处。这也是一种对比手法,前面所渲染的场面和人物同灯火阑珊的冷清,同自甘寂寞、独立不移的“那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虽然词人并没直写“那人”的形象,但深得神韵,令人难忘。王国维将这最后四句所描写的意境,比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达到的第三种境界,也就是最高的一种境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人间词话·二六》)。

词人也是以“那人”的品格自喻。辛弃疾力主抗战多次遭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仍然坚持抗击金人、收复失地的主张,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趋炎附势,不肯与主和派人物同流合污。词人正是通过歌颂这个女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表现自己的人格的,所以梁启超评其词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1],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2],白发谁家翁媪[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4],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茅檐:茅草屋的屋檐。[2]吴音:江浙话。相媚好:互相取悦对方。[3]翁媪:年纪较老的夫妻。[4]无赖:即顽皮,在此无贬意。

【鉴赏】

此篇是一首澹语清晰,充满诗情画意的小令。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农村某一人家的环境和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场景。

上阕写环境和老夫妻的和睦。前两句写这户人家有一所低矮的小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平淡的两句点明了题目中“村居”的地点、状况,还勾画出了清晰秀丽的“村居”风景。后两句写一对白发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互相敬酒,一边悠闲地聊天,他们在醉酒后还用吴语互相取悦于对方。一种和谐、温馨、惬意的幸福生活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这对翁媪的生活代表了农村众多老年夫妻的生活乐趣。

下阕四句,写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纯用白话直陈其事。大儿子是主要劳力,正在溪流的东头为豆苗除草。二儿子年纪还小,所以在家做编织鸡笼的辅助劳动。三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任意地调皮玩耍,但他躺卧在溪头剥下的莲蓬能做莲米羹,也不是一点没有意义。他那种横躺竖卧,哪种姿式够得上就用哪种姿式,以及边剥边吃的憨态,也可想而知。“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来了。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用了三个“溪”字,紧紧围绕小溪展开人物活动,所以“溪”字起着活跃画面的关键作用。在艺术构思上显得清晰优美、朴实安逸,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农村生活景象。

全词把一家老小村居生活的不同面貌和表现情态描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若不是大手笔是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1]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2]。布被秋宵梦觉[3],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

[1]博山:又名通元峰,在今江西永丰县境内,由于山形像庐山的香炉峰,故又称为博山。庵:草屋。[2]华发苍颜:白了头发,老了容颜。[3]梦觉:梦回、梦醒。

【鉴赏】

此篇是一首就眼前景象抒发胸臆的情景词。记叙作者游博山独自住在一所久无人居的王氏茅屋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词分两阕,仅八句话四十六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乡村风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