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不久,埃及军队就在西奈半岛上配置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其中包括反坦克导弹、无后座力炮和火箭筒等。
10月6日下午,埃及第二步兵师的战士们身带反坦克武器,三人一组埋伏在距公路二、三百米远的阵地上。不一会儿,以色列的王牌军——第190装甲旅的坦克群气势汹汹地开进了埃及军队的伏击圈。随着埃军指挥员一声令下,各种反坦克武器像雨点般地射向敌坦克群。那身长不到1米的反坦克导弹,更是异常活跃。它拖着一条长长的电线尾巴,像一只矫捷凶猛的山鹰,直向敌人的坦克群扑去。顿时,敌人的坦克打得乱作一团,仅用几分钟时间就一举击毁了敌方数十辆坦克,王牌军全军覆没。
这一仗,使反坦克导弹名声大振,成为反坦克武器的主要成员之一。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世的。由于它飞得远,打得准,威力大,因而成为反坦克众英雄中的后起之秀。
目前,反坦克导弹的兄弟姐妹日益增多,其优异性能代代相传,一代胜过一代。现在,第4代反坦克导弹已经出现,将在与坦克的作战中大显身手。
在导弹这个大家庭中,反坦克导弹是个小弟弟。它身材矮小,所以操作起来方便灵活,有的可以支在地上发射,有的可以扛在肩上发射,很适合步兵使用。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世的,而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初露锋芒的。它基本上是由射手眼观手动操纵的。
由于这种导弹上没有装上“眼睛”,不能自动寻找和追击目标,所以它的一举一动都是射手通过仪器控制的。这样,它的飞行时就不得不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而这长尾巴就是射手操纵控制导弹的“电话线”,是通过这条“尾巴”向导弹下达“命令”的。
这条长导线平时缠绕在小圆筒上,藏在导弹的肚子里。导弹发射后,导线就从导弹里被拉出来,像飞出的风筝拖着系绳一样,其导线的另一端连在射手操纵的仪器上。没有这条长尾巴,导弹就变成了断线的风筝,失去了方向。
这种导弹发射后,射手从瞄准镜里观测导弹与坦克的相互位置,使瞄准镜、导弹和坦克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这和打枪时,用缺口、准星与靶心三点成一线瞄准的道理是一样的),即重合在瞄准线上。
如果导弹偏离了瞄准线,射手就操纵控制器上的手柄,通过长尾巴导线向导弹发出命令。导弹接到命令后,由弹上的仪器进行控制,使导弹向瞄准线靠拢,一直飞向目标。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线进行半自动控制。导弹发射后,射手只要把瞄准镜内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导弹就会按照设在地面上的仪器发出的命令飞向目标,从而减轻了射手操作的疲劳,也提高了击中目标的准确性。
不过,这类导弹还离不开长尾巴的帮助,得依靠它传达控制操作的命令。
法国和德国合制的“霍特”反坦克导弹,就是第二代的典型代表。这种导弹的操纵装置比第一代多一个红外测角仪和有关设备。
红外测角仪能接收从导弹尾部发出的红外线。当射手不断调整瞄准镜内的十字线时,测角仪能自动测出导弹偏离瞄准线的角度,然后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换算成控制操作的命令,再通过长尾巴传达给导弹,使它追踪和击中目标。
属于第二代的反坦克导弹还有美国的“陶”式、“龙”
式,法国的“阿尔朋”式以及法、德合制的“米兰”式反坦克导弹等。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更先进一些,采用激光进行控制导引,这就相当于给导弹装上了眼睛,使它能自动追击目标,因而用来“通电话”的长尾巴就退化掉了,成了没有尾巴的反坦克导弹。
用激光控制的反坦克导弹,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射手操纵一个激光波束发射器,用它发射的激光波束套住飞行的导弹,并使激光波束始终对着坦克,这样导弹就会沿着波束飞向坦克。另一种是,射手用激光照射器照射坦克,导弹就可沿着从坦克反射回来的激光波束飞向坦克。
另外,还有一种电视制导反坦克导弹,通常是装载在直升机上发射的。这种导弹的前端装有电视摄像管,能把导弹与目标的偏差反映到装在飞机驾驶员面前的荧光屏上,射手可根据在电视里观察到的情况,发出命令,使导弹飞向坦克。
去掉尾巴的反坦克导弹虽然性能先进,使用方便,但它的造价较高。因此,目前还多采用有长尾巴的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
现在,第四代反坦克导弹已经问世,它就是“发射后不用管”或“发射后忘记”的完全自动制导的新型导弹。
人们相信,在未来的战争中,反坦克导弹将随着坦克的发展而出现更新的第五代、第六代……它们之间的竞争将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