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21571500000038

第38章 月亮诗篇

自从月亮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人类迄今不知道创造了多少月亮文化。

对于月亮的描绘不仅仅限于中秋胜景,数千年来,文人赋予月亮诸多的内涵,或孤独、或相思、或安详、或憧憬,人们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内涵,月亮成为引发无限遐想的对象。在月亮的身上倾注了多少爱恨情愁,寄托多少悲欢离合。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文人的失意与惆怅。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遐想之余,自然会联想起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月亮,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所代表的涵义是各不相同的。

《月下独酌》与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年(744),时在长安。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诗人独自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在这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影伴我舞步,唯有李白和月亮与自己的影子孤独相伴。月亮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李白在诗中,将孤独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春花秋月何时了”与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42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毒药将他毒死。李后主死后被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李煜眼中,月不再是团圆的象征,月已化作孤独的代名词,独守月光。唯离乡情,亡国恨,均随“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夜》与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这年七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肃宗李亨在灵武继位。作者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象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诗人被困帐中,望着月光倾泻而下,仿佛也照在远在家乡的儿女,禁不住潸然泪下。作者通过《月夜》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暮江吟》与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是白居易(772~846)在长庆二年(822)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的诗句。当时朝政昏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的诗人心情是十分轻松愉快的。途中所见,无不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这一日诗人坐船行至暮江中,恰逢红日西沉、新月东升之际。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万变。等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滴,好似粒粒珍珠,抬头望天,一弯新月犹如一张精巧的弓高悬在碧蓝的天幕上。如此良辰美景,诗者沉醉了,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诗句清新自然,让人读后沉醉在这月光美景下了。

《山居秋暝》与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山居秋暝》一诗向世人展现了一幅人间美景:在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于此。

诗人王维通过明月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自在悠闲的向往。

《荷塘月色》与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生于江苏东海县,原名自华,号秋实。《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的7月。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寄托着无限的思乡之情。一轮明月在他的笔下变得多情而富有灵性。

林林总总话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百年来,月圆月缺,引发了诗人们的无穷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文人们的几多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关于月的形形色色的称呼

例如,夜光、白玉盘、夜明、明月、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方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白玉盘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清晖玉魄中天满,清晖近水多。

方晖方晖竞户入,圆影隙中来。

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人对月亮的喻称

月亮在诗人的笔下,又多了许许多多的称呼。例如,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壶、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

冰镜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玉轮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玉盘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月轮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