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21579000000017

第17章 英雄气概源于勇气加道德(2)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更需要生活中的勇气,比如诚实、正直,它们不像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式的勇气,而是真实生活的勇气。因犹豫不决和懦弱导致的不幸和罪恶,其实就是缺乏勇气的表现。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可就是没有勇气付诸实践。他们软弱而缺乏磨炼,在诱惑面前俯首跪拜,根本没有说“不”的勇气。如果他们交友不慎,就更容易误入歧途。

毫无疑问,坚强的性格出自积极饱满的行动。没有果断的性格,就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不能抵制邪恶力量的侵蚀,更不用说为善了。当你想放弃努力的时候,决心会拉你一把,并赐于你力量,如果这时候你有一丁点儿的屈服,你就很有可能踏出了自我毁灭的第一步。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依赖于他人,否则有害无益。尤其在危急关头,依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做出决定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像马其顿国王一样,在战斗中,以祭祀海格拉斯请求神助为名,撤入附近的一个小镇,让对手伊米纽斯趁机赢得了胜利。

这个道理同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把勇气挂在嘴上,而不是落实在行动上。他们设计了很多方案,却从未有所行动;准备了很多事情,也从未真正着手,这一切都是缺乏勇敢决断的后果。做比说要艰难得多,但是只有将说的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得到自己期望的成果,长篇大论是没有结果的。

迪洛生说过,就算情况再明朗,决断再紧迫,对于那些意志薄弱、优柔寡断的人来说,要作出一个明确的决断,依然困难重重。一心想过新生活,又不付诸行动,就像一个人把吃、喝、拉、撒、睡从一天推迟到另一天,结果自讨苦吃。

很大程度上,道德勇气对抵制这种“社会”不良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平凡、庸俗的格兰蒂夫人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成为他们所属阶级的道德规范的奴隶。一种无意识的彼此反对的心态在他们中间悄然滋生。他们在各自的圈子里(这个圈子可能是一个部门,也可能是一个等级或阶层)保持遵从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从不触犯禁忌,甘心将自己封闭在传统习俗与思想的牢笼里。真正有勇气跳出他们的怪圈进行独立思考的人很少,有的人甚至在负债、破产、痛苦中吃喝挥霍,仍然按照本阶级的礼仪、习惯生活,而不会去找寻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畸形化了的时髦,正表明了格兰蒂夫人的影响的普遍存在。

不仅在私人生活中,在公众场合,人们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懦弱也相当严重。势利已经从富人之间蔓延到了穷人堆里。过去,人们只是对地位高的富人阿谀奉承;现在,对地位低下的穷人一样不敢讲真话。如今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大众”手里,讨好“大众”已成了一种社会趋势。他们赋予大众的美德连大众自己都知道不具备。公开阐明事实真相的办法行不通了,只好提一些模棱两可的无法实现的观点以迎合人民群众的口味,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现在,迎合那些文化水平低下的人显得极为重要。为了得到选票,连身份尊贵、地位显赫、教养极佳的人也不得不去奉承那些愚蠢无知的人。可见,他们是多么厚颜无耻,放弃了准则,抛弃了正义,与那些勇敢高尚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卑躬屈膝,服从于偏见。逆流而上靠的是勇气和力量,而“死鱼”们只能随波逐流。

近年来,这种迎合大众的奴性趋势迅速蔓延,使得公务员形象一损再损,良心也越来越具有伸缩性。人们经常私下一套,公众场合又一套,而且迎合公众的那一套观点在私下里却受到批判。虚伪的党派利益争斗越来越普遍,就连伪善也是极其平常的了。

道德上的懦弱已经扩散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层的伪善和趋炎附势必定导致下层群众的伪善和趋炎附势。他们会向高处看齐,学会上层人物的推托闪躲与模棱两可。因此,我们还能要求社会下层群众鼓起勇气阐释自己的独特观点吗?给他们个密封的小盒子,让他们享受“自由”去吧。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名望并不意味着拥护和支持,而往往成为反对一个人的依据。俄罗斯的一则谚语说得好:“即使是脊梁笔直的人,也休想从荣誉中站起来。”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的脊柱是由软骨构成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轻而易举地朝各个方向弯腰屈膝,以求得大众拥护,在他们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羞耻之色。

杰勒米·边沁谈及一位著名的公众人物时说:“他的政治纲领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少数人的恨,而不是对多数人的爱。他的政治纲领更多渗透着自私自利和******的情感。”没错,这种用阿谀奉承掩盖真相,书写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散布阶级仇恨来获得的名望,在正直人的眼中简直龌龊不堪、无耻至极。可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又有几个人不是这样的呢?

即使在谎言成为一种潮流的情况下,那些品格高尚的人依然毫不畏惧地讲述真理。哈金森的妻子说他从不刻意追寻大众的喝彩,也不会因为大众的喝彩而感到自豪,相反,他更注重去做好一件事。他绝不会为了荣誉而去做一些有违他良心的事,却会去做那些在全世界人眼中都非常卑微的好事。因为他是用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判断是否应该去做,而不是用世俗的笼统估计和推测来衡量事物本身。

第二节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约翰·帕金顿在1867年伍斯特举行的一次公共集会上说了一句相当精辟的话——“名望,通常情况下并不值得去追求。”只要认真履行你的义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得到良心上的安慰,名望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了你的身边。

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代表着名望的高低。在这方面,理查·德洛弗尔·埃奇沃斯看得比较透彻,他在晚年很受邻里欢迎。有一天,他对女儿说:“玛丽娅,我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我很快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受欢迎的人总是一文不值的。”也许,他此时正想着福音书里对很受欢迎的人的诅咒:“赞扬包围你的时候,也是灾难降临的时候。”

顽强的信念是一个人自立自强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人必须得有勇气站出来,而不是老躲在别人后面做别人的影子。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思考、行动,并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否则,不会表达自我的人必定是懒人,不能表达自我的人就是白痴。

然而,许多有出息的人就是因缺少这种顽强的信念而使他们的亲友失望。他们的勇气在行动中日渐消弭,他们的果敢和毅力也在行动中逐渐消退。他们处处算计着风险,时时掂量着机会,等到机会错过的时候后悔莫及。

人们勇敢地阐述真理,应该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共和国时期的约翰·比姆说:“我宁可为真理而死,也不愿真理因我而湮灭。”当一个人的信念诚实而坚定,观点公正而成熟,他就完全可以将其付诸实践。如果在该说实话的时候不说,在该提反对意见的时候沉默不语,那么这不仅仅是一种怯懦,更是一种罪恶。在某些情况下,罪恶是欺软怕硬的,你越妥协,它就越凶恶,只有顽强的抗争才能将其消灭。

诚实正直的人蔑视欺诈,正义凛然的人鄙弃压迫,善良纯洁的人反对邪恶。他们不仅与这些社会陋习作斗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彻底地消灭它们。这样的人是道德的楷模,他们的仁爱和勇气无疑使他们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可以说,这个世界之所以会摆脱自私和罪恶的统治,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伟大的改革家和殉道者坚韧不拔的斗争,他们是谬误和恶行的克星。在我们周围,克拉克森,格兰·维尔夏普、马修神父和理查德·科布登等人用生命阐释了高尚品格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坚强、勇敢、自信的人是世界的引导者和主宰者,而软弱、无能、胆怯的人只能白白地在世界走一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正直果敢积极向上的人是一道灿烂的光芒,照亮人们心灵的同时为人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思想和勇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奋斗。

在各个时代中,精力产生了奇迹。作为意志的重要标志,精力还是人格魅力的力量来源,是一切伟大行动的动力所在。意志坚定的人会为了正义的事业勇往直前,比如戴维,就算有个恶魔拦在他面前,他还是会坚定地朝格里斯走去。

人们常常在自信中战胜困难,而这种自信往往能传染给周围的人,使他们迎难而上。恺撒在远航时突遇风暴,狂怒的海风和滚滚的波浪使船员们惊慌失措。“你们这么害怕做什么?有我恺撒在!”恺撒这声极富震憾力的吼叫震住了船上的人,也深深感染了他们,连最怯懦的人也安静了下来,与恺撒并肩作战。

意志坚定的人绝不屈服于艰难险阻,更不会望而怯步。当第欧根尼决定做一名安提修斯的信徒时,他便不顾一切了。就算安提修斯举着鞭子威胁他,他也毫不动摇,他说:“打吧!你的鞭子有多硬,我的决心就有多坚定。”安提修斯无话可说,深深地为他的毅力所感动,便收他做了门徒。

精力和才智的有机结合才能造就人们坚强的品格,只有才智没有精力就像有了发动机没有汽油一样无法运转。人有了精力就有了做事的能力、活力和动力。一个人如果具备了精力、智慧和沉着冷静的处事原则,就能拥有无穷的力量去干好任何一件事情。所以,能力平平的人往往因其过人的精力做出了非比寻常的成绩。应该说,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不是那些最有天赋的人,而是那些信念坚定、勇气非凡、精力超群的人,像穆罕默德、路德、诺克斯、加尔文、劳拉、韦斯利等就是这样的人。

勇气配以精力和毅力,就能战无不胜。勇气给人前进的动力,它绝不允许人畏缩后退。廷德尔说法拉第“在激动的时候作决定,在冷静的时候坚定信念。”即使最平凡的人,只要拥有了不屈不挠的毅力,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一味依赖他人没有一点好处。当迈克尔·安吉洛的一个主要庇护者逝世的时候,他说:“我终于发现,这个世界大部分的承诺是虚幻的,只有相信自我,发挥自身价值,才是最好最安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