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215798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地理概况(11)

自然资源和物产土地面积2118.29万公顷,其中耕地322.64万公顷,占15.7%;森林727.04万公顷,占34.3%;宜林牧荒山337.52万公顷,占15.8%。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短夏热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25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8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457亿立方米。水系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共有大河17条,中河93条,小河5226条。

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约5000种左右,野生经济植物1000多种,药用植物800多种,有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66种。森林覆盖率35.56%,全省有森林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张家界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草场资源有637.2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566.6万公顷。动物有哺乳类野生动物66种,鸟类500多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40种,昆虫类1000多种,水生动物200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8种,二类保护动物28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3种,有色金属矿居多。

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全省有色金属矿产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中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雄黄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经济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785.83亿元,国民收入651.37亿元。作为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3%,第二产业占35.9%,第三产业占25.8%。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19.11亿元,工业总产值803.71亿元。

文化教育湖南省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学生人数总计3.7万余人;各类中等学校290所,学生4.2万余人。此外,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多所。

名胜古迹湖南主要风景名胜游览地有:岳阳楼、岳麓书院、湖南烈士公园、武陵源风景区、猛洞河、桃花源、九嶷山、苏仙岭、德夯风景区、南岳衡山、洞庭君山、波月洞、******故居等。其中武陵源风景区的原始自然形态,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风光,为当今世上一绝,湖南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地。

17.湖北

简称鄂。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地处北纬29°35′~33°08′,东经108°41′~116°17′。东邻安徽省,南接江西省、湖南省,西靠四川省,西北连陕西省,北与河南省毗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

人口、民族1992年底,湖北人口达5579.85万。共有4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13.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土家族人口为176万,居全国各地土家族人口首位。湖北省是多宗教的省份,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1949年前,是外国教会传教的重点地区之一。在佛、道教宫观中,武当山的金殿(太和宫)和紫霄宫,当阳市的玉泉寺,黄梅县的五祖寺,武汉市的宝通寺、归元寺、长春观被列为全国佛、道教重点寺观。

行政区划湖北省省会为武汉市。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3个县级市,44个县,1个林区,2个自治县。

建制沿革湖北的行政区划始于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之地。秦朝统一全国后,湖北分属南郡、黔中等郡。两汉时分属荆、扬、益州,以荆州为主。唐朝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淮南道及黔中道。宋时属荆湖北路和京西南路。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这是湖北作为行政区的名称的开始。元时分属河南省和湖广行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至清康熙三年(1664),两湖分治,大体上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省,北为湖北省。省名由此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1914年,省下设道、县二级行政,湖北全省设江汉、襄阳、荆南、施鹤道,共辖69县;后来废除道,保留县级。1932年设立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汉口一度(1928~1931)成为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1950年湖北省和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1951年全省设8个专署(1970年改称地区)。1954年中南行政委员会撤销,湖北省由中央直接领导,武汉市改为省辖市,为湖北省会至今。

自然资源和物产湖北省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地处亚热带,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构成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因而生物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呈现了过渡性明显的特色。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3.5%,有树种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主要有马尾松、杉树等;经济林以油桐、乌桕、生漆、油茶、核桃、板栗等为主,乌桕籽、生漆、油桐籽产量分别在全国占第一、二、三位。此外,还有可利用的1000多种野生植物。1亿多年前遗留下来的水杉、银杏、珙桐等孑遗植物在鄂西地区有生长。神农架林区是中国中部唯一的原始森林,其活立木总蓄积量占全省的25%。湖北省有草丛、灌丛、疏林、草甸等四大类草场。全省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当归、黄连等500种以上。

有鱼类207种,其中重要经济鱼类约50种,鲤科鱼类最多,产量也最丰富。哺乳类动物约有114种。定居湖北的留鸟和候鸟约350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5%。属国家确定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4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16种;鱼类有中华鲟和白鲟;哺乳类有金丝猴、白鳍豚、金猫、云豹、金钱豹、华南虎和河麂;鸟类有白颈长尾雉、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和白尾海鸿。全省共发现矿产110种,矿产地达2000余处。磷、水泥用泥灰岩、硅灰石、石榴子石和金红石等5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铁、铜、石膏、岩盐、金、汞、锰、钒、水泥用石灰岩等2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七位,湖北省煤炭较少,油气不多,但水能资源丰富。全省山多河多,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1821万千瓦,居全国第七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3357万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全省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首位。著名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即将动工兴建的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都坐落在湖北境内的长江上。

经济199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373.69亿元。湖北拥有武汉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3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纺织、食品、化工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湖北省是中国腹地水陆交通的枢纽,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横穿境内1061公里,溯江而上,穿三峡可至重庆;顺流而下,经南京可达上海。1992年,全省铁路线有12条,通车里程1596公里。有武汉至北京、上海、南京、合肥、郑州、长沙、广州、南昌、福州、成都、重庆、桂林、沈阳、西安以及省内沙市、宜昌、襄樊、老河口、恩施等空中航线。武汉至香港的航班已经开通。湖北素称“鱼米之乡”,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有耕地333.33万公顷,其中水田180多万公顷,盛产水稻、棉花、小麦、玉米、油料等。1992年农业总产值为435.42亿元。湖北省淡水鱼种、鱼苗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武昌鱼”就出产在湖北省的梁子湖。

文化教育湖北省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省有高等院校61所,其中的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同济医科大学等,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全省函授大学、电视大学、职业大学、业余大学、夜大学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发展迅速。基础教育的质量得到提高,小学教育已基本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4%。聋哑、盲人特殊教育进一步发展。

名胜古迹名胜古迹主要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昌东郊。黄鹤楼。始建于吴黄武二年(223)。原址在武昌蛇山临江的黄鹄矶上。后重建于蛇山西首的高坡上。晴川阁。始建于明初,在汉阳龟山东首的禹功矶上。侧有禹王庙,即禹稷行宫,是纪念大禹和后稷的著名古迹。古琴台。又名伯牙台、碎琴台。在汉阳琴台路西北侧。传为战国时代楚国音乐大师俞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的遗址。归元禅寺。位于汉阳翠微路西侧。建于清初,为禅宗寺院。五祖寺。位于黄梅县城东北的东山上,又名东山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创建的寺院。玉泉寺。位于当阳市城西南23里的玉泉山麓,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武当山。位于丹江口市境内,古称“碜上山”,又名“太和山”、“太岳山”,是中国道教名山。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最险的一道峡谷。沿岸有许多奇特的溪、泉、石、洞,著名的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香溪、蛤蟆碚、三游洞等。楚纪南城遗址。位于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故名。荆州古城。即江陵县城。古隆中。位于襄樊市西15公里的隆中山,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从17~27岁躬耕隐居的地方。三国赤壁。在蒲圻市西北40公里处,位于长江南岸,又名石头山、周郎赤壁。是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的地方。东坡赤壁。位于黄州市城西门外。又名“赤鼻矶”。宋苏轼谪居黄州时,常到这里游憩,并借景抒怀。

18.贵州

贵州省简称黔(省会贵阳),位于东经103°37′—109°32′,北纬24°37′—29°13′,面积17万平方千米。地处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是一个由西向东倾斜的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山高谷深,有千亩以上坝子(枣形盆地)300多个。本区属于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大部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6°C,1月平均气温4—9°C,7月为20—28°C。年均降水量900—1500毫米,多阴雨天气,俗称“天无三日晴”,各地气候差别较大。主要有汉、苗、布依、侗、彝、水、回、仫佬、壮、瑶、满、白、土家等民族。农副产品是以水稻、油菜籽、烤烟、剑麻、咖啡、栓木、生漆为主,栓木、生漆产量居全国首位,中草药较为重要。钢铁、有色冶金、煤炭、电力、机械、造纸、卷烟、酿酒业发展很快。

旅游资源:以岩溶、瀑布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贵州省的两大旅游资源优势。贵州岩溶总面积12万余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是地球上亚热带岩溶面积的1/4。有以溶洞奇观而著称的织金洞、贵阳南郊公园(又称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安顺龙宫、兴义飞龙洞、黄果树风景区的溶洞群等。石膏剑、卷曲石等更为世所罕见。另有许多溶洞以有古人类遗址或建有溶洞电站、溶洞工厂而著称。岩溶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石林,蔚为壮观。白水江、打帮河、霸陵河、王二河等有上千个瀑布,其中黄果树瀑布居全国之首,其附近陡坡塘、滴水滩、冲坑等瀑布亦颇具气势。贵阳红枫湖、花溪、黔东南潕河等都以风光奇秀著称。有的已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极有旅游吸引力,苗族游方、彝族歌舞、侗族拦路歌、布依族酒歌与铜鼓等都极有魅力,“三月三”、“四月八”、“火把节”、“六月六”、“龙船节”等都是民族的盛会,轻歌曼舞令人陶醉,华丽服饰令人眼花缭乱,民族建筑令人称奇。“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地方文艺:贵州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歌舞和说唱艺术。黔剧是极富地方色彩的新剧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人物服饰融合了当地各民族特点。贵州花灯有花灯歌舞与花灯戏两种,乡土气息浓郁。其它有侗戏、布依戏等。

饮食文化:黔菜为辣香为主,乡铃肉圆、酸辣海参锅巴独具特色。地方小吃以肠旺面、豆腐圆子、糕粑、恋爱豆腐果、遵义羊肉粉、毕节汤圆、铜仁绿豆粉等最受欢迎。

19.安徽

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东经114°43′—119°38′,北纬29°25′—34°39′。面积13万多平方千米。地形分为五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地、皖中平原和皖南山地。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北向南,年平均气温为14—16°C 以上,1月平均气温为-3—3°C,7月为27—28°C,年均降水量也由700毫米逐渐增加到2000毫米以上。主要有汉、回、等民族。农林业较发达,产较多,煤炭、钢铁在本省工业中占重要地位,手工业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