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21584700000053

第53章 官制篇(3)

“后”原来也是君主、主宰的意思。与“帝”不同的是,他是地上的统治者。《诗经》中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大禹的儿子启就被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后羿。皇帝的正妻被称为皇后,是因为她主宰着六宫,在后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陛下”一词最初来源何处?

大家都知道,“陛下”一词是臣子对君主的称呼,自秦以后只用来称呼皇帝一人。而其实,“陛下”中的“陛”即指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花哨的形式,如“飞陛”。又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宫殿的台阶。

那么,为什么“陛下”一词由一个建筑构件,变成了一种尊称呢?因为在古代,这条通往君主的台阶是有侍卫把守的,只有经过陛下的允许才可登阶升殿,见到君主,“皇帝陛下”即是通过陛下的卫士向皇帝转达的意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也就是说,到了西汉,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了。

“山呼”是什么意思?

古书上谈到百官拜见封建皇帝时,总是“山呼万岁”。为什么要在万岁前面加上“山呼”?这是怎样的一个仪式呢?

《汉书·武帝纪》中说,元封元年(前110)春,武帝带领群臣登上嵩山,随从的官员们都听见从山中隐隐传来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武帝把这件事记在了自己下的诏书中。这本来是很荒唐的,但后世的统治者却当成“祥瑞”,把“三呼万岁”规定成臣子朝见皇帝的定规,称之为“山呼”。《元史·礼乐志》中记载了具体的仪式:朝见皇帝的人,先跪左膝,掌管朝见仪式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人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人还是照上次的样子叩头并应和说“万岁”;最后司仪官喊“再山呼”,朝见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这个仪式存在了许多年,皇帝们听到了无数次的“万岁”、“万万岁”,却没一个如愿的。

“谥号”与“庙号”是怎么回事?

谥号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大臣、士大夫等重要人物死后,后人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和功过给予的称号,含有褒善贬恶的意思,其实是又添了一个别名而已。帝王的谥号是由大臣们议定的。文、武、景、烈、昭、穆等都是表示褒扬的谥号,如周武王、汉武帝等;灵、厉、炀等是表示批评的谥号,如周厉王、隋炀帝;怀、慰、哀等是表示哀怜的谥号,如楚怀王。臣子的谥号是由朝廷赐予的,如诸葛亮谥号“忠武”,岳飞谥号“武穆”;还有一些谥号是由亲友、门人给予的,如陶渊明谥号“靖节”、陈寔谥号“文范先生”,这些被叫做私谥。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奉祀时的名号。一般是开国的皇帝称祖,后来的继承者称宗。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等等。庙号起于汉朝,最初非常严格,按照功德的标准而定,所以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

古代官员的“品”、“级”是怎么回事?

品是指古代官员的等级。汉代以俸禄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因为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最高。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古代官员的工资为什么称“俸禄”、“薪俸”?

现代人的劳动报酬叫做工资,古代官员也发工资,但往往以“俸禄”和“薪俸”这样的字眼代替,这样的叫法其实是来自工资的最初发放形式。“禄”最初的意义是上天所赐给的福分。在古人的眼中,帝王就是上天派来的神,他们是天子,是代替上帝给人间赐福的神。

当他们把土地、奴隶等赐予大臣、亲戚时,这些东西就是“禄”了。而且当时只有有爵位的人才有“禄”,其他小官吏或平民百姓只能得到糊口的粮食,所以“禄”是分封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内部按等级对土地、民众的分配。“俸”是奉的分化字,它是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发展的产物。早期的“俸”是按照贤能程度、功劳大小的标准以粮食的形式发放的,有时也将粮食折合成钱发放。可见,“俸”与“禄”最初的性质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俸禄也常常作为一个词使用,泛指朝廷发给的钱银或粮食。

“薪”的本义是柴草,“薪”和“水”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指的就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采集柴草、储备饮水的活动。古代的官府除了给官员发“俸”外,也经常以各种名目发些生活费,称为“薪”。据史料记载,发“薪”的形式也不一样,有时是发柴草,有时也折合成钱银,这样,“薪俸”也就成为一个词了。直到今天,我们口语中还经常以“发薪水”代替发工资。

“丁忧”是什么意思?

“丁忧”亦称“丁艰”,是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丁忧丧俗。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倡导重丧,《孟子·离娄下》中记载“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汉代以后,“丁忧”服丧被纳入法律,匿丧不举、“丁忧”期间作乐、丧期未满求取仕途、生子、兄弟别籍分家、嫁娶、应试等都被视为“不孝”犯罪,将会受严厉的刑律惩罚,判处一年至三年不等的徒刑,或遭到流放。

对于仕宦官员,除了应遵守普遍性的行为之外,还有些特殊性的要求,即三年“丁忧”必须解官去职,脱离职权岗位,唐朝时就将此项规定付诸立法条文。有些官员因为丁忧期间贪恋权位而丢官丧命。如后唐天成年间,滑州掌书记孟升因母丧隐瞒不报,最后被“赐自尽”。而大诗人白居易,其母由于看花坠井而死,在丁忧期间,白居易作了《赏花》及《新井》的诗,被认为有伤官德孝道而遭一贬再贬,从京师到江州刺史,后又被贬为司马。相反,在丁忧期间,若“丁忧”守丧孝行卓著,则可以越级提拔,受到朝廷的嘉奖。如《明史·孝义传》记载:明代,徐州人权谨“迁光禄署丞……母年九十终,庐墓三年,致泉涌兔驯之异。有司以闻,仁宗命驰驿赴阙,出其事状,令侍臣朗诵大廷,以示百僚,即拜文华殿大学士”。由此看来,丁忧已经由一种习俗、一种伦理而逐渐演变成一种政治资源了。

什么叫“夺情”?

“夺情”可以说是丁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丁忧制度的权宜之举。“夺情”还称“夺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朝廷对一些大臣要员,虽然遭受父母之丧,也不放其解职离岗,要求其继续留任,素服办公。如清光绪八年(1882),直隶总督李鸿章母亡,需丁忧居丧,但当时李鸿章不仅经管各国通商事务,还兼管训练直隶军队和北洋水师,他人不可替代。于是,清朝政府就催他行孝百日后,即刻回任。二是,官员丧期未满,由于朝廷的需要,也会特许其终止服丧守制,在丁忧期间起复任职。如唐朝张九龄居丧后,唐玄宗令其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夺情可以说是对丁忧的必要补充。仕宦官员遭父母之丧,需丁忧守制,解职离岗三年。但是对朝廷重臣而言,丁忧守制不利于国家政务的正常运行,在形势紧迫如边患危机、发生兵战之时,朝廷用人之急也会与丁忧制度发生冲突,此时,夺情正是“移孝为忠”,以公义而掩私情。

“走后门”是怎么来的?

“走后门”,是指用托人情、行贿等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内部关系以达到某种目的。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说:“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托?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此处的“留后门”指的是办事应留有退路,否则万一遇到挫折,就没有退路了。可见并没什么贬义。

“走后门”一词的现代意思据说来源于宋代的一幕宫廷剧。相传宋徽宗即位之后,重用蔡京为相。宋哲宗时期的官吏遭到了蔡京的极力排挤和打击,激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艺人们就利用朝廷宴会的机会,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讽刺了蔡京等人的行为:一位官员正襟危坐于案堂之上,正在处理公务。他勒令一个哲宗年间出家的和尚还俗,又下令将一个哲宗年间出家的道士的道袍脱下来,令其还俗。正在此时,一个下属上前请奏说:“如何处置当今国库发下的旧朝一千贯俸钱?”这位官员思忖片刻,低语道:“就从后门搬进来吧。”从此,“走后门”一词就流传开来,成为了依靠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的代名词。

什么是“伴食宰相”?

伴食宰相,顾名思义是指陪着一起吃饭的宰相。此语出自《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大意是说,卢怀慎在玄宗开元三年(715)被擢升为宰相,和姚崇一起同掌机要,卢怀慎自认为在做官处理政事的能力上比不上姚崇,于是什么事都推给姚崇,自己什么都不拿主意,不发表意见,被当时人讥讽为伴食宰相。后世用这个词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