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21584700000061

第61章 日用篇(3)

靴,连筒之鞋,通常以皮革为之,穿时紧束于胫,原为西域少数民族所穿。《释名·释衣服》云:“靴,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引入中原,用作军服。与汉族传统舄、履相比,靴子不仅便于涉草,更适于骑射;靴筒高达于胫,有利于腿部保暖;小腿部位裹上靴筒,可减轻和马鞍的摩擦;加之胡服下体穿裤,穿着靴子之后,还可将裤腿塞入靴筒等。

古代“足衣”指什么?

古代足衣指的是袜子。袜,亦作“韈”、“韈”、“襪”等。

《释名·释衣服》:“襪”,末也。在脚末也。”袜子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早期以皮革制成。“韈”、“韈”均指皮质袜子,然前者指生皮袜,后者指熟皮袜,二者形制相近,多用高筒,同时为了穿脱的方便,皮袜的筒部留有开口,但却容易散热,所以袜筒上又设计了带子,用来将筒口束紧,穿着时以带系结于踝,此外,由于质地结实,也可以直接行走于地,以代鞋履。

大约到秦汉时期,袜子的质料由厚重的皮革改为柔软的布帛。曹植《洛神赋》就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西汉以后的袜子曾有实物出土,一般多以纺织品为之,有罗袜、绢袜、锦袜、绫袜、布袜等,多作成高筒,又因布帛本身不具有弹性,穿着时容易滑落,故需以带缚之。东汉以降,随着纺织技术的改进,布帛袜子具有了一定的伸缩性,袜筒容易服贴于腿,因而不再需要开口和带子。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什么?

“谷(穀)”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如稻、稷、黍等。“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汉代之前认为是稻、黍、稷、麦、菽(豆),汉代之后认为是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了。

古时还有“六谷”之说,指稻、黍、稷、粱、麦、苽六种农作物。《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郑玄注引郑众曰:“六谷:徐、黍、稷、粱、麦、苽。”徐即稻,苽即菰米。

“五味俱全”中的“五味”指什么?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另一说是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其实甜就是甘,辣就是辛。《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郑玄注:“五味,酸、苦、辛、咸、甘也。”《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味:醯、酒、饴蜜、姜、盐之属。”贾公彦疏:“醯则酸也,酒则苦也,饴蜜即甘也,姜即辛也,盐即咸也。”由此可知,郑玄所注并不矛盾,后者不过指陈代表五味的五种调味品而已。此外,佛教教义中也有所谓“五味”,是指《涅槃经》所举的譬喻,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以此比喻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时之教。

“八珍”指的是什么?

“八珍”,上古指的是八种烹饪方法。制作的美食,是只有王一级的人才可享用的,正如《周礼·天官·膳夫》所说:“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这里的“八珍”,按汉代郑玄的说法是指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肝筲。“八珍”后来成为了珍贵食品的代名词。如《三国志·魏书·卫觊传》中有:“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随年代推移,“八珍”的内容不断得以丰富,所指则各有不同。例如,明清时期,有“水陆八珍”,即海参、鱼翅、鱼脆骨、鱼肚、燕窝、熊掌、鹿筋、蛤士蟆;有“山八珍”,即熊掌、鹿尾、象鼻(一说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猕猴头;有“水八珍”,即鱼翅、鱼唇、海参、鲍鱼、裙边、干贝、鱼脆骨、蛤士蟆。后又有“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之分,而且有两套关于上中下八珍的说法等等。

为什么把一些小零食叫“点心”?

现在我们所说的“点心”,指的是正餐以外的一些小零食,特别是一些美味的小糕点等。其实“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所指范围更广,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记载:“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按,唐郑惨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其弟举瓯已罄,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可见,点心最早指的是早晨时吃的一些小食品,当时如馒头、馄饨等都可称为点心,现在我们将早饭称为“早点”,可能与此有关。关于“点心”一词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为了慰劳士兵,命令制作各种美味糕饼,以表“点点心意”,“点心”由此得名。但“点心”一词在唐代早已有之,则此故事仅为传说而已。

馒头是怎么来的?

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初称“蒸饼”,不发酵,故有“牢丸”之称,汉代人们懂得制发面饼,称“面起饼”等。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发酵的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此后,馒头开始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物。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事物》:“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

唐代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宋时把有馅的饼叫做馒头。宋代馒头花色繁多,以馅而论,见诸文献的就有糖肉馒头、假肉馒头、羊肉馒头、笋肉馒头、笋丝馒头、鱼肉馒头、蟹黄馒头、蟹肉馒头、糖馅馒头、辣馅馒头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学生才可享用的“太学馒头”,学生们还往往转送给亲朋好友尝鲜,后来连南宋京城临安的市场上都打出了太学馒头的招牌。时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时至今日,南北方人还都区分包子和馒头。

何谓“馄饨”?

馄饨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源于中国北方。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魏张辑《广雅》云:“馄饨,饼也。”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自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有每逢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此后,我国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而且各地还形成了不同的称呼,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广东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何谓“珍馐”?

珍馐,也作“珍羞”,原是美食的意思,也可解释为美色,也可指比较美好、比较漂亮的东西。珍,更多的是山珍的意味,是山林野兽或者果蔬制作的食物,而馐却没有这些意思,泛指美味,二者结合代指珍奇名贵的食物。唐代李白《行路难》中也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八大珍馐”,即丝子杂烩、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清蒸丸子、银丝肚。

《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是什么样的?

炊饼,就是蒸饼,是一种圆形的干体结构的面制食品,外表有一层芝麻。炊饼外部有些干焦,呈琥珀色,内部有一夹层,夹层内是盐和胡椒粉等,外焦内柔,韧性十足,吃时必须口咬手撕,富有弹性。《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曾提到燕青与李逵让刘太公“煮下干肉,做下蒸饼,各把料袋装了,拴在身边,离了刘太公庄上”。这里的蒸饼就是炊饼。据说,因为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宫廷上下都把蒸饼唤作炊饼,这种叫法很快传到了民间。在宋代,炊饼是人们的主要食品,大家习惯把无馅的称为炊饼,而把有馅的叫做馒头,因此,实际上,武大郎叫卖的炊饼就是现在的馒头。炊饼这种叫法,元明之际还在民间流行。入明以后,炊饼的叫法逐渐从大众口语里淡出,而直接以馒头来称呼原来实心的炊饼。

面条是怎么来的?

面条,是水煮的面食,古称汤饼。宋代黄朝英《缃素杂记·汤饼》云:“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汤饼最早见于史籍是北魏时期,它是将面粉掺水和匀后,撕成片状,扔入汤内煮,而这种面是死面,比较硬,所以古代又叫汤中牢丸。此外,汤饼又叫“托”,其意是一手托着面,一手往锅里撕片,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面片汤。到了唐代,就不用手托,直接用刀切而成了,故此时汤饼又名为“不托”。现在山西的刀削面,就是由“托”转为“不托”的过渡形面条,是古代饮食文化的珍贵遗产。

宋代称面条为“索饼”、“索面”、“湿面”。大约在宋代已出现了挂面,挂面的做法是用和好的面,揉搓成多根细圆条状,黏附在圆棍上,然后挂在木架上,拉抻而成。之后,人们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技术,加上适量的盐,面条越抻越细,终于制成线面。

茶有哪些称呼?

茶,在古代是一物多名。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记载:“诸书说茶处,其字乃作荼,至唐代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茶经》问世以前,除了“荼”以外,茶还有多种称呼,如槚、蔎、茗、僢等。唐代以后,茶的别称逐渐不使用了。

茶作为饮料,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茶的保健功能,茶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出于对茶的深情厚爱,人们为茶取了不少高雅的名号。唐代陆羽《茶经》美誉茶为“嘉木”、“甘露”,杜牧《题茶山》诗赞誉茶为“瑞草魁”,施肩吾在诗中称呼茶为“涤烦子”;五代郑遨《茶诗》赞称茶为“草中英”;北宋陶谷著的《清异录》一书,对茶有“苦口师”、“水豹囊”、“森伯”、“清人树”、“不夜侯”、“余甘氏”、“冷面草”等多种称谓,苏轼为茶取名“叶嘉”,并著《叶嘉传》,苏易简《文房四谱》称呼茶为“清友”,杨伯岩《臆乘·茶名》喻称茶为“酪苍头”;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称茶为“凌霄芽”。

此外,对茶产品也有很多称呼,如唐宋时的团饼茶喻称“月团”、“金饼”,清代阮福《普洱茶记》所记载的“女儿茶”等。随着名茶的出现,以名茶之名代替对茶的称呼更是丰富多彩,如“滇红”、“铁罗汉”、“白牡丹”、“黄金桂”、“紫鹃”等,称呼极多,美不胜收。

酒有哪些称呼?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人们在饮酒赞酒的同时,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而定,如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niè)、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等等。

例如,“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为欢伯。“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秬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后人以此代指酒。“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醍醐”,特指美酒。“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缥酒”,这是指绿色微白的酒。“香蚁”、“浮蚁”,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绿蚁”、“碧蚁”,指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等等。

何谓“****”?

“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用于盛酒。古代文人玩的一种群体游戏叫“流觞曲水”,意思是用酒杯盛上酒,放在上游河面循曲水而下。文人们列位于两岸,看到酒杯停在自己面前了,就端起来一饮而尽。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滥”是“浮起”的意思。“****”即“浮起酒杯”。

《荀子·子道》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原意指江河发源之处水极少,只能浮起酒杯;后以指事物的起源。如唐刘知几《史通·断限》:“若《汉书》之立表志……考其****所出,起于司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