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21584700000063

第63章 日用篇(5)

太师椅在清代大放光彩,最能体现清代家具的造型特点。它体态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围屏。此时,太师椅变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何谓“四通八达”?

四通八达,是指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为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后也用来比喻事理融会贯通。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子华子的著作,《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其后,“四通八达”被广泛使用,如《晋书·慕容德载记》:“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也有称“四通五达”的,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所谓“五达”,指的是四面和中央。

为什么常用“阳关大道”来比喻前途光明的道路?

阳关是我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它位于今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作为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故此,阳关大道是指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唐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后泛指通行便利的宽阔大路,也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人们常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即由此得来。

何谓“康庄大道”?

康庄大道,原作康庄之衢。按照《尔雅·释宫》的说法:“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因而“康庄大道”就是指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它源于战国时期齐宣王为稷下学宫中的学者在四通八达的大道旁修筑宅第。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一心想称霸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为稷下学者提供优厚的物质与政治待遇,“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政治上,授之“上大夫”之号,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鼓励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天下贤士汇集于稷下。由此,“康庄大道”也被多用来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六十回:“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

古代的“道路”是什么样的?

道路,是由一地通往另一地的路径。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继而产生了行道。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间,中国人已懂得夯土筑路、用石灰稳定土壤。在殷墟遗址还发现由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道路的规模和水平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出现了较为系统的路政管理,人们已将市区和郊区的道路做出了不同的划分: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城中有九经九纬呈棋盘状,围城为环,出城为野;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可见,当时周朝的道路已较为完善。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人们已经能够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称为栈道,这是战国时期道路建设的一大特色。

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驰道网,这种驰道可与古罗马的道路网媲美。西汉王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远抵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公元581~618年,隋朝建造了规模巨大(数千里)的道路工程。公元618~907年,唐朝几次下诏书于全国,保持全国范围内的道路畅通,实行道路保养。当时的道路布置井然、气度宏伟,影响远及日本。宋、元、明、清几代,道路工程方面均有不同的提高和贡献。

然而,“道”与“路”还是各有所侧重。“路”可以理解为“各迈各的脚”,意思是只要迈步顺着走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径;“道”则应理解为“在脑袋指导下而走”,意思是必须用脑袋思考、探索而走通的路径。故此,路是眼睛明显可见的路径,道则是眼睛看不到或看不清,必须由头脑分析、思考和探索才能迈步而行的路径。

“车轼”是指车的哪个部位?

轼,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其形如半框,有三面,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或凭依之用。古人在行车途中如要对人表示敬意,即扶轼俯身低头,这个致敬的动作也作“式”或“轼”。如《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史记·魏世家》:“(魏文侯)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但是,“兵车不式”,大约因为甲胄在身,不便于俯身低头。由于轼在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可是少了它也不行,以此也用于比喻不要显山露水,不要锋芒毕露,为人老老实实,安守本分。苏洵为他的儿子取名“苏轼”也正是取这个意思。(见苏洵《名二子说》)管辖的“辖”是什么意思?

辖,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即车轴两端的键,可以管住轮子使不脱落。辖用青铜或铁制作,呈扁平长方形。《淮南子·人间训》:“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后以“投辖”指殷勤留客。由于辖有管辖控制车轮的作用,后来又引申为“管理”、“管辖”之意,如辖区、直辖、统辖等。

比较的“较”指的是什么东西?

较,指车厢两旁板上的横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考工记·舆人》:“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比较”、“较量”等。如《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古代车的轮子是什么样的?

古代车轮由辐、辋、毂组成。辐,车轮的辐条,一般每个车轮有三十根辐。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棍;一端接车轮的边框,即辋;一端接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即毂。由于辐都向毂集中,就称为“辐辏”。后用以形容人或物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就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如《汉书·叔孙通传》:“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

为什么动身出发叫“发轫”?

轫,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车子启行时,拿掉挡车之轫,故车启程称为发轫,借指动身出发。《楚辞·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朱熹集注:“轫,榰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轫,骑不被鞍。”杜甫《昔游》:“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什么要实行“车同轨”?

古代的车轮子是用木料外加铁箍箍紧的,史书称之为铁笼。车子在泥石板的道路上行驶日久,车轮就会在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轮痕迹,即车辙,以后的车辆都是在这两道车辙中行走,所谓南辕北辙的“辙”,就是说的这种车轮痕迹。

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车轮距离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因为无法套进这两道车辙中,他国的车辆就无法再到路上行走,这也是各国有意用这种车辙来进行防御,以阻挡其他国家侵略的一个方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这种不同的车辙道路统一为一种尺寸的车辙道路。使得全中国的车轮距离统一尺寸,在各地道路上可以通行无阻,这才是秦始皇车同轨的真正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这样一来,全国的辎重车可以在各条道路上自由行走,对于调剂各地的经济、军事以及国计民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遂成为统一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