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21584700000085

第85章 艺术篇(2)

“碑”、“帖”有什么区别?

碑,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竖石也”,是竖立在地上的石头。原义是没有文字的竖石,后来经过发展才成为刻有文字的碑。今日的碑,有广义和狭义二解。广义的碑是指镌有述德、铭功、纪事与纂言等文字的刻石,如碑碣、摩崖、造像记、塔铭、刻经、界石、墓志等。狭义的碑则是指东汉以后,立于纪念地、建筑或墓前,刻镌文辞的长方形石板。而我们今天理解的碑,大都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故碑的含义当指一切刻有文字的(除刻帖外)石刻的总称。

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也”。古人把写在竹、木片上的字,称之为简牍;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字迹称之为帖。由于帖最早是指写了字的奏事的小纸片,一般指字条、请帖、庚帖之类,因此凡是小件篇幅的书迹,过去都称之为帖。自后汉开始,书法艺术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士大夫习惯于把书家信札作为珍秘收藏起来欣赏研习,称之为帖。自北宋,刻帖之风盛行,人们把帖刻于木板、石头之上,名之曰丛帖、汇帖或集帖。从木板、石头上拓下来的拓本,为便于欣赏学习,装裱成册,亦称之为帖。清末西方摄影技术传入我国后,凡镌刻、手写等一切书法文字,一经影印装订成册,亦皆称之为帖。

碑帖作为一个连词来讲是一个概念。分而言之,碑是碑,帖是帖,二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一、功用不同。碑是为了追述世系,表功颂德或祭祀、记事用的,以期达到“托坚贞之石质,永垂昭于后世”的愿望。刻帖则是专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书法的复制品。

二、文字内容不同。碑是为了表功颂德追述世系,故有一定的文字格式和内容;帖无内容和格式的限制,以书法优劣为选择标准。

三、书体不同。碑的书体在隋以前以篆、隶、楷书为主,至唐太宗作《温泉铭》,以行书书丹,始有行书之碑,草书除武则天《升仙太子碑》外绝少有之。帖的书体没有限制,以信札为主。

四、形制不同。碑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石刻,高辄丈余,形制以长方为主,也有圆形、尖形、圭形,有额、有趺,部分有穿孔,往往四面刻字。帖为横石,一般高不过盈尺,只正面刻字,无额、趺、穿孔。此外,帖有木刻,碑则绝少。

五、上石法不同。碑一是用刀直接镌刻,二是书丹上石;帖是模勒上石,就是用油素纸覆在真迹上,把真迹复制下来,然后在纸的背面用朱墨双钩一遍,再将朱墨双钩粘现于石上,刻工遂依次镌刻。

六、刻法不同。碑刻有时因循刀法与书丹相同或有所出入;帖则必须忠于原作,力求所刻与原貌完全一样。怎样读帖?帖,一般称之为“法帖”,是专供人们学习、临摹和研究的范本。所谓“读帖”,就是通过对范本字帖的用笔、线条质感、节奏、空间构成等方面的观察,然后去临习。宋代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读帖务求精细周到。既然如此,首先在读帖过程中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致通篇认真细致地读,体会其手势转换,注意每一个细节部位的变化,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如何翻转?如何顺势接笔?何处提?何处按?何处疾?何处涩?……想古人写字时的手势、姿势以及动作的矜持与放松等等,不但要看到有字处的轨迹,也要看到无字处的必然轨道,也就是说把古人由动而留下来静的痕迹,再在想象中恢复。正所谓字外无法,法在字中。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才能和古人对话。其次,研究字的形体结构特征,如笔画的粗细、长短、大小、高低、斜正、收放以及曲直刚柔、阴阳疏密、错落奇正,还要分析帖字的布局和神情、意态等,领会作品的倾向和意趣,进一步探索作者写此作品时的心境。当然,对初学者来说,读帖并不是一“读”就懂,“读”

后也不一定立即奏效。它有一个养成习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且应将读帖与临帖紧密结合起来,读后临,临后读,两者配合,逐步深化。另附带说明的是,对初学者来说,选帖最好选影印版本较好的墨迹本,不要选刻本,因为墨迹本比刻本笔路清晰、易读。选帖时最好请教一下有经验的老师。

什么是“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是清代宫廷刻帖。乾隆十二年(1747)朝廷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焦林等人镌刻而成。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视为稀世墨宝的三件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三件希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石鼓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

“石鼓文”是先秦石刻文字,没有具体年月记载,有人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其时间应为秦惠文王之后、始皇之前,但不论其时代如何,它都是我国遗存至今时间最长的石刻文字,被称为“石刻之祖”,因其文字被刻在鼓形的石头上,故被称为“石鼓文”。“石鼓文”共十鼓,每鼓都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记述了秦国国君游猎之事,又称“猎碣”。

唐代初期,“石鼓文”在陕西郊外被发现,之后杜甫、韩愈吟咏不断,故而闻名于世。其结字多为长方形,体势严整,肃穆端庄,笔力沉雄稳健,雍容大度,有着浓郁的庙堂气息,再加上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剥蚀、漫漶,形成了石、字、诗浑然一体的风格,给人以苍茫古朴、雄浑大气的美感。“石鼓文”是介于金文、小篆之间的文字,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它比金文更加规范、统一,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许多金文的特征。后人对“石鼓文”的评价很高,唐代张怀瓘说它“若取于诗人,则《雅》、《颂》之作也”(《书断》中篇之《神品》)。康有为称曰:“若‘石鼓文’则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广艺舟双楫》之《说分第六》)“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学习篆书的不二法门,其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书法都受其影响。存世的版本有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等。

王羲之“书圣”之名是怎么来的?

在早期书法史上,王羲之并没有“书圣”之名,其名气甚至比不上当时的一般书法家,如梁武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就说:“子敬(王献之)之不迨逸少(王羲之),犹逸少之不迨元常(钟繇)。”“不迨”,不及之意。唐代时,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还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王羲之“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对其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天下第一行书”指什么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禊帖》等。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与谢安等在绍兴兰亭“修禊”。会上人皆赋诗,王羲之写下了这篇优美的序文。传世法帖共28行、324字,笔法、结构、章法都很完美,被视为是王羲之书法成就最具代表性的得意之作。赵孟頫《阁帖跋》说“右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因此,王羲之的书法得到人们普遍喜爱和推崇。唐太宗更是以帝王之力,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王氏书法也同样被历代书家所推崇。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古来说法不一。清末广东顺德书家李文田《定武(兰亭跋)》断言“文尚难信,何有于字”,认为晋人的书法不应脱离汉魏隶书的樊笼,认为《兰亭序》不可能是王羲之所书,应为后人之伪作。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内容上来讲也有问题,斥《兰亭序》为伪作。此后,启功、李长路、章士钊、高二适等名家都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进行了公开论辩,这就是著名的“兰亭论辩”。至今,由《兰亭序》引发的疑案仍然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是不论如何,《兰亭序》的书法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曾命欧阳询、冯承素、褚遂良等勾摹《兰亭序》,分赐近臣。相传真迹被唐太宗殉葬昭陵(一说被武则天殉葬乾陵)。传世至今的《兰亭序》均为拓本或摹本,有“定武本”、“神龙本”等。

“天下第二行书”指哪件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三大行书”。按时间排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名列第二,故称“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全文共234字。《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安史之乱中英勇就义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谋反,颜真卿、颜杲卿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英勇就义。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尸骨,并挥泪写下了这篇祭文。

此帖为草稿,字迹仓促,涂抹删补之处甚多,本无意于书法。然而不求工而自工,无意于佳乃佳。此作中,颜真卿将悲愤之情流淌于笔端,充满了对亲人的哀悼和对叛贼的仇恨。元代张敬晏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跋曰:“《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铁门限”一词从何而来?

“铁门限”一词的出现与著名的书法家僧智永有关。智永出身于天下第一名门望族的琅琊王氏,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孙。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临池学书的佳话,智永也有“退笔冢”、“铁门限”的美谈。

智永在永欣寺苦练书法三十多年,十分用功,写坏了无数毛笔。每坏一支,就将废笔头投入瓮中。三十多年临池不辍,废笔头也积攒了数瓮,每瓮数石,智永遂将废笔头埋葬在一起,世人称之为“退笔冢”。经过三十多年的勤学苦练,智永的书法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真正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当时求字之人络绎不绝,居然把门槛踏破。智永遂请人在门槛上包了一层铁皮,人们称为“铁门限”。此事历史上有相关记载:“(智永)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之铁门限。”(张宗祥抄本陶宗仪《说郛》卷九十二)智永的“退笔冢”和“铁门限”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智永也因此成为勤学的典范。

书法史上的“初唐四家”指的是谁?

书法史上的“初唐四家”是指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他们都是唐代初期很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皆擅长楷书,为南北书风的融合和书法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欧阳询,字信本,长沙人。在隋时书法就很有名,他的书体被称为“欧体”。他与唐代书家颜真卿、柳公权、元代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作品有墨迹《卜商帖》、《梦奠帖》等。所书碑刻传世的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相传欧阳询临有《兰亭序》,流传的定武本《兰亭序》,就是根据欧临本上石刊刻的。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太宗曾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其书法刚柔并重,清丽刚健。碑刻有《孔子庙堂碑》等。褚遂良,祖籍河南禹州,为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薛稷,山西人。他书法学虞世南和褚遂良,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唐代张怀瑾评其书:“书学褚公(遂良)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书断》下篇之《能品》)碑刻有《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信行禅师碑》、《涅槃经》等。

“颜筋柳骨”是什么意思?

“颜筋柳骨”一词相信大家不是很陌生,因为学习书法,对楷书的学习是必需的,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又是学习楷书的最佳范本。人们评颜真卿的字多“筋”,柳公权的字多“骨”,故有“颜筋柳骨”之说。那么“筋”、“骨”又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