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21588600000041

第41章 堵住失败的漏洞,明晰他人的隐情(3)

洛克菲勒没有因为福特没把事情办好而去埋怨他,相反地还找出一堆赞美和感谢的理由,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料。此后,福特努力做事,不仅为洛克菲勒挽回了损失,而且还为公司赚了不少的钱。

试想,所托之人历尽周折,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办成你所托之事,如果你连一句“谢谢”这样鼓励的话都没有,那么,对方一定感到很委曲、很伤心,心中不是产生自责,就是产生埋怨,也就再也不想帮你办事了。有时候,我们为人办事不是为了求得什么回报,而是为了一句真诚的感谢,图的就是这份感激的心情。

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记者,春节时准备回老家过年,但他临时有采访任务,抽不出时间提前去买火车票,于是他托付一个女同事替他去买票。女同事马上跑到火车站,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轮到她时,火车票卖完了。她无功而返,记者心里却很不高兴,不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觉得是她耽误了自己的行程,给了她一个难看的脸色。

试想,这个女同事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虽然没买到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听到,相反还被埋怨,心里能不难受吗?一个人因为这件事而失去了友谊,实在划不来。更重要的是,再托人办事,恐怕都会因为害怕而不能为之了。

所以,在求人办事时,我们一定不要做一锤子买卖,要用宽阔的胸怀、用理解人的眼光和感激的心态去对待那些帮过你的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尚未帮成的人。要知道,尽管有人没把事办成,但他能够对你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最好的表示。我们要的就是这份友谊、真情,至于办事的结果,相比之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做事要坚决

歌德说过: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遇会在你犹豫的片刻溜走。然而,许多人在能力上出类拔萃,却因为养成了犹豫不决的习惯而错失良机。要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信心百倍地做出自己的决断,将是一个悲剧。我们必须抛掉犹豫不决的办事作风,即使是处在混乱中,也必须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爱默生曾说:“敢于去做,你就会拥有力量。”当我们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而且制定了达到目标的期限,一切都经过深思熟虑做好了准备之后,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立刻着手行动”。那些成不了大事的人,也并非全是没有上进心的人,他们也有痛下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的勇气,只是犹豫不前,总是停留在思想的阶段而未付诸行动,到后来各种外部条件强迫他去干的时候,又不知从何下手了。

做任何事,都不能缺少冒风险的勇气。对于一项需要冒险的工作,当别人犹犹豫豫的时候,你迅速做出决断,大胆承担起来,很可能这就是改变你命远的关键性一步。虽然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这种得不偿失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有人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生活中像那个农夫一样的人实在不少。他们害怕任何风险,到头来,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不是。他们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别人耻笑的风险;他们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要冒被牵连的风险;他们不敢暴露感情,因为要冒露出真实面目的风险;他们不敢爱,因为要冒不被爱的风险;他们不敢希望,因为要冒失望的风险。他们不敢尝试,因为要冒失败的风险,他们被自己的犹豫猜疑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而有胆量、有勇气的人不是这样。

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立即行动!一旦确定了要干什么,就要立即行动起来,这样才能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凯特林雷曾这样说:“如果你光说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的,达到某个境界的机会也就越大。”

保险推销员史威兹喜欢打猎和钓鱼。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带着钓鱼竿和来复枪进入森林宿营,几天之后再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泥泞心满意足地回来。

他唯一的困扰是,这个嗜好会花去太多的时间。有一天,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宿营的湖边,回到现实的保险业务工作中时,突然有一个想法:荒野之中,也许有人会买保险。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在外出休闲时,他也一样可以工作了吗?果然,阿拉斯加铁路公司的员工正是如此;散居在铁路沿线的猎人、矿工也都是他的潜在客户。

史威兹立刻做好计划,搭船前往阿拉斯加。他沿着铁路来回数次,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不但是唯一和他们接触的保险业务员,更是外面世界的象征。除此之外,他还免费教他们理发和烹饪,经常受邀成为座上宾,享受佳肴。在短短一年内,他的业绩突破了百万美元,同时享受了登山、打猎和钓鱼的无限乐趣,把工作和生活做了最完美的结合!

如果史威兹在梦想产生时没有立即行动,就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机会。我们甚至可以说,与他同时,有许多人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只是因为他们比史威兹行动得晚。

史威兹的这个故事,又让人想起了一个商场上常常议论的话题来:为什么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成功的几率一点都不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低?症结其实就在思和行的问题上。他们之中,一些人想问题简单一些,想到就做,结果成功了,另一些人则想问题复杂一些,顾虑重重,左想右想,结果总是拖着不做,迟迟下不了决心,当然也就不可能成功。只要我们克服了做事犹豫不决的缺点,一有念头就开始行动,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愿意心想事成,无论这个愿望是指赚钱、当官还是做些什么事情。因此,每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但实现生活中,经常见到那些光想不做的人,他们把美好的蓝图描绘得完美无缺,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一旦要付之行动,就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这些愿望仍停留在想象里。长此以往,只能一事无成。

强人所难要不得

让人办事,要考虑到人家是否能办得到。如果人家诚心诚意向你表示他爱莫能助,就不能强求人家非给你办成不可。有人在托人办事中耍领导或长者权威,有人则以断交相威胁,目的就是逼人把事办成,这些都是不宜的。强人所难,是办事过程中的一大禁忌。

做事不能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只考虑自己,不替对方考虑,不管对方有没有困难,一旦自己有事相求,就要求别人非答应他不可。这种做法是求人办事的大忌。

要知道,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神,能力都有限,提出一个人家力所不及的要求,首先对他人是一种伤害。提出让人为难的要求,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遭到人的拒绝,每个人办事总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必要为了别人而让自己为难;二是因为可能这次满足你的要求,但这是最后的一次,以这次帮忙彻底回报了你全部的人情,关系很可能从此发生转折或终止。不管是哪种结果,对自己都是得不偿失的事。

王强为了求经理办一件事,频繁地往经理家里跑,尤其在下班以后,也不管人家忙不忙,脸色好看不好看,他在经理家一坐就是数小时,和经理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经理虽然碍于面子,勉强和他应酬,但是事情终归是没有办成。这件事情让王强感到不理解:这些天已和经理混得很熟,谈得也“投机”,托他事情应是十拿九稳的,但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呢?

王强原以为,只要能多“泡”上几天,赢得经理的好感,事情就好办很多,殊不知,经理办事的原则,是全面权衡得失,不该办的事,是坚决不会办的。

求人办事,千万不要强人所难。如果对方不愿帮忙,也不能因他不帮忙就让他难堪。他不愿意肯定有不愿意的理由,你应该体谅对方的难处,另想办法。如果对方有顾虑,就应给他充分的考虑时间,千万不能因对方一时没有答应便意气用事,强人所难。

小李得知老同事小赵的亲戚在一个部门掌权,便找小赵,希望能通过他的亲戚把自己从乡下调到城里。小赵见老同事相求,虽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小赵问过他的亲戚后,亲戚说无法办,小赵便向小李说明情况。但小李却认为是小赵不尽心,立即拉下了脸说:“你真行啊,这么一件小事都不肯帮忙。”说罢便转身走人,小赵感觉自己出力不讨好,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原打算讲完这件事后,还要说另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人,也有可能办成这件事,但看小李的态度,他也不敢再说这层关系了,他怕如果再办不成,不知小李会怎样对待他了。

小李的这种的做法,就是不讲分寸、意气用事,这是托人办事时最为忌讳的。不错,当你有事需要托人帮忙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也要考虑到朋友是否情愿。比如,你想要朋友跟你一起去参加一次聚会,朋友有些犹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再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就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要是他已有其他活动安排,不便改变,那就更难堪了。因为,对你的所求,他如果答应就打乱了自己的计划,如果拒绝了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就算是他表现得乐意而为,但心中也难免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因此,当你对朋友有所求时,应该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方便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来,不要固执己见。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以双方都觉得没有压力为宜,这才是人际往来的最好境界。提出让别人为难的要求,说明你对别人的期望要求过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有害人际关系的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的要求令对方很为难,说明你以前的付出还没有累积到可以提这个要求的程度。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李子成熟时味道甘美,可你非得在李子刚刚成型时就要吃,那尝到的滋味肯定是苦涩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培育的果树,过早地摘取果实是既浪费了自己的心血,又尝不到果实的美味。所以,要有自知之明,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平时多积累感情,到关键时才可指望对方助一臂之力。此前,万事不可强求人。

要有点冒险精神

有人办事,一味求稳求妥,因而不敢冒险,不敢大胆尝试,结果畏首畏尾,一事无成。其实,有时候,看似危险的地方,也许正是最安全的地方;看似最强大的,也许偏偏是最薄弱的。如果一味求稳的话,或许就错过了某种机会。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可能需要适当地冒点险。如果一味求稳,反而一事无成。关键是要擦亮眼睛,抓住时机,大胆去做。大凡成大事者,无不慧眼辨机,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遇。敢冒风险的人正在改变世界,他们有最大的机会去赢得成功。对那些怯于冒险的人来说,机会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是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一个有心人。那些成大事者不但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

如台风带来海啸一般,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就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我们虽然不赞成赌徒式的冒险,但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

大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不具备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遇的素质。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代表,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摩根家族是怎么样在惊涛骇浪般的风险中抓住机遇建起自己的金融大厦的。

摩根诞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惶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中取栗般的投机不仅没有亏,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元。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

摩根的父亲吉诺斯·摩根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也进入了一个风险与机遇都很大的经营领域。

俗话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摩根家族到J·P·摩根已经是第三代了,但那句俗话却没有应验,得以使摩根家族的传奇故事继续上演。生活在传统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