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21589200000053

第53章 投其所好是沟通的法宝

察言观色,不动声色地观察,察外而知内,从“心理语言”和“行为语言”来了解一个人,从而帮助你在时间较短、信息较少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术。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握住对方内心所缺少的那部分东西,以至于达到投其所好的目的。

出门时,我们大家都非常注意天气的变化,如果天气炎热,你会穿较薄的衣服,天气寒冷,你便会穿暖和的棉衣,阴雨的天气,通常人们都会带伞出行,假如大气状况十分糟糕,大多人都不会选择这样的天气出门,可见人们都知道根据天气变化的情况来做出行的装备工作。但多数人却忽视了交往中“天气”的变化情况,不会察言观色,给自己的交际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智者往往善于从交往对象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其内心的情绪变化,以做出相应的交际措施,而愚者却不善此道,十有八九会把事情弄得很糟,甚至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个以拍马著称的人,死后来到森罗殿见阎王。阎王一见到他便拍案大喝:“好刁滑的东西,听说你是拍马屁专家,专好拍人马屁。哼,我最恨像你这样的人!”那拍马屁专家一看阎王满面怒容,心想大事不妙,赶紧趴地磕头说:“冤枉啊,冤枉,阎王爷有所不知,那些世间之人都喜欢别人拍他马屁,我不得不这样。如果世上之人都能像大王您这样明察秋毫,公正廉明,那我哪里还敢有半句恭维?”阎王一听,面露微笑,说:“谅你也不敢拍我马屁。”阎王让人拍了马屁还自鸣得意。

这则笑话充分说明了恭维话的巨大威力以及广阔市场,连阴间的阎王都吃这一套,更不用说世上的芸芸众生了。连拿破仑都不得不承认:“讨厌别人对自己拍马屁的是少之又少。”

并非提倡世人都成为见风使舵、拍马溜须之徒,在没有损害人格尊严的情况下,多一点灵活的交往对策,不仅能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对方乐于为我们办事,不至于关系僵化,矛盾重重。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点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

和珅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

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和珅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察言观色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

和珅在历史上是个大贪官,为世人所不齿,但是就交际上来讲,他确实是一个大师级高手,连乾隆皇帝也被他哄得舒舒坦坦,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处。

历史上有不少既聪明又有能力的人最后却身首异处,如杨修被曹操所杀,韩信被吕后所害,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他们虽然有能力,但不懂处世之道,不会察言观色,不知道讨上司喜欢,最后惨遭杀害。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察言观色,实在是不可忽视之道。

小杨和小克是同事,他们两个工作都很努力,业绩也都很出色,不同的是小杨平时善于观察上司的举动,并主动接近上司,而小克则从不知道主动接近上司。

平常他们的经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工作上也得心应手。可是,这一天,他显露出悲伤的脸色,他虽不说出来,一直在努力地抑制,可总会自然而然地在脸上流露出苦恼的表情。为了不让部下知道,表面极力装得若无其事。午餐后,他用呆滞的眼望着窗外,他那迷惑的脸已失去了朝气。这些微妙的脸色和表情变化都被细心的小杨看在眼里,他尽最大的努力,找出领导真正苦恼的原因,并关切地对经理说:“经理,家里都好吗?”

以假装随意问安的话,来开启他的心灵。

“不!我正头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么?您太太生病了!现在怎么样?”

“其实也不需要住院,医生让她在家中疗养。太太生病后,我才感到诸多不便。”

“难怪呢!我觉得经理您的脸色不好,我还以为您有什么心事,原来是您太太生病了。经理您也要注意身体呀!”

“想不到你的观察力这么敏锐,谢谢你的关心。”

经理一面说着,脸上一面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在人最脆弱的时候去安慰他,这才是当部下的人应有的体谅和善意。聪明的小杨就知道这个道理。

不久,小杨便被经理提升为主管,工资也提高了,而小克还在原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互谅互让,该进则进,该躲则躲,当止即止,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求得和睦相处。

有位记者去采访同新西兰刚交过锋的国家足球队员。一进门,发现休息间气氛沉闷,守门员铁青着脸,圆睁着眼,他赶紧退了出来,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这位记者才知道,“国脚”们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倘若当时不看脸色,硬要不知趣地采访吃败仗的“将军”,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看来,这位记者颇有经验,懂得“看云识天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与别人交谈时,只要留心,就可以从谈话中深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1.由话题知心理

人们常常将情绪从一个话题里不自觉地呈现出来。

话题的种类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对方的性格、气质、想法,最容易着手的步骤,就是要观察话题与说话者本身的相关状况,从这里能获得很多的信息。

与中年妇女交谈时,她们的话题多是她们自己,因为她们觉得自己才是她们最大的关心对象。有时也谈论丈夫或孩子,那是她们把丈夫或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化身,谈论他们也等于在谈论自己。对于这样的中年妇女,你要作为一个倾听者的形象出现,承认她们是贤惠的妻子、伟大的母亲。

在年轻小伙子的世界里,他们最爱谈论的话题是车子。关于车子的杂志也跟音乐、足球杂志一样畅销。小伙子的话题几乎都涉及与车子的品牌、行程距离、速度等有关的话题,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暂时买不起车。其实,他们那么热衷于车的话题,无非在表示自己将来有能力购车,或者是自己对这些懂得很多,这也是一种时髦的话题罢了,无非是显示自己。因此,你要聚精会神地听他们侃车,最好不要摆出讨厌或不耐烦的脸孔,你的耐心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2.措辞的习惯流露出的“秘密”

语言表明出身,语言除了社会的、阶层的或地理上的差别外,还有因个人的水平而出现差别的心理性的措辞。人的种种曲折的深层心理就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在自我表现的手段——措辞上。即使同自己想表现的自我形象无关,通过分析措辞常常就可以大体上看出这个人的真实形象,在这种意义上,正是本人没意识到的措辞特征比词语的内容远为雄辩地告诉我们其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