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21590800000019

第19章 常规,于细节中打破(1)

人是正确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文/佚名

一位公司老板正在准备第二天的会议报告。他10岁的小儿子在屋里吵闹不止,令人不得安宁。老板从一本杂志上撕下一页世界地图,然后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孩子,如果你能将这张地图拼好,周末我就陪你去游乐场玩儿。”

老板以为这件事会使儿子花费一上午的时间,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敲响了他的房门。老板惊愕地看到,儿子手中捧着已经拼好了的地图。

“你是怎样拼好的?”父亲问道。

“这很容易,”孩子说,“在地图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再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

父亲微笑着给儿子一个吻:“你已经替我准备好了明天的报告主题: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人的心态决定他的一切,当他的心态是健康的,他就能感受到幸福。

做刻意创新的叛逆者

◆文/佚名

“我成大事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而刻意创新的叛逆者。”

这是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的原话。

当全美短腰皮靴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的时候,每个从事皮靴业的商家几乎都趋之若鹜地抢着制造短腰皮靴供应各个百货商店,他们认为赶着大潮流走要省力得多。

罗宾当时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皮鞋工厂,只有十几个雇工。

他深知自己的工厂规模小,要挣到大笔的钱绝非易事。自己微薄的资本、微小的规模,根本不足以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那该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争取有利地位呢?

罗宾为自己列举了两条道路:一是在皮鞋的用料上着眼;二是着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领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罗宾决定走第二条道路。

他立即召开了一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要求在场的十几个工人各尽其能地设计新款式鞋样。为了激发工人的创新积极性,罗宾规定了一个奖励办法:凡是所设计的新款鞋样被工厂采用,设计者可立即获得200美元的奖金;所设计的鞋样通过改良被采用,设计者可获100美元奖金;即使设计的鞋样不能被采用,只要其设计别出心裁,均可获100美元奖金。

同时,他即席设立了一个设计委员会,由5名熟练的造鞋工人任委员,每个委员每月额外支取100美元。

这样一来,这家袖珍皮鞋工厂里,马上掀起了一股皮鞋款式设计热潮,不到一个月,设计委员会就收到50多种设计草样,挑选采用了其中3种款式较别致的鞋样。

同时立即召集全体大会,给这3名设计者颁发了奖金。

罗宾的皮鞋工厂就把这3个新款式皮鞋试行生产。

第一次将每种新款式皮鞋制作10003双,制成后立即将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销。

顾客见到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立即掀起了一股购买热潮。

几个星期后,罗宾的皮鞋工场收到2700多份数量庞大的订单,这使得罗宾终日忙于出入各大百货公司经理室大门,跟他们签订合约。

因为订货的公司多了,罗宾的皮鞋工厂逐渐扩大起来,3年之后,他已经拥有18间规模庞大的皮鞋工厂了。

不久危机又出现了,当皮鞋工厂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供不应求了。最令罗宾头疼的是别的皮鞋工厂尽可能地把工资提高,挽留自己的工人,即便罗宾出重资,也难以把其他工厂的工人拉过来。缺乏工人对罗宾来说是一道致命的难关。因为他接到了不少订单,如无法给买主及时供货,这将意味着他得赔偿巨额的违约损失。

罗宾忧心忡忡。他又召集18家皮鞋工厂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

罗宾把没有工人可雇的难题告诉大家,要求大家各尽其力地寻找解决途径,并且重新宣布了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会场一片沉默,与会者都陷入思考之中,搜肠刮肚地想办法。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工请求发言,罗宾嘉许以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罗宾先生,我以为雇不到工人无关紧要,我们可以用机器来制造皮鞋。”

罗宾还没来得及表示意见,就有人嘲笑那个小工。

那小孩儿窘得满面通红,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罗宾却走到他身边,请他站起来,然后挽着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朗声说道:

“诸位,这孩子没有说错,虽然他还没有造出一种造皮鞋的机器,但他这个办法却很重要,大有用处,只要我们围绕这个概念想办法,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思维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桎梏中,这才是我们永远能够不断创新的动力。现在,我宣告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的奖金。”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厂的大量工作就已被机器取而代之了。

罗宾·维勒的名字,在美国商业界,就如一盏耀眼的明灯,他的成功,与他时时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畏惧变化的人永远没有超越和突破,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启动自己的大脑,抓住时机,勇于去寻找新的捷径。

开辟一条新路

◆文/佚名

在夏日枯旱的非洲大陆上,一群饥饿渴乏的鳄鱼陷身在一片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较强壮的鳄鱼,已经开始吞食同类了,眼看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的理论即将上演。

这时,一只瘦弱勇敢的小鳄鱼,却决定离开快要干涸的水塘,迈向未知的大地。干旱持续着,池塘中的水愈来愈混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掉了不少同类,剩下的鳄鱼也难逃被吞食的命运。

池塘终于完全干涸了,惟一剩下的大鳄鱼也忍耐不了饥渴,他到死还守着他残暴的王国。

可是,那只勇敢离开的小鳄鱼呢?

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他竟然没死在半途中,最终在干旱的大地上,它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在面临死亡危机的时候,明智的小鳄鱼决定冒险跋涉远行,最终它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而那些不肯改变的鳄鱼们,最终都难逃一死。事实就是这样,要想获得命运的垂青,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追求另辟蹊径。

一味效仿是自挖陷阱

◆文/佚名

宝洁,即P&;G,是美国PROCFE&;GAMBLE公司的简称,1837年由从事酿造业的威廉·普罗克特和制造香皂的詹姆斯·甘波在美国俄州辛辛那提市创办。

经过15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之一。全球雇员十多万人,年销售额达数百亿美元,在全球最大500家工业公司中名列第三位。宝洁公司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数百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食品、纸品、洗涤用品、药品、护发护肤品、化妆品等。1988年8月,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精心慎重的选择,美国宝洁公司、香港和黄埔有限公司、广州肥皂厂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建设进出口贸易总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了中美港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自公司成立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先后生产出“海飞丝”、“玉兰油”、“飘柔”等国际名牌产品,行销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出口香港、东南亚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飘柔”洗发水是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个品牌。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悉的潘婷、护舒宝、碧浪、汰渍、舒肤佳等家喻户晓的品牌。1994年,美国宝洁公司被评为全美十家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

1996年,宝洁公司生产的汰渍洗衣粉成为中国市场洗衣粉销售量最大的品牌。飘柔则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洗发水。舒肤佳香皂更是后来居上,直逼老牌的力士和夏士莲。

作为世界老大级日用消费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宝洁在短短几年内成功地将它的众多知名品牌推广到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广州宝洁公司又是怎样创造和保持着这骄人业绩的呢?除了严格保证其产品具有国际一流的过硬质量外,产品有特色也是其重要的原因。

宝洁最让人熟悉的是用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品牌标志——一个人在月亮里,由13颗星星围绕着。13颗星星代表着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

宝洁很早就发现,电视是其接触消费者的最有效途径,而电视广告并非娱乐,首要任务是有效地传递商品信息。宝洁的广告总是向顾客承诺一个重要的利益点,而且多是运用演示说明或者比较式表现。从文案创意到完成,宝洁的广告通常要经过四次测试。如果被邀请的消费者不满意,广告便可能被取消。

在广告公司眼中,宝洁是最大的“米饭班主”,就在于宝洁是一个持续的广告主,即使在经济萎缩时期,宝洁也从未放弃过广告。大量的广告对宝洁的市场占有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宝洁的营销宗旨十分明确,即只要有宝洁品牌销售的地方,宝洁就要努力成为该市场的领导者。为了创建品牌,占有市场,宝洁在大量投放广告之余,亦很注重产品试用和抢先进入消费者生活的“第一步”。

早在1934年,宝洁就在美国成立了消费者研究机构,成为美国工业界率先运用科学分析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公司。宝洁陆续建立起用户满意程度监测系统,了解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反映,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早用免费电话与用户沟通的公司。宝洁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把用户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产品开发部,以求产品的改进。

宝洁的竞争优势能够持续保持,无疑是一项奇迹。

事实上,宝洁的优势正是来源于它的特色,而特色则来源于创意,如果没有创意就意味着被淘汰,因为一味模仿他人的产品而没有创新,就等于自掘陷阱。宝洁从1887年起从事基础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批进行基础研究的企业之一,这为宝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百余年来,宝洁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如何改良产品,降低成本,形成宝洁产品的独特之处,从而建立起宝洁王国。

死里逃生的囚徒

◆文/佚名

古印度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那时候,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用绳绞死。

这个国王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我要戏耍一下这些囚犯。对了,让他们自己去挑选一种死法,看他们说些什么。这一定是很有趣的事儿。”

国王想到这里,就派人向囚徒们宣布道:“国王陛下有令——让你们任意挑选一种死法,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绞死;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杀头。”

这样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可是,这批囚徒的命掌握在国王的手里,无论如何都是一死,也就顾不得多想,都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话。结果,许多囚徒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或者是因为说了一句不能马上检验是真是假的话,而被看成是说了假话砍了头;或者是因为讲不出话来而被当成说真话而绞死。

国王看到他们一个个被处死,很开心。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个很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死法时,他忽然巧妙地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一听,感到好为难,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被绞死的;但是如果要绞死他,那么他说的“要砍我的头”便成了假话,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但他却说的又不是假话。他的话既不是真话,又不是假话,也就既不能绞死,又不能砍头。

国王只得挥挥手说:“那只好放他一条生路了。”

那个囚徒因他自己的那句话而得以重生。

既然真话、假话都说不了,那就说一句不真不假的话吧。那个囚徒办到了,他得以从国王的手下死里逃生。

如果所有的道路都无法走通,那就走出一条新路吧,危机中正是创新的好时机。

霍英东创新之道

◆文/佚名

霍英东是香港著名的大富豪,他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先行一步,“吃第一只螃蟹”。

他进入生意场的第一步是在香港鹅颈桥市场开的一家杂货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他就卖掉了杂货铺,改做煤炭驳运生意。不久,他又和别人一起去东沙岛采集一种可以用来制药的海草。这些小生意锻炼了他的意志,并增加了他赚钱的经验。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霍英东慧眼顿开,他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立即设立了立信置业公司。同行之中的人都纷纷投来怀疑的目光,不知这个默默无闻的新手是不是神经错乱了。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产都是出售“整栋楼宇”,而霍英东使用的却是房地产工业化的办法,推行住宅与高层商厦结合的方式,并且采用“分层”销售、预定楼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同行一下子就觉得他的这种方法切实可行,纷纷效仿。仅仅几年时间霍英东就成为香港知名的房地产商人了。

正当其他房地产商人全力以赴进行“房地产”大战的时候,霍英东的心中又产生出了新的主意。他想,大家都在全力修建房屋,一定急需大量的沙子。他马上花重金到国外买回来了大型挖沙船。这种大型挖沙船20分钟就可以挖出2000吨沙子,沙子进船就近卸货,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很多人看到霍英东“发”了,急忙奋起直追……可是,此刻霍英东已经取得香港海沙供应的专利权了。

霍后面追兵很紧,霍英东心生一计:众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填海造地大有前途。他觉得,这一招必须下快棋!

决心一定,他立即从荷兰、美国等地购买各种设备,放开手脚开始了香港规模最大的国际工程——海底水库淡水湖第一期工程。这一工程的开始,标志着外国垄断香港产业的格局被打破,霍英东也因此财源滚滚……英东创富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可以为你带来财富和名誉,更为重要的是,只有不断创新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