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21590800000031

第31章 将创新进行到底(5)

将近60岁时,戈达德依然显得年轻、漂亮,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沿途他还受到过许多人士的亲切会见。

戈达德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征途中,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他说:“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

他指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去努力实现他们。“检查一下你的生活,并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假如我只能再活一年,那我准备做些什么?’我们都有想要实现的愿望,那就别延宕,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敢于冒险尝试,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把战马牵到磨房

◆文/佚名

从前,有一个国家,连一匹马都没有。

这一国的国王,非常忧虑,脑海中幻想着邻国强大的兵马,有一天攻打到本国的时候,实在无法应付,于是他下决心,用重金向四处购买骏马!

如国王的希望,不久买来了500匹高大的骏马,国王见了,心中非常欢喜,下令叫人加以训练。

当500匹马,被训练得能够冲锋陷阵的时候,邻国对他的态度改变了。建立邦交,互派使节,表现得非常和气。国王的心中,以为高枕无忧了。

这样和平的日子,过了几年之后,国王看到这500匹马,老是坐吃山空,这一笔经费的负担,颇为巨大,心中又忧虑起来!

忽然,他灵机一动,欢喜雀跃道:

“何不把这些马,从事于生产的事业?这样不就能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了吗?”

于是,下令将这500匹马牵到磨房去磨米。

这500匹马,每天就被工人们,用布把眼睛紧紧蒙住,又用鞭子抽打,逼着它们拉着石磨旋转。起初,这些马非常不习惯,横竖乱窜,工人们也感到吃力,但后来,时间一久,500匹战马,对拉磨也习惯成自然。

国王一见,更加高兴,他快乐地笑道:

“哈哈!这些马既能保国,又能生产,一举两得!”

不久,邻国突然进兵侵入他的国境,他即时下令召集那500匹马,准备应战!国王领着五百骑兵,浩浩荡荡向战场进发,一路上,国王骄傲地想着:“大胆的敌人啊!我有这么多强壮的兵马,有何畏惧你们的侵略!你们何不睁开眼看看我那肥硕的马,你们简直是来讨死的,让我们的军队,杀得你们片甲不留!”走着走着,到了战场,两军交锋,展开激烈的战斗,国王的500匹马虽很壮硕,但平常都以拉磨旋转成为习惯,此时和敌军交战,仍然不断地旋转着,骑在马上的兵将,一着急,提鞭加紧地抽打着,这样抽打越快,马旋转得也越快。

敌军见状大喜,遂驱军直进,横杀直刺无不如意,把那国王的马兵杀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逃窜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马不是用来拉磨的,拉磨的马也不能用来打仗。

一个志在成功的人,必须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在顺利的时候,未雨绸缪,不断进取,这样,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才能够勇往直前,直到成功。

从山上取回大海

◆文/佚名

传说以前有一位印第安酋长,惯于用比赛来考验部落中的年轻士兵。有一次,他选出4位杰出的青年,对他们说:“我要你们爬出去,爬到自己气力能耐的极点,然后从山上取来一样东西作为证物。”

第二天清晨,4位强壮的印第安青年同时出发上山。

半天过后,第一位归来的,手握针枞一枝,显示他爬到的高度。第二位带回一小枝松木。过不久,第三位抱着一种生长于高山的灌木报到。

高瞻远瞩,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的人,比只顾眼前利益者,能够领略更美的人生。踏着皎洁的月色,第四位终于踉跄而归。他显然精疲力竭,双脚早被尖石伤裂。

“你带什么回来?爬到多高?”酋长问道。

“我到达的地方,没有针枞,也没有松木可供遮荫;没有沿路的花儿可以驱逐长途跋涉的疲劳,只有石头、山雪和荒野。我的脚受伤而皮破,浑身疲惫不堪,我又迟晚回来,但是——”年轻的战士双眼发亮起来,“我见到了大海!”

危机就是转机

◆文/佚名

191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亚拉巴马州的棉花田,虫子所到之处,棉花毁于一旦。那是一幅无比惊心动魄的惨相,棉农们欲哭无泪。灾后当然要重建。亚拉巴马州是美国主要的产棉区,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种棉花,可现在,象鼻虫灾害使人们认识到仅仅种棉花是不行了。如果仅仅种棉花,爆发了象鼻虫灾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没了。

于是,人们开始在棉花田里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农作物。尽管棉花田里还有象鼻虫,但根本不足为患,少量的农药就可以消灭它们。棉花和其他农作物的长势都很好,结果,种多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棉花要高4倍。从此,亚拉巴马州的人们再也不单单在田地里种植棉花,而是在种植棉花的同时,大量种植一些其他的农作物。亚拉巴马州的经济从此走上了繁荣之路,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亚拉巴马州的人们认为经济的繁荣应该归功于那场象鼻虫灾害,是象鼻虫使他们学会了在棉花田里套种别的农作物。为此,亚拉巴马州政府决定,在当初象鼻虫灾害的始发地恩特曾颖镇建立一座纪念碑,在碑身的正面有这样一行金色的大字:深深感谢象鼻虫在繁荣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

危机发生时,与其叹息和沮丧,不如努力去捕捉危机中的转机,从而走向一个新的开始,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用标点符号写成

◆文/佚名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乎大家凝神苦思,伸纸命笔。

其中一个满脸沮丧神情的青年,交给巴尔肯一纸通篇只有3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巴尔肯问他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作色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画了3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删节号“……”

和一个大问号“?”。

接着,博士用他那特有的鼓励口吻,对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有一股闯劲,尽管可能遇到波折,却也能够积累人生的宝贵经验。

金币的价值

◆文/佚名

一个年轻人对智者说:“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没有人看重我,我该怎么办呢?”智者说:“孩子,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不能帮你,因为我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智者停顿了一会儿后说:“如果你愿意帮我,我就可以很快处理好问题,然后也许就能帮你了。”“好吧。”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后说。

于是智者坐下来,从手指上脱下一枚戒指交给年轻人说:“你到集市上把这枚戒指卖了,因为我需要钱还债。换回的钱越多越好,无论如何不能少于1个金币。”

年轻人到了集市,但是,听年轻人说戒指的最低价不能少于1个金币后,集市上的人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说年轻人头脑发昏,只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告诉年轻人他要价太高了。年轻人穿过集市,到处兜售戒指,但没人肯出1个金币。年轻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多想自己能有1个金币,这样就可以把钱给智者帮其还债,而智者就可以给他忠告和帮助了。

年轻人说:“老师,对不起,我没能达到你的要求。也许我可以卖到2个或3个银币,但我觉得那不应该是这枚戒指的真正价值。”

“年轻朋友,你说得太对了。”智者笑着说,“你再去一趟珠宝店,没人比珠宝商更清楚它的价值了。你跟珠宝商说我要把戒指卖掉,问他能出多少钱,但不要真卖戒指,问完价格后你再带戒指回来。”

珠宝商仔细看了看戒指后说:“告诉你老师,如果他想卖戒指,我最多可以给他58个金币。”

失意的时候,往往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如果任由这种怀疑不停地蔓延,那可能就真的会让自己变得毫无价值。所以,生活中无论失去什么,都永远不能失去自信。

只要不断地挖掘,你的价值也会不断地提升。“58个金币!”年轻人惊呼。“对!”珠宝商说,“如果不着急的话,我可以出70个金币,可是如果你着急脱手……”

年轻人兴奋地跑回去,将发生的一切告诉智者。智者说:“你就像这枚戒指,珍贵、独一无二,只有专家才能真正判定你的价值。你怎能期望生活中随便一个人就能发现你真正的价值呢?关键是要相信自己。”智者说着将戒指套回手指上。

打击手

◆文/佚名

有个小男孩儿头戴球帽,手拿球棒和棒球,全副武装地来到自家后院。

“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打击手!”他自信满满,把球往空中一扔,用力挥棒,但却没有打中。他毫不气馁,又往空中一扔,大喊一声:“我是最厉害的打击手!”

他再次挥棒,可惜又落空了。

他愣了半晌,仔仔细细地将球棒和棒球检查了一番。

他站了起来,又试了一次,这次他仍告诉自己:“我是最杰出的打击手!”

然而他第三次尝试又落空了。

“哇!”他突然跳了起来,“原来我是第一流的投手!”他终于成功了。

自信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成功面前不骄傲。

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

◆文/佚名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3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3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3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3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3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马尔顿说:“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纸条上的自信

◆文/佚名

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内心十分紧张。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上场,面对上千名观众,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紧张,忘了歌词怎么办?”

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就在这时,一位前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个纸卷塞到她的手里,轻声说道:“这里面写着你要唱的歌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她握着这张纸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许有那个纸卷握在手心,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在台上发挥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失常。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别人的鼓励来帮我们战胜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但这同样需要内心的自信。也许你还没有发觉它的存在,但它确实一直在那里。就像女歌手的那张纸条,它不仅被握在手里,更应该被握在心里。她高兴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辈致谢。前辈却笑着说:“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实,我给你的,是一张白纸,上面根本没有写什么歌词!”她展开手心里的纸卷,果然上面什么也没写。她感到惊讶,自己凭着握住一张白纸,竟顺利地渡过了难关,获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这张白纸,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辈说。歌手拜谢了前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她就是凭着握住自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流浪汉的恩人

◆文/佚名

有一位经理,他把多年以来的所有积蓄全部投资在一个小型制造业项目,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无法取得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只好宣告破产。

金钱的丧失,工厂的倒闭,使他大为沮丧。他认为是他把家人害得没有了一切,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过去的一幕一幕时常在他的脑海里上演,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于是老是徘徊在过去,不肯为今后的日子打算,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的内容说的是怎么样才能够把人的信心建立起来,特别是在你的生活、工作崩溃了以后,如何重新恢复信心。当他看完之后,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自己再度站起来。

经过四处打听,他终于找到了作者。听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