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16本)
21590900000016

第16章 生活篇——人生处处充满阳光(6)

猎人把小猕猴从捕兽夹中解脱出来,用红布绳绑了装在编织袋中,放在肩上往栖身的窝棚方向走去。猕猴妈妈一路凄啼着,不即不离地紧紧跟着猎人。猎人不时回身对着猕猴妈妈做出举枪瞄准的动作以示恐吓,直到雌猕猴自感无望无奈地凄啼而去。

回到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临时窝棚里,猎人在一天的疲惫中酣然入睡了。“砰!”一声闷闷的响声把沉入梦乡的猎人惊醒。猎人提起放在床边的猎枪,先小心地把门打开一条缝,围着窝棚来回巡查了一遍,确信无异常后,才返回窝棚。

猎人一只脚刚刚踏入窝棚,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只见猕猴妈妈手忙脚乱地扯着关着小猕猴的铁丝笼,两只手掌已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看见猎人返回窝棚,原本一声不响的猕猴妈妈尖叫着,勇猛地扑向猎人。但当它看见猎人恶作剧地把枪口对准包扎了伤口却锁住了嘴巴关在铁丝笼中的小猕猴时,猕猴妈妈惊恐地慢慢倒退着,用张成“大”字的身体紧紧挡在铁丝笼前,两滴豆大的眼泪从猕猴妈妈眼中夺眶而出。

刹那间,猎人心中升腾起一股源自生命中最原始、最崇高的情感。面对眼前这只有着灵性的猕猴妈妈,猎人不由自主地缓缓垂下对准小猕猴的枪口,从心灵深处涌起的潮湿渐渐模糊了双眼。机灵的猕猴妈妈赶紧跪在猎人垂下的枪口前,对猎人作揖磕头。猎人无声地把铁丝笼打开,放出小猕猴,并为全身发抖的小猕猴取下铁锁。猕猴母子一步三作揖地退出窝棚,然后一溜烟攀树挂枝而去,似乎惟恐猎人改变主意,又生杀心。

第二天清晨,猎人刚打开门,就惊喜地发现门前雪地上堆满了原始森林冬季特有的山珍山果。门前不远处的大树上坐满了以猕猴母子俩为首的一大群灵性十足的猕猴,正对着他频频作揖致礼。猎人心中涌起了一股亲情暖意。他由衷地微笑着向猕猴们招手,表达内心的谢意,一直目送着它们呼啸一声瞬间消失在茫茫森林深处。

猎人收拾行装走出山门,在一处悬崖边轻抚了一阵那支跟随了他大半辈子的猎枪,忽然把它一摔两段,随手扔进深深的山谷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感情可以超越母爱。

母爱是神圣的,母爱的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常常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

两匹拉货车的马

◆文/佚名

从前,有两匹拉货车的马。它们一起工作了很多年,为农民拉车。多年来,它们经常发生争执,不是抱怨对方出力太少,就是唠叨对方走得太快或者太慢了。

一天,其中一匹马突然死掉了。

剩下的那匹马对此非常愧疚和伤心。它意识到昔日一起工作时的朝夕相处和共同拉车时对方给予的无私帮助是多么的珍贵。但是,它却从来没有告诉过对方。现在,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匹马对曾经发生的不快进行了反思,它突然意识到当初本来就没必要相互攻击和埋怨,也没有必要给对方难堪和故意不配合,应该少些自大和傲慢。总而言之,它意识到过去那些理应用在友情和善意方面的所有精力,都浪费在了一些毫无意义和毫无必要的心思和情绪上:

这匹马羞愧难当,决心今后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不管今后和哪匹马搭档,都不应该再像从前那样对待对方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匹马已经忘记了当初的决定,又故态萌生了,而且看起来再也不能和新同伴相处下去了。

它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又回到了从前。

一个傍晚,它痛定思痛,决定向农民的驴子寻求帮助。那头驴聪明睿智,在动物们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驴子听完了马的讲述后,回答说:“很好,至少你已经注意到了所发生的一切,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还来得及。但是,这可能会使你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心神不宁。你准备好接受这一切了吗?”

马说它绝对不想再回到从前了。什么都比那样的日子好。

驴子继续说:“有一件非常简单,但是现在对你来说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记住,每天,或者某一天,也可能是今天,也可能是多年后的一天,你就会死去。记住,你身旁的那匹马每天也可能会死去。记住,所有活着的动物都如同一簇海浪,很快就会跌落在海岸,永不复返,后浪推前浪,滔滔不绝。没有任何海浪可以永存于世。能够永恒的只有大海。”

马的眼中充满了泪水。

驴子又说道:“只有当你想起死亡,你才会变得意志坚定,也不会再让爱就此流逝。这是我给你的忠告,就这么做吧。或许会有一天,你会明白什么东西才可以永不泯灭。”

在生活中,我们表达爱和感激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生活中的机会,不要让爱在拖延和等待中白白流逝。

不分彼此的鸟群

◆文/佚名

一家建筑很别致的房屋,前檐不仅宽大,并且有起伏的坡度,起伏处下面有设计精美的木栏,相互交叉,上面盖有透明的玻璃。从地面爬坡的藤蔓稀稀疏疏地散在玻璃上面,开着红红的小花,又给这人工的艺术美增添了自然的色调。建筑师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连鸟儿也看中了,麻雀和另一种比麻雀身体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

令人称奇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选的却是同一个窝,它们竟不争不斗!

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此窝中产卵、孵小鸟,它们兼容相安,亦不互相侵犯与斗争。幼鸟孵出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体大的幼鸟身体也大,从麻雀嘴中啄食,每每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吞了下去,而麻雀送上食物,把头从它嘴中拔出,毫不显出痛苦,次次都是如此。

两种不同的鸟类,都能这样相亲相爱,通力合作,共同造窝,生育、养育幼鸟,不分彼此,我们人类还分什么你我呢?

不管动物还是人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生存环境,都必须学会团结,学会合作,积极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到底是谁丢了东西

◆文/佚名

狐狸见一只乌鸦衔着一块肉飞来,便趴在地上装死。

乌鸦见了,便停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关心地问:“狐狸兄弟,你怎么了?”

乌鸦一张口,那块叼在嘴上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突然跃起,抢起地上的肉就逃。

“狐狸兄弟,肉你可以拿走,但你千万别把这件事说出去。”乌鸦在后面喊。

“你这只笨乌鸦,难道你也怕丢脸?”狐狸回头嘲笑着乌鸦。

“我不是怕自己丢脸,而是怕你丢了一样东西,一样最宝贵的东西!”

“怕我丢东西?你看看,现在我们到底是谁丢了东西呢?”

“你!”

“我?我丢了什么呢?”

“你想想,以后如果有一天你病倒在路上,还有谁来帮你呢?你丢了别人的同情、友爱和帮助,难道丢的还不是最宝贵的东西吗?”

狐狸不想丢了最宝贵的东西,最后把肉还给了乌鸦。

别人的同情、友爱和帮助,是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

如果我们不珍视这些,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在生活中就会处处受阻。

养育幼豺的温情

◆文/佚名

豺是一种以凶猛著称的野兽,它生性残忍,无恶不作。一般的飞禽走兽一旦遇上豺,往往都难以活命。然而就是这位吃人不眨眼的魔王对自己的幼子,却一反常态,表现出一种叫人难以置信的温情。

在豺的家庭里,养育幼豺是妈妈责无旁贷的职责,而豺爸爸也不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它和妻子一起,共同承担起抚养幼豺的任务。

在给幼豺喂食期间,母亲守候在它的身边,悉心照顾孩子的起居,父亲则整日忙碌着从山野间捉来弱小的动物喂给孩子吃,它几乎一刻也不歇息,生怕孩子挨饿。

有时,豺爸爸虽然将捕获的小动物咬得血肉模糊,却舍不得吃上一口,即使自己再饿,也要留给孩子吃。

它小心地把肉先吞下肚里,然后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中。

在子女期待的目光注视下,这位豺爸爸尽数吐出肚里的肉,喂给子女吃。

看着幼仔争先恐后地抢吃自己捕来的猎物时,它虽然也腹内空空、饥肠辘辘,但却表现出一种由衷的满足之情。看到它此时这种慈祥的面容,你简直想像不到它是位凶残无比的魔王。

即使生性残忍、无恶不作的动物,也有温柔的一面——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生活中,爱是无处不在的。

诞生在极地的小企鹅

◆文/佚名

企鹅是世人公认的抗寒勇士,大凡与严寒、冰冷有关的商标,都常以它的形象为标志。

企鹅居住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它们怎样繁殖后代、生儿育女呢?人们经常替它们担忧。

南极大陆异常寒冷,繁殖时生下的蛋,不是要冻成冰球吗?人们的推论当然是有根据的,但对企鹅来说,这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企鹅具有抗寒御寒的特殊本领,能够战胜寒冷,保护儿女顺利出世。

爱护后代是企鹅的天性,雄雌企鹅齐心合力,共同抚养孩子。企鹅妈妈对孩子体贴入微,它的爱抚无微不至;企鹅爸爸也毫不逊色,疼爱子女甚至胜过企鹅妈妈。

当儿女即将降临时,它们激动万分。

雌企鹅一次只生一个蛋,它生蛋的时候雄企鹅一直守候在身旁。蛋刚刚降生地面,雄企鹅立刻奔向前去,用嘴巴将蛋滚动到自己的脚面上,企鹅的腹部皮肤松弛,肚皮下面伸出一个厚厚的皮褶,就像一个皮囊,紧紧地把它脚面上的蛋包裹起来。企鹅的皮肤含有丰富的脂肪,是天然的保温防寒层。覆盖在蛋上的皮褶,比鸭绒被子还要保暖,蛋不会受到寒冷的侵害,完全可以孵化。

企鹅爸爸照料尚未出世的儿女非常用心,走路小心翼翼,左右脚交替挪动,轻轻踏地,生怕蛋会跌落下来受伤。为了蛋的安全,它几天不吃东西,坚守岗位。企鹅妈妈对子女更是牵肠挂肚,每次下海捕食归来,总是急不可待地奔向家园,看看孩子,它从雄企鹅身上接过蛋,亲自孵化。交接蛋的仪式是非常庄严的。雄企鹅与雌企鹅面对面地站立,脚尖碰着脚尖,雄企鹅用嘴巴将蛋推向脚背,蛋立即转移到雌企鹅的脚背上,雌企鹅再用肚皮下面的皮褶把蛋包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