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智慧背囊16本)
21591000000021

第21章 智慧篇——让一块石头说话(6)

大家纷纷拍手鼓掌,对画家的手笔赞不绝口。这幅壁画为整个咖啡馆添色不少,老板也很高兴,闭口不提赔偿的事了。

墙上的咖啡渍可以变成壁画,人的缺点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如果可以将污渍渲染成风景,为什么不能将生命中的瑕疵当做美丽的点缀呢?任何时候,不要因为有缺点就否定自己,消沉悲观。

青蛙与蜗牛

◆文/佚名

有一只蜗牛总是对一只青蛙很有成见。

有一天,忍耐许久的青蛙问蜗牛:“蜗牛先生,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所以你才这么讨厌我。”

蜗牛说:“你们有四条腿可以跳来跳去,我却必须背着我沉重的壳,贴在地上爬行,所以心里很不是滋味。”

青蛙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只是看见我们的快乐,没有看见我们的痛苦而已。”这时,有一只巨大的老鹰突然来袭,蜗牛迅速地躲进壳里,青蛙却被一口吃掉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二者同在。我们又何必羡慕别人的所长,夸大自己的所短?既然所长、所短都能互相转化,不如取长补短。

黄金与石头

◆文/佚名

在一个旅行者要远行的时候,智者把他领到一座金库的门前,对他说:

“你可以随便拿取,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在路上永远带着它们,陪伴你的全部的旅程,不能丢弃。”

于是旅行者拿取了三块黄金;他很遗憾,由于行囊太多,他只能拿取三块。

可就在行程的第二天早晨,他一觉醒来,发现黄金全部变成了石头。这些石头对他来说毫无用处。旅行者在不得不背负石块前行的痛苦中,也暗自庆幸,啊,我毕竟只拿了三块。

每个人的个性总是难以改变,个性中的优点和缺点将会伴随我们一生。要减轻人生的负荷,就不要拿太多的石头,即缺点。

孔雀的抱怨

◆文/佚名

孔雀向王后朱诺抱怨。她说:“王后陛下,您赐给我的歌喉,没有任何人喜欢听,可您看那黄莺小精灵,唱出的歌声婉转而甜蜜,它风头出尽。”

朱诺听它如此言语,严厉地批评道:“你赶紧住嘴,妒忌的鸟儿,你看你脖子四周,是一条如七彩丝绸染织的美丽彩虹。当你款款行走时,舒展的华丽羽毛出现在人们面前,就好像色彩斑斓的珠宝。你是如此的美丽,你难道好意思去嫉妒黄莺的歌声吗?和你相比,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鸟能像你这样受到别人的喜爱。一种动物不可能具备世界上所有动物的优点。我们分别赐给大家不同的天赋,有的天生长得高大威猛;有的如鹰一样的勇敢,鹊一样的敏捷。大家彼此相融,各司其职。所以我奉劝你打消你的抱怨,不然的话,为了惩罚,你将失去你美丽的羽毛。”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不必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妄自菲薄。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是一种智慧。

两个求职者

◆文/佚名

美国一所大学的企管专家做了一个试验。

他们虚拟了两份求职者的履历表:汤姆和保罗。他们二人的履历表内容完全一样,推荐函也相同,仅有的差别是在汤姆的推荐函里多了一句话:“有些时候,汤姆可能会比较固执。”

于是研究人员将履历表和推荐函送给一些大公司,然后让他们的人事主管挑选,最后问他们汤姆和保罗谁更有可能被录用。结果都是:“有时比较固执的汤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推荐函中对汤姆的批评,反而使人事主管们觉得其中对汤姆的赞美更为可信。因此汤姆会居于有利的位置。

正因为完美的人并不存在,宣称完美就是一种虚假。

有缺点的汤姆更让人觉得诚实可信。刻意遮掩自己的缺点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父亲算的账

◆文/佚名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她愁眉苦脸地对父亲说,老师让她根据自己成绩在班里的排名计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区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说这样一算,她可能上专科都悬。父亲马上说:“我的女儿百里挑一。”女儿疑惑不解。

父亲于是算了一笔账:初中毕业时全市近14万人参加中考,只有3万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点中学的只有几千人,我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保持在班级人数前三分之一内,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经父亲这么一算,孩子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脸上也绽开了笑容,扑上来搂着父亲;“爸爸,你的账跟老师的账不一样。”

父亲巧妙的算法对女儿来说无疑是一种信任和鼓励。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多鼓励和表扬长处,人与人相处会更愉快。父亲的机智在于将缺点转变成优点,用心良苦。

椋乌

◆文/佚名

一只椋(liáng)鸟从小就学会像金丝雀那样歌唱,它学得惟妙惟肖,仿佛生来就有一副金丝雀的歌喉。椋鸟美妙的歌声让整个森林得到欢娱,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

原本学成这样已经应该心满意足了,可是这只椋鸟贪慕虚荣,它听到大家夸奖夜莺唱得好听,便暗自决定学夜莺唱歌。

椋鸟东施效颦,成为笑话。它或许应该反省:为什么要学夜莺唱歌而不坚持自己美妙的歌声?生搬硬套别人的优点到自己身上来,往往不伦不类,就像椋鸟一样。

椋鸟真的学起了夜莺,但是它唱得吱吱喳喳,干涩难懂,时而像猫儿咪咪,时而像山羊咩咩。它的夜莺曲实在太难听了,因为实在不愿意听它歌唱,林中百鸟都飞走了。

缺角的圆

◆文/佚名

有一个圆,被切去了好大一块的三角楔,想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因此四处寻找失去的部分。

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能在路上欣赏花草树木,还和毛毛虫聊天,享受阳光。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所以都留在路边,继续往前寻找。

有一天,这个残缺不全的圆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碎片,它很开心地把那碎片拼上了,开始滚动。

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也不能和毛毛虫聊天。

它终于发现滚动太快使它看到的世界好像完全不同,便停止滚动,把补上的碎片丢在路旁,慢慢滚走了。

残缺本来就是生命的一种美。缺角的圆不喜欢自己的残缺,找到碎片补齐后才发现自己失去了一种之前不曾发现的残缺的美,而完美本身索然寡味。所以它又回到了残缺的样子。这真是明智的选择。

没有天生的傻瓜

◆文/佚名

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生于美国麻省一个牧师家庭,生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桑代克对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他对小鸡、小猫研究的结果。

1895年,他到哈佛大学,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即走迷宫)。桑代克认为,小鸡小猫小狗都不是通过推理和观察而学会逃出迷宫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断地尝试,在不断地尝试和失败中慢慢消除那些无用的行为,记住那些有助于逃脱的行为,用桑代克的话说,就是它们已经在这些有用的行为和行为的目标之间建立了联系。

通过另外一个实验,桑代克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学习的过程就是尝试的过程,近代以来,欧美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人说是得益于他们流行的一句口头语:“试一试吧!”试了,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没有天生的傻瓜,只有制造的蠢材。

没有天生的傻瓜,同样没有天生的失败者和成功者。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一颗可贵的好奇心,不断尝试失败和错误,不断超越它们,直至达到成功。生活中我们不要害怕迷路,可怕的是,没有探路的心。

大海里的船

◆文/佚名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给其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

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船行大海总要遭遇风浪,人生在世难免遭遇坎坷。

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地、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钓大鱼的工具

◆文/佚名

杰瑞米与一些朋友去加拿大旅行,在一次钓鱼的准备中,他坚持要买一根重型的钓鱼竿和线轴。当一些人看见他的新钓具时,跟他开玩笑:“你打算捉一条鲸鱼吧?”杰瑞米毫不理会这些听起来似乎会打消他信心的言辞。

有一个人的鱼线被挣断了,那人抱怨说他应该准备重一些的钓具。之后,杰瑞米的线突然被拉紧了,是一条大鱼!45分钟以后他把战利品拖上了船,一条52磅重的大家伙!人们都肃然起敬,因为杰瑞米教给他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想钓一条大鱼,那你要先准备好钓大鱼的工具。

想钓大鱼就要准备好钓大鱼的工具。如果机遇就是那条大鱼,我们要准备更大的工具,做更多的准备,才能抓住机会。

年轻人与时机

◆文/佚名

一个人茫然地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时,一个怪物从远处走过来问:“年轻人,你在做什么?”

“我在这儿等待时机。”他回答。

“等待时机?哈哈!时机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接着问他。

年轻人回答说:“不知道。不过,听说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你就会走运,或者当官,或者发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那你还等什么?连时机什么样都不知道!不如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于你有益的事吧!”

怪物说着便伸手要来拉他。

“一边去,别碰我!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

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哎——”怪物长叹一声离去。

不一会儿,一位长髯老人也从远处来到年轻人面前问道:“你抓住了刚刚过来的怪物吗?”

“它是什么东西,抓它干吗?”他问。

“时机呀!”

时机就在眼前路过却白白错失,真是惘然。年轻人为什么没有抓住时机?只有高谈阔论、幻想猜测,而不去脚踏实地地奋斗,结局肯定只能是错过时机、虚度一生。

鹰的运气

◆文/佚名

两只鹰饥肠辘辘,它们在空中久久地盘旋着,想找到一只兔子或一只山鸡。但是,它们什么也没有找到,连一只老鼠的影子都没有。

一只山鹰忍耐不住了,落到山岩上,缩着脖子打瞌睡,另一只山鹰则继续盘旋着,一圈又一圈,终于,它发现了隐藏在草丛中的一只肥肥的兔子。

当它叼着战利品落到伙伴身边时,伙伴羡慕地说:

“你的运气真好!”

捉到兔子的山鹰若有所思地说:“也许是吧,不过我发现,运气好像比较喜欢不辞辛劳、有耐心的人。”

捉到兔子的山鹰真的是靠运气吗?有时候,运气这东西真的很玄,还不如靠自己。“运气喜欢不辞辛劳、有耐心的人。”

当机立断

◆文/佚名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从它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他走到门口,忽然想到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急忙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

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

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机遇的出现有时仅仅在转眼间,动作够快才能抓得往。在你犹豫的时候,机遇已经扬长而去了。抓不住机遇是一种莫大的损失,犹如小麻雀被黑猫吃掉了一样,你即使伤心后悔,也无济于事。

偶得的发明

◆文/佚名

德国化学家弗里德利希·舍恩拜因发明炸药时很富有戏剧性。他曾反复进行酸类试验,但他的妻子不许他把有强烈刺激性的化学制剂带到厨房去。一天舍恩拜因乘妻子外出之机,偷偷跑到厨房搞试验。也许是因为心慌意乱,他把一种混合剂弄洒了。为了消除痕迹,不被妻子发现,他抓住妻子的围裙就擦,然后又把它搭在炉子上烘烤,谁知围裙竟不翼而飞。舍恩拜因即刻意识到棉织品中的天然纤维素可以和硝酸起化合反应,于是竟在慌乱中发现了硝化纤维素。这就是后来在战场上广为使用的炸药。

机会往往在偶然中出现。生活中处处留心,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就能于偶然中看到机会、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