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16本)
21591100000014

第14章 友情篇(12)

诗坛双星

◆文/佚名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大诗人李白辞官离开了长安,过着潇洒浪漫的游历生活。因为仕途不得志,李白只能寄情于山水。李白处处写诗饮酒,比在宫廷自在多了。在这段时间,李白广结天下良友,总是共饮到一醉方休。

有天早上,他酒后还未醒来,却被店小二叫起,说有个人求见。

门前,只见一位中年书生,头戴青帽,身穿一袭泛白的旧灰衣,脚上蹬一双青布鞋,清瘦的面孔看来有几分落魄的样子。

这人也是个诗人,名叫杜甫,因为钦慕李白的诗文,所以特地来求见。

经过一番长谈后,李白才知道杜甫前几年曾经参加科考落第,除了写诗以外,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所以生活贫困,几乎到了三餐不继的地步。

李白也感叹他在长安所见到的腐败情形。两人对时局都满腹牢骚。这一席谈话让两人觉得真是相见恨晚,李白、杜甫就在房中聊了整整一天,晚上,李白婉谢了所有的应酬,和杜甫谈到深夜。

李白原本打算把杜甫留下来,两人痛快地聊到天明,可是杜甫第二天一早还要到长安办事,只好连夜离开。

临别时,杜甫问李白今后的行踪,两人约定半年之后的秋天再到洛阳城外相见。

他们相会的那一年是公元744年,李白44岁,杜甫33岁,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号称“诗圣”,这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已经载入了史册,就像两颗星辰的交会一样,迸发万丈的光芒,瞬间又各自远去。

半年之后,正是秋风瑟瑟之季。杜甫赶到约定的地点,李白早已先到两天了,而且还带了另一位朋友——边塞诗人高适一同前来。老友见面分外亲切。

之后,他们做诗、饮酒、打猎,过了一段让他们终生都无法忘怀的日子。杜甫后来还写了很多诗来纪念这一交游时光。

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更为深厚,他们彼此惺惺相惜,彼此之间敞开心扉,成了真正的知音。但美好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李杜二人又一次分离了。

李白和杜甫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公元745年,也就是李白45岁那年的秋天,他们在山东同游了一些日子。

之后李白决定要重游江东,而杜甫则准备西去长安,他们在山东石门相互以酒饯别。

在两人见最后一面之后,李白还曾参加军队,投身报国;而杜甫则带着妻儿老小,四处漂泊,先后到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李白和杜甫一生的交往只有这么几次有限的记载,但是真正相交相知的朋友是不能用相见的次数来衡量的,哪怕他们只见了一次面,也会具有永恒的光芒。

真正的友谊是不能用相见的次数来衡量的,哪怕只见一次,也会具有永恒的光芒。

羊角哀和左伯桃

◆文/佚名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冬天,在人烟稀少的千里荒原上,有两个相互搀扶的年轻人,正在艰难地向前走着。

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羊角哀,一个叫左伯桃。

在那个时代,诸侯割据,战事连连。频繁的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羊角哀和左伯桃面对如此情景,决心施展自己的才干,救民于水火。他们听说楚庄王是个贤明的国君,两个人就相邀投奔他,谁知却陷在这风雪茫茫的千里荒原上。寒冷、饥饿、长途跋涉,使体质本来就不大好的左伯桃病倒了。

但羊角哀绝不肯放弃生病的朋友,他扶着左伯桃继续艰难地走着……两天过去了,左伯桃的病越来越重,羊角哀也精疲力竭了。他们到一棵大空心树下,暂避风雪。

羊角哀用身体替生病的朋友挡着风雪,但左伯桃仍然非常虚弱。左伯桃对他说:“好兄弟,与其我们俩都冻饿而死,不如你一个人先走吧,我不能再连累你了。”

羊角哀一听,急了:“我怎么会丢下你不管呢,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说着,羊角哀俯下身子就要背左伯桃,左伯桃说:“好兄弟,我们有共同的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们两人共同实现的,还是一个人去实现的,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呢?”羊角哀知道左伯桃的用意,但说什么也不肯一个人先走。

两个人真诚地相让。他们都想把生的机会让给对方,把死亡留给自己。最后,左伯桃还是说服了羊角哀。

临行之时,羊角哀抱着左伯桃放声痛哭,左伯桃催他赶快上路,羊角哀要把所剩干粮全部留给左伯桃,左伯桃执意不要……羊角哀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诀别了他的朋友。

羊角哀赶到楚国后,便拜见楚庄王诉说原委,随后立即带人回到荒原,发现左伯桃已经冻死在空心树里。

他埋葬了好友的尸体,痛哭而别。

后来,羊角哀在楚国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一直深深地怀念着他的挚友。每当祭日,他都面对荒原,朝远方深深一拜,默默祷告:“好兄弟,我一定要实现咱们共同的理想。”

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友情。因为有朋友,我们一路走好。

那年冬天

◆文/高音

和往常一样,那年的冬天依然很冷,第一场雪就是在夜里悄悄地落下的。走在雪中,被白色的光亮所包围,人也显得格外精神,却总是感觉很冷、很冷……女孩儿原本是不喜欢冬天的,因为她从小身体就不怎么好。从记事起,冬天里,几乎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在感冒中度过的,总是昏昏沉沉,天天像沉睡去了一般。

那些平常的药,对她来说,根本不起一点儿作用。渐渐地,她也习惯了这些,习惯了感冒。

女孩儿参加工作了,却不能在父母身边,她学会了独立,学会了照顾自己。女孩儿终于长大了,慢慢地脱去了稚气,但每当一个人寂寞的时候,或者因为寒冷身体不适的时候,她不由得还是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家中的温暖,对于游子来说,从心底最渴望的也许就是一份关心和温暖吧。

女孩儿独自在雪中漫步,也许是因为她对寒冷的惧怕,加深了她对雪中浪漫的追求,她喜欢看着雪花静静地飘落。忽地一个身影跳到她的面前,她吓了一跳,原来是她最好的朋友。几年来,她们一直保持着一种很好的友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有了好友的陪伴,便不再孤单了。她们互相关心着对方最近的发展,不知不觉身后全留下她们俩的脚印。好友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从包里面掏出来一个东西,非得让女孩儿闭上眼睛。女孩儿很乖地把眼睛闭上了,好友把一个暖融融的东西围到了她的脖子上——是围巾,女孩儿睁开眼,看到了一条很漂亮的带着小花的围巾。

好友看着很惊奇的她,说是专门为她赶织的,对她,好友再了解不过了:“身体不好,还这么任性,一个人不好好在家待着,总喜欢往外跑。”好友希望女孩儿以后工作和出去玩时能戴上围巾,至少能抵挡一点儿寒冷,不至于总是感冒。

女孩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里所流动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温暖吧。如今的社会,人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虚伪,似乎除了父母和爱人,就再也找不到肯用心的人了。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此刻,她的知己就在她的身边,时时刻刻真诚地关心着她,她始终都是幸福的。

从那时起,女孩儿永远记住了那个雪天,记住了落雪中的美丽……

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此刻,她的知己就在她的身边,时时刻刻真诚地关心着她,她始终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