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实行的另外一个措施,便是设立军机处。在对准噶尔用兵期间,雍正为了更准确,迅速地处理各种军机大事,便于公元1729年在养心殿附近设立了军机处。
军机处内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都是由雍正的亲信和心腹大臣组成。雍正每天都定时召见军机大臣,有事随时召见,军机大臣常半夜都不能休息。军机处本来是个临时机构,后来雍正觉得用的顺手,干脆就将其转变为固定机构,用来办理国家所有机密事务,代替内阁成为国家的行政中枢。内阁只能处理一般性事务,这样雍正就把国家一切权力紧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内阁那些本来掌握重权但又不是雍正亲信的大臣,就这样失去了手中的权力,能不恨雍正乎?
后来,雍正对边疆地区所采取的措施,又把边疆少数民族贵族统统都给得罪了,这就是对青海、西藏、准噶尔部、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所采取的措施。对青海,是将青海叛乱的罗布藏丹津剿灭后,便对青海地区加强了统治,设立了青海办事大臣,处理蒙藏民事,使青海直接隶于中央政府,改变了康熙时对青海间接统治的方法。
对西藏,是于公元1728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后,雍正决定强化对藏控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并派兵防守,还将西藏宗教领袖****六世迁于康定,派兵看守。对准噶尔部,雍正则终其一生也没有达到平叛的目的。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土司制度,雍正便实行云贵土司改土归流,使土司成为“流官”不再控制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
这些措施,每一项的都旨在巩固清朝的统治,巩固国家的统一。但对那些自由自在惯了的少数民族贵族来讲,要向清王朝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勉为其难。自然是恨上了雍正。
再加上雍正统治时期文字狱尤为兴盛;不好声色犬马的雍正很少去顾及后宫那些怨妇;雍正用人唯才是举,对国家栋梁则高官厚禄、越级提拔,对无能官吏则大加贬抑等等或措施或性格。雍正简直就是把天下人都给得罪遍了,能不说他弑父篡位吗?就连雍正的死也成了野史津津乐道的话题,传说雍正是被吕四娘所杀,埋进陵墓里的雍正连头都没有,头是被吕四娘拿去祭奠她被文字狱所杀的父亲去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管雍正是否弑父篡位,不管雍正是否真的被割去脑袋,我们所要了解的,便是由于雍正大力改革和整治,才使得乾隆时代的盛世景象得以出现。这就是雍正的功劳,这就是一个做皇帝的标准。
高宗弘历
(公元1711年~公元1799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曾用年号:乾隆
谥号:不详
庙号:高宗
安葬地:清东陵
公元1711年,弘历出生。
公元1735年,雍正病逝,弘历即位。是为清高宗,又称乾隆。
公元1747年和公元1766年,清军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公元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公元1757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
公元1791年,清军入藏,赶走廓尔喀侵略军。
公元1795年,即位60年的乾隆退位,称太上皇。
公元1799年,乾隆病逝。
公元1735年,深受祖父康熙喜爱的弘历,在父亲雍正帝病死后,登基称帝,是为清高宗,又称乾隆帝。
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在祖父康熙的身边长大,深受康熙勤政爱民的影响,他非常羡慕祖父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因此乾隆自幼就立下了创造一代伟业的雄心壮志。
乾隆即位后,首先面对的就是逐渐升温的朋党之争。
当时朝廷中分为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两派,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按照一般的常理来讲,想做一个好皇帝的,只要看见朝中有朋党之争的迹象,必然是采取严厉的措施,或都予以镇压,或扶一派打一派。但乾隆帝则不同,他并没有镇压或者扶植,而是在上台伊始,便表示对朋党之争的痛恨,明令禁止私立朋党,以警告鄂、张两派,同时对两派一视同仁,无论是哪派或有功或有过,乾隆都采取褒扬和严惩的态度,使得朝中两派虽严重对立,但双方都兢兢业业地为朝廷效力。这也许就是乾隆的高明之处。同时,乾隆对臣下恩威并用,赏罚分明。凡有功者,乾隆帝就封官晋爵,或设宴慰劳。后来还在将功臣的画像挂在紫光阁中,以示荣耀。
乾隆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自军机处在雍正时期成为皇帝下面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后,乾隆每天都亲自到军机处理政务。每天都是早来晚归,晚上也时常召见军机处大臣,使得军机处自乾隆以后,逐渐形成了守夜制度,后来怕一个人处理不了,每天早晨还有一个人早早赶来帮助,称为“早班”。同时,乾隆鉴于历史上宦官和外戚****的教训,对宦官和外戚的管理非常严格,首先是禁止对宦官实行教育,还规定皇后只能管理后宫诸事,不得插手朝政。
乾隆在发展社会生产方面并没有施行过太多的新措施,主要是继承康熙、雍正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尤其是对“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及“火耗归公”等措施执行得非常彻底。为了贯彻“改土归流”,乾隆根据大臣张广泗的建议,对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将少数民族苗族的叛乱很快平定。这些措施使清朝的国力自康熙、雍正以后,在乾隆前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在强盛的国力支持下,乾隆的丰功伟绩主要是在对边疆和封国的征讨中取得的。在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初次用兵取得胜利后,使得乾隆对用兵增强了信心。对公元1747年和公元1766年的大小金川的叛乱,都取得了胜利。公元1755年,乾隆亲自率大军,前往西北镇压一直时服时叛的准噶尔部的叛乱。行军途中,乾隆准确地判断了形势,派清军分两路大军向准噶尔部进攻,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伊犁,随后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将逃往南疆的叛乱首领达瓦齐抓获。乾隆将其押解进京,在痛斥了达瓦齐的叛国罪行后,赦免了他的罪过,将其封为亲王,并留在北京居住。
乾隆此举,得到了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支持。
在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后,乾隆将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分别管辖准噶尔部的部分领地,以削弱准噶尔部的割据势力。但没想到,曾率军镇压准噶尔部叛乱的阿睦尔撒纳想当“总汗”,在没有得到乾隆批准后,公开打出了叛乱的旗帜。公元1757年,乾隆派清军分四路进攻阿睦尔撒纳,击溃其率领的叛军。阿睦尔撒纳不得不逃窜到沙俄,不久患天花病死。这时,南疆的宗教首领大小和卓木又发动了叛乱,刚刚平定了阿睦尔撒纳的清军,又星夜兼程赶往南疆,平息了这场叛乱。
此后,乾隆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于公元1762年在惠远城设立了伊犁将军,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统治。
乾隆还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由于廓尔喀侵略军进犯西藏,乾隆派清军进入西藏,将廓尔喀侵略军赶出西藏,迫使其求和,表示永不侵犯西藏。随后,乾隆帝与西藏宗教首领****、****共同商定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称为中央政府为西藏地方政府制订的最高法律。
此外,乾隆还派兵与缅甸、暹罗交战,使这两国都臣服清朝,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在面对西方殖民侵略势力不断觊觎中国的时候,乾隆采取了强硬态度,断然拒绝殖民者的领土要求。对其他带有诚意遣使来华的国家,乾隆采取了友好的态度。不过对其提出通商的要求,一律予以拒绝。
乾隆取得了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服廓尔喀等十个胜利,对自己的武功非常得意,便于公元1792年亲自撰写了《十全武功记》,并命人建造碑亭,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在碑上。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常常以此夸耀。
乾隆在位期间,文字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更多的是采取了笼络汉族文人的办法。他将大量汉族文人召集到一起,编撰了大型典志书《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还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这本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花费了15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四库全书》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保存下来许多有价值的典籍。但编写的同时,乾隆帝也下令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和销毁,其销毁的书籍竟然与《四库全书》所搜集的相差无几。
乾隆虽然是个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皇帝,但也有瑕疵,那就是风流成性和重用奸臣和。
乾隆的风流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他曾多次平定叛乱,俘获了许多叛乱的少数民族首领,也收服过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的民心。对俘获女人的心,乾隆也是非常在行。
他曾在圆明园内碰上了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一见钟情,从此便对这个傅夫人朝思暮想。后来乾隆趁傅夫人入宫为皇后祝寿的机会,对其大献殷勤,总算是俘获了这个傅夫人的心,常常借口召傅夫人进宫,偷偷寻欢作乐。后来为了能与傅夫人经常偷情,就把傅恒派到边疆长期统兵作战。后来傅夫人生下一子,乾隆赐名叫福康安,对他非常宠爱,终乾隆一朝,福康安都受到乾隆无微不至的照顾。
乾隆一生俘获无数女人的心,惟独只有霍集占的妻子香妃没有成为乾隆的俘虏。香妃身上生来就有一种异香,不用涂脂抹粉,就能散发迷人的香味,而且香气袭人。乾隆对这个香妃也是绞尽脑汁,用尽办法,但香妃还是没把他这个风流皇帝放在眼里,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思念自己死去的丈夫,对杀死她丈夫的乾隆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后来皇太后知道以后,生怕这个香妃杀死她儿子,于是趁乾隆去天坛祭祀的时候将香妃赐死。乾隆知道后,赶紧飞奔回宫,但香妃已经自缢而死,乾隆好生难过,命人按妃子的礼节将其厚葬。
乾隆在统治后期,逐渐奢靡,在这段时期内,他对中国历史上头号贪污犯和宠信有加,尽管和再怎么弄权贪污,并不昏庸的乾隆都没有惩治他,就连后来的嘉庆帝还是等乾隆死后才敢对这个贪官动手,等乾隆一死,嘉庆帝立即对和进行抄家,和被赐死。和被抄家产达到8亿多两白银,朝野上下,包括嘉庆帝在内无不吃惊,当时曾流行一句话说:“和跌倒,嘉庆吃饱”。这样一个大贪污犯,何以在乾隆统治后期弄权贪污而屹立不倒,成为一个历史之谜。野史上对此有些比较合理的解释。
乾隆做太子的时候,曾经与长得非常娇艳美貌的一个雍正的妃子开玩笑,在这个妃子梳头时从后面将她的头抱住,用双手捂住她的眼睛,结果这个妃子一时惊慌,用梳子打破了乾隆的头。第二天,乾隆进宫看望他的母亲即雍正帝的皇后,皇后看他头上有个伤痕,爱子心切,便追问是怎么一回事?乾隆帝支吾半天,终于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皇后大怒,立即将这个妃子赐死。乾隆想向母亲坦白,又不敢直说,过了半天,才急忙跑到这个妃子的房里,这时这个妃子已经自尽。乾隆十分悲痛,使用手弄了些朱砂,在妃子脖子上按了个印,说:“是我害了你,你如有灵,20年后再来与我相聚。”
20多年后,乾隆偶然从当侍卫差役中发现了当时正在当值的和,乍看上去,怎么都觉得面熟。后来仔细一想,倒觉得和跟那个死去的妃子挺像,于是把和召来,反复端详,越看越像,再看他脖子上,也有一个如同手指印痕的痣,便认定这是那妃子的托身,从此便对和宠爱有加。
短短的时间里,和从一个小小的侍卫以火箭般的速度青云直上,一直升到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后来还把自己最疼爱的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的儿子丰绅殷德,可见乾隆对和珅的宠爱非同一般。
乾隆做了60年皇帝,本来还可以做下去,但他实在不敢超过康熙61年的在位时间,尽管以和为首的众大臣再三劝谏。这个85岁的老皇帝还决定于公元1795年将皇位内禅给太子嘉庆帝。
乾隆内禅后,还继续当了4年的太上皇,期间还是掌握着朝政大权,当时的嘉庆只不过是个传达乾隆旨意的傀儡皇帝,直到乾隆死后,嘉庆才算真正地坐上了龙椅。
公元1799年,乾隆无疾而终,享年89岁。
仁宗颙琰
(公元1760年~公元1820年)
在位时间:公元17四年~公元1820年
曾用年号:嘉庆
谥号:不详
庙号:仁宗
安葬地:清西陵中的昌陵。
公元1760年,乾隆第十五子颙琰出生。
公元1795年,颙琰即位,是为清仁宗,又称嘉庆帝。
公元1804年,清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
公元1813年,天理教起义,其中一支农民起义军曾闯入柴禁城。
公元1820年,嘉庆病逝。
乾隆朝是整个清朝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乾隆在他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使清朝国力达到强盛的顶点,在此后便盛极而衰。到乾隆末年的时候,康乾盛世的外衣下,是千疮百孔的社会危机;吏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