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21592200000010

第10章 汉·西汉(8)

梁妠侍奉顺帝16年,然无子。和她同年入宫的虞美人生有一子,取名刘炳,年两岁,继位为帝,是为冲帝,梁妠成了皇太后,临朝听政。梁皇太后执政后发出第一道诏令,是以赵峻为太傅,李固为太尉,与兄梁冀大将军共理朝政。接着又发出第二道诏令,诏三公百官推举贤良方正之士,策问治国安民之道。

梁太后有志于国,重振朝政,扭转颓势。其兄梁冀倚仗梁太后而专权跋扈,恣肆妄为,梁太后不忍除去兄长的权势,反而越来越顺从倚重他的行为。小皇帝刘炳在永熹元年(145)正月,重病垂危。梁冀见状,瞒着百官,也瞒着梁寻求帝位继承人。他看中了渤海王刘鸿年仅8岁的儿子刘缵。派人把刘缵偷偷地接到洛阳都亭,准备冲帝一死,便立刻拥刘缵为帝。冲帝刘炳不久病死。粱太后担心扬、徐一带的农民起义军乘机进攻,于是派中常侍诏令李固等人,不得泄露冲帝病死的消息,待确立帝位继承人后再发丧。李固认为冲帝刘炳虽然年幼,仍是天子,不应掩匿其死,梁同意了。

冲帝刘炳病死,朝野上下震动,新皇帝的人选成了朝中每日议论的大事。李固等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可以亲自理朝,梁冀单独向梁述说了立刘缵为帝的想法。在这关键时刻,一向勤政自谦的梁太后心中家族的利益占了上风,采纳了刘冀的意见,立刘缵为帝,是为质帝。

质帝刘缵虽然年幼,深知自己贵为天子,是梁兄妹手中的傀儡,他对此处境很不满意。梁大将军听说后十分恐惧,没想到自己亲手扶上帝位的质帝刘缵竟嫉恨他,担心小皇帝长大掌权后找他算账,遂把毒药搀进御膳——煮饼里。质帝食后,急召太尉李固。话未说完便中毒死亡。

梁又与梁冀密谋立章帝曾孙蠡吾侯刘志为帝。刘志已与他们的妹妹梁女莹订婚。梁氏兄妹意欲把妹夫扶上帝位,以稳固梁氏的权益。当群臣聚议新君时,梁冀便提议立刘志为帝。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一班大臣力主立德行昭著的清河王刘蒜为帝。双方争执不下,梁冀重会公卿大臣,他言辞激切,非刘志不立。胡广、赵戒待官僚碍于梁氏兄弟的权势,便屈服了,惟有李固执意要立刘蒜。梁冀怒气冲冲驰入皇宫,去见梁,由梁下诏,******固。

刘志即皇帝位,是为桓帝。梁太后仍旧临朝听政。桓帝刘志又是一个傀儡皇帝。梁的势力到了顶峰。此时,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义。粱接连发出几道诏令,守土之官要恤民爱民;三公九卿上书言朝政得失;赐天下父老、鳏寡孤独粟帛;遣使赈济荆、扬二州灾区;大将军、公卿举贤良方正,策问朝政得失;郡国囚徒减死罪一等,修建皇陵的刑徒减刑6个月……梁太后试图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局势,保护刘汉王朝和她的家族的利益。但是,她的诏令措施被以其兄长梁冀为首怕贪官污吏所破坏。梁冀贪赃枉法。

因他是太后和桓帝皇后的兄长,满朝大臣怒不敢言。梁虽有挽救,但又不忍惩办兄长,所以梁的一道道诏令措施如同废纸一般,众公卿对这位临朝听政的太后越来越失望。和平元年(150)春,梁太后重病缠身,归政桓帝。

这位四十五岁的梁皇太后自妠17岁就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即使后来临朝执政也是有志于国。其兄贪残权欲,飞扬跋扈,汉朝江山危在旦夕,对其兄束手无策,一道道救亡图存的诏令如同废纸一般。使汉朝的江山,危在旦夕之中。梁于和平元年(150)春病故,便离开了人间。

窦妙——恒帝刘志皇后

窦妙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人,出自名门官宦之家。因从小受家有宠爱,延熹八年(165),窦妙被选入掖庭,立为贵人。同年冬天,邓猛女皇后废之后,窦妙被立为皇后。窦妙的父亲窦武生前为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又拜受城门校尉,窦妙虽然贵为皇后,但恒帝却宠幸采女田圣等人,而很少临幸制于她,窦妙为此咬牙切齿寻求机会,报复田圣等人。永康元年(167)冬,恒帝刘志卧病,便擢升田圣等9名宠女为贵人。不久,恒帝刘志病故。

窦妙生性忌妒、性情暴躁、残忍,为泄失宠之冤恨,在恒帝刘志梓宫尚在前殿之时,便斩杀了田圣,还要诛杀另外几位贵人,经中常侍管霸,苏康等人的苦口劫谏,窦妙才愤住手。

恒帝刘志虽有后妃无数,一生意没有得子,恒帝去逝不久,窦妙为掌握朝中大权,在册立太子上动脑筋,他与其父窦武商量,决定立只有12岁的犊亭侯刘宏为帝。这就是东汉第11位皇帝——汉灵帝。朝廷大权仍操纵在窦氏父女之中,为巩固窦氏权力,又封窦武为大将军,常居禁中,后又封闻喜侯。窦机被封为渭阳侯,位拜侍中,窦绍被封为侯,千行步兵消灭,窦靖被封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

窦妙对废官宦迟迟不下决心,因窦武多次密奏行事,错失良机。中常侍曹节对窦武专权十分不满,一直寻找机会杀窦武。曹节并与一些大臣商议,支持刘宏下诏杀窦武及其亲信,凡窦氏宗亲,一概诛杀,被迁信南宫云台。尽管如此,灵帝念太后有援立功劳,于建宁四年(171)十月,亲率群臣到南宫朝拜,窦妙并送去上等寿品。当时,黄门令董萌多次为太后诉怨,灵帝刘宏深表同情,给太后增加一些供养资俸。董萌因此得罪曹节、王甫等人,被诬为谤讪永乐宫而坐狱死亡。

生性忌妒,性情残躁的窦妙,贵为皇后,很少得到恒帝刘志的宠幸,她如果中烧,皇后尸骨未寒,她便斩杀后宫中的妃子,最后又因废宦官犹豫未忍,后被宦官扶持灵帝刘宏被迁出长秋宫。窦妙的母亲于熹平元年(172)去逝后,窦妙只因母亲去逝而犹豫染上疾病而病故。

何氏——灵帝刘宏皇后

何氏河南南阳人,她父亲河真以屠宰闻名,家境虽很富裕,但地位毕竟低下,为光宗耀祖,家人用金钱贿赂官吏,将何氏选入宫中。

汉灵帝刘宏生性贪色,见何氏年轻貌美,所以垂涎风分:灵帝吩子心切,而何氏生下皇子刘辩,深得喜爱,被立为贵子。为避凶求吉,刘辩被寄养在道士史子眇家中,号曰史侯。何氏在光和三年,(180)被册立为皇后,其父何真被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其母为舞阳君。何氏自以为生子有功,便骄横一时,后宫众多嫔妃都慎怕她,深得灵帝刘宏宠幸的嫔妃王美人怀孕后,因为害怕何氏加害自己,竟然吓得服药想打掉胎儿,谁知胎儿却安然不动,王美人曾梦自己不日而行,王美人求卦,算命之人说这是祥瑞之兆,于是王美人改变初衷,于光和四年(181)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大怒,竟将生育不久的王美人毒死。灵帝刘宏对何氏的残暴十分愤怒,决心要废掉何氏,由于众多宦官求情,使何氏幸免于难。刘宏于中平六年(189)去逝。太子刘辩即,是为汉少帝,何氏以太后身份临朝。刘辩登基后,何氏之兄大将军何进为铲除异己,加密欲宦官,召并州刺史董卓进京,事机败露,何进反被何氏诏见为名斩杀于嘉德殿前,何氏的母亲阳君也被乱兵所杀,董卓率兵进洛阳,废掉少帝刘辩,贬其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不献帝。何氏这位屠夫之女做了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何氏不仅做了皇后,而且临朝执政后被迫迁居廖安宫,终于没逃出被鸩杀悲惨的命运。

伏寿——献帝刘协皇后

伏寿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父伏完博学广识,深沉有大度,尚恒帝女阳安公主,是一位富有教养、品性高尚的美人。

中平六年(189),刘辩立为帝。其母何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何皇后兄大将军何直企图铲除宦官势力,反被宦官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并辩牧董卓进洛阳后,废立后,立时年9岁陈留王主协为帝,是为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又加封为太、掌握了朝中大权。他的属将、兵卒劫掠财物,****妇女,无恶不作,引起人们的愤恨。

各地的州郡牧守于初平元年(190)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被迫挟持献帝刘协阳迁都长安。侍中伏完也伴随献帝刘协。到长安后,伏完为讨好献帝,送女儿伏寿入掖庭陪伴11岁的小皇帝,被封为小贵人。

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孙瑞、中郎将吕布设计初平三年(92)诛杀董卓。董卓部将李催又将王允杀死。兴平二年(195),伏寿被立为皇后,伏完迁执金吾,负责卫无戌京师。李、郭为了争权,数月间,宫室被焚,长安城成了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