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曾就此问题专门与孙武一起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问孙武:“将来我军攻打楚国,越国趁我空虚,侵犯我国,我们就得在本土进行抵抗。在本土作战,按照将军兵法所言属于‘散地’,这种情况下作战,士卒顾家,应该坚守不出,不与敌军较量。但是如果敌军进攻我小城,掠夺我田野上粮食牲畜,不让我们出去打柴拾草,堵塞我交通要道,待我消耗殆尽,再发动攻击,这该采取什么方略呢?”孙武说:“如果敌军真的敢于来犯,深入到我都城的话,那么在他们背后将有许多我们的城邑。这时敌军由于远离本土,士兵往往把军队看做了自己的家,他们会心志专一,舍生忘死,勇于战斗。而我们的士兵处在本土,留恋故乡,往往不愿死战,常常抱有求生的欲望;用这样的军队排列战阵,战阵一定不会坚固;用这样的军队发动进攻,战斗一定不会获胜。最好的办法是集结军队,积聚粮食,储备布帛,保城备险,同时派遣轻装快速部队出奇兵切断敌军的后勤补给线。敌军挑战我军坚守不出,粮食等后勤物资又运不上来,到郊外抢掠又一无所获,敌军将士困顿饥馁。我军借机以小利诱使敌军按照我们的预先计划行动,就可以打败敌军。”孙武经过精辟分析,虑解除了吴王阖闾的忧,于是吴军倾其全力与楚争霸东南,爆发了有名豫章之战。
豫章地区大致起自今安徽省霍丘、六安、霍山诸县之间,西经河南省光山、固始二县,抵河南省信阳市及湖北省应山县东北一带。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扫清淮水北岸和江水南岸两方面楚国用以牵制吴国进攻的势力以后,吴国来自侧面和背后的威胁即已解除,而大别山以东江淮之间广大的豫章地区则成了吴伐楚国的正面屏障,吴国要想深入楚国腹地,就必须廓清豫章地区的楚国的势力,为吴军前进基地。
战争的起因是从桐国(在今安徽桐城县北)背叛楚国开始的。在豫章地区,除了潜、六等国已相继被楚国吃掉,沦为楚国边邑之外,在南近江水一带还残存着群舒和桐国等几个小诸侯国。这些小国虽独立,却饱受楚国残暴剥削和压迫,受尽凌辱。吴国利用这些小国的不满展开了强大的外交攻势,首先分化桐国,使之背叛楚国,接着争取舒鸠国。舒鸠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很早以前就被楚国吞灭了,舒鸠人对楚国充满了仇恨,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报仇雪恨。这次吴国派人前来,舒鸠人十分高兴。吴国使臣说出了他们的计谋,舒鸠人言听计从,派人逛骗楚国君臣说:“据可靠消息,吴国现在已十分惧怕楚国了,如果这时贵国出兵攻打吴国,吴国会用替楚国去讨伐叛逆桐国的办法来讨好楚国,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可错过了。”楚国君臣听后,认为既然情报可靠,又不用楚国去直接出兵讨伐桐国,还能使吴国惧怕自己,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赶快出兵伐吴。
吴王阖闾七年(公元前508年)楚国发兵伐吴。吴军团间惑敌,引蛇出洞。
吴军因利诱敌,潜师待时。这年秋天,在楚国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囊瓦率领下贸然出动。到达豫章地区以后,就把大军驻扎下了,静观吴军的伐桐行动。在前线担任此次战役指挥任务的孙武看到楚军果然中计。孙武采取“卑而骄之”的计谋,作出真的好像害怕楚军而去讨好的样子,把吴国水军调往豫章南部的江水水面上,摆出要替楚国讨伐桐国的架势,继续迷惑楚军;又采取迅速采取实质性的行动,秘密将吴军主力——陆军,调豫章地区中段的巢城附近集结,等待战机。来到豫章的楚军探知吴军战船摆满桐国以南的江面,就驻扎下来静候“佳音”,从秋天一直等到了冬天,几个月过去了,仍没见吴军伐桐的“捷报”,楚军内部开始怨声载道,上下矛盾加剧,整个军心涣散,戒备懈怠。孙武抓住战机,指挥吴军主力以闪电般动作突然进抵豫章,向士气低落的楚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楚军被打得措手不及,阵脚顿时大乱,吴军乘势把楚军打得大败,吴军大获全胜。吴王阖闾听到前线传来的捷报,即刻派人告诉孙武和伍子胥说:“寡人想乘楚国现在面临的危机,借我军挟胜之势,一举攻入郢城。不拿下楚国的都城,二位爱卿就不算成功!”接到吴王的旨意,孙武和伍子胥仔细进行了一番谋议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还没到非入郢不可的时候,应适可而止。可以挟此胜之余威,继续扩大成果。孙武调转正在追击楚兵的大军,出其不意,杀到巢城(今安徽省淮南市南),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巢城,活捉了巢城守将公子繁。把公子繁带回了吴国充当人质。巢城是楚国在大别山以东江淮流域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至此这一地区的楚国力量全部被肃清,吴军取得了豫章之战的全部胜利。
孙武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孙武以“伐兵”(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指导思想,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功地运用了相敌、问敌、诱敌、骄敌、诈敌、动敌、因敌等富有孙武思想一举控制了吴楚必争之江淮流域的豫章地区,从而打开了通往楚国的天然屏障——大别山的东大门,使吴国最终完成了破楚入郢的战略部署。
吴王阖闾即位以来,选贤任能,特别擢拔像孙武、伍子胥等的文臣武将,前后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即已完成了与楚进行大决战的战略部署。但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仍是摆在吴国君臣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吴王阈阎专门让伍子胥负责从外交上对付楚国。《左传》记载这一年“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左传》定公四年)。当蔡昭侯来到吴国以后,吴王阖闾召来了伍子胥、孙武等文臣武将共商是否出兵救蔡伐楚之事。吴王阖闾对孙武和伍子胥说:“以前在攻克养城的战役之后,寡人曾经问过二位爱卿,能否乘胜前进,攻打楚都郢城?孙将军当时说:‘民劳,未可,且待之。’豫章之役,我们大获全胜,寡人又问能否挟此大胜之余威,一举攻下郢城?二位爱卿又说时机尚未成熟,‘郢不可入’。现在,蔡侯亲自来求救,你们看这次破楚入郢的时机是否已到来了?”孙武上前一步回答说:“前两次都没有乘胜挥师入郢,是因为不符合战法,按照战法来说:兴师攻伐,只凭借一时一地的胜势就冲昏了头,贸然纵兵四出,希图仅用威势来慑服敌人,决非常胜之道,用兵的关键在于军事实力和谋略的运用。”吴王阖闾接着问道:“这话怎么讲?”两位将军一起解释说:“楚国的军队,是天下的强敌!现在大王使微臣们与楚国争锋,是九死一生之事。就现在情况看,大王要想破楚入郢成就霸业,能否大功告成,还得看天时是不是有利于我们,做臣子的不敢随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此时的吴王阖闾已下定了决心,但仍耐心地问了下去:“寡人现在打算再次征伐楚国,请问二位爱卿,究竟该怎么做才能确保成功?”
孙武分析说:“现在的形势对于我方是十分有利的。楚国令尹囊瓦,不顾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疾苦,一味贪得无厌,他的贪欲连天下的诸侯都已无法使之满足,因此诸侯痛心疾首。今年三月刘文公在召陵大会18国诸侯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么多国能聚集在一起,本身就已十分能说明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齐国、蔡国、陈国、许国、胡国、顿国,原来都是楚的坚定盟国,现在也公然参加反楚联盟,说明楚国在天下的地位已急剧跌落,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更为可喜的是唐、蔡两国国君,稍有不从,竟然在楚国被扣留长达3年之久。这奇耻大辱,哪有不报之理。所以唐公昼夜想要洗刷耻辱,君臣每天谋议之事,没有离开此事的。蔡侯也亲自带上了自己的爱子和大夫们的爱子,到晋国和我们吴国,已是两度请师了。唐、蔡两国对楚国的深仇大恨到了极点。如果大王您下决心兴师与楚国决战东南的话,唐、蔡两个国家不能不联合。只有联合这两个国家,才能同仇敌忾,彻底击败楚国,大获全胜。”
伍子胥一边听着孙武的英姿勃发的宏论,不住地点头称赞。等孙武讲完后,他说:“楚国囊瓦扣留蔡侯3年,蔡侯为此事都发了誓,现在楚军围困蔡国是师出无名。蔡国无辜而屡受耻辱,楚国无理而横行霸道,这真是天怒人怨呀!大王如果真想破楚图霸,现在是时候了。”
吴王阖闾听了孙武和伍子胥的议论立即派人告诉唐成公和蔡昭侯说:“楚国政治黑暗,对内残害忠良,实行****;对外恃强凌弱,侵略吞食弱小诸侯国,悍然囚辱两国的国君。寡人已决定出兵救援蔡讨伐暴楚。真诚地希望两国国君能协助吴国共同图谋破楚大业。”唐成公和蔡昭侯得知吴国将要出兵。形成“三国合谋伐楚”。
吴国开始投入了紧张的临战准备,战前准备工作对此次决战作了以下部署:
一,阖闾与孙武、伍子胥的决心是:动用全国的军事储备,集中全国的军事力量,“悉兴师”(《史记·吴太伯世家》)与楚军在辽阔的江淮之间进行战略决战。
二,吴国的战略方针是:联合唐国和蔡国,“三国合谋伐楚”。吴国的兵力,即使“悉兴师”也只有3万人,单靠这支力量,所冒风险太大。唐、蔡二国军队能出动也不过2万余人。三国军队总共约五六万人,楚国虽处在内外交困的境地,仍保持有一支20万以上庞大的军队。为此三国联军必须保持高昂斗志,有一往无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英雄气概,才能弥补兵力在数量上的差距。
三,在战争指导上,运用吴军所擅长的孙武的“虚实”谋略,以“兴师救蔡”为明为虚;而以“破楚入郢”
为暗为实。这一套战法不但在理论上已由孙武在其所著兵书中进行了充分论述,在实践上,为公元前511年吴三师肄楚克养之战和公元前508年吴败楚豫章之役的战争指导所证实,是切实可用的。楚国兵力三四倍于吴、唐、蔡三国联军的兵力,要想以寡胜众,只能充分运用孙武的“虚实”战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才能夺取决战的胜利。
四,拟定了千里破楚的进军路线。吴楚之间地隔千里,从军事地理的角度上来看吴楚间的地形,发现水路两条,陆路两条进军攻击楚国的路线。
两条水路是:一条行军路线,以舟师溯江水西上,可直逼郢都。二条进军路线,以舟师溯淮水西上,经由黄邑(今河南演川县)、弦邑,然后舍舟登陆,自豫章地区西北边沿地段南下,沿桐板山脉和大别山脉的交汇处大隧、冥阨、直辕三隘口进入楚国腹地,然后渡过清发水(今涢水),穿过雍澨地区,再渡过汉水,可直达郢都。
两条陆路是:一条进军路线,取道淮水北岸,沿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平原地段北上,先攻下楚国北境方城,再经由缯关(今河南省方城县)、申邑、昌邑,南下至邓邑(今湖北省襄樊市北),然后沿汉水两岸南下攻逼郢城。二条进军路线,沿豫章地区中段鸡父、雩娄(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向西南翻大别山脉,经缢门关直达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县东),然后经郧邑(今湖北省安陆县)渡过清发水、汉水直抵郢都。从以上进军路线来看,第一条进军路线因江上水道太远,又由于唐、蔡二国地处楚国北部测背,溯江水攻楚,既不能会唐、蔡二国之兵,也不能施救蔡伐楚之计,因此应首先排除。第三条进军路线(即陆路第一条),虽然能会唐、蔡之兵,也能实施救蔡伐楚之计,但因为迂途过远和攻击楚国城邑过多所造成的负担,实际上是吴联军不堪承受的。因此也予排除。第四条进军路线(即陆路第二条),十分隐蔽,可以达到战术的突然性,但要翻越狉獉未开的大别山区,过于劳军费时,因此当予否定。惟有选择溯淮而上的第二条进军路线最有利。这条进军路线南面可以避开江水和大别山脉这两个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北面可以避开尚集结在方城一带晋国方向上的楚军主力;即可以沿途合唐、蔡之军攻楚,又可实施救蔡破楚的计谋,是最合适的一条进军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