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21592500000043

第43章 关羽(2)

此时,袁绍已令骑将文丑与刘备率五六千骑兵先后冲来。诸将又请求上马应战,曹操仍是不准。又过了一会,袁绍的骑兵已陆续冲来,见曹兵人少又不应战,早已麻痹大意,忽见沿途多是物资辎重,有些便只顾去分夺财物了。这时,曹操下令全体上马,直冲袁军。结果,曹操的五六百骑兵纵横冲击,袁军溃乱不敌,文丑在军中被曹军斩首。关羽这一战,同在军中,由此而得知刘备的消息。此战连斩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袁军为之气夺。曹操此时此刻情知关羽立此功效,卓著封他为汉寿亭侯。

关羽已知刘备的下落,关羽把曹操所赏赠的物品如数封固,又特意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讲明本意,然后辞别而去,直接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

关羽投奔刘备后,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战事。袁绍刚愎自用,恃强估勇,屡失战机,刘备见袁绍终难成大事,遂寻机离开袁绍。他劝袁绍南连荆州(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牧刘表,袁绍未暇辨其真意若何,竟一口答应,并允许他率领本部兵马随行,关羽同张飞、赵云一起建安五年(200年)七月,随刘备到达汝南(今河南汝南县南)后,曹操派来追击的蔡阳(一作蔡杨)被杀。十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巧出奇兵,袁绍打败,曹操后亲征刘备,刘备遂南下投奔荆州牧刘表。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九月,关羽随刘备一起来到襄阳。刘表先得糜竺、孙乾来报,遂亲至城郊相迎。

关羽随刘备居荆州,稍得安定。当时刘表“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一时文教大开(《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裴注引《英雄记》),关羽适逢其盛,也得暇温读经书。他对《春秋左氏传》尤为喜爱,史称其“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注引《江表传》)。关羽喜读《左传》,书中宣扬的忠义伦理思想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关羽经常是不知疲倦地秉烛夜读,给了他无尽的乐趣,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刘备在荆州之际,招纳了一批英雄豪杰,像三顾茅庐得请诸葛亮鼎助大事,是刘备非常兴奋的。起初,关羽、张飞见刘备对诸葛亮“情好日密”,心有不悦,刘备开导他们说:“孤之有诸葛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关羽等人听刘备如此言说,再也没闹情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羽在荆州期间,还认真训练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水军,为刘备后来群雄相争。

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南下征讨荆州。

刘表八月病死,代任荆州牧的刘琼屯襄阳,刘琦出镇江夏郡,刘备率关羽屯驻樊城(今属湖北襄樊市)。曹操刚到新野,刘琮降,刘备闻讯,遂率关羽南撤。到当阳(今湖北当阳县东)地界,刘琮左右及荆州百姓追随刘备。

刘备已达十余万众,辎重车辆数千,每日仅行十余里。

有人劝刘备急速占据江陵(今湖北江陵)险要,以利抵抗曹军尾追。刘备不忍将随行百姓弃之不顾,遂命关羽率一队水军前往江陵接应。

刘备刚刚到达当阳县长坂(位今湖北当阳东北),被曹操所率精锐人马追上。刘备自知难以抵抗,便与诸葛亮等少数人疾疾退走,幸由张飞切断曹操追兵,刘备才小路赴汉津(汉水重要渡口,位今湖北沙洋),与顺汉水而下的关羽水军汇合。关羽水军掩护刘备渡过汉水,继续向南转移,在江夏太守刘琦的接应下,前往夏口。

关羽随刘备到夏口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东联孙吴共抗曹操的建议。刘备遂令诸葛亮往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拜会孙权。

孙权,字仲谋,他承父兄之资,据江东六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成一方势力,刘表病死后,他也对荆州心存企图。曹操南下占领荆州后,给他下了一封颇具意味的战书: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引《江表传》)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诸葛亮来前,孙权已在周瑜、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与曹操决战的决心,诸葛亮见到孙权后,再次为其陈说各自形势,使他更坚定了信心,表示“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为了使孙权能更愉快地与刘备联手抗曹,诸葛亮又进一步说道:

“豫州(刘备称刘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咸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孙权听罢,十分高兴,遂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水师数万与刘备共抗曹操。关羽与刘备在夏口等候消息,不久他们又东赴樊口(今湖北鄂城市西北)。刘备得知周瑜率水师而来,大感振奋,对关羽、张飞说:“今与孙权相盟,若不对其慰劳,似乎显不出咱们的一番诚意。”于是就独自往周瑜处拜会。

孙刘联军在浩渺的长江两岸,与曹操展开一场大决战。双方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今湖北蒲圻西北赤壁山)遭遇。曹军远来疲弊,不习水战,又水土不服,疾病流行,新附的刘琮兵又多狐疑不定,战斗力极差。周瑜使黄盖诈降,巧借风力用火攻击,尽烧曹军战船。曹操从华容道(位今湖北潜江县西南、沙市东)逃窜,沿途道路泥泞,老弱残兵被战马踏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关羽、张飞又率奇兵突袭,使曹操大败,逃往南郡。

孙、刘联军赤壁之战胜利后,又乘胜向江陵的曹仁出击,关羽、张飞奉命率军截击敌人退路。不久,曹仁撤走。周瑜以南郡太守身份屯驻江陵,孙权以军骑将军领徐州牧,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南)。刘备南略荆州江南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太守皆降附,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势力大盛。

刘备得荆州后,关羽受命以荡寇将军领襄阳太守,驻守江北,张飞被委任为直都太守,后转南郡,赵云则领桂阳太守。

孙权曾打算与刘备联手西取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市),以免为曹操占先而危及荆州。刘备有意依托荆州独吞益州,拒绝了孙权,孙权不甘心,仍派水军屯夏口,刘备遂命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今湖北秭归),诸葛亮据南郡,他自屯于孱陵(今湖北公安西),使孙权水军无法西进。

益州牧刘璋建安十六年(211年)冬,得悉曹操大将钟繇向汉中(今陕西汉中)进击张鲁的消息,十分恐惧,在张松的劝说下,派军议校尉法正前往荆州迎刘备入川助讨汉中张鲁,以免曹军藉汉中南攻益州。刘备临行前,命关羽留守荆州,总督荆州事务,关羽在荆州独当一面,他屯守荆州,对于刘备西定益州起了重要作用。

刘备入蜀后,甚得刘璋的倚重,资给甚厚,他未急于征伐汉中张鲁,却厚树恩德以收买人心。孙权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因曹操来攻濡须口(今安徽巢县西),派人向刘备求救,刘备派人告知刘璋说:“曹操南攻孙权,孙氏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关羽在荆州与曹将乐进相峙,关羽兵力不足,若不立即返救关羽,必遭乐进挫克,荆州一失,形势要比汉中张鲁更令人担忧,张鲁自守之贼,不足为虑。”打算向刘璋多借兵马和军需还救关羽。刘璋仅许其部分要求,旋因张松联络刘备谋取益州事发,刘璋斩了张松,与刘备撕破脸皮,刘备便向益州各郡县发动了攻击。又调留守荆州、辅助关羽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兵溯江水而上,攻城略地,南北夹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刘璋不愿恋战,以免多伤人命,在从事中郎简雍的劝说下,出城投降。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刘璋被迁至公安。刘备占领成都,刘备在占领成都前数日,原凉州(治今甘肃张家川,后移治武威)将马超由汉中张鲁向刘备投诚,使刘备更得佑助。马超勇猛善战,有韩信、黥布之勇,声威早闻于边陲。关羽听说马超来降的消息,给诸葛亮去信,特意询问马超之人才谁人可与相比?诸葛亮得信后,这样答复关羽道: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诸葛亮信中对马超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把他与西汉开国名将黥布、彭越相提并论。但他在信中把马超与关羽、张飞作比较时,却说与张飞难分高下,较之关羽是远不能及的。这恐怕是诸葛亮对关羽的一种小小诡计,因为诸葛亮深知关羽来信相询就有“护前”之意,马超又非刘备故旧,乍来相投,多少引起关羽心中的骄矜。

诸葛亮当然会了解到关羽对马超决无惺惺相惜之意,来信询问当然不愿听到马超远胜于他的评判。而张飞与关羽的交情,论其雄壮威猛,虽也堪称一世之雄杰,但“亚于关羽”。曹操谋臣程县等人皆称关羽、张飞乃“万人之敌”、“熊虎之将”,关羽性情与张飞大有差异,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他这“刚而自矜”(《三国志》卷三十六,史臣评日)的秉性,以诸葛亮之知人明察,何能不了然于胸?既然他骄于士大夫,自然不将平辈论交的一干人等放在眼中,而张飞对君子人等心怀敬意,自然喜于能胜己,诸葛亮在复信之中的一番言辞是据实而论,也正合关羽之心。何况信中言辞之间称关羽曰“髯”,而不直指其名字,虽则关羽须髯飘洒,仪美不俗,透着对关羽的几分客气了。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收到诸葛亮的复信,心中大是愉悦欢畅,特意将信给手下人传看。关羽未曾对马超心平气和。马超因得刘备厚待,平日与刘备闲谈,经常称呼刘备的字“玄德”。关羽得知后,十分恼火,请求刘备杀了他。刘备说:“人家于穷途之中来投奔我,显是信得过我,若因呼我的字而杀之,显得不是太小气了吗?让天下人怎么看呢?”没有同意关羽的提议。后经张飞“示之以礼”,马超更加对刘备尊重。关羽在刘备成就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个人的成就越强,他的骄矜之气逐渐显露出来,这无论对刘备的事业还是关羽个人的前途,都隐埋下无穷的祸患。

刘备占据益州,采纳了赵云的建议,没有把成都良田美宅分赐请将,只是赐之金银,就连谷帛等物,也令各归其主。关羽和诸葛亮、法正、张飞各得赏赐金500斤,银1000斤,钱5000万,锦1000匹,其余诸将颁赐各有所差。刘备领益州牧,诸葛亮由军师中郎将升任军师将军,其余诸元勋将领及益州旧吏归附者,皆得封拜,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孙权见刘备独吞益州,极为愤慨。很快,向刘备讨还荆州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孙、刘之间在荆州地区又展开了一番较量。孙权对于驻扎在荆州的关羽守军一直是怀有戒备之心。早在周瑜临终之际,就给孙权上疏说:“当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始终,不可等闲视之,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接任出镇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时,在途经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时与县令吕蒙有次畅谈,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当酒酣之际,吕蒙问鲁肃:“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用何等计略,以备不虞?”鲁肃本来对吕蒙有些轻视,顺口答:“临时施宜。”

就是说,走着瞧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吕蒙却认真地说:

“现在东西(指孙吴和刘备)虽为一家,但那关羽实同熊虎,极难制御,此人武艺超群,且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可谓一世人杰,他生性颇为自负,喜好陵人傲物。君与相拒,责任重大,计安可不先预定!”鲁肃听罢此言,抚着吕蒙后背说道:“吾只以为老弟但有武略,今日一席话,实知老弟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岂可总是贻笑于老兄啊!”

鲁肃镇守陆口,深知曹操系孙、刘劲敌,“祸难始抅,宜与关羽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却与其同盟”(见《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而关羽驻江陵,居其上流,数生狐疑,至疆场纷错,鲁肃“常以欢好抚之”(《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鲁肃深谙双方同盟的重要,在刘备西取益州之前,与关羽之间一直维持着表面上和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