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21592500000009

第9章 孟子(1)

孟子所处时代从周代社会谈起。西周王朝建立后,使原来以华夏地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使社会出现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

在西周时期,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土地制度是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制。井田制在西周以前就已产生,到了西周有了较大发展。随着青铜工具逐步取代木、石、骨、蚌器等工具,原来奴隶主阶级压迫、剥削奴隶阶级的生产关系也逐渐地不能与之相适应,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西周末年,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周王朝的统治发生了危机。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终于被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队攻入王都后杀死,西周就此灭亡。

周平王东迁都城至洛邑后,周王朝的统治一天天衰落下去,诸侯国家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并进行了长时期的争霸战争,东周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期。人们习惯把这个诸侯争霸的时代称之为春秋时代。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到公元前5世纪,又形成了齐、魏、赵、韩、秦、楚、燕七个大国争雄的局面,人们把这七个大国称为“七雄”,也把这个时代称之为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规模的革故鼎新的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完成的。春秋时期,铁犁和牛耕被运用于农业生产,使大片荒地得到开发,土地占有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部分人将新开垦的土地据为己有,使西周末年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最初,各国当权的奴隶主贵族不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但后来迫于形势,并且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不得不对新开垦的私有土地征收赋税。公元前594年,鲁国颁布了“初税亩”的法令,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实际上承认了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在此前后,齐、晋、楚、郑等国均颁布法令,不同程度地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其结果是产生了一批大大小小的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地主,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新的阶级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先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实力,然后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他们已经取得的经济实力,相继通过公开瓜分公室、宫廷政变及自上而下的改革等手段,掌握了各国的政权。进入战国以后,为了适应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又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到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的改革大体完成,封建制得到了确立,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战国时代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空前的经济繁荣,推动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这一时期,在文学、史学、天文、历算、医药、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新的成就,思想家辈出。

春秋及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官府”是经久不移的传统。春秋末年,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开创了私人著述和讲学的风气,培养了一批人才,从此文化教育普及于民间。到了战国时期,私人著述、讲学之风大盛,受教育的人空前增多,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知识分子。他们中一部分是从地主和平民中涌现出来。一部分是从奴隶社会的“土”转化出来。由于他们出身不同,使他们成了各阶级在思想上的代言人,形成了不同学术派别。最早有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以墨翟为代表。墨家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还有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等学派。

推动了当时学术的发展。

孟子名轲。他的先世是鲁国公族孟孙氏之后,是三桓的子孙。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

孟子3岁时死了父亲,他在母亲的精心抚育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从孟子的先世、少年时代所处时代可见,孟子与鲁国为代表的周文化确实有某些历史渊源关系。他后来,又私淑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孟子从小就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在学习中,对孔子思想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为宣传儒家学说贡献毕生的精力。孟子非常崇拜孔子,认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连尧、舜等古代圣王同孔子相比也略逊一筹。

他把学习孔子,继承孔子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志愿。

直到数十年之后,他的学生问起他的愿望时,他仍然矢志不渝地回答说:“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学习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到战国时一分为八。按照儒家学派内部的派系来看,孟子原是出于子思氏之儒这一派,后来又能够弘扬儒学,对儒学有所发展,能够自立门户,又成为孟氏之儒这一派系的开创者。由于他与子思氏之儒有着密切关系,后世把子思氏之儒和孟氏之儒合称思孟学派。

孟子作为儒学八派之中孟氏之儒的创立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为了适应战国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孔子思想。使儒家学说成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为完成统一大业服务的政治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以儒家的“仁”学思想为例。“仁”,作为道德范畴,在孔子以前就出现了。把“仁”

作为思想系统的中心,具有广泛而充实的内涵,形成仁学思想,是从孔子开始的。“仁”学思想就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仁”的含义:一是关于社会伦理关系的实践方面,主要是讲在政治生活方面的实践;二是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仁”的实践是个人自觉的行为,这就深化了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个人道德实践,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开拓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新局面。孔子讲“仁”,主要是在“释礼”,与维护“礼”

有关。有一次,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向他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这里的“礼”,不是一般的礼仪,而是指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实际上是指以“周礼”为中心的周朝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在这里,“礼”就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社会道德规范。孔子要求天子、诸侯、大夫、士等各级贵族统治者都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他们一切行为都符合周礼的规定,这样一来,就算达到“仁”的境界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是为维护周朝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但并没有维护周礼的内容。按照周礼的规定,不管君主是否贤明,都不允许杀掉;如果大臣杀掉君主,就是犯上作乱,就是大逆不道,就应该受到礼的制裁。孟子则不然,他认为杀死无道的昏君是为民除害,不仅不应该遭到谴责和制裁,而且应该予以大力表彰,因为这是“仁”的表现。他痛斥商纣王,是破坏仁义的残贼,认为杀死商纣王,就是除掉了一个“独夫民贼”;周武王伐纣,不仅没有犯弑君之罪,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最有仁德的圣君。

孟子把孔子的“仁”的学说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的仁政思想却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勾画的施政大纲。孟子把能否实行仁政,作为政权兴替的根本问题。

他在总结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时说道:“三代之所以取得天下,是因为有仁;之所以会失去天下,是因为不仁。”要想巩固政权,就必须实行仁政。他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就是说只有仁善之心是不足以治理国家的。他进一步详细解释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即使像尧舜那样的圣王,徒有仁德之心,不实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天下。

孟子的这些思想是有针对性的。战国时期,由于常年不断的兼并战争和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使得民不聊生,国无宁日,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产生,并日益尖锐。孟子提出仁政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

那么,孟子提出仁政内容包括:

一,在政治上,仁政反对兼并战争。孟子的反战思想是非常强烈的。他的反战思想的主要依据就是因为战争违背他的仁政方案。任何战争都要大量死人,“争地一战,杀人盈野;争城一战,杀人盈城”,这是孟子所深恶痛绝的。因为战争要破坏生产,使人民流离失所,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孟子不是反对所有战争,有两种战争他是不反对的,认为那是仁义之战:一是天子征伐诸侯叛乱的战争,二是诸侯联合起来推翻所谓“独夫民贼”的战争。兼并战争的结果,必然是弱国被强国鲸吞,最终实现天下的统一。孟子虽然反对兼并战争,却并不反对统一,他认为统一是使天下安定的根本保证。

孟子并不认为兼并战争是统一的惟一途径,他主张实现仁政,用“仁”的思想力量使天下归服,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统一。

二,在经济上,“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减轻赋税。春秋至战国,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劳动人民无田可耕。面对这种状况,孟子提出了制民之产的主张。制民之产,就是由国家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并把这些土地规定为农民的固定产业。孟子认为,人民如果没有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就不会有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如果没有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统治者如果等他们陷于犯罪再加以处罚,这就是陷害人民。孟子要求统治者必须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解决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才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稳定,从而达到有效统治的目的。与此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薄税敛”的主张。战国时期的赋税之多,是相当惊人的。孟子一方面强调要“制民之产”,另一方面又要统治者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

三,在用人上,仁政主张尊贤使能,就是尊敬重用有贤德和才能的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举贤人”

的思想,把尊贤使能作为实现仁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做到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给政治带来好处,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孟子认为,任用贤才是仁政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选拔人才要慎重,要广泛听取意见,有一个考察过程,无论是提拔还是黜免官吏,都不能偏听偏信接近自己的人的意见,应多方面地听取意见。孟子进一步提出,衡量贤才的惟一标准是道德修养。他说: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上》)只有具备了仁这种道德的人,才能居于高位。否则,做的官越大,对人民的危害越甚。孟子的这种选才标准是和法家把军功作为贤能标准不同。

四,在思想文化方面,仁政主张兴办学校,加强教育。孟子认为,使人民有稳定的经济生活,仅仅是“王道之始”;进而对人民施行教化,才能保证王道的完成。

他屡屡说:“谨痒序之教。”“设痒序学校以教之。”他还渲染历史传说,把古圣王都说成是重教化的。孟子认为,正是由于古圣人对教化的重视和实践,才造成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孟子要推行仁政于天下,必须使儒家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孟子非常重视兴办学校,把教育的地位看得非常崇高。从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中看出,孔子的仁,是为维护奴隶主统治服务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是为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封建地主政权服务的政治纲领。

战国时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各国统治者为了谋求本国的富强并在兼并战争中取胜,都在招揽学有所长,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的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当时一些著名的士几乎都在收徒讲学,传播自己的学说。他们又都奔走于诸侯国之间,企图说服各国君主,按照他们的主张制定内政外交的政策。孟子也不例外,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大约在40岁前,一直住在家乡邹国。孟子在家乡,门徒日众,影响益增。有一次,他的学生屋庐子,由于应付不了“礼与食色孰重”的辩难,特地从任国到邹国来请教孟子。《孟子·告子下》记载,说孟子在邹时,任国的国君出境会盟,由他的弟弟季任守国。季任很敬慕孟子,便派人送来了厚礼要和孟子相交。另一次,孟子去齐国平陆,齐相储子也备厚礼派人送来,表示倾慕并有相交之意。孟子这两次都收下了礼物,但却没有即时表示报谢的意思。后来孟子到了齐都临淄却不回拜储子。他的学生屋庐子不明白老师为何对待二人如此不同,孟子引证《尚书·洛诰》的话解释说:奉献礼物应以礼意为重。如果礼意不及礼物重,便等于没有奉献。因为他不是诚心诚意的,只是礼貌上的客套罢了。屋庐子听了孟子的解说,非常满意。当别人问起这件事时,屋庐子便明白地告诉他:季任守国,不能出境,所以特意派人送礼,他的心意是很诚恳的。至于储子则不然,他本可以亲自来平陆见孟子,却只派人代送礼物,这就不成敬意了。既然他诚意不足,也就没有必要回拜他。

此时孟子已名震远近,邹鲁等国的国君也对他格外尊重,言听计从。孟子也愿意为他们献计献策,开始推行他的仁政方案。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武装冲突,邹国的官吏战死者33人,可是人民却没有一个战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