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21592700000013

第13章 汉(3)

二、萧规曹随

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说后,告诉属下赶快办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作宰相。”过了不久,朝廷派的使者果然来召曹参入朝。曾参临走嘱咐齐国的后任丞相说:“应使坏人把齐的狱市当作寄身场所,千万不要让他们扰乱百姓。”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吗?”曹参说:“我现在把齐国的刑狱和市场托付给你,请你千万不要多加干涉。”后任丞相一听,这等区区小事,竟然如此慎而又慎地交代于我,岂不怪哉!便问:“治国之事,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要知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刑狱和市场是包罗万象之所,藏污纳垢之地,善人与恶人在这里兼容并存。最好任其自然,不妨网开一面。如果干涉过多,管理过严,扰乱了它的自然秩序,那么坏人到哪里存身呢?既然坏人无处存身,那他们岂不是要出来兴风作浪,国家岂不危险?所以我把这件事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首先将它托付给你。常言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就算是十恶不赦的奸人吧,人家也得生存嘛!你不让人家活下去,人家还不被逼谋反?所以我预先告诫你。”这件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曹参的为人之道,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二是曹参的为相之道,即“料敌机先,未雨绸缪”。

曹参当初微贱的时候,与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后来都做了将相,互相之间有一些隔阂。待到萧何将要死时,所推重的贤明之人唯有曹参。曹参取代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处理政事没有什么改变,一概遵从萧何生前制定的规章制度。

曹参选择各郡国官吏中质朴而不善于言词的敦厚长者,很快召来任命为丞相府的办事人员。官吏中言语华丽、文辞深涩、想要追求声名荣誉的人,曹参都罢斥不用。每天晚上他都饮味道很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及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来见他的人都想劝说他。到他家后,曹参全都让他与自己共同饮酒,片刻之后,来人想要说什么,曹参再次让他们饮酒,直至喝醉后离去,始终也没有机会开口说劝谏的话。后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zhu,琢)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你说的对。不用多说了。”

曾参做汉朝相国,前后共有三年。死后被赐予懿侯的封号。他的儿子曹曹窋继承了他的爵位。老百姓作歌称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齐整;曹参取代萧何,谨守其规而来有变更,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人民安宁不乱,其乐融融。”

太史公司马迁说: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唯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左相右相辅刘安刘——陈平传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阳武(今河南原阳)户牖乡人。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成为汉高祖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7天7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得以解围。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徙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刘恒,是为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为丞相。文帝二年(前178)卒。

一、社宰分肉公正无私

陈平少时家中贫困,但他喜欢读书,胸有大志,精研黄帝、老子的学问,非常用功。

他与兄长陈伯在一起生活,家中有薄田三十亩。陈伯辛勤耕种,常年力作,不让陈平为家事分心,让他游学在外,结交优秀人物。陈平的嫂子心中很不情愿,但又不敢违背丈夫的意愿。

陈平身材高大,相貌秀关,风度翩翩。有人问陈平:“你家里穷苦,你吃什么,才这样丰美?”他的嫂子回答:“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这样的小叔,有不如无!”

听到妻子如此说话,陈伯便将她休弃了,驱逐出家门。

陈平在婚姻问题上,高不成,低不就,出现了难题。富有的人家,谁愿把姑娘嫁给陈平这样的穷小子?贫家的女儿,陈平又不愿娶。所以,一直耽搁着。

户牖地方,有一富翁,名叫张负。张负有个孙女,美貌非常。这姑娘曾经出嫁五次,但每刚嫁过去,丈夫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至今还守在娘家,没有人敢娶他为妻。这姑娘却被陈平看中了。

当时,每当乡里有大丧事,陈平就前去帮忙。他家贫,所能做的,不过是早来晚走,格外尽心而已罢了!正巧,张负也到丧家吊唁,发现陈平丰采出众,心知是个人才,非久居人下者。于是,待陈平回家时,张负就随后到陈家看视。但见陈家地处鄙陋,房屋也颇破旧,尽管如此,他家的门外却有好多贵人长者的车辙印。

张负回到家中,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听后,大惑不解地说:“陈平家境贫寒,不事生产,满县中人都笑他寒酸,干嘛偏要把我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小子呢?”张负笑道:“世上难道有像陈平这样内外兼美却长久贫贱的人吗?”

张负知陈平家贫,无力置办婚事,就暗地里给了陈平一笔钱,让他当聘礼、备喜筵。陈平成婚时,张负告诫孙女,说:“不要因为陈家贫困,就对待他们家人不恭敬。你嫁到陈家,侍奉长兄陈伯应该像侍奉父亲,侍奉嫂嫂应该像侍奉母亲,千万不要倚富压贫,败坏了门风!”

陈平娶亲之后,经济方面宽裕多了,与朋友交游来往,也更为频繁广泛。

此时的陈平,令乡里人刮目相看。每逢社祭,乡民们都公推陈平为社宰。陈平认真办事,分肉时特别公平均匀。父老们赞叹说:“好一个陈平!当社宰如此称职!”陈平感慨地说:“当个社宰算什么?给我个机会,让我主宰天下,也如此时分肉一般,公正无私呢!”

二、良臣择主终得汉心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在河南陈州称王。并立魏咎为魏王。于是,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陈平辞别陈伯,与一伙青年到临济投效魏王咎。魏王咎见他办事有魄力,任命他当了太仆。陈平想将胸中韬略和自己所揣摩的天下大计,全部献给魏王。但魏王却不用陈平之计,陈平见魏王咎不成气候,心中就想离开他。

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发兵攻城到了河上郡,陈平毅然前往归附,并且追随项羽入关灭秦,而获赏赐爵邑。陈平却得不到项羽足够的重视,郁郁不得志。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10天期限,路近的给5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高帝元年(前206),项羽违背“先入关中者王之”之约,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而把刘邦封为汉王。不久,汉王起兵汉中,首先平定关中,然后再向东进军。此时,殷王叛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军,前去征讨。陈平用计,降服了殷王凯旋归来,项羽拜陈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

谁料陈平刚平定殷地不久,殷地便被刘邦所夺,殷王也成了俘虏。项羽闻讯大怒,他恼恨殷王,以致迁怒于陈平等灭般的将领。陈平料定项羽定会迁怒于己,也知项羽为人刚愎自用,难成大业,便封逐项羽所赠黄金与印绶,带到逃走,准备去投奔刘邦。

陈平达到黄河,呼船渡河。船夫见陈平衣冠楚楚一表人材,又是孤身一人,便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定有金银财宝在身,于是就想杀害他,以谋财货。陈平看出船夫的恶念,心生一计,解脱衣服,帮船夫撑船。船夫发现陈平一无所有,才没有杀他。一场凶险,竟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从这小事,也可见出陈平智算不同凡响。

陈平逃到河南修武,凭着与魏无知的关系而进见汉王刘邦。当时,与陈平一起进见者有七个人。汉王场他们酒饭,饭后说:“吃完饭了,且去休息!”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要说的话很重要,不能拖到明天。”

刘邦便与他交谈;一交谈就很投机,在很多事情上,两人的见解竟不谋而合。于是刘邦问陈平:“你在楚营任何官职?”陈平回答:“做都尉。”汉王说:“我现在马上就任命你为都尉,而且,再让你为参乘,典护军。”

命令一出,刘邦的部将就大为不满,都说刘邦不公:“偶然得到一个楚国的逃兵,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德能,就与他坐一辆车,而且让他监护军中的资深将领。真是岂有此理?!”

古人乘车,驾车人居中,尊者居左,另一个居右;这居右的人就称之为参乘。参乘是最亲近者方能获得的责差。陈平刚刚降汉,便得汉王如此重用,也难怪将吏们心怀不满。

不管别人如何议论,刘邦仍然重用陈平。后来,刘邦领陈平一起攻伐项羽,至彭城,被项羽击败,退驻荥阳。刘邦又任命陈平为亚将,隶属于韩王信,在河南广武地方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