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对李泌亲如师友,出则并马而行,寝则对床而眠,跟他太子时一样。他事无巨细都首先征询李泌的意见,可以说肃宗对李泌是言无不从;李泌实际上是朝政的决策人。李泌与群臣商议,要以建宁王为元帅,李泌向肃宗提出建议:广平王为太子,他担任统军元帅称为“抚军”,如果让建宁王担任元帅,一旦他立下极大功勋,势必造成争夺皇位、兄弟萧墙的不看局面。肃宗立即醒悟,以太子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率诸将东征安禄山。肃宗为李泌特设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官衔,命李泌随军而行,并赐紫袍一件,李泌受命而行。临行前,他对肃宗说:“不出二年,就可消灭贼寇。”李泌的理由是安禄山这些人把掠夺的子女财宝,尽运归老巢范阳(北京大兴县),因此他们没有占有四海的打算,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也只有史思明、安宁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几个骁将,中原人不过高尚等几个人,其余都是胁从,安史叛军容易发生内讧。
李泌为唐肃宗制定了消灭叛军的作战计划。首先,令李先粥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使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忠不敢离长安,那么随从安禄山守洛阳的就只剩下一个阿史那承庆;李肃领兵驻扶风,与郭文仪、李光弼两军分次出击,叛军来救头,就击其尾;叛军来救尾,就击其头,这样就让叛军在范阳至长安数千里的战线上,顾首失尾,疲于奔命,唐军则以逸待劳,叛军来了不和它交锋,走了就乘机追击,不攻叛军城池,不断叛军归路。第一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拼命拖垮叛军,伺机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其次,命建宁王、肃宗的次子李倓为范阳节度使,率军治边境进攻范阳之北;命李光弼进攻范阳之南,南北夹击,攻取范阳,使叛军退留不得,处于进退两难境地,于是再命大军四面围攻,一举歼灭。李泌的二步计划是正确而又可行的,可惜肃宗虽然对其尊如师友,但却没有真正听进他的意见,因而李泌的计划就落了空。
及后,安禄山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占据范阳。而不听安庆绪调遣,此时,肃宗已进驻凤翔,陇右、安西、西域的兵已经到达,江、淮的庸调也运到汉中,李泌请示肃宗接他提出的二步计划用兵,派安西、西域兵顺边境进攻范阳。但唐肃宗却急于收复两京,享受做皇帝的威风,他说:“现在正该攻取两京,引兵攻范阳,不是绕得太远了么?”李泌说:“今以此众直取两京,必得之。然贼必再加强,我必又困,非久安之策。”李泌进一步阐述了进攻范阳的道理:官军的主要力量是西北守边士兵和少数民族人,他们不习惯关东的炎热暑气,如进攻两京,敌人收其余众,集中于巢穴,天热之时,官军必畏暑思归,留也留不住;叛军在老巢休整后,一定重来夺取,战争也就无休无止了。不若先取范阳,使叛军无所归,从根本上断绝了他们的退路。肃宗对李泌的正确主张不予采纳。
过不多久,肃宗把郭子仪从河东调到凤翔,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军进取长安。然而郭子仪进军不利,唐军多次战败。至德二年(75)九月,郭子仪建议借用善战的回纥兵,肃宗同意后,回纥仁可汗派其子叶护率精兵。千来到凤翔。肃宗为早日攻取长安,许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此时,李泌已不见重用,如同闲散之人一样。
由元帅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朔方等军队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人,从凤翔出发,进取长安。大玻敌军,叛将军守,日乾真率败兵逃出潼关,唐军进入长安,紧接着,又攻取了洛阳。唐肃宗虽然收复了洛阳、长安东西两京,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叛军。
安庆绪逃亡河北,占据邺郡,还拥兵六万。肃宗派郭子仪、李光扔进攻安庆绪,又派宦官鱼朝思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思实际上成了大军的统帅。官军和叛军在邺城激战,史思明从范阳发兵十三万,支援安庆绪,结果官军大败。及后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叛军又再度复起,出现这一局面,应该说是肃宗不采纳李泌作战计划的结果。肃宗收复长安后,召李泌入见。
李泌请求离朝廷回归故里,说自己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还说:“陛下不听臣去,是杀臣也。”唐肃宗说:“我与你同忧患多年,现在正好同享乐,你怎么说要走呢?”再三挽留,但李泌离意已定,最后肃宗从其所请。
至德二年(757)十月,李泌离开朝廷到衡山稳居,肃宗命郡县为李泌建造住宅,并按三品俸禄给予照顾。事实上李泌离开朝廷,是为了避免杀身之祸,由于深受肃宗优宠,正受到权臣崔园、宦官李辅国的忌恨,李泌预见到自己必定有杀身之祸,他激流勇退,就是出自这样的考虑。
二、代宗之亲信
肃宗驾崩,广平王李俶(即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大历三年(768),代宗派人去衡山召李泌来京师。代宗对李泌礼遇有加,赐金印紫缓,在蓬莱殿侧为之作书院,军国大事均与之商议。代宗意欲拜李泌为相,李泌还是固辞不受。李泌是隐士。不食酒肉,不娶妻,讲神仙、怪异,以世外人自居。代宗要他做世俗人,食酒肉、娶妻子、受禄位,但李泌还是不肯受命。代宗最后强迫李泌娶卢氏女为妻,并赐第光福里。
李泌受代宗的如此优宠,引起了宰相元载的强烈不满。元载于大历五年(770)除掉了专横的宦官鱼朝恩,博得了代宗对他特别宠任,元载也就更加骄横,弄权舞弊,无恶不作起来了。他为除掉李泌,诬陷李泌“与鱼朝恩亲善,宜知其谋”。代宗没有听信他的谗言,反而说:“北军,泌之故史,故朕使之就见亲故;朝恩之珠,泌亦预谋,卿勿以为疑。”但元载及其党羽继续寻找机会栽赃证害李泌。
代宗对元载的作为开始反感和厌恶,他对李泌说:“元载不容你,朕把你藏起来,待我除掉元载后,再请你回来。”于是拜李泌为江西判官,成为江西观察使魏少游的助手。大历十二年(777),唐代宗杀元载,籍没其家,单胡椒就有八百石,其他财产就可想而知。代宗召李泌人京,一见面就谈起元载的事。代宗说:“好不容易,八年才杀这个贼,几乎不以与你见面。”李泌说:“臣下有罪,早就该处置,何必容忍太过,”元载是死了,但用人问题上的斗争不会结束。李泌杰出的才能又为宰相常衮所忌。常表建议代宗派李泌出任州刺史,使其懂得人间的利弊,然后再到朝廷做官。代宗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后来,澧州刺史缺,又借口李泌善于治理,代宗终于派李泌为澧州刺史,又改任杭州刺史,李泌均能够政绩卓著,清誉满载。
三、德宗之宰相
代宗病逝,太子李运接位,是为德宗。德宗当太子时,在长安西郊的道教静修胜地听过李泌的讲经,受过李泌的影响。德宗即位后,国家处于纷乱状态,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的叛乱,此起彼伏,从未停息过。先是成德、淄青、魏博、山南东道节度使联合反抗中央,形成四镇之乱,紧接着又发生了淮西之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于建中三年(782),自称天下都元帅,出兵对抗中央,气焰嚣张。
德宗诏径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支援襄阳。殊料到了京城,部队发生兵变,占领了皇宫,并哄抢了皇家私库,拥戴原径原节度使朱泚为帝,朱泚自自称大秦皇帝,德宗逃往奉大(今陕西乾县)。当时幸好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领兵击败朱泚,奉天之忧方才化解。李怀光恃功逼走奸相卢杞,最后却与朱泚勾结反抗朝廷,兴元元年(784)名将李晟收复长安,朱泚逃亡被杀,德宗回到长安。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德宗在长安召见杭州刺史李泌,任李泌为左散骑常侍,日值中书省,随时候对。
李泌兢兢业业,为德宗处理了一件件军国大事。原先德宗讨伐朱泚时,曾向吐蕃求援,答应成功后将安西、北庭两镇给吐蕃。长安攻下后,德宗要实践诺言,李泌以为不可,他提出安西、北庭控制着西城五十七国和十姓突厥,它们控制着吐蕃,使之不能并兵东侵,如将两镇给予吐蕃,那么关中就危险了。李泌还提出,吐蕃援兵当时观望不前,并无功绩可言。
朝臣们都赞同李泌的意见,德宗才没有将两镇给予吐蕃。贞元元年(785)七月,陈虢都兵马使达奚抱晖杀死节度使张劝,代理军务。德宗对此十分担忧,他派李泌为陈观察使,前往处理。德宗想派神策军护送上任,李泌以为不必要,说:“陕城三面悬绝,攻之未可以岁月下,臣请以单骑人之。”德宗说:“朕方大用卿,宁失陕州,不可失卿。”李泌坚持独往,他大义凛然地说:“今事变之初,众心未定,故可出其不意,夺其奸谋。”李泌请与唐将马隧同行。临行前,通过陕州进奏官传话:“朝廷正督这江淮来以赈济陈虢,若抱晖有功,则赐族节”,消除了抱晖的敌对情绪。
李泌入陕州时,称抱晖保城有功,还对其部将进行安抚。李泌离开长安之时,德宗把参加叛乱的七十五人名单授泌,要求他诛杀。李泌不得已,只把五人送往京师,恳请赦兔,其他人一概不间,抱晖逃往他乡,避免了一场叛乱。贞元三年(787)六月,李泌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幸事,做了宰相。李泌担任宰相后,第一件事是劝谏德宗勿猜忌武将,勿加害功臣。名将李双马隧,对国家有大功,但功高必震主,恐遭不测。
李泌对德宗说:“如果陛下加害他们,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必然愤怒而不安,内外之变必然再起。”他又当着马隧、李晨的面,对德宗说:“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德宗对李泌的劝说,深有所悟,因而避免一次朝廷危机。李泌为宰相,不仅保护功臣武将,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方面也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
德宗要宰相分工:“凡军旅粮储事,卿主之;吏、礼委张延赏,刑法委柳浑。”李泌表示反对,说:“宰相之职,不可分也”,“若各有所主,是乃有司,非宰相也”。德宗听从了他的意见。在地方建设上,李泌反对大减州县官的做法。原先,德宗认为,现在户口比太平盛世减少三分之二,官员也应相应减少。李泌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现在户口虽减少,事情却比太平盛世增加十倍。李泌请求德宗批准视实际情况而定。德宗采纳了这些意见。在保证清运畅通,增加国家财政收人方面,李泌也做了不少工作。为了减少国家开支,他改革了西域人留京的供给制度,每年为国家节省下开支五十万缗。在对待太子问题上,李泌更是直言敢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