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回答道:“我听到江南童谣这么唱:‘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也就是说,先生你只善于在陆地上伏路把关,而周公瑾只会水战,不会陆战。”
鲁肃辞别孔明后,直接来到周瑜帐中,将诸葛亮所说的话一一告知周瑜。周瑜听后,大怒:“诸葛亮欺人太甚!谁说我不能陆战?不用他去!我亲自带领一万骑兵,前往聚铁山去切断曹操粮道。”
孔明早就料到鲁肃会再次回来,果不其然,鲁肃又来到诸葛亮那里,将此言告知孔明。孔明听后,笑着说:
“公瑾派我去切断曹操军粮,实际上是想借刀杀人。我刚才故意用言语调侃他,谁知公瑾便容纳不下。可笑可笑!只是目前正值用人之际,东吴吴侯与刘皇叔同心协力,抗曹大计才能成功;如果大家互相谋害,那么大事休矣。曹操诡计多端,经常断人粮道,如今怎会不派重兵防守呢?公瑾如果真去,必为所擒。依据当今的形势来看,目前只适宜水战,以期挫败北军的锐气。还希望子敬好言相劝公瑾,切不可意气用事。”
鲁肃连忙去见周瑜,对其陈述孔明之言。周瑜听后,摇首顿足说:“此人见识是我的十倍,今不除之,必留后患!”鲁肃劝说道:“当今是用人之际,希望公瑾以国家为重。等到打败曹操之后,再想办法除掉他也为时不晚。”周瑜觉得鲁肃说得也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一言心语
激将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运用得特别频繁,而诸葛亮运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屡试不败。他抓住了周瑜心胸狭窄的特点,只需一句之言便激得周瑜大怒不已,自己要带兵去断曹粮草。幸亏孔明以大局为重,要不风流潇洒的公瑾或许就会成为曹操的阶下囚。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能使用激将法,而且要能够识破对方的藏将法。
这就需要善于保持理智,并要有宽阔的胸襟和气度。
酿酒败魏军
诸葛亮伐魏时,率领几千蜀兵驻扎在现今四川的城口。城口山深林密、潮湿多雨,山里经常冒出一团团白雾,滚滚升腾、遍山弥漫,这是山里人称的瘴气。凡是染上瘴气病的都要打摆子,很难治好。
蜀兵不少人染上了瘴气,每天都要病倒十几个。当地老乡看到这种情景,忙从深山密林中采来一种野果送给蜀兵治病。真灵,蜀兵们吃过这种野果后,就不打摆子了。
诸葛亮十分高兴,忙找来几个老乡请教。“这野果什么名儿?”诸葛亮问道。白胡子老头告诉他:“它的外形象山里的猕猴,人们就称它猕猴桃。”白胡子老头接着说,“现在正是猕猴桃结果的季节,满山遍野都有,丞相何不叫兵士们去采摘!”
诸葛亮大喜,命令兵士们随老乡进山去采摘猕猴桃。
蜀兵们来到深山老林,看见满山遍野的枝藤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猕猴桃,迎风飘来一阵阵清香,个个馋得涎水直淌,争先恐后地采摘。
兵士们摘回很多猕猴桃,一间大屋也装不下,大家天天吃,吃得不想吃了,也没有吃完。诸葛亮发愁地说:
“眼下果子多得吃不完,但过了结果季节,没有猕猴桃了,兵士们染上病又用什么治呢?要有什么办法能把猕猴桃保存一些日子就好了。”
这天。来了一个驼背老头,对诸葛亮说:“丞相,你何不把这桃制成酒,以后可以用酒治摆子病。”
这话恰好地说到诸葛亮心上,他恭恭敬敬地对老头说:“那太好了,怎样酿酒,请老人家指教。”老头于是把酿制猕猴桃酒的方法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立即命令兵士们找来十几个大木桶,按老人教的办法,把猕猴桃酿在桶里。
过了十多天,一股芬芳的香气冒了出来,沁人心脾。
诸葛亮令人揭开木桶盖,用布滤去桃汁,盛在大瓦坛里密封起来。猕猴桃结果的季节过去了。诸葛亮命令兵士们开坛饮用猕猴桃酒,这酒像蜂蜜一样甜,像山茶一样香,蜀兵们开怀畅饮,一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这时,探子向丞相禀报,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率兵撤退了。诸葛亮一惊,凝思片刻后,马上传令点兵抄袭后路。
原来,司马懿也率大军来夺大巴山关口,与蜀兵初来时一样,一进山就染上瘴气,许多魏兵打起摆子来,不几天就病倒了一半,剩下的疲惫不堪,毫无斗志,司马懿只好撤军。诸葛亮神机妙算,断定魏军必是因摆子流行撤军,派兵抄袭后路,把魏军杀得落花流水。从此,猕猴桃酒的名声传开了。
一言心语
古有“斗酒诗百篇”之说,也有“洒壮英雄胆”之言。从诸葛亮酿酒败魏军的传说中,也可以看到酒在军事上的作用。
曹植的传说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曹植在三国时期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是建安诗歌成就的杰出代表,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著有集卷三十卷,不过现已失传,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永留八斗岭
据说合肥东北角七十里有个集镇叫八斗岭,三国诗人曹植的墓就在那里。“八斗岭”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起的。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自幼非常聪明,曹操非常喜爱他,就一直带在身边。当时天下大乱,曹操过的是戎马生活,曹植也跟着曹操四海为家。
这一年,曹操带兵来到合肥,曹植也跟着来到此地。
有一天,曹植带着随从,骑马出去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四处凹凸不平。这时正是春末夏初时节,庄稼非常茂盛,遍地郁郁葱葱。曹植跑了半天,汗流浃背,就令随从拴了马,在一棵树荫下歇凉。哪知随从没有把马拴好,就在他们歇凉时,几匹马走进了庄稼地,把庄稼践踏了好几亩。这还了得!曹操的军纪极严,曾有令说:
“糟塌百姓庄稼者斩。”有一次在征途上,曹操的马受惊,下了麦地,曹操自己带头执法,举起宝剑,就要自刎。
众将官说啥不让,曹操才“割须代首”,处罚了自己。
曹植虽然年轻,但是非常爱护体恤他的随从,怪自己未嘱咐好,出了纰漏,因此,就举起宝剑,说:“诸位甭担心,回复丞相,就说植已伏法啦!”众随从哪让呢,拽住他,夺去宝剑。那个粗心的随从跪在地上,说:“公子,你不能这样。马践庄稼,全是小人的错。只要你照顾好小人的家人,我就死而无怨了。”曹植还是感到对不起他,抱着他哭成一团。这时,几个留着黑胡子的农民走上前来,说:“公子,你甭难过,丞相的军纪严明,可是对我们却没用哇!”
曹植擦擦眼泪,不解地问:“为啥?”
“你别看现在庄稼长得怪好的,可是一不下雨,全完了,那比马践还厉害。那时我们只得逃荒啦。公子,你不要杀他,请你在丞相面前,为我们这里的村民讨个封,开条河吧!有水就有粮,一碗水一碗稻啊!”曹植明白了,就说:“这个容易。不过父亲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他从来不准徇私。”
农民笑了,说:“这不妨事,你就说,这是老百姓的要求,以河换命吧!”
曹植答应了,回来把这事向曹操说了。曹操果然答应宽免了那个随从。至于开河,曹操说:“现在仗还没打完,怎么抽得出手来?待全国平定后,我一定办。”
曹植是个直肠子的人,当即跑到那里对农民们说了。
大家听了,也很高兴,相信曹操说到做到。
谁知不久曹****了,曹植的哥哥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嫉恨曹植的才能,就把曹植贬到陈留去了。这时,曹植想起了当年在合肥北外乡的那段事。他收拾了一下,便来到北外乡。那几个黑胡子老农已变成白胡子了,他们流着眼泪对曹植说:“公子,你遭难了,还没有忘记我们啊!只是这……这开河的事是无指望啦!”
曹植说:“老大爷,你们甭愁。曹植就是为这开河事来的。合肥守将张辽老将军,是父王的爱将。我现在给他写一封信,请他帮忙,完成父王遗志。”老人们感动得眼泪直流,只是他们已很难相信这开河的事会成功啦。曹植写了信,派人送给了张辽,自己也赶回陈留,准备把仅有的一点积蓄也拿来,用到开河上去。
一个月后,曹植又从陈留回到北外乡,可是不见一个工人,心里感到纳闷。原来,张辽虽然和曹植交往深厚,但是他惧怕曹丕,所以既没有答应,又没有不答应,一直拖着。曹植相信他与张辽的交情,于是,又写了封信去催!
当时六月暑天,又遇干旱。那一带干得土地干裂,一落脚,尘灰齐脚脖子,村民喝的都是泥浆水。跟随曹植的那个“以河换命”的随从泪水汪汪地说:“公子,看来开河无望了,走吧,走吧。”
曹植说:“估摸着信他也该收到了,张辽是个讲情意的人,等等吧!”
老随从只得硬咽着点点头。
又过了几天,连泥浆水也没啦。几个白胡子老汉跑来对曹植说:“公子,这里不能待啦,渴死不如逃荒!”
曹植望着万里无云的晴天,痴心地说:“我等张将军派人来。”
老汉们苦苦哀求:“公子,快走吧,你可不能干死在这荒岗野坡!”
“我等……等张将军派人来!”几个老汉流着泪走了。
第二天一早,曹植看到村民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就是不见来人。一个白胡子老汉又来劝:“公子,我们一道走吧!”
曹植摇摇头,照旧痴情地望着南边,等了很久,还是不见人来。曹植渴了,他和随从走进村里,到处都是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找不着,到哪里去找水呢?曹植和那个随从后来渴死在那个荒岗上。
后人为了纪念曹植,就在这里为他修建了墓地,还把曹植渴死的地方起名叫“八斗岭”。
一言心语
曹植力图开渠挖河,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关切之心,可是权不在手,志愿难成,唯有一腔热血以死报之,读来可歌可泣!
阮籍的传说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中阮璃的儿子,为竹林七贤之一,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他嗜烈酒、善弹琴。相传琴曲《酒狂》是感怀之作,音乐理论有《乐论》。
醉酒拒婚
曹魏末期,司马集团控制了朝政,对朝内其他姓氏的官员总是加以排斥。
诗人阮籍就是他们不放心的一个,总是千方百计地拉拢他。
一次,有人向司马昭建议,要司马昭到阮籍家求亲,娶阮籍的女儿做儿媳妇。阮籍若允诺了这门亲事,那就等于宣布他倒向司马集团的怀抱。
阮籍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为难。他从内心反对司马集团排斥异己的做法,但又不好拒绝求亲,否则会有杀身之祸,左思右想找不到万全之策,只好借酒消愁。端起酒杯,阮籍不禁计上心头,何不以醉酒来敷衍一番呢?从第二天开始,阮籍就拼命喝酒,一连六十天,天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果然,司马昭派人上门求亲来了。那个当差的官员踏进阮家的大门,只见阮籍烂醉如泥。官差连问多次,阮籍不知答话。官差毫无办法,只好回朝禀报司马昭。
司马昭也感到无计可施,对这档事也就不再重提了。阮籍借醉酒拒婚,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一言心语
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棘手的事情,此时正面解决可能难以奏效,而换一种思路则有可能迎刃而解。
嵇康的传说
嵇康(223—262),字叔夜,祖上原是会嵇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后为避怨迁至谯国锃县(今安徽宿县)。
他与阮籍、山涛、刘伶、阮成、向秀、王戎等人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便“托好老庄”,常聚于竹林之下,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得道成仙
据说嵇康胆量极大。他的友人王伯通新建一座馆舍,夜晚常有鬼魂出现,凡住过的人都死了,从此无人敢住,王伯通只好将它关闭。嵇康听说后,一定要去那里寄宿。
王伯通问:“难道你真的不怕鬼魂?”嵇康答:“鬼魂与人虽有阴阳之别,但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什么好怕的呢?”为了打发时间,他向王伯通借来古琴坐弹。
二更时分,屋内果然出现了八个鬼魂。嵇康虽然嘴上说不怕,但鬼魂真出现时,还觉得心里发毛。于是他在心里默默念《易经》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待心情镇静后,嵇康问:“以前在这里住宿的人都是你们害死的吗?”
鬼答:“不是。我们兄弟几个都是虞舜时期的乐官,因受奸佞谋害冤死,埋葬于此。王伯通在我们的墓上建屋,把我们压得受不了。见有人来住,只是想让他们转告王伯通,不料竟然被我们吓死,实在不是有意杀人。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就请你告诉王伯通,让他将我们的骸骨取出另行安葬。如果这样,他半年后可升为本郡太守。为了表示对你的谢意,今夜教你《广陵散》一曲。”说完,鬼魂取过古琴将曲调弹奏了一遍。嵇康听后,马上就学会了。第二天,他将此事告诉王伯通,王伯通即刻派人挖掘,果然见到骸骨,另外找了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将它们安葬下去。半年后晋武帝司马炎即位,王伯通果然被提拔为太守。
嵇康虽然不是道士,但他喜好老庄,相信真有神仙,只是一般人无法学到而已。他曾写过一本《养生论》,大力宣扬道教服散养生的妙用。他听说有一个名叫孙登的高道长年住在深山之中,夏天编草为衣,冬季则披发为被;既会弹琴,又擅长啸,便决定向孙登请教道法和琴艺,然而孙登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分手时,孙登才开口说:“你才学虽高,但不懂得保身之道,今后难免有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