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一个学派峰起、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的时代,如“明代四才子”等一大批丈人俊杰,都在中国文化的长廊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伴随着他们的人生,也留下了许多饶有风趣的传说。
施耐庵传说
施耐庵雕像像施耐庵(约1296—1370),名子安,一说名耳,字耐庵,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所著《水浒传》反映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著书赠女
施耐庵一生都很穷,没有什么家产。有一年,他的女儿要出嫁了,可是他办不起嫁妆,于是就把一部书稿送给女儿,并且对女儿说:“孩子,为父一生穷困,不能给你置办嫁妆,只有这部稿子送给你。要是将来生活贫困,就把它拿到书坊去卖吧。”
不料他的女儿后来的确生活艰难、难以为继。就其把书稿拿到书坊去卖。书坊老板看完稿子,暗暗惊叹这是一部好书,就想把它骗来,于是就对施耐庵之女说:
“大嫂,我们老板不在家,你这部稿子我也看不出好是不好,做不了主。你先放在这里,等我们老板回来看了再说吧。”施耐庵的女儿不知是计,便把稿子放在书坊里。
过了三天,她又去打听。这时老板已经把稿子全部抄去,便对她说:“大嫂,你这部稿子我全部看过了,没啥希奇,别人早已写过了。这…部我们不打算再要了。”当下就把稿子退给了她。
日子过不下去,书稿又卖不掉,施耐庵的女儿很是伤心,埋怨父亲不该哄骗她,便一路哭回娘家去。施耐庵见了忙问缘故。女儿气冲冲地说:“都是您骗我!”
这一来,施耐庵越发不知从何说起,连忙说:“孩子,到底什么事,你给为父说清楚了再责备我!别说为父不曾欺骗过你,别说是自家女儿,就是三岁孩童也不曾骗过啊!”女儿听父亲这么一说,便把卖书稿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施耐庵一听,知道女儿受了书坊老板的骗,心里也很生气,却哈哈大笑道:“孩子,你上了书坊老板的当了。这部书稿是我在江阴做的,名叫《水浒》。书坊老板一定是见它是部好书,就先把它抄去了,再把稿子退给你。”女儿知道自己受了骗又错怪了父亲,一时悔恨,哭得更加伤心了。施耐庵连忙安慰她说:“孩子,别难过,为父自有法子对付他。我那部稿子只写了三十六天罡星,才六十回,还算不得一部完整的书。现在既然被他骗去了,那我就再写六十回,把七十二地煞星也写进去,写成一部完整的书,他骗去的稿子就毫无用处了。”
女儿听了父亲的话,转悲为喜。施耐庵也真的又写了六十回,编成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
一言心语
“真金不怕火炼”。施耐庵以“真金”继续唤发出光芒。
使书坊老板欺骗剽窃的诡计彻底粉碎。并且在这件事的促动下更加地充实了书的内涵,使书的价值大大提高。
高明传说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元末戏曲作家。至正进士,曾经担任过处州录事、福建行部事等职。他著有南戏《琵琶记》等,诗文集《柔克斋集》,也有清代辑本。
高明与三杯亭
高明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外出求师,跟义乌一位名叫黄绍的老师学习。那时私塾的一般学生总是把经书读得滚瓜烂熟,唯独高明很少读经书,却喜欢与民间艺人交往。因此,曾遭到一些同窗的歧视,学习还未期满,他就告辞回乡了。
高明走后,黄绍老师走到高明的书房,偶然在壁柜里发现一部《琵琶记》的草稿,看手迹是高明写的。黄老师开始只不过随手一翻,但不觉就被那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他摇晃着脑袋,一气看下去,越看越觉得放不下手。特别是当他看到《琵琶记》的主人公赵五娘“糟糠自咽”、“祝发买葬”、“代尝汤药”等章折时,被赵五娘那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和她那善良、勤劳、坚韧的美德所感动,不觉中吟诵着《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唱段,不觉中眼泪已滴到稿子上。
黄老师擦去两颊的泪痕以后,立即叫书童准备好酒肴和笔砚,火速追赶高明。
师童两人气喘吁吁地追到义乌城时,忽然乌云密布,一阵狂风过后,雨点像瓢泼那样地直泻下来。书童见此情景劝说道:“老师,还是歇一歇,待雨停了再追吧!”
“不可,如果歇一歇脚,恐怕就追不上高明了。下雨可以撑起伞走嘛!”黄老师说完,紧握雨伞踉踉跄跄地只顾往前追。当师童二人追到离义乌城十里的长亭时,凑巧高明也在这亭里避雨。他一见黄老师浑身这副湿淋淋的模样,不禁大吃一惊,连忙上前作揖施礼说:“老师,今日冒雨赶来,有何要事吩咐?”
黄老师还了礼,神采奕奕地直言说:“老夫在壁柜里看到你写的《琵琶记》,真是出手不凡。我老夫教书教到两鬓生霜,从未碰到像你这样有才华的学生。所以,老夫今日冒雨赶来,一则特向你请教,二则略备酒肴,前来饯行。”
高明被这突如其来的赞扬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他连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老师过奖了,还要请老师多多斧正呢?”
黄老师一边还礼,一边亲切地招呼高明坐在亭子中的石凳上,并叫书童把带来的酒肴摆在石桌上,兴奋地说:“高生,我们好好坐下来谈论谈论《=琵琶记》吧!”
黄老师边讲边为高明斟满一杯酒,也给自己斟了一杯。
高明对黄老师的盛情,十分感激,他躬一身说:“老师,你满头银发,冒雨赶了十多里路,这叫晚生怎么承当得了!”
“能追到你,痛痛快快地喝两杯,畅谈一番,也心里愉快!我过去看了不少前人的名著,总感到那些文人所写的曲词,不及你写的《琵琶记》那样有生气,那样打动人心。”
高明听了黄老师的夸奖,脸上感到火辣辣的,他低下头思索了一会儿,谦虚地说:“晚牛并无什么好谈,只是牢记陆游告诫他幼子的两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不过仿照陆游的话,跳出书本的圈子,多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注意把老百姓的苦乐呼声写入作品而已。”
黄老师听了频频点头,举起酒杯钦佩地说:“来,为你写《琵琶记》能跳出一般文人的俗套而干杯!”
师生两人干了一杯酒以后,谈得更酣畅了。黄老师又为高明斟满一杯酒,捋着生霜的两鬓说:“你的《琵琶记》中,不仅用精雕细琢的笔法刻画出蔡伯喈、赵五娘等人物的鲜明个性,而且语言生动流畅,在音律上运用了众多的曲谱,不论是曲和词都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对此有何诀窍?”
高明连忙欠身说:“晚生并无诀窍,只是多交了几个民间艺人的朋友,虚心拜他们为师,在《琵琶记》的三百零三段唱词中,他们帮助我搜集了二百三十个曲调。我每写好一折,总把草稿念给他们听听,或请他们试唱,帮助琢磨文字,直到琅琅上口为止。”
“我教书教到胡须都白了,还未见过像你这样写文章的!”黄老师抹抹胡须,满意地望着这个英姿勃勃的年轻人,又一次高举酒杯说,“来,为你的《琵琶记》的成就,再干一杯!”
师生两人越谈越有劲,可是时间已经不早,高明还要上船赶路。最后,黄老师又为高明斟满第三杯酒,祝愿说:“愿你在文学上早有建树,干杯!”师生连干了三杯酒以后,黄老师叫书童打开笔砚,用高明那雄健的篆书,在亭子的墙壁上写了“三杯亭”三个大字,用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饯行。以后,人们就运用了这个亭名。
临别时,黄老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高明到了江边。
江水滚滚,船老大不断地催促高明上船,可是黄老师还是紧紧地握住高明的手,相对无言,两眼含着泪花。终于分手了,黄老师还踮着脚,凝望着远去的帆影渐渐消失了,才迈着蹒跚的步子慢慢地回家去了。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言心语
书本的知识对于创作固然重要。但好的作品还需要独辟蹊径、不落俗套。更需要关注现实生活。正如陆游所言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刘基的传说
刘基像刘基(131l—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明初时的大臣、文学家。元末进士,朱元璋起兵后被征聘为谋臣,协助朱元璋统一天下,并参预议定明初的典章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为诚意伯。他擅诗文,著有《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通宵达旦写奏章
传说刘伯温为人平易近人,而且关心百姓疾苦,时常便服简装出行,察访民情。一次,他来到了江南一带,通过处州,决定到青田看看。来到陈山埠,已是中午时分,他肚里饿得慌,想搞点吃的。见山下有户人家吃黄橙橙的饼,刘伯温向他要了一只,打舌尖一尝,顿觉干涩涩,苦连连的。刘伯温确实难以下咽,便问道:“这是什么饼?”那人说道:“糠皮掺玉米做的。这年头能吃到这样的饼,还算不错哩!”刘伯温深深叹了一口气,放下那个饼,非常伤心地走了。
刘伯温来到锦水。只见到处高峰插云,不少贫苦农民在高山上砌石开田,弄得汗流浃背。他问道:“大家不是说‘青田丽水滩连滩,锦水滩头栽牡丹’吗?”农民们摇摇头说,客官有所不知,且听我道来:
瓯江江水绿油油。
从来田字不出头。
种田儿郎没有米,
一年到头眼泪流。
刘伯温听了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这里会这样苦!”来到洪府前,心想这里是当初南宋洪妃的故居,生活一定不错吧!刘伯温转过一个山弯,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姑娘在摘苦菜。刘伯温好奇地问道:“你们摘苦菜做什么?”
姑娘答道:“当饭吃。”
另一个姑娘道:“皇妃娘娘好风光,穷人难喝薄粥汤。三餐苦菜算不错,哪有皇家怜穷郎?”
刘伯温听了深深地叹口气道:“原来你们也这么苦呵!”
刘伯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爬上水南岭,坐在岭头凉亭乘凉,只见几个衙役押着一个农民走过去,刘伯温问旁边的一个农民:“这个人犯了什么罪?”那个农民答道:
三年大旱三年灾,
十成只收一成粮;
缸无粒米难完税,
衙役提人苦难当。
百闻不如一见,原来青田百姓苦到这步田地。他在岭头里面的村子里就写起表呈文章,启奏皇上,请求给青田百姓减免租税。他写呀写呀,一直从深夜写到天亮。
开头写到:“青田,青田,迭石成田;山无粮,水无粮,税粮减半再减半。”
刘伯温决定不回青田,火速赶回京城为民请命。
回到京城后,刘伯温为办妥大事,五更时分,提早上朝。这时金殿还是冷清清的没个人影。他将奏章展开放在御案上。五更三点,景阳钟响,龙凤鼓鸣,朱元璋升殿了。他看着御案上压着奏章,自言自语道:“哪来的东西?”不觉好奇地读下去:
“青田,青田,迭石成田;山无粮,水无粮,税粮减半再减半。”
当朱元璋读到“再减半”时,只见刘伯温从容地跨出一步,面对群臣道:“万岁降旨,青田税粮减半再减半!”紧接着俯首金阶奏道:“谢我主圣恩浩荡,泽及黎民,大明江山像松柏长青。”
朱元璋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刘伯温做的好戏,可“君无戏言”,只好顺势减掉青田的税粮。
刘伯温为民请命,体贴百姓的事迹感人深切,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通宵达旦写奏章的村子,取名为“章旦”。刘伯温从此更受人民爱戴。
一言心语
人生最有意义也最能闪现光彩的就是为别人多做一点好事。刘伯温体察民情、关爱百姓、上奏减税。正是感人深切的一道美丽光环。
解缙的传说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代文学家,洪武进士,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颇受重视,后因犯上而入狱,最终被活埋雪中而死。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他才高智广,出口成章。文人学士都十分钦佩他。
妙对得妻
解缙从小喜欢吟诗作对,十几岁时他的名声就比较大了。在他附近住着一个告老还乡的李尚书,听说解缙很有才气,非常不服,心想一个做豆腐人家的儿子,还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
过年的时候,李尚书派家人去叫解缙,解缙一听,面带愠色地对李尚书派来的家人说:“新年新岁的,我一不欠钱粮,二不欠官银,他凭什么叫我去?如若真有诚意,该用大红帖子来请,否则我是不去的。”李尚书的家人没有办法,只好回报李尚书。
家人走后不久,真的又拿着大红帖来请了,解缙这才跟着去了。解缙走到李尚书的家门前,等候在那里的人连忙把门关上,只开了旁边的一个小门,要解缙从小门进去。解缙见状,淡淡一笑,站着没动。这时,李尚书在门内大声说道:“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李尚书听了一惊,这孩子口气不小,忙命大开中门,迎接解缙进去。
李尚书见解缙身穿绿袄,就说:“井里蛤蟆穿绿袄。”
解缙见李尚书穿的是红袍,就答道:“锅中螃蟹着红袍。”
李尚书一听,暗想,这小东西果然厉害,我把他比做活的,他却把我比成死的。李尚书又用手往上一指,说道:“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意思是你好大胆,敢在这里胡闹。解缙一昕,神态自若地应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意思是,别看你是做官的,你敢弹我一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