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21593000000029

第29章 快乐其实很简单(6)

感悟

面对着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我们能想到的是捐赠:

捐赠衣服,捐赠玩具,捐赠金钱……“我把妈妈捐给你”,从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口中说出的话,让所有的大人都汗颜。孩子的眼睛里,永远有让大人感动的内容!我想,苦难中的人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与怜悯,而是真切的关爱。对很多人而言,看到困难中的人们,便伤心地前去安慰。然而他们看别人的故事,就像看一场皮影戏,哭过、笑过、伤心过、叹息过,但总会从记忆中淡出。还是让我们搭起手,铸成他们回家的路基;让我们伸出手,一起握紧爱的温度,让他们感到:爱在路上,从来就风雨无阻……无知无畏巩昂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出正十七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作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地作出了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得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感悟

如果当初导师告诉高斯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他还会做出来吗?高斯能够解决这道数学难题恰恰是因为他的“无知”。他因“无知”,所以无畏,更重要的是他在困难面前没有轻易妥协,他把困难当成了一种挑战,无畏地向它发起了“进攻”,最终将它打败在地。或许也正是这种“无知无畏”才造就了历史中那么多的奇迹。

有些问题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而是因为我们事先知道它是难题,也往往会被这个“难”字吓倒,从而畏缩不前。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赵捷

“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有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我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随着微风荡漾着,美到极致。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甚至是一生中任何时候对柳树的回忆重复唤起的幸福感觉。”

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总要醒来数次给3岁的儿子盖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黑夜里的我,心花怒放。

有一天午餐时候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生难以忘怀。

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感悟

一朵花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一片落叶在风中悠悠地翻飞,一位母亲牵着孩子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走过马路,一位农夫在芊芊田埂上赶着牛悠悠走着,这些似乎都会在不经意间感动着我们。而容易被感动的人,其实是被保佑着和被滋养着的。人这一生,和多少人擦肩而过,又与多少人相逢短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你总会捕捉到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让你止不住流泪,让你常常回忆,让你心存感激之情。而也正是因为心存感动,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

快乐是生命开出的一朵花

黄小平

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个画家,一有空闲就开始画画。父亲见我如此痴迷画画,便领我去拜访一位老画家。老画家看了我的画后,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学画画呢?”

“我想成为一个画家。”我说。“但不是每一个学画画的人最后都能成为画家。”老画家提醒我说,“孩子,你画画时觉得快乐吗?”“快乐。”我回答说。

“有快乐就够了!”老画家还告诉我,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而不能结果的花却更加美丽,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从不因为不能结果,而放弃绽放自身的快乐和美丽。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能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不能结果,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但普通人只要心中有快乐,脸上有欢笑,照样可以像玫瑰和郁金香那样,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临走时,老画家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说:“孩子,去做一个快乐的人吧。因为有快乐就有人生的幸福,有快乐就有生活的阳光。”

现在,我仍然保持画画的习惯,但目的再也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画家,而是在画画的过程中去领略和享受人生的快乐。就像老画家所说的那样,有快乐就够了,有快乐就有人生的幸福,有快乐就有生活的阳光。

春天,我见一女孩站在阳台上,她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端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窗外轻盈地飘着。我问小女孩在干什么?小女孩说,她在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着蝴蝶呢?小女孩说,她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小女孩的话,让我想起父亲。父亲爱好钓鱼,每天一大早出门,傍晚时候才回来。一次,我见他拎回的鱼篓空空的,一条鱼也没有,可父亲却仍是一路欢歌。我不解地问父亲:“你都等了一天,也没有等来一条上钩的鱼,怎么还这样快乐?”父亲回答说:“鱼不咬我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了一天的快乐!”

原来,真正的钓者,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句诗我很早就读过,那时,我只感到这诗很美,但不知道美在哪里。现在,我从那小女孩身上,从我父亲身上,读懂了这句诗的美和内涵:飞翔的目的不是为了留下痕迹,而是在飞翔中尽情地享受自由和快乐。

同样,生活也不会留下我们曾经快乐的痕迹,但只要我们快乐过,这就足够了,因为对于人生来说,最好的那条鱼,是快乐!

最近,读到一份介绍冰岛的资料:冰岛位于寒冷的北大西洋,常年遭受海水的无情冲击,也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还有4536平方英里的冰川,堪称“水深火热”!冬天更是漫漫长夜,每天有20小时是黑夜,可谓“暗无天日”!可是,冰岛的死亡率位于世界之末,而寿命之长则雄居世界之首。

生活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的冰岛人,为什么死亡率却能位于世界之末,而寿命之长却能居于世界之首呢?

带着这个疑问,美国一个名叫盖洛普的民意测试组织,对世界18个国家的居民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参加测试的27万冰岛人,82%的人都表示满意自己的生活。

原来,冰岛人长寿的秘诀是快乐。快乐是最好的药,快乐是生命开出的一朵花,它不仅能延缓我们生理机能的衰老,而且还可以让我们通过快乐这扇心窗,在一片“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的逆境中,依然看到世界的美丽和阳光。

感悟

一位印度佛教圣者寂天说:“人人都想拥有快乐,可是由于缺乏快乐之道,仍然被痛苦的乌云所笼罩。”和田一夫曾经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团“八佰伴”的总裁。当他72岁时,突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苦心经营的集团倒闭了。一夜之间,他从一位国际知名企业家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有人以为他从此将一蹶不振,穷困潦倒余生。可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仅仅一年之后,又和几个年轻人办起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并且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就带领公司上市。如今,这位老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月往返于上海、福冈之间。他为什么能这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原来,和田一夫从20岁开始,就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与众不同的是,他只拣快乐的事情记,他把这种日记叫做“光明日记”。此外,他每个月都要召集一次例会,要求所有与会者在谈工作之前,必须用3分钟时间向大家讲述自己本月内最快乐的事情,他把这种例会叫做“快乐例会”。正是追求光明和快乐才使和田一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为一只“不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