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21593700000069

第69章 探秘未知的世界(12)

从这以后,“死神”号鱼雷优哉游哉地在太平洋海域游弋。在太平洋海域里行驶的商船只要一发现它,就会吓得要死,赶紧改变航线,根本顾不上周围有没有什么暗礁。就这样,许多商船为了躲避它,碰到礁石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46年8月,“死神”号鱼雷突然出现在苏门答腊的海面上。美国军舰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进行追踪。可是,他们把整个南太平洋全都搜遍了,却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死神”号鱼雷“不死”,成了举世瞩目的不解之谜。20世纪50年代,“死神”号鱼雷又像幽灵一样在南美洲海域冒了出来。当时,正好有一个瑞士医生和新婚妻子在巴西亚马逊河三角洲度蜜月,他们同“死神”号不期而遇。这位瑞士医生见多识广,便连忙按下快门,抢拍下它的照片,为这位漂泊了近四十年的“死神”,再一次地留下了神秘的身影。

60年代以后,“死神”号鱼雷第二次“周游”世界各大洋,然后转向了内海,出入各个港湾。水兵和船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吓得心神不定,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碰上这位“咏生”的“死神”。直到1972年,这枚风流了半个多世纪的鱼雷,才在海上销声匿迹。

动力从何而来

尽管如此,人们对这枚在世界各大洋闯荡了半个多世纪的鱼雷,兴致却有增无减。

我们知道,鱼雷使用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热动力,另一种是电动力。由于鱼雷的体积偏小,本身携带的能源是有限的。即使是最新式的鱼雷,航程也不超过4万米。如果没有击中目标,鱼雷在跑完自己的航程以后,就会自行爆炸或者沉没海底。可是,这枚没有击中目标的鱼雷一经发出,便永无休止。

人们估计,它的航程已经超过15万海里。奇怪的是,它一没维修,二没补给,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它维持这56年的航行?

有人认为,是鱼雷锈蚀的金属外壳与海水起了化学反应,产生了能供应它遨游的能量。但是,这能量能供应它56年的遨游吗?显然是不能。如果不能,那么,它持久不衰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恐龙:灭绝之谜

地球上的一代霸主

在2.2亿年前到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各个地区气候稳定,到处是大片的森林,爬行动物迅速繁殖,种类日益增多。形形色色的恐龙和它的亲族统治着地球,成为整个中生代的一代霸主。

天上飞的,有飞龙、翼手龙;海里游的,有鱼龙、蛇颈龙;在陆地和湖沼中爬行的,有庞大的梁龙、暴龙,残暴的霸王龙,衣冠楚楚的鸭嘴龙,和小得像只大公鸡的始颌龙……1986年1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长42.7米,肩高5.2米。它大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恐龙,估计它活着的时候,体重会超过100吨。

它们是当时世界的无可争议的统治者,同时代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不过是他们的食物而已。它们最成功之处在于,它们控制整个地球长达1.3亿年之久,而人类,真正能控制世界的时间,最多不过是几万年。

然而,在距今65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这些不可一世的一代霸主走到了穷途末路,遭到了灭顶之灾。在很短的时间内,整个恐龙家族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这是地球发展史上的一次最大的悲惨事件。

出乎意料的是,在中生代不引人注目的最原始的哺乳类、原始鸟类,以及蛇、龟等与恐龙不可“同日而语”的小型爬行动物,却躲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生物浩劫,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

为什么称霸地球长达1亿年之久的恐龙突然灭绝?世界各国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提出了种种有趣的假说。

“气候变化”和“天体入侵”说最早的一种说法是:地球气候大变化。以美国学者卡特·福赛为代表的专家们认为,中生代中期以后,地球的气候不再是常年如夏,而变得四季分明,许多植物在秋冬两季枯死,致使许多以植物为主食的动物和恐龙大批死亡,这当然也会危及食肉恐龙的生存。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约翰·史密斯认为,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板块向极地靠近,气候越来越冷,从而形成了大陆冰河。对于恐龙这一类爬行动物来说,寒冷就意味着死亡。因为它们需要阳光和热能来孵化卵,以繁殖后代。最终,恐龙因为丧失了起码的繁殖能力,而遭致灭绝。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根据深海钻探得到的地质资料,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温突然升高。这种变化,使得恐龙等散热能力较弱的变温动物无法适应环境,从而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尤其是雄性恐龙,生殖系统因炎热而遭到严重损坏。结果,恐龙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灭绝。

总之,无论是气候变热、变冷,或者变得四季分明,都足以使得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的恐龙遭到灭顶之灾。

可是,为什么其他的爬行动物却经受住了高温、低温和四季分明的考验,顺利地繁殖了后代呢?这仍然教人们迷惑不解。

第二种有影响的说法是:天体入侵。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尔瓦兹教授认为,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径为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与地球相撞。瞬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亿吨梯恩梯的当量,这给当时生存的动物,特别是一代霸主恐龙带来了灭顶之灾。

假如它一头撞进大海,海底将立即被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迅速汽化,向高空喷射出高达数万米的蒸气,随即掀起的海啸将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扫荡陆地。海水的力量还将引发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

假如它撞向陆地,地球上空将升起漫天的尘埃,日月无光,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随即把它们埋葬。在数月乃至数年之内,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期,大多数植物相继死亡,素食恐龙和肉食恐龙先后因失去了食物来源而逐渐绝迹。

作为天体入侵事件的直接证明是,科学家在世界各地的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几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大量地存在于某些天体里,在地球上根本不应该存在,然而在陨石中却可以找到。

苏联科学家西科罗夫斯基提出了一种与天体入侵类似的假设。他认为,7000万年前,太阳系近旁约32光年处发生了一次稀有的新星大爆炸,它产生的大量放射线使地球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身躯庞大但柔弱乏力的恐龙几乎丧失了最基本的自我防护能力,在放射线的无情侵蚀中,可怜的巨兽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肌体一天天地坏死下去,幼小的恐龙更是抵抗不住放射线,只有死路一条。只有那些体形较小的爬行动物如龟、蛇以及原始哺乳类动物,却可以隐于地下或洞穴中躲避灾害,从而幸存下来。

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说

有的科学家认为,进入中生代之后,地球的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河谷、沼泽遍布,平原、丘陵纵横,到处是繁茂的植物群落。以植物为食的恐龙自然活得安逸、洒脱,同时,也造就了肉食性恐龙的昌盛。

然而,到了中生代末期,稳定了许久的地壳再次活跃起来。原来的低地和沼泽隆起,形成山脉和高地;原来的高山和丘陵下陷,形成深谷和海洋。

地壳运动引起频繁的火山爆发,太阳辐射明显减少,大气中充满了悬浮状的微粒,从而造成了酸雨,引起了自然环境的极度恶化。而海底火山爆发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水的热平衡。

地壳运动直接影响到气候变化,原本占优势地位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松柏、苏铁等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对于祖祖辈辈靠着繁茂的裸子植物过着优哉游哉生活的恐龙,当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许多承受不了如此重大变化的恐龙们,不得不先后“弃世”,而那些与它们同时生存的小型爬行动物,如龟、蛇、蜥蜴、鳄等,却能忍辱负重,侥幸地躲过了一劫。

美国科学家格特·凯勒与她的助手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后也证明,大型火山爆发时由地球深处喷发出来的岩浆,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凯勒认为,火山爆发所喷射出来的炽热岩浆,使地幔因温度升高而变形、漂移。在地球火山活动的高发期,每一次大型火山爆发所喷射出来的岩浆就能够覆盖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表,如此规模的岩浆喷射持续了100万~200万年,喷射出来的熔岩累积数,超过了数百万立方千米。这将把恐龙追杀得没有立足之地。

“大气成分”与“优胜劣汰”说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地球刚刚形成的遥远年代里,空气中基本上没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很高,这有利于植物的出现和生长。在光合作用的推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氧的含量逐渐增加,地球的大气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为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的起源落后于植物。但当大气中的含氧量达到相当程度时,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便应运而生了。

尽管如此,在恐龙繁盛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还是比较高的。这就是说,只有在高二氧化碳的大气环境里,恐龙才能够很好地生存。与之相反,这时候,哺乳动物已经出现,但它们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这就是说,它们根本不适于在这样高二氧化碳的大气环境里生存。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白垩纪末,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一方面,恐龙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很容易得病,而且一旦得病,疾病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另一方面,新的大气环境更适合于哺乳动物的生存,哺乳动物成为更先进、适应性更强的竞争者。这就导致了恐龙的最终灭绝。

这也就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优胜劣汰。新兴的哺乳动物群有着恐龙所不具备的众多优点,在竞争中无可争辩地占据了优势。比如说,哺乳动物有能保温和隔热的毛皮和脂肪层;有蒸发体内多余水分的汗腺;脑子大,且大脑皮层发达;进食器官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并且它们的繁殖能力也是恐龙望尘莫及的。再来看恐龙:它们的身躯过于庞大,而脑子却小得可怜;神经活动与哺乳动物不能相提并论;牙齿尚不如现代马的牙齿发达有力;繁殖方式也极端落后,卵生繁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成活率低。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哺乳动物的进化程度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注定要失败的恐龙不得不可悲地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还有几种值得注意的说法。一是生殖受挫说。恐龙庞大的躯体和对水的依赖性使得它们不便于做长距离的迁徙,久而久之,杂交机会减少,种群钝化和退化,降低了恐龙的体质和产卵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爬行动物不能用自己的体温孵卵,而是依赖太阳和周边环境提供的热能来孵化后代。假如气温持续降低,只管产卵不管孵化的恐龙后裔必将胎死壳中,哪有后代可言呢?

二是便秘说。中生代末期,裸子植物由被子植物取代,恐龙不得不改食有坚硬树皮的柳树或桑树,它们不具备尖锐的牙齿,吃下去的大部分食物得不到消化,这不只会缺乏营养,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便秘,智力低下的恐龙当然找不到便秘的原因和解决便秘的方法,它们只有在痛苦中死去。

三是种族老化说。英国人卡顿斯认为,一切生物种类都有其诞生、成长、衰老以及灭亡的过程,尽管恐龙家族源远流长,子孙繁茂,但其最终结果也必然如此。

恐龙并未灭绝,鸟类是恐龙的直接后裔在众多的恐龙灭绝理论中,美国的罗伯特·巴克博士的见解不同凡响。

他认为,从蜂鸟到鸵鸟,每一种鸟类都是恐龙的直系后裔。恐龙的消失不属于灭绝,而属于进化。他说,如果你把恐龙骨骼和现代鸟类的骨骼放在一起,无论是神经与血管的传导,颚骨的连接,踝子骨或膝盖功能,以及右脑、骨腔等,都十分惊人地相似。恐龙看上去表面像蜥蜴,而实际上却是鸟类。

早在1861年,人们就在德国巴伐利亚省侏罗纪晚期形成的石灰岩地层里,发现了一具年代最为古老的鸟类化石,它被命名为“始祖鸟”。

始祖鸟同乌鸦一般大小,身上长着翅膀和羽毛。它保留了爬行类动物的许多特征,如嘴里有牙齿,尾巴上有尾骨,翅膀上还长着爪子等等;在骨骼构造上,也与小型食肉恐龙极为相似。在它的身上,体现着恐龙向鸟类过渡的明显痕迹。

有关专家认为,始祖鸟的羽毛还不能用于飞行。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温和吸引异性。

1996年,在我国辽西地区大约1.25亿年前的沉积岩中,也发现了一种叫做“中华龙鸟”的小型肉食性恐龙化石。这种恐龙身体上覆盖着一层“毛”状皮肤衍生物,与鸟类的羽毛有着同源构造。中华龙鸟的骨骼特征像恐龙,头较大,有牙齿,尾椎数目多,行动敏捷,但还不具备飞翔的能力。

中华龙鸟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它比德国的始祖鸟更加古老和原始,代表了早期鸟类演化的初始阶段。因此,被认为是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

200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辽西地区发现了第一块顾氏小盗龙(以顾知微院士姓氏命名)化石。顾氏小盗龙生活在1.1亿~1.2亿年前,体长约77厘米,浑身披着羽毛,前肢羽化为翼,后肢也羽化为翼,一共长有四个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