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21593800000054

第54章 财富无处不存在(10)

“人人基本上都是漂亮的。”他说,“我们不能一口咬定谁漂亮谁不漂亮,每个人总有吸引人的地方。”

布特举杰克逊等流行歌手为例:“他们并没有寻常人眼中的漂亮脸孔,但有魅力。魅力才最重要。”

这家专营丑人模特的公司开张以来,竟生意兴隆。布特对此另有一番见解:“尽是美人的广告已经过时了……做媒介的越来越倾向找那些在街上随时会碰见的人做模特儿。现在讲求的是真实,要是满眼美人儿,别人怎么相信这广告呢?”

一位清道夫凭着光头、大肚子和两臂纹身,已经拍了不少广告。他对自己的仪表挺骄傲:“一来帮我赚外快,二来亦叫人眼界大开。”

由于丑女的陪衬,美女会显得更美。有家服装商店,巧用美丑对比的广告,竟取得了奇效。这家商店原来有一批过时服装积压在仓库里,正当经理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有一个熟悉业务的供销员向经理献了一个妙计,由商店组织了十几个美丑不同的姑娘,让一美一丑为一组,美的穿上积压的款式,丑的穿上各式新潮服装,一组一组在店里和热闹的街上走动。这种鲜明的对比,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美丑对比又影响到顾客对服装的看法。

结果他们积压的服装成了时髦货,在中下层顾客中掀起了新的购买高潮。

胖模特

美国的许多厂家,都认为胖女人不会穿裤袜,也不去买裤袜,这个市场没有什么机会,故长期没有人去开发。而雪菲德公司通过市场调查的资料分析,却得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结论:正因为这些胖女人目前不穿裤袜,所以市场潜力很大,有开发的前景。他们决定抓住这个不为他人所重视的领域,开辟新的销售市场。

于是,公司集中最优秀的设计人员,专门为胖女人设计出一种名为“大妈妈”型的裤袜。接着,该公司为“大妈妈”型裤袜大做广告。广告中,3位胖墩墩的女孩穿上裤袜排成一线,标题上写着“大妈妈,你真漂亮”几个大字。3位胖女孩,面带微笑,挺胸仰头,从侧面看上去,不但没有肥胖的感觉,而且让人觉得她们很快乐,充满自信。

广告发布一个月内,雪菲德公司就收到了7000封赞誉信,而且商店里胖女人买裤袜争先恐后,公司赢利大增。雪菲德公司,从胖女人不穿裤袜的现实中,独具慧眼地捕捉到了极具潜在效益的机遇,为特殊顾客着想,特意为胖女人设计裤袜,确立了该公司在裤袜市场的地位。

出租人才

1985年,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化学硕士柯洛尔在从事教学工作时,曾有公司请他推荐一些化学专才。据此,他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市场上出租行业十分兴旺,有出租工厂的,有出租晚宴或舞会服装的,有出租名画的,有出租警卫的,几乎无所不包。他想,出租人才的业务尚未出现,如果我能办一家这样的出租公司,那些需要我推荐专才的公司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我亦可以从中赚钱!

柯洛尔决定成立一家人才出租公司,名叫“研究支援公司”。他在洛杉矶租了一间办公室,然后在报刊上登出一则广告,广告词是这样的:“本公司征求和出租各种专业人才,服务时间长短均可,条件优厚,欢迎惠顾。”很多在大学教书的或在研究所工作的专家,以及那些失业在家、等待工作的专业人才,看到这则广告后纷纷到“研究支援公司”来应征,有工作的人愿意在业余时间做出“出租”兼职工作,没有工作的失业者则希望做长期的“出租”工作。柯洛尔一一把这些应征的人才登记起来,并告诉他们等待聘请通知。那些需要专业人才的企业,当看见这则广告后,也踊跃前来租用专业人员,柯洛尔则从中进行恰当的调配和安排,使双方各得其所。这项业务很快就开展起来。

柯洛尔对于“出租人才”业务的判断准确无误,“研究支援公司”迅速发展。到现在为止,它已招揽了2.5万名各类人才,他们中有化学专家、生态专家、电器专家、环保专家等。这些专业人员既实现了施展才华的抱负,又增加了收入。当然,柯洛尔也迅速致富了。

一块橡皮擦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穷困潦倒的画家,名叫律蒲曼,他画的画没有多少人欣赏,即使卖了出去也得不到几美元。因此,他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绘画的工具简陋不堪,仅有一块旧画板及一支削得短短的铅笔。

有一天,律蒲曼正专心致志地绘画,要修改时却找不到橡皮擦。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擦去了需要修改的画面后,却又不知道把铅笔放到何处了。他找得满头大汗还未找着,自然恼怒不已。但他从中吸取教训,把橡皮擦与铅笔用丝线绑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两者分离难找。但这种方法不牢固,使用一会儿橡皮擦就掉了下来,很不方便。

律蒲曼决心弄好这块橡皮擦,试了多种方式,几天后终于想出一种妥善办法。他剪下一块薄铁片,把橡皮擦和铅笔末端绕包起来,再压两道浅沟,这样两者就连接得很紧了,使用时再也不会掉下,给绘画带来很大方便。

这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给律蒲曼带来一个发财的机会。他想:今后的铅笔若都能带着橡皮擦,定会受画家、学生的欢迎。于是,就给这一项“创造”申请专利。

律蒲曼向亲戚借来几十美元到专利局办理申请手续,很快得到确认,不久雷巴铅笔公司买下了这项专利。律蒲曼一下子获得了55万美元专利转让费。对于一个连买铅笔都困难的穷画家来说,这笔收入是十分可观的。

归还借款

梅西克是个服装商,向布商克罗扬批发了1200马克的布料,却一直没付钱。克罗扬叫伙计去收了几次账,梅西克每次都溜掉,避而不见;给他寄催款单,梅西克又不理不睬。为此,克罗扬束手无策,连声叹气。

这时,一个新来的犹太店员对他说:“我有一个付债的秘方。您不妨先写一封催款信给梅西克,叫他尽快归还1800马克的债,瞧瞧他有什么反应,再作打算。”克罗扬采纳了这位店员的办法,给梅西克去了一封信。果然,才两天,梅西克回信了,信中说:“克罗扬,你怎么讹我1800马克?随信附上1200马克,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儿批货了——要打官司吗?你准输。”

克罗扬还有必要同他打官司吗?从梅西克避而不见上可以看出,他对这笔债务倒还是承认的,只是想拖着不还,而不是彻底赖账。这就使店员的讹诈之计有了心理基础:拖欠1200马克不还的梅西克,可以高枕无忧,尽让克罗扬一个人着急,要打官司也可以先让他忙乎,大不了到时候还给他,并没有额外的损失。

而现在1200马克突然变成了1800马克,这就由不得梅西克不出来辩解了,因为仍然像对待催款单那样置之不理,就意味着默认了克罗扬开出的账单,次数多了,日后真打起官司来,再要证明只拖欠1200马克就麻烦了,何况就是拖欠1200马克也好做不好说。原先是想占别人的便宜,哪能让别人把便宜占了去?占了理的梅西克不能不说个清楚,可这样一来,原先主动的梅西克变成了纯粹的被动,他不能再避而不见了。只要他一露面,1200马克也就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