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才主道是家庭
21595800000017

第17章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5)

培养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可以从培养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仅不要拒绝,而且要加以称赞,要及时鼓励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将其所提出的问题弄清楚;孩子自己实在弄不清楚的,家长才给予解答;对于孩子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物,也要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留给孩子想象和思考的空间。那种不喜欢孩子提问、解答问题又满足于让孩子一知半解、分析问题习惯于浮于表面的教育培养方式,不可能培养出孩子思维的深刻性。家长们要记住:经常有问题提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敏捷性是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表现在人们在思维的时候,能迅速地开展认知活动,很快对信息进行吸收、筛选和运用,能迅速地灵活地开展判断和推理,迅速地解决问题。它是良好思维品质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特征。思维的敏捷性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人的聪明,但是对当今中国的孩子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在繁重的功课压力面前,思维的敏捷毕竟是消解压力的办法和途径之一,这跟前面所述的孩子在生活上动作快捷的作用是一样的。不少优秀的家长十分重视孩子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湖北教育专家、将三个女儿都培养成了博士的父亲陈克正,其核心教育方法就是训练女儿们的敏捷思维能力。他曾经采取专门办法训练女儿快速计算和阅读,在同一时间内别的孩子只能做5道题,他的女儿能做10道;看一本小说类的书别的孩子要几天或更长时间,他的女儿每晚能看一本,每个星期可以看三本。由于思维敏捷,他的女儿总是能在单位时间里比别人完成更多的学习内容,因而成绩总是更好。

为了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家长们可以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快速思维训练,无论是演算习题,还是思考问题;也无论是功课中的背诵记忆,还是日常生活的随意讲话,都可以对孩子进行限时训练。此外,让孩子在生活行为上快捷麻利,也有助于培养他思维的敏捷性。

批判性也是良好思维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人们在思维的时候,对现有的知识、观点、原理提出质疑,甚至拿出充足的理由提出相反的意见,敢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不同见解。思维的批判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哥白尼就是从质疑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从而发现和创立了日心说;达尔文也是从怀疑《圣经》中所说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一次创造出来的”这个观点起步,创立了进化论学说。中国的教育一直崇尚培养温顺、听话的孩子,《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既是世人道德追求的目标,也是教书育人的目标。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封建王朝忠君思想的泛化延续。它扼杀了民族的创造力,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富强和发展。

培养孩子思维的批判性习惯,就是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家长也必须具有包容的精神和胸怀,容忍孩子的跟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不要强求统一;在家里要营造民主的气氛,家人在家里可以畅所欲言,不要随便指责,不要强施威权。在这里,家长要注意将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与允许他勇于质疑和独立思考区分开来,对于前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行强制措施,而对于后者,则宜采取商量的口吻。否则,如果搅和在一起,要不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要不压制了孩子的批判精神甚至创造天才。

想象力是有创造能力的人的基本思维特征之一,它是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或前奏。想象力是人类腾飞的翅膀,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作用巨大。拿破仑曾经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迄今为止人类的重大发明和成就,都是首先从想象开始。“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就是源于嫦娥奔月的想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也是从观看鸟儿的飞翔从而想象机械的飞翔开始。《给想象力装上引擎》一书的作者林贤宇教授这样写道:“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想象力的人,才是未来的文盲。”美国人非常重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1968年一位美国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不能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我国的教育非常忽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总体上只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和传授,造成了孩子们想象力的贫乏。曾经有调查说,我国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在被调查国家中排倒数第一。这是一个十分令人寒心的结论。

培养孩子想象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多方着力,善于引导和鼓励。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起,就可以给予童话故事的熏染,给他买各式玩具,尽可能让他多观察世界,增长各种知识。可以带他去各种博物馆,跟他一起玩各种游戏,给他听音乐、看画报、看电影、看电视、多读书,这其中尤其应多读科技幻想、神话童话、诗歌类书籍,引导他自由联想,进入他的想象世界,跟着他的节拍一起想象。可以引导他自己编故事,画想象图画,摆弄组合各种玩具物品。在对待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问题上,家长只管全心鼓励,不要丝毫指责。有些父母在幼儿心理活动、思维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不但对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不给予支持鼓励,反而横加干涉,进行压制、批评、嘲笑,认为孩子“想入非非”,“做白日梦”、“不切实际”,这是绞杀孩子想象力的愚蠢行为。

创造力跟想象力紧密相连,它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核心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充满了创造的历史。从窑洞到摩天大楼,从马车到宇宙飞船,从独木舟到航空母舰,都是人类创造思维的重要成果。可以说人类在知识、技术方面的进展,在生活方式方面的飞跃,都源于人类的创造力。许多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以及广大社会生活领域的优秀实践者,都表现出了杰出的创造力,为整个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创造力有大有小,大到发现科学原理,小到炒出一盘有独特风味的素菜。总之,创造力可以改变生活。虽然社会并不强求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但是每一个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能力。

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既有上述包括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想象力等涉及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人曾经统计了有创造力的中学生的八个特征,这些特征是: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情感丰富,且富有幽默感;勇敢,甘愿冒险;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独立性强;自信、勤奋,进取心强;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一丝不苟。家长们可以从以上一些方面进行努力。要特别提醒的是: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是培养与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人的创造力发展状况可能会影响到人长大以后。有关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4岁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测试得分最高,到5岁以后开始下降。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托伦斯等也发现,3~5岁是孩子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研究表明,正是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这种情况。孩子婴幼儿期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主要的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很少受家长和老师约束,创造性思维发展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要开始面对学习活动,这时的家长和老师就变得“严厉”起来,孩子的行为又随时受到成人们的指导、监督和评价。孩子为了迎合成人,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乖乖地向着成人们想要的答案学习着、思考着,这样自己便能得到大人们的赞赏和奖励。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也警示着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在进行赏识与奖励、批评与约束的时候,如何不抹杀孩子的创造力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4.“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体育锻炼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大多数四十岁以后的成年人相互交谈时经常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他们说金钱、名誉、地位都是暂时的、外在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有健康是自己的,伴随自己终身,人生应该首先关注身体健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总体来看,人们却不是上述口头言语上的这般“超脱”、“圣洁”。且不说对金钱、名誉、地位的执迷追求,单就对如何造就一副好身体,下的工夫就远远不够。譬如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至关重要的必要条件,但是又有多少成年人能够科学地、坚持不懈地开展体育锻炼呢?

当然,有些人不重视体育锻炼,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不能全面深刻理解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熟悉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的人会清楚,体育锻炼不仅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还会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心理健康、性格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