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21609600000044

第44章 微循环与“修氏理论”

如果把人体的动脉看做黄河、长江,那么,毛细血管则如同田间小溪滋润着绿色的田园一样滋润着组织细胞,这就是人体的微循环。微循环是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终末端,主要由毛细血管构成分布在人体各个器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修瑞娟在世界上第一个论证了微循环的自律性,被称之为“人体第二心脏”。

人体毛细血管直径约6~8微米,总长度达9600万米,占全身血管总长度的90%,表面积约达600平方米。实验发现,在毛细血管的前端分布着平滑肌细胞,它像“闸门”一样控制着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已证实,人体在静息时毛细血管大部分主动关闭,约有20%处于开放状态。比如,进餐后胃肠道开始工作,此时的消化管道毛细血管“闸门”开放,血液进入消化管。而此时的骨骼肌微循环则处于关闭状态。当人们深思熟虑时,大脑微循环开放,毛细血管内出现丰富的血液流入脑细胞,以适应脑记忆与思维的功能。其他静息的器官,血流从微动脉直通入微静脉迅速返回心脏,以保证体内有限的血液灌注兴奋了的器官,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是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一旦出现障碍,机体就出现严重的病理改变,这就是休克。休克是生命活动逐渐衰竭的一种综合状态,包括面色苍白、反应迟钝、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以至昏迷。这些症状的实质就是微循环内血流量不足,即微循环失控,毛细血管无规律的开放,血液大量流失,生命器官的有效血容量降低,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机体表现出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当微循环障碍持续发展下去时,全身毛细血管床容量成倍增加,大面积血流减慢,水分子及小分子蛋白质渗出到毛细血管外,以致毛细血管内血浆浓缩,血液粘稠度加大,使血液淤滞在微循环内,红细胞聚集在一起,使血液淤滞更加严重,甚至会发生红细胞的聚集堵塞毛细血管,使微循环的灌流停止,导致严重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状态。当毛细血管内凝血引发微血栓形成时,可堵塞肺、肝、肾、肠、心、脑等许多器官的血流,造成细胞机能和代谢严重紊乱,甚至发生变性坏死,如不及时抢救,生命十分危险。关于微循环的研究始自20世纪20年代,但微循环这个名词是在1954年第一届美国微循环会议上才正式确定和使用的。几十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人体活体微循环的观察研究,将活体微循环观察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的判断、预防保健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家修瑞娟发现并总结了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微循环对器官组织海涛式灌注的新论点,否定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田园式灌注的推论,被誉为“修氏理论”。1983年4月,正在美国进修的修瑞娟在全美微循环学会会议上宣读她关于人体微循环新理论的论文,折服了美国的医学权威。“修氏理论”随即被公认并被评为“198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晚期糖尿病合并的肢端坏死症过去往往只能截肢以保住生命,如今根据修氏理论,采用中西医药结合,激活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改善微血管血流状况,不用截肢就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

目前微循环的基础研究在医学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揭示了人体血液循环的奥秘,而且在维护人类健康、治疗疾病中有着十分卓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