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21641300000003

第3章 我的股灾反思录

谁愿意发生股灾呢?我想应该是想象中的“空头”吧?空头也可以称为苍蝇,而“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所以,除了暗中窥视一切,阴谋到不以赚单次钱为目的,而是为了系统地击溃敌人的战略阴谋家,是没有人愿意经历股灾的。因为股灾会毁坏一切,让财富“Gone with the Wind”。

但是,我现在反思的是这个:你可曾预见你会碰上这样的股灾?

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所有不同的答案里面,至少包含了这个理解:2014年—2015年牛市是国家牛市,所以,不需要去管什么市盈率、市净率,因为国家会管的!大家只要敢想,敢干,希望自己的股票定增、停牌(事实上,还有很多公司正在停牌着呢!)。因为停牌之后,至少会有5个涨停板等着我们,所以,一个月前,大部分股友聊天,都用一种自豪的口吻,说自己还有几只股票停牌着哩!——这通常也代表着潜在的70%以上的利润啊!

国家牛市被大众挂在嘴边,被编进段子里。就成了大家都不信,大家都准备随时开溜的牛市了。就像皇帝的新装那样,一等小男孩说出口,大家就都齐声嚷嚷了:皇帝没穿衣服,于是皇帝只好落荒而逃。股市会发生这么严重的踩踏事故,以至于政府在大家都还有盈利的时候,就必须无底限救市。也是开了古今之先河了!从贪婪到恐惧,距离是多么近啊!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中国的股灾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因为不停歇地从3200点涨到5178点,再回调到4000点,似乎并不过分。过去的股市调整,曾经发生过很多次!但是,如果你以2015年7月7、8、9号的点位和状态来看,中国的股灾极其严重,简直就是一个悲惨的世界。这可是在政府明确救市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015年7月5日(星期日)晚上,中国出台了以央行支援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救市政策。但是,很奇怪的是:随后两天,救援军竟然以拉抬两桶油为方法,而且公开告知救蓝筹股(丝毫不提中小创的流动性),实际行动也更加明确地以拉抬银行股为表征。于是,全国的股民都产生恐慌了。更大的抛压从期货传导到除银行股外的一切股票,强平,接着强平开始连续产生了。这是这次救市的最大悲剧,也是我看到这种现象后,20天都不想发言的根本原因。

通常来说,一个股市需要救市,是发生了系统性风险,产生了流动性衰竭,必须处理才能挽救可能的连锁危机,这样的危机是必须要救的,这毫无疑问。但是,救市过程中反而产生更严重的恐慌,这就匪夷所思了。救市最怕发生道德风险,救市是救流动性危机,而不是救某个人,某个机构,某类公司,不让他(它)发生亏损。

上证3686点的救市,除了高杠杆者,即使是在“4000点是新牛市的起点”以上入市的新投资者,因为仓位不重,不加杠杆,所产生的亏损也不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也可以从整个市场,还有个股的成交量,特别是跌停板的成交量来看,其实A股的流动性都是非常好的。一只连续三天跌停的股票,每天的成交量都有3000万股。想要降低融资仓位的机会有一大把。

既然股市是愿赌服输的市场,那么,为什么喜欢一把梭的人,不可以输光离场?政府要救的是流动性,而且特别需要考虑的是道德风险,谁可以救?谁可以不救?如何防止不公平?这是救市政策出台的时候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稳定大众情绪,让买者自负盈亏、自主决策的最佳方式。我觉得,这个方式也是消除恐慌,给理性投资者以信心的最佳、最公平的方式。

我们再来看源头:配资公司,匹凸匹(这公司竟然改名成功,跟海润光伏有得一比呀),恒生电子的HOMS系统等等,金融创新的名义很好,可是金融创新逃离监管,逃离法律的约束,这好吗?配资公司大部分从高利贷公司——也叫作小额贷款公司——转变而来,股票本来就是高风险投资,不确定性非常强,你还给他一比五,一比十配资,还采用互联网化的,可以15秒扫描你的仓单的高级现代化手段去保护配资公司的利益。

我有时候想,金融创新是必须要支持的。但是,既然鼓励大众金融创新,那为什么不同时拨备一些高端专业人才去政府单位、法律单位,也同步去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或者修订和扩充一下过时的法律法规),哪怕滞后三个月、六个月,总比这样大家一直在做,却长时间没有法律依据强啊。

配资公司在这次股灾中几乎毫发未损。既然钱如此好赚还安全,那就不是禁止HOMS端口可以阻止的。安全获利,是投资人的最高追求。但是,就公平而言,政府不应该保护任何一部分人,救市不是为了保护任何个别公司(包括国有公司)。但是,现在的结果却是这样,这就值得反思了。未来,我们如何做到公平?如何做到买者自负?愿赌服输?这虽然有点酸,也算一个正直的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

再来说说我们投资人自己。我还是那句话,对自己,对别人:愿赌服输!所以,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仔细审视了我在这次股灾中的表现,60分吧!A股我很早清仓,后来补仓被套,扳平一点点盈利后过早出局,然后就是看戏了。

对于港股受到那么大的连锁影响,我始料未及。我一直号称崩盘爱好者,等到真正崩盘的时候,我却因为仓位重而失去了抄底的勇气,因为港股太残酷,既然港股可以这样恐慌,那再恐慌一点,也是完全可能的。我当然不肯用杠杆去冒险。看起来平时说说容易,真到了危急时刻,可能只有本能才可以做出正确反应。

经过这一次看起来有惊无险的股灾,我更加认清了自己,更加坚定了自己不想发财,发不了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