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21660100000026

第26章 智慧的学习——思考(2)

反思总结的习惯。好多同学没有领悟数学的特点。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先去追求做题的数量,做完题目往旁边一扔,然后就急匆匆的就去做别的题目。这样做,表面上是看起来珍惜时间,实际上恰恰是浪费了宝贵的总结时机,错过深入思考下去的机会,达不到一定的深度,不明白问题的实质。这样学数学一般学不好。一道题做错了,不管是老师批改的,还是自己对答案对出来的,应该立即反思,归纳总结,这个题目错在哪儿?有没有更简便的做法,有没有第二种甚至第三种方法?做这道题用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思维方法,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的反思不会耽误多长时间,但效果会不一样,从这点上来讲,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而提倡解题后的反思和归纳。

通过做题训练一种速度,提炼一种方法,形成一种技能。学习的、做题的效率高低不是看大家在一个小时时间里面做了多少道题,而是要看同学们从一个小时的练习中得到了哪些,收获了什么。

发问的习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经常发问,思维就会比较活跃。

着名理论物理学家费曼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他的父亲就非常善于向孩子发问。为了引导孩子关于地球的问题,父亲让费曼设想自己遇见了火星人,而火星人肯定要问费曼许多关于地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人要在夜晚睡觉呢?地球为什么会有引力呢?”父亲甚至把自己扮演成火星人,与孩子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当费曼长大一些时,父亲就带他去博物馆参观,引导孩子对博物馆的事物产生好奇,父亲则通过提问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后来。父亲还让孩子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然后再向儿子提问,对于儿子没有理解的,父亲再用自己的语言耐心地解释。后来,费曼愉快的说道:“没有压力,只有可爱的、有趣的讨论。”这些提问和讨论极大地激发了费曼的兴趣,很快就开始自己学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了,他还找到一本旧的课本,自己学起了几何。

这些使费曼在24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担任了美国康奈大学教授,47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台湾学者陈龙安认为良好的发问应该掌握10个方面,他总结的“十字诀”就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发问时以“假如”开头,让孩子进行思考;

“例”就是让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多举例子;

“比”就是让孩子比较两件事物的异同;

“替”就是让孩子思考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就是多问孩子“除了……还有……?”;

“可”就是孩子思考可能的情况;

“想”即让孩子想象各种可能的情况;

“组”教孩子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并思考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让孩子类推各种可能性;

勤于探索的习惯。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往往会不自觉的东摸摸,西抓抓,拆一拆,装一装,因而招致不少父母的抱怨。

但美籍华裔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宇说;“我想一个家长有一个淘气好玩的孩子,是幸福而不是一个问题……他们的胆子比较大,敢于突破和创新,确实产生了一些非常成功的人,比如比尔?盖茨。”

事实上,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少年时代都是一些“淘气包”,他们还经常冒出一些奇思怪想,甚至没少闯祸。

养成三思而行的习惯。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作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行成于思,毁于随。

养成“四敢精神”。敢于推翻权威理论的精神。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下落的物体质量越大,下落速度越快,质量越轻则下落速度越慢,伽利略对这位权威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便把一千多年的权威理论推翻了。

尊重权威是一个人的修养与胸怀,如果一味迷信权威,则无大成。

敢于说“是”的精神。如果全世世界都说“不”,你要做的就是“是”,并证明给人看。

日本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早年参加了一次欧洲指挥大赛,在决赛中,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时,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地说明了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面对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然后坚定地说:“我没错,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台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遇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终屈服于权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则不然,因此,他在这次指挥大赛中摘取了桂冠。

敢于突破经验的精神。科学家做过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是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了“爬蚤”。

行动欲望和潜能被经验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自我设限”。

敢于走进某些禁区的精神。一天,公司总经理对新来的员工强调一件事:“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他没有解释原因,也没有员工问为什么,他们只是牢牢记住了这个规定。

又有一批新员工;来到公司,总经理重复了上面的规定。这次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的说,依旧没有任何解释。

回到岗位上,年轻人在思考着总经理的这个令人费解的规定,其他人劝他别瞎操心,遵守这个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但年轻人却执意要进入那个房间看个究竟。

他轻轻的敲了一下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只见屋里有一个纸牌,上面写着——把这个纸牌送给总经理。

闻知年轻人擅闯“禁区”的同事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房间,他们会替他保密的,但年轻人拒绝了,他拿着纸牌走进了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当他把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时,总经理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拿来的纸牌么?”年轻人诧异地问。

“对,等这一刻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自信地说。

果然,销售部在年轻人的带领下,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具备的良好品质。

作者建言:想比别人做得更好,无良法,勤于思考!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对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无论是早晨花几分钟时间思考,还是在下午结束工作之后花时间思考,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只要花时间思考就一定能成功。

【写作实践】

一位年轻的女顾客在美国一家商店里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却灵机一动,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造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售货小姐看了看售价牌,竟然惊讶不已,不敢卖。于是她请来了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认真向顾客作了解释,婉谢不卖。而这位顾客却毫不让步,直到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坚持要买,不为所劝。最后请来了总经理。总经理了解情况后当场定夺:卖,按标价买!——原来,那架价值数千美元的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

1、请根据情节,为女顾客写一段心理描写。

2、给故事续写结尾,为总经理写一段话,让读者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

【教有所思】

可否这样理解,脑力劳动的本质是思考。人类因为会思考而区别于其他动物,也因为思考而不断发展,如果一个人停止了思考就停止了进步。独立思考,深入思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