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21688700000020

第20章 贺州的族群边界与民族边界(5)

5.建筑风俗。船家没有房子,造船就像别的族群人起房子一样,是一家的大事。造新船时需请来风水先生,按主人的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时辰来推算动工的吉日。开工那天请来木匠师傅好好招待,烧过香求神保佑,来观看的人都要说祝贺的吉祥话。若主人对木工手艺不满,可另请高明,方法是主人做一道“薄铲”上餐桌,木匠即明白主人之意,卷被子回家。

新船造好后,下水之前,要在蓬拱中间挂上一面镜子(照妖镜),蓬拱上挂上数丈大红布,插上树枝,然后杀鸡、点烛、烧香、放纸炮,以避邪。

第二天开始。开船前,忌打烂餐具,小孩不能洗澡,也不可以吃蛋,说吃蛋要打碎蛋壳,意即打烂船。

捕鱼时不能穿草鞋上舢板,这样抓不到鱼。还有,出门打鱼时不能看见妇女梳头,俗谓看见妇女梳头是打不到鱼的兆头。

二、贺州的民族边界

贺州除汉族外,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和瑶族。

(一)地理边界

汉族几乎遍布贺州20个乡镇。

贺州有壮族38,019人,[3]聚居在南乡镇的有17,503人,占总数的46.04%。其余分布在沙田镇有4,534人,鹅塘镇6,468人,大宁镇5,075人,公会镇1,245人,八步镇1,593人。此外还有零星散居在贺街镇55人,信都镇52人,桂岭镇115人,黄田镇276人,步头镇462人,黄洞瑶族乡497人,莲塘镇92人,铺门镇23人,里松镇23人,开山镇4人,灵峰镇2人。

贺州有瑶族37,928人,其分布如下:八步镇1,676人,贺街镇3,372人,信都镇112人,桂岭镇1,244人,黄田镇1,572周公会镇2,776人,步头镇3,638人,莲塘镇718人,大宁镇1,325人,南乡镇172人,鹅塘镇2,979人,沙田镇4,260人,仁义镇579人,里松镇2,528人,开山镇1,732人.水口镇1,179人,大平瑶族乡3,344人,黄洞瑶族乡4,720人。

由此可见.贺州民族的地理边界十分清晰,汉族分布在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水利良好、农业发达的地方;壮族除聚居在南乡盆地外,大多分布在山口路头;瑶族分布极为分散,几乎都在山区、交通极为闭塞的地方。罗树杰去黄洞瑶族乡都江村考察,本想快一点到达目的地,坐了市交通局的吉普车前往。下午1时左右出发,40分钟后到达黄洞瑶族乡政府.在乡干部的陪同下,2时30分左右从黄洞出发去都江。说起来走路要用3小时可到达,约十二三公里,但汽车从山区公路走,绕了一个大弯,且一路上颠颠簸簸,全身骨头都散了架,一直到晚上8点多钟才到达,竟用了6个小时。由于道路艰险交通局的司机不敢将汽车开回,考察完后,只好弃车步行3个小时回到黄洞,真是汽车没有步行快。而从鹅塘到土瑶的村寨连公路都没有,只有山间小路,步行进去少则五六小时,多则七八小时。

(二)文化边界

贺州民族的文化边界十分清晰,现以汉、壮、瑶杂居的黄洞瑶族乡都江村和鹅塘盘谷村为个案作分析。

1.都江村民组的文化边界

都江村是一个瑶、壮、汉三民族聚居的村落。全村共有32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551户,2,279人口,约占全乡总人口的1/3,是全乡最大的村,其中瑶族约1,200人,壮族380多人,其余全是汉族。

瑶、汉、壮三个民族聚居于此,三个民族之间是否存在边界?若有,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不同的来源。都江村各民族的不同来源是十分清楚的,除瑶族外,其他民族因为迁来时间较短,与原籍还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如带罗树杰进山的吴品喜是壮族,他父亲前几年曾让他的一个兄弟回南乡老家去住,但住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都江好,又到都江来,现在一整套生活用具仍留在南乡。这里的壮族要做道场、安龙等民间宗教活动都到南乡请师傅,赶集也喜欢到南乡去。

(2)不同的语言。都江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成员内部交流时都用自己的语言。语言成为各民族认同和区分的重要标志。

(3)不同的服饰。都江壮族以及汉族的客家人、本地人、白话人、湖南人之间已经不能从服饰上加以区别。这些族群与瑶族的年轻一代也难以通过服饰来辨别。但是老一辈的瑶族尤其是妇女和其他民族的服饰仍有较明显的区别。瑶族男子喜用布巾捆头,妇女喜欢戴尖头丝线帽,瑶族男女虽已少穿传统服装者,但仍较喜欢穿颜色较深的衣服。

(4)不同的婚姻习俗。都江壮族以及汉族的客家人、本地人都有同姓不结婚的习俗,且对入赘婚都有些看不起,一般都认为男人没有本事的人才去上门。所以,在这些族群当中,去上门的男子一般都是生活困难、家庭兄弟多者。上门者需改从女方姓,子女亦从女方姓。而瑶族则十分盛行入赘婚,甚至有嫁男不嫁女的习俗。男子上门不用改从女方姓,子女可以既有从女方姓的,也可以从男方姓的。在婚姻的礼仪上,壮族以及汉族的本地人和客家人的婚礼也与瑶人有诸多不同。

(5)不同的节日。都江各民族中,瑶族的节日最少,一般只过4个节,即春节、清明、七月半、冬至。壮族、汉族的客家人、本地人的节日基本相同,但风俗则不尽相同。如同为九月九,本地人、客家人是重阳节,而壮族是送火殃节。壮族在九月九这天要在河边搭一间小茅屋,请道公念经后将茅屋焚烧,意为送走火神。

(6)不同的房屋。传统的瑶族住房多为木结构。上盖杉木皮,户与户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是一种比较松散的聚落形态,房屋建设也比较简陋。这与瑶族砍山种地的“游耕”传统生产方式有关,因为一个地方住不了多少年。现在瑶人已经基本定居,但一般仍不如壮族及汉族的客家人、本地人的对住房建设重视。而在住房的结构上壮族与汉族的本地人基本一致,多为一排式,而客家人则多为二进式。

(7)不同的心理素质。从访谈中得知,人们普遍认为壮族、瑶族和本地人比较诚实大方,而客家人比较精明,用当地群众的语言讲就是比较“嚣张”,“做什么事都想吃别人一节”。所以,他们与客家人交往中有一些戒备心理。

2.盘谷村民组的文化边界

盘谷村也是一个壮、汉、瑶三个民族杂居的村落,共有738户,3402人。其中汉族337户,占总户数的45.66%;壮族400户,占总户数的54.20%,瑶族仅1户,占总户数的0.14%。因此,确切地说,盘谷村是壮、汉两个民族杂居的村落。

(1)语言的边界。盘谷村也同八步镇一样是个群言荟萃的地方。只要你在盘谷墟市上漫步,或与盘谷村民交流都可以领略到近十种语言。盘谷村民也一般都会讲三种以上,多者十种方言。盘谷现存的方言主要有:壮语,桂林土语,梧州土语,广东白话,客家话,湖南话,都话,鸬鹚话,土瑶话等。各个不同的族群都保留自己特有的语言,平时本族群之间的交往都使用本族群语言进行交流,比如壮族人都讲壮话。汉族人多讲桂林话、梧州语,而瑶族讲自己的土瑶话。像居住在将军冲村的鸬鹚人(汉族),也有他们自己特有的语言——鸬鹚话。

(2)服饰的边界。壮族人与汉族人现在一般难以从服饰上区别开来。但是60岁以上的壮族老人有的还珍藏着早年壮族的服饰,平常虽不穿戴,但保存完好作为家珍。在过节喜庆日子里,姑娘小伙子唱歌,表演时就穿上壮族民族特色服饰,与汉族有明显的区别。明梅村及盘谷戽斗村的土瑶就着自己的服饰,从头到脚一点未改。头上戴的花帽子虽然是用现代的彩纸糊制,颜色搭配,制作工艺完全一致,服装的颜色、式样、首饰的佩戴二百年来也没有多大变化。今天在盘谷圩市上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3)节日的边界。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壮族是在二十三晚饭时分敬送,过了二十四接灶王回来。汉族是不单独送灶王爷的,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将灶王爷、各神爷及祖宗牌位,以及早年所贴的对联统统揭下,集中在一起堆放在院子里,然后贴上新的春联及各神位,放鞭炮,同时将旧神符及旧春联烧毁,即称“迎新送旧”。大年初一给众神位供清茶。初四在大门口烧纸,称“烧红门”,并用鸡、茶、纸钱敬奉。十五用隆重丰盛的三牲大肉供奉神台,放炮以结束年庆。

大年初一、十五汉族人必须吃素,以求一年清净吉祥,但壮族认为初一神灵要吃素,人可以不吃素,故在初一、十五都不忌荤。他们在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初一晚上接回。此外,初一凌晨还要接财神。

盘谷壮族十分注重二月二的开春节,届时能赶回家的都得回家团聚吃春。有亲人从远道回来,规定二月初一晚上不能在家里过夜,而必须二月初二一大早进门或赶上中午吃饭就行,俗谓有亲戚过早到来会对今年的生产带来不利。是日下午6~8点全家聚亲拜神。

盘谷的汉族不把七月十四当作大节,只在此日剪些纸衣,在开井搭个台子,在台子上进行“烧衣”。每烧一件纸衣就喊叫一位先人的姓名,叫他们各自前来领取。烧毕将灰包好送到外面岔路口。俗称“送衣”给祖上太公太婆。

盘谷的壮族则有六月六河边聚会拜神的活动。

(4)婚姻的边界。婚姻习俗上盘谷村壮、汉民族间也存在种种边界。

壮族习惯请媒,说媒后取男女双方的生辰请八字先生使命并选日子。

而汉族习俗则是女方开生庚八字后交于族内老人看是否相合,再选择吉日。

壮族迎亲习俗是新媳妇人夫家门时要过火堆去邪,不得踩着门槛。由一好命妇扶搀着新娘,一位好命妇手举一张米筛顶在新娘头顶。筛中摆九只小酒杯,九双筷子,意味九九天长日久,筛中放几根黄茅草,包括新郎在内的本家人在入门时都不得见新娘子。

汉族的迎亲习俗与壮族大致相同,但米筛中不放筷子。而在嫁妆中放一把筷子寓意新娘快生贵子。当地汉族习惯还有新嫁娘与新郎官在结婚前夜都要过“猪头夜”。各自在家备猪头、鸡、三牲肉去祖宗祠堂,烧香烛跪拜以告诉祖宗自己明天将结婚成家。新郎的猪头夜更显隆重些,还得请八音队相随,祠堂前铺下红毡,新郎跪拜祖宗。旧时盘谷新娘出嫁前按俗规要“哭嫁”,意即哭别娘家。会哭的、哭得好的很受族人称赞。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哭了。新娘子刚入夫家时不能上饭桌吃饭,只能在厨房吃。新娘入门后,身为公公的要用菜刀将一大块准备好的猪肉放在菜板上狠狠剁一刀,然后公公与婆婆两人双双在厨房喝酒对饮。

(5)生育习俗的边界。盘谷壮族新妇生下孩子后,过三朝时,要行拜祠堂做三朝。届时由丈夫拿上三牲礼品,烧几样素菜,点上香烛,拜祖宗牌位,以告诉祖上自己家族添了儿孙。

盘谷汉族则没有做三朝的习俗,汉族俗谓三朝有忌不能拜神,而是做满月。满月日产妇得从头到脚洗干净,等待外婆前来送礼祝贺,凡在结婚时送过礼的外家人都在满月日里来贺生。届时产妇可随丈夫一起敬拜祖宗。

(6)丧葬习俗的边界。壮族丧俗,家有老人去世,若死者为女性,必等其外家娘舅到来方能人棺。老人家去世后不论男女,可由儿孙送终,但不能是女性,特别不能是已出嫁的女儿,俗称若由出嫁女送终则使老人来世要受穷受苦。

一般壮族都行二次葬俗,但盘谷的壮族并不是非行二次葬不可,他们习俗认为只要头葬风水选好了,也就无需再行二次葬了,若发现风水有问题,请地理先生来查看,重选风水宝地再葬。家中若不太平安,或养猪不易长快长大,或孩子有病等不吉祥的事都会请风水先生看老人坟地风水,只要风水先生开口说要搬坟重葬,即用瓦罐行拾骨再葬。

壮族还有家有老人死,三年不能包粽子的习俗。说是因为此地以前十分广泛流行一种叫“黄胆水肿病”,说若不遵守此习俗,家人必得此病。

而汉族的习俗家有老人死,必在年初换掉灶台。不论你家的灶台多好,花费多少钱做的,只要死了老人,来年初都得打掉,重做一个新的,称“去邪”,“倒掉以前的灶”。

家里老人死,都谓能给家中人留下福气,故民间有活人抢老人福的习俗。

汉族习俗认为,老人临死前穿在身上的裤子是福。老人去世后,那条裤子价值倍增,各房儿媳争着抢着撕剪裤子,每人抢得一块,称“抢富”。还认为用这块裤片来包孩子,孩子易养快大,日后福气好。

而壮族则有抢分“材头饭”之俗,认为供奉在棺材头前的那碗“材头饭”象征着老人为后代留下的遗产,到时各家媳妇争相抢分一点,拿回家用以喂猪、喂鸡。据说吃过材头饭的猪、鸡等牲畜都易养易长。

壮族还有父亲给出嫁后家境贫困的女儿偷偷送裤子的习俗。出嫁的女儿在夫家日子不好过,父亲得知后,可在小夫妇俩回娘家时,背着儿子儿媳送给女婿一条裤子。据说,女婿得到岳父送的裤子,日后家境会有好转,慢慢会富起来。因此,送裤也称之为“送富”。俗称“送富”是娘家将自家的福气送给女儿一些,是父母疼女儿的一种表现。故若让儿子儿媳知道了会不高兴,生怕自己日后不吉利而受损失。

注释:

[1]译文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8页。

[2]本地人范畴有二。大者指都人、本地人、铺门人、信都人等族群,小者即指操纯本地话的人。此处指后者。

[3]据1998年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