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21804200000010

第10章 突破惯性才能走得更远(1)

你的惯性让你已经陷入了一种舒适区里,或许你并不感到舒服,甚至是无奈,那么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我们面临的挑战真实存在,并且要多严重就有多严重,它们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被轻易征服。但是,你们,请记住这么一句话:它们终将被征服。只要你开始从温水中逃离,摆脱现状,突破瓶颈,这个挑战注定会被画上成功的符号……

给自己第二次生命

说起巴里摩尔,我们总能想到那个《ET外星人》里的小女孩儿,单纯、可爱,充满了精灵之气,而她的人生并不如我们最初所想到那般顺利,而是经历了一段插曲。

2004年2月3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但是,对于好莱坞著名女影星德鲁·巴里摩尔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

这一天,她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打拼多年的她,终于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正式步入巨星的行列。激动的她亲吻了刻有自己名字的星星,与周围的家人忘情地拥抱,但是面对记者时,她却异常冷静地表示:

“如果不是过去走了那么多弯路,我想,自己应该很早就能在这里留下名字……经历了那么多,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我会不断鼓励自己向前走!”

曾经记忆中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如今俨然是一位成熟自信的女人。但是,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幕幕,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深地思考……

德鲁·巴里摩尔生于演艺世家,她的父母、舅舅和曾祖父都是著名的演员。可能是继承了他们的天赋,巴里摩尔从小就展现出表演才能:

11个月,就在一个狗粮广告上首次亮相;

2岁时,演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电影;

5岁时,在影片《交替状态》中演了一个小角色;

7岁时,她的纯洁可爱的气质,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用影像加以放大。《ET外星人》让这个小姑娘一炮走红。这是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演出,人们至今对巴里摩尔在片中与ET的童真一吻记忆犹新。

两年后,在演完根据斯蒂芬·金畅销小说改变的电影《凶火》后,这位小童星的名气更是如日中天,被好莱坞评为“年度最有潜质的新星”,甚至还获得了金球奖的提名。

随着荣誉铺天盖而来,德鲁·巴里摩尔飘飘然地陶醉其中。然而,之后的经历,对她来说仿佛是突如其来的恶梦:

她开始在朋友的生日派对上酗酒,经常喝得不省人事:此外,她还喜欢上吸大麻,尝试可卡因,还逃出过戒毒所;跳脱衣舞、搞性派对、拍裸体封面:拍片不加选择,比如在《离家出走》一片中全裸出镜:在纽约飚车时车毁人伤,玩私人飞机妄想从美国西海岸飞到夏威夷……

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媒体的口诛笔伐、事业的停滞不前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和失望,使巴里摩尔一度认为自己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可怕状态中。为了解脱这种困境,她曾屡次尝试自杀。

最后,落魄的她在洛杉矶被家人找到,再次强制送回了戒毒所。

在戒毒所的三个月,巴里摩尔开始认真地思考成功、得失和人生的意义。

1989年,她终于戒毒成功,脱胎换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已经17岁的她,凭着《有毒的夏娃》一片,重返好莱坞。这是一部讲述青少年吸毒的电影,似乎也是巴里摩尔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省!更加难得的是,她出版了一本自传,名为《迷失的女孩》,书中记录了自己这段阴暗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这说明了她已经有勇气面对自己了。

但是,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竞争你死我活的好莱坞,一旦你错过了最好的时光,想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可想而知,巴里摩尔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路坦途。

幸好,她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小姑娘。于是她另辟蹊径,积极地作出改变、尝试和调整。

从《疯狂的爱》《潇洒有情天》《永远的蝙蝠侠》,各种不同的新角色使她的演艺事业出现了转机。同时,她也放弃了一些不再适合自己的角色,比如后来恶评如潮的《脱衣舞娘》。

1996年的影片《惊声尖叫》,无疑是德鲁·巴里摩尔事业反弹的里程碑。这是巴里摩尔自始至终参与策划的电影,她不仅放弃了女主角的演出,而且在影片中只出场了短短的5分钟,但正是这5分钟出色的表演,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恐怖的氛围。

之后,影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这次成功的尝试,使巴里摩尔不再局限于演员的角色,开始向好莱坞的各个领域突破。后来,她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花朵影业”。从此,巴里摩尔总是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坐等机会上门。

终于,凭借在《霹雳娇娃》和《一吻定江山》中的精彩演出,让德鲁·巴里摩尔名利双收,重返一线女星的行列。这个一度迷失自我、差点毁掉的小女孩,如今凭借顽强的意志改变了自己,再次赢得了观众。在好莱坞经历了星运、自我和事业的几番起伏,德鲁·巴里摩尔的内心归于平淡。她平静地说:

“我从没抱怨过好莱坞或者别的什么人,因为这样毫无用处。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头开始为自己做点什么。

如果你没有到过地狱,那么你不会知道从头开始有多么难!我只想说:过早的或者一夜成名,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你误入歧途,它会使你丧失原有的动力和激情。也许,你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但慢慢你会发现,自己的脚步越来越重,甚至你想说,算了,我想永远停下来,我哪里也不去。

但是别忘了,这可是在好莱坞!一旦停下来,很快就会有人取代你的位子;一年不拍电影,观众们也会迅速地将你从记忆中抹掉!所以,我需要拍电影,需要不断地尝试,我要继续往前走,这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或者成为女强人,只是我不想再像从前那样,从这个圈子里消失……”

的确如此,每个行业尤其是娱乐行业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思维换速。在“脱胎换骨”和“继续堕落”之间,她最终选择了后者,真正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实现了命运的第二次转折。

然而,每个人面对的诱惑太多,尤其是处于成功之后的满足,我们很容易忘记曾经的辛苦,“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就是一句处处适用的真理,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成功人士站在了人生的顶峰一下子就咕噜掉下去,我们也见过许多依旧不为自己的成就所沾沾自喜的名人。诱惑再多,我们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保留自己的底线,还是可以成功地应对这些诱惑,这样,就需要我们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

当然,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不论我们处于怎样一种环境,我们唯有将自己看清楚,真正地思考问题,我们方能看到迷雾遮蔽的一切,才能找到要努力的方向。我们不是巴里摩尔,我们也不再那么年轻,所以请你一开始就不要陷入舒适区,如果不幸陷入了这个状态,那也请迅速逃离,摆脱它的诱惑。

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父母是靠种葡萄养家糊口的农民。很小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去裁缝店做工补贴家用。

他本来立志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但是那只是一个虚幻的梦。虽然它像一枝漂亮的鲜花,可是,他没有插花的花瓶。

于是,他改变方向,做起服装设计。

23岁那年,他提起一个破箱子,骑着一辆旧单车到巴黎谋生,最终找到一份在缝纫店当学徒的工作。

后来,他被邀请为影片《美女与野兽》的演员设计服装,影片公映后,他的设计惊动了巴黎。

28岁那年,他开设了自己的时装公司,制作演出服装。当时服装设计没有男性的席位。几年后,他便举办了具有男装系列的时装展示会,毅然退出充满阳刚之美的男性时装。他设计的“P”字牌服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的青睐。

当时法国时装行业限制极严,服装转为上流社会顾客设计。他则反过来,提出“让高雅大众化”,让服装设计面向大众消费者,此举获得极大成功。

他不但将设计大众化,而且他还实行经营方式的大众化,不断转让技术,将它的设计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曾3次获得法国服装设计的最高奖赏——金顶针奖。

他曾以150万美元买下巴黎即将破产的马克西姆餐厅。不少人纷纷断言:他肯定要破产。

他将这家专门供贵族享用的餐厅,改为面向大众的普通餐馆,老百姓花少量的钱就能进去做一回高级“上帝”,当然要去看看了。因此马克西姆餐厅营业额逐月上升,后来,他还将分店开到了世界各地。

52岁,他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被称为“本世纪欧洲最成功的设计师”。他就是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

很多时候,死钻牛角尖,会有走不通的情况,这是,我们要有一种将一切倒过来的智慧,当我们把事情、困难倒过来的时候,往往会找到了更宽广的路。当我们将牛角尖倒过来,便会发现,与其死钻牛角尖不同的是我们对牛角的选择。我们要明白,对于牛角来说,重要的不是它有多好看,而是它能不能被吹响。

沉迷现状就是一条死胡同

曾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生物实验:当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满水的容器里,水温维持在室温时,青蛙会自由自在的在容器里游泳;当把青蛙放在热滚滚的水中,它立刻就察觉到情势不妙,迅速跳出容器,而不被烫伤;但是当把青蛙放在温水里,容器下放一个瓦斯炉,以慢火烘烤时,青蛙觉察不出微妙的变化,仍然在水中懒洋洋的游着。水温慢慢上升,它的感觉也变得迟钝,反应能力减弱。当青蛙终于发现环境变得很恐怖,自己快被烫死时,它已经没有逃生的体能了。

青蛙为什么被烫死?我想你已经知道了答案:它被烫死只是因为他没有察觉到环境的变化,不能迅速地对变化的环境作出相应的改变,因而才被烫死。同样,在现实中,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企业,他们的表现就如同这只青蛙,最后导致失败。周围环境的突变,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但是,对于环境里正在发生的细微的变化就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注意到了。许多人只能见到质变,而见不到量变,于是他们总是被人家抢先,失去了优势。

麻痹大意的人通常会平地失蹄,正如孟子说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倘若久久沉睡在安逸的环境中,就会乐不思蜀,长此以往就会变得意志消沉,最后被时代所淘汰。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就有过类似的失败案例。

当时,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眼中,买外国车的只不过是爱表现的名校大学生而已。因而,美国仍然闭门造车,轻视外国车的设计、制造品质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这时的竞争对手,却通过自己的创新,在汽车行业中展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为此底特律丧失了汽车业的盟主宝座,直接或间接的丢掉了四万份工作。你看,其实美国汽车工业的情形和青蛙没有什么两样。

许多人,许多企业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失败,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周遭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忽视了周围环境细微的变化;并不是因为突生的变故,而是许多看似无关的事件累积而成。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感,时刻警示周围的变化,及早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日本人危机感很重的国家,下面我们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日本人进屋换鞋子,一定要把鞋子的脚尖朝外整齐摆好。表面看上来,这是件平常的小事,无非就是图出来时穿起来方便,这不过是日本人做事细心的习惯而已。但其实这习惯的形成也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不无关系。这样摆放鞋子,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便可以很快穿上鞋离开现场,增加生还希望。所谓有备无患,以防不测,已成为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思维定式。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多一点危机意识呢?在你紧张匆忙的生活中,哪怕每天拿出很少的一点时间去多读几页书,多学习一点实用的知识,多留意一些别人平时不在意的事情,不经意间,你的积累也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要小看了那一点点的收获,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一滴的努力,你就会走在别人的前面。记住,先人一步处处黄金,多留意从你身边溜走的时间,和时间赛跑,那你就会离成功不远了。

而我们人类似乎也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道路的前方有一个深坑,我们很轻易地就能避开了它;而马路上的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头,却经常使我们摔个大跟头——因为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

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往往都小心翼翼,生怕撞车出事故;而有着多年经验的司机,会在不经意间,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为开车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在我们每个人的卧室里,都有一张宽大而舒适的床(或者梦想着有这样一张床):为你量身定做,不大也不小,不管外面如何凶险、环境多么恶劣,一旦躺下去,你似乎就再也不想起来。烦恼、忧虑,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总之,你丝毫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

就这样,躺在“温床”中的我们,渐渐地对周围的一切都习以为常,盲目地对所有事情都保持自以为是的乐观,处在了一种“零压力”的状态!

于是。我们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只能在即将“煮熟”之时,才意识到大难临头的危险,作出无谓的挣扎!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处于毫无警觉的状态之中?是什么使我们丧失了警惕呢?

显然,法斯宾德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他死得“不明不白”;

德鲁·巴里摩尔,则将丧失警惕归结为“成功后的副作用”,这一说法固然有理,但也许只是冰山的一角;

也许,只有比尔·盖茨的“18个月”才能窥见问题的核心,才使得他能够不断取得辉煌和成功。其实,这也是本书所要告诫人们的:逃离“舒适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