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21804200000014

第14章 改变软弱,坚持梦想(1)

我们仍处在一个年轻的国度里,借用圣经的话说,现在是抛弃幼稚的时侯了。现在应是我们让永恒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侯,应是选择创造更佳历史业绩的时侯,应是将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崇高理想向前发展的时侯。上帝赋予所有人平等、自由和充分追求幸福的机会。你眼前的花再怎么美丽,也只不过是一条美丽毒蛇,如要找到梦想的单车,那就像鹰一样重生,继续在空中翱翔……

坚持梦想的勇气

梦想何其美好,总是让人欲罢不能。但是追求梦想的道路总是荆棘丛生,令人望而却步。有人说梦想之所以叫梦想,就是因为它太过美丽,不可触碰,虚无缥缈,难以实现。梦想总是漂浮在高高的云端,人们只有仰望的份。但是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梦想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虽然过程艰难,但总是有迹可循。往往在遇到困境艰难时,有勇气坚持下去的那个人就会获得成功,实现他人眼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因此可以说,勇气是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的助推器。

2009年,具有黑人血统的贝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得成功,担任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黑人总统。成为美国总统是很多人的梦想,对于曾经的奥巴马来说也是一样,甚至是更遥远的梦想。但是在2009年1月20日这一天,他实现了这个梦想,恐怕这需要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毅力。我们都熟知奥巴马关于“Change”的概念,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变就是为了坚持不变,最终实现自己一以贯之的梦想。这种勇气不单来源于他以黑人面孔在白人世界的生活经历,或者更多地来自于他母亲对于梦想的执著和对他自身的教育。我们从中可以明白一些道理。

(1)每时每刻实践梦想

20世纪60年代初,《民权法》尚未诞生,妇女运动尚未兴起,一名17岁的白人少女在跨进大学校门的短短几个星期后便怀孕了。令人惊讶的不是她在学期末选择了退学,不是孩子的父亲来自另一个大陆并有着与她不同的肤色,不是她在大半个美国都把与黑人通婚定为重罪时嫁给了他,也不是她在婚后不久便与丈夫离异。令人惊讶的是她坚信,她的儿子聪颖过人,“在这个世界上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哪怕是当美国总统。”她说对了。她在大部分职业生涯中的名字是安·索托罗。后来她发表文章时使用的名字是S.安·邓纳姆。

奥巴马的妹妹或许给出了最佳注解:“有梦想的女人总是有麻烦。”安·索托罗绝对是有梦想的。她生性乐观,为人随和,很容易被打动。她还是一个孜孜不倦、进取心十足、志存高远的工作狂,一个喜爱美食的女人。1985年元旦,安在笔记本里给自己列出了12个新年目标。烤饼干没排在靠前的位置,两个孩子则分列倒数第二(玛雅)和末尾(23岁的贝拉克)。“完成博士论文”是首要目标,接下来是经济状况稳定。

自古以来,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儿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有的是她刻意传授的,有的则是她在不经意间传授的。公众服务意识和未经任何雕琢的理想主义直接来源于他的母亲。她曾经义无反顾地成为闯荡世界的西方女性,所以他能够岿然屹立于白人面孔的海洋之中。

很多人常常会觉得梦想和现实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个体,两者水火不容。人们习惯把梦想和现实分隔地太远,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梦想也可以照进现实。我们在听某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时,有些人常常会觉不可思议,认为他们的成功华丽得很不真实,似乎是在听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神话也是脱胎于现实。美丽的梦想也不是靠一日就能呈现,也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也需要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功到自然成。这也许应该是奥巴马从她母亲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从母亲对于生活的认真和孜孜不倦中学会了如何在白人世界中立足,并最终取得成功。

(2)勇于坚持梦想

奥巴马的母亲与他的生父结婚后不就就离异了。离异后不久,她与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洛洛·索托罗结婚,并带着6岁的贝拉克跟随他来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爪哇。1970年,她生下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与洛洛的感情也未持续很久。奥巴马的父亲言语粗鲁,玛雅的父亲则常常提着酒瓶子在外面游荡至深夜。在儿子看来,这段婚姻显然是寂寞的。1979年,他的母亲和继父离婚。此后她再也没有建立较长久的感情生活。

为人母向来是需要勇气的,一个孤立无援的母亲尤其需要勇气。从1973年开始,安·索托罗一直独自抚育着两个不同种族、不同父亲的孩子,边养活他们边读完了硕士。她从事小额贷款工作,向东南亚穷人发放信贷,自己却常常捉襟见肘。她不愿回美国的部分原因就在于经济状况。她在国外可以生活得很安逸,而在美国只会债台高筑。

她通过言传身教强调教育的意义。这决定了奥巴马青少年时期的面貌。母亲用打字机把他的家庭作业打出来批改。从奥巴马的回忆录中,我们得知他凌晨五点就起床学习。当他的校友肆意评论几乎空空如也的冰箱和家里乱糟糟的景象时,她大发雷霆。她把儿子拉到一边提醒他:她是单身母亲,要上学,还要抚养两个孩子。烤饼干恐怕不是她优先考虑的事。雅加达最好的学校只收印尼学生,而且很贵;在他9岁时,她把儿子送回夏威夷,很快自己也前往团聚。为了儿子的学业,也为了自己的学业,安·索托罗在1975年做了大多数美国母亲都不会做的事:她把13岁的奥巴马留给父母照顾,重返印尼开始为博士论文做实地考察。

人们常常会说美好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这种鲜明的对比就说明了很多人在面对梦想时缺少坚持的勇气,有些人为了顺应现实放弃了坚持自己的梦想,感觉颇为无奈。其实很多事情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对于梦想来说尤其是这样。我们认为要培养有面对困难追求梦想的勇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摆好梦想与现实的位置。很多人都把梦想捧得高高在上,飘在云端,只可远观,难以碰触。这种夸大的距离感久而久之就会消磨掉你的耐性和勇气。也有的人某一时刻对梦想充满冲动,要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它,但坚持不了多久,就打了退堂鼓。其实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并不总是需要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兴奋点,也并不要把梦想想象得高不可攀。实现梦想的道路何其漫长,我们需要的是一股具有韧性的细水长流的力量支撑我们不断往前。因此我们不要把梦想束之高阁,而要把它放在眼前,通过一步一步的可行性计划不断走近它,并最终美梦成真。这样一来,每当取得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你就与自己的梦想更接近一些,也就具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取得最后的成功。总的说来就是要对梦想抱有一个平常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安·索托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不甚安稳的一生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尽管曾经颠沛流离,身为单身母亲还要抚养两个孩子,并且要忙于自己的学业。然而种种现实并没有让她退缩,仍然保持着追求梦想的勇气。自己曾经玩笑似的梦想多年之后竟然成为现实,或许有些人认为她是无心插柳,但她何尝不是一个有心之人呢?只不过她没有太把梦想当回事儿,对待梦想太过稀松平常,却在不断努力地去靠近那个她看起来平常的美梦。这也许是她一个单身母亲能够造就美国总统的原因。

谁都会跳进的舒适区

听着舒适区,我们会感到很舒服,然而,它却是一条美丽的毒蛇,能将你的所有动力、希望、梦想全部腐蚀掉;当你还未陷入,赶快剥掉它的外衣。

舒适区最早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与人类的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时起。压力就始终潜伏在身边。如影随形。只不过处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压力的大小不一样,我们的体会也不尽相同罢了。

压力,必然会带来心理上的焦虑。随着压力的变化,我们心理的焦虑程度,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心理学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压力曲线”(也可以说是“焦虑曲线”),并将压力的大小,按照不同的程度分成三个区域。处于不同的心理区域,人们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发展区

人类本能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使我们面对新环境时,总会明显地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为了解除压力、寻求“自我需要”(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所说的:人类需要满足生理、安全、认同、尊重和自我五个层次从低到高的自我需要),或者迅速逃离“不适应的痛苦”、寻求解脱,我们都会在行动和态度上积极努力,争取尽快地适应环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展区是进步最明显的阶段。因为处于这一区域,你能够自然地感觉到希望和目标,就好像树上的金芒果近在眼前,你只需努力地跳一下,就能够轻松摘到。

当你的发展和进步达到了一定程度,即你的需求满足了,适应了环境后,你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舒适区。

(2)舒适区

舒适区,顾名思义,处于这一区域,你会感到习惯性的舒服。

这一时期,压力其实还是有的,只是我们似乎觉察不到,或者很轻松地就可以应付这些压力。因此,我们一般都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而已。

这种状态,会让你轻易地沉迷其中、难以跳出。长时间地处于舒适区,你会感到迷茫、无助,其行为表现为: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等。

(3)潜能区

当然,这个世界并不是呆在舒适区里的人所想象的一成不变。丛林社会的主流是变化和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你的压力的增大。

当压力增大到你已经无法用常规的能力来应对的时候,你会被迫调动潜在的能量解决问题,摆脱困境。

我们都知道,人的潜能真的深不可测。但遗憾的是。普通人的一生,充其量只发挥了其潜能的2%,即使像爱因斯坦之类的高智商科学家,也顶多运用了其潜能的5%~10%。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舒适区里停留的时间太长了!也许,你会在舒适区里感觉到压力的存在和环境的变化,但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意志的自控,你将很难走出舒适区,释放出自己的潜能。或许所谓的压力应对,也只是临时抱佛脚、急中生智,或者是“狗急跳墙”之类的小把戏而已。

这正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之间的差别所在。

前者,通常一生中2/3的时间都呆在了舒适区;后者,总是能够在人生有限的可利用时间里,及时跳出舒适区。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潜在的危机,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从而使自己在工作上或者某些方面上有所造诣。

不管怎样,当人类的潜能被真正地激发,势必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强大行动力。根据世界著名潜能大师伯恩·崔西的研究,人类潜能区的能量如果被开发一半。毫无疑问,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将至少提前1000年。

从这种意义上说,潜能区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区”。通过潜能区释放的任何不可捉摸的潜能,最终都将补充或转化为你自身的能力。

于是,这三种心理区域,构成了一条循环路径:每个人都将由最初的发展区,进入到得心应手的舒适区,又由于环境的变化,而进入更高层次的潜能区。潜能释放后,使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进入到更高层次的舒适区里,然后依次往复。

当然,这些都只是心理层面的解释。在广义上。我们所定义的舒适区,范围更大,内容更多,它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们固有的习惯、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诸如此类,它们都属于广义的“舒适区”。从这个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陷入N个“舒适区”之中,比如:

刚买来的鞋子穿起来难免有些挤脚,但是穿过两个星期之后,你走起路来就会明显感到舒服,这说明你在穿鞋的感觉上,已经进入了舒适区;

在工作上,你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毫不紧张。当然,这样的工作也不会让你激动,因为它们对你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这说明,你在工作上,也进入了舒适区:

还有,你比较关心的话题、固定的朋友圈子、百听不厌的歌曲,体育运动……它们都是你的舒适区。

有的人处在舒适区中,会产生安全和自信,但他们不会长时间停留于此,而是能够很快地作出改变,跳出其中,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比如结交新的朋友,拓展兴趣范围,接受有挑战的任务等。

但是,更多的人却不愿意冒险,不愿意给自己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不愿意自找“苦”吃。他们就像企业里很多资历老的员工,长期满足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天天朝九晚五地混日子。这种状态,淘汰出局将是在所难免的结果!

我们不妨套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看待人们处于舒适区的这种状态:舒适区就像一个圈套,外面的人争先恐后地想跳进来,里面的人却很少能够主动地走出去!

这种奇怪的现象,其实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你看到了什么“幻象”?

也许上一节所说的舒适区过于理论化,那么这一节,我准备用更为形象的比喻来诠释舒适区的真相……

首先,舒适区,可能是散发出靡迷香气的曼陀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