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是最好的我们
21804300000018

第18章 关于学习:停下休息的时候,别忘了别人还在跑(1)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能拍下

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

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

有隐形翅牓

把眼泪装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

用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又绕个弯心还连着

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放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最初的梦想》

一、漫漫征程

每天早晨,羚羊和狮子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超越彼此,这样才有生存的机会。于是,他们一跃而起,迎着朝阳奔跑,就这样,新的一天开始了。

逐渐发现了求知的力量,破旧的教室,打满补丁的衣裳,却掩盖不了心中对知识的渴望,比起那些一坐进教室就头疼的城里孩子来讲,他就是幸福的。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我们的才干。当你感到孤独寂寞时,阅读是一种消遣;当你在高谈阔论时,阅读又成了一种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就意味着自身无穷的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纵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掌握知识才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变得懒惰,为了装潢自己而求知是自欺欺人,而完全照书本条条来办事的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就是最好的修剪移栽方式。

实习尝试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不会告诉你怎么去运用,运用的方法则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艺术。

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而有些专门的知识则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要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别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迹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以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会使人的头脑变得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还要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若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然很狡黠,这样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我想早恋,可是已经晚了……

步入奔三的门槛,婚恋几乎成了80后一代谈论的主要话题;逐渐接近20的年华,懵懂青春的90后,也开始试着思考这一问题。只是,面对曾经秉烛夜读的校园生活,我们不禁感慨:太多太多,我们来不及去拥有,它们就在我们指间悄然滑过。曾经一起走过的路,也早已湮没在了岁月漫芳的古道上。

回响起曾经的校园生活,我们不禁潸然泪下,那些过往的青葱时光……

曾经,在迎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老师抑扬顿挫地说道:“这是一段非常的时光,男生要告别NBA,女生要告别小手饰,学校里的空气特别特别有营养啊,你们要好好争取补补营养啊!”全场同学听后顿时掌声雷鸣般响起,飘荡在看操场上空……

三年炼狱,知识扮得青春靓几许;六月大捷,往事引得学习泪千行。这就是曾经高考的一段集体回忆。

青春,明媚却不忧伤,因为我们心中,都有梦在飞翔:

在你我年轻的岁月里,有一个梦轻轻流过

像烟花般美丽,如朝阳般灿烂

我们都向着那魂牵梦萦的大学之门风雨兼程

一路有绚丽风景,一路有坎坷人生

但我们始终坚信,会有那么一天

我们能在自由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我们年轻的岁月,是一个多梦的季节,梦是自己做的,更要自己去闯。因为有了一份对未来的执着,我们始终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梦想成真!

放弃心中那小小的懵懂情愫,燃起希望的火把,鼓起生命的风帆,生命之船正在起航……

为了比别人多做一道题,我们宁愿熬夜不睡觉。第二天看着对方的黑眼圈说“昨晚的球赛真好看”,大家笑笑彼此心照不宣。

特别的感情,只能寄托给那一段剑扬泪洒,那一段书轩芸窗,那一段指点江山,那一段纵意爱恨,那一段壮志凌云的日子。

看着相册里永久不变的那一笑,心中总会莫名地痛。往事如烟,似水无痕。

谁还会记起晨色里匆忙的行走,只是为了腾出多一点时间去放飞我们的梦想,谁还能记起暮色中晚归的身影,只是为了心中有且只有的一点梦想天堂的奢望,谁还能记起深埋在心里的那一段感情,只是为了不让她心中再起一丝高考之外多余的涟漪,谁还能记起匆匆而过的好友,连招呼也来不及打一个是为了我们曾一起许下的愿望呢……

太多太多,无需用言语去多讲的岁月,隐藏在了岁月的背后,却从来都不会退色,永远都是这样沉默而温馨有力。

离那些秉烛夜读的岁月已经很远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曾写在黑板上的誓言,梦想也许离我们还很遥远,前方的路也可能很是凄迷,但我们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就理应风雨兼程。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经过高考的拼搏后,我们终于明白人生的列车没有返回的车票。除了奋斗,我们别无选择,更不能有过多的犹豫。

扬起年轻的帆,执着地前进吧,义无反顾!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而永不逝去的,是那段最美好的回忆。

学校那鬼地方,出来了,我就再也不想回去了。让时间和距离来产生美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伤心地,不用觉得奇怪,一些看起来很重要的地方,比如故乡、母校、原单位,却并不见得有很多人想回去。这些地方通常都有着太多故事。对于80、90后来说,学校是我们留有最多记忆的场所,包括我们的成长、初恋,以及为高考奋斗的秉烛夜读。所以,很多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

而当一切都可以看开时,往往也是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时间把往事都冲淡了,只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春的记忆,成长的记忆,拼搏的记忆,以及那些擦肩而过的灿烂笑容、寂寞黑夜里的温暖烛光。

社会心理学家说,嫉妒产生于相近的业界和区域,冲突往往源自利益的纠缠。“一切生物都暴露在剧烈的斗争之中”,因为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增加的倾向,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存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最剧烈的斗争,差不多总是发生在同种的个体之间,因为它们居住在同一地域,需要同样食料,遭受同样威胁。紧张关系的缓和,需要时间和距离,离得远了,感觉无关紧要了,也便放得开了。因此,远远地看去,许多事物都很美。

所以我们不必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感到沮丧,再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会在时间的洪流里消失。敌意也罢,误解也好,轻视也好,矛盾也好,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淡,时间真的可以将沧海变成桑田。

原来,老师只是一个像小姐一样的职业

首先声明,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二之所以会有这么一种说法,都源于这么一条娱乐的祝福短信:

《教师与小姐的十大共同点》:1.出卖青春;2.微笑服务;3.没日没夜;4.满嘴瞎话;5.都被折磨;6.赚辛苦钱7.苦中有乐;8.人走茶凉;9.前途渺茫;10.干久了得病。

信息简单明了,却让收到此条短信的老师们无不感叹。这条短信十分准确地概括了教师的工作情况,具体、深刻而且形象。

放眼看去,如今的教师似乎早就沦为了某些部门和领导的赚钱工具。教师早成了这个时代舞台上的猴子,任凭摆布,他们只能聊以安贫乐道,授业解惑来自嘲。如果说教师有一种有地位和尊严的职业,那么,至少在现在的中国,这还只是一个玩笑!

我国的教育家们,只知道出台一些所谓的提高人权的教育法规,因此对教师大加限制,而对学生大开绿灯。但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学生的空间越大,他们的自私和蛮横也就会越凌驾于老师之上。而老师却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只能干瞪眼,因为教育局有规定,因此,他们不敢说,也不敢管。尽管如此,为了学生,很多教师还是会把心掏出来,但很显然他们还是要经常遭遇热脸贴冷屁股的结局。

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家长的期望,为了老师的那片赤诚,学会给老师应有的尊重吧!还校园一片美好的师生情,这大概是教育局最应该关注的!

不敢说真话、大话,是个人的耻辱,而不能说则是时代的耻辱!

敢于说真话,敢于说大话,敢于说他人不敢说的话,这要在我们身边实现,似乎不可能。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给自己前行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学会说大话,但必须是积极向上、有所指也有所不指的、能引起共鸣的话,至少,你说过之后要让人们发自内心地说一句“挺在理的”。

人生仿佛一个纸盒子,如果你敢于捅破它揭晓里面的奥秘,那你就是敢于尝试的勇士。

在亚洲的某个角落,有一家穷人,他们在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之后,终于积攒够了购买去往澳大利亚的下等舱船票的钱。于是,他们打算到富足的澳大利亚去谋求发财的机会。

为了节省开支,妻子在上船之前准备了许多干粮,但孩子们看到船上豪华餐厅的美食时,还是忍不住向父母哀求,希望能吃上一点,哪怕是残羹冷饭也行。可父母并不允许,他们守住了所在的下等舱门口。因此,在整个旅途中,孩子们就只能和父母一样吃着自带的干粮。其实,父母也和孩子一样渴望吃到美食,只是他们一想到自己空空的口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旅途还有两天就要结束了,这家人带的干粮也已经吃光。被逼无奈,父亲只好去求服务员赏给他们家人一些剩饭。听到父亲的哀求,服务员吃惊地说:“为什么你们不到餐厅去用餐呢?”父亲说:“我们根本没有钱。”“可是只要是船上的客人,都可以免费享用餐厅的所有食物呀!”

他们一路上都只能啃自带的干粮,忍饥挨饿,最根本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他们在自己的脑子里早就设了一个限——穷人是不能去豪华餐厅里享受美食的。于是,他们错过了十几天享受美食的机会。

也许你几番尝试,最终也不见得就会成功。但是,如果你不鼓足勇气去尝试,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你积极地尝试过、努力过,纵然没有取得成功,你也会拥有经验,你的精神意志也会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渐渐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做个敢于想象的人吧,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对你意味着什么!

在学习上不肯钻研的人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在事业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会有所创新的。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在一个不封口的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将瓶底对着窗户。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出口,并一直到他们累死或者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口逃出玻璃瓶。

事实上,正是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和它们的智力,才导致了它们的灭亡。蜜蜂以为瓶子的出口必然是在光线最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这种逻辑。遇到这种自然界没有的障碍,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而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则毫不理会,它们四处乱飞,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脱险。

我们生存的环境就像是这个玻璃瓶,实验、坚持不懈、冒险、即兴发挥、改变思维,学会突破都是我们在社会生存应该具备的品质。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瞬息万变,未来既不可知,也无法预测,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要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拥有随机应变的智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式思维。我们发现,当所有人都遵守规则时,创造力便会窒息。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靠自己的知识、智慧经验去判断,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然而,要想取得发展,我们就必须有更多的新东西拿出来。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因此,树立一些以前没有或不甚重视的观点,需要一种勇敢的创新精神。

在新的领域里、在新的历程中,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断探索、思考、钻研,不断突破原有的空间、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也才能离胜利更近一步。

如果总是本着一条胡同钻到底的“一根筋”模式来思考问题,那么,你的发展也会被局限起来。因此,在舍得钻研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当地变换思维,有所创新!

数学就是做,不断做,做到你考试的时候发现试卷上所有的题目都做过,就行了。

很多时候,最终成功的并不是那些天赋极高的人,而是那些最舍得下功夫去钻研的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生活,没有一定的付出就不会有所收获。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很想增加自己的财富,提升自己的地位,让生活更上一层楼,却总不愿意多付出一点。于是,他们开始不停地抱怨命运的不公。然而,抱有这样一种心态,不仅无法改变现状,更谈不上什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