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21805300000034

第34章 附录:中国特色面点(3)

老百姓吃的“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光饼

光饼,汉族特色小吃,是福建省地方食品,福州、建瓯、顺昌等地最受喜爱的传统饼类食品之一。

光饼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6厘米,中间带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

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与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在众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饼”,它成了人们怀亲念祖的一种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即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大一倍,被称为“征东饼”。但无论“光饼”还是“征东”饼,其名均与戚继光入闽抗倭的传说有关。

当时,戚继光为了行军作战方便,便命令军士们将老百姓所送的饼,在中间开一个洞,用绳贯串,挂在身上,便于携带,食用方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抗倭英雄,就把这种当中穿孔的饼,称为“光饼”。

凤尾酥

在四川的珍馐美味中,有一种漂亮的点心叫凤尾酥。它在白瓷盘中,亭亭玉立,式样别致。其底部小巧而圆实,不过一寸多高,而上端却生出二寸多高的酥丝。象鸡的尾羽,又象凝结的雾,静止的云,透明的翼,丝织的冠。

凤尾酥的创制说来很偶然,也很有趣。

很久以前,四川某地有一家夫妻面馆,卖的是小面、抄手、炸酱面、香菌面,也卖刀削面。一天晚上老婆不小心,打破了猪油的罐子。当时正值三伏天,猪油不凝,流得满案板都是,怎么也擦不完,两面口子觉得很可惜。男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把没卖完的煮过的刀削面捞到案板上,又是揉又是擦,把案板上的猪油弄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老婆起来做早饭,忽然心血来潮,想弄点油炸包子吃。馅料是现成的,有没卖完的炸酱。皮子呢,就用昨晚上揉过猪油的面团吧!主意打定,她就动起手来。当她烧滚了油,把生包子往锅内一放,突然大叫一声:“咦!好怪!”男人不知出了什么事,赶快跑到跟前,一看也跟着老婆叫起来:“稀奇!稀奇!”原来那包子生坯一到油锅,竟嗤嗤地直往上冲,象是个什么活的东西。冲出来的部分,象云,象雾,象羽毛,象花朵,好看极了。两口子把包子生坯放到锅里,个个如此,一吃味道还很好,又酥松,又滋润。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传到一个聪明的糕点师傅耳朵里。他打听到了打破油罐的故事,慢慢琢磨出了其中的奥妙,掌握了用猪油揉面再油炸的办法,重现了这个奇迹。于是,又漂亮又可口的凤尾酥就上了宴席,成为四川糕点中的名品了。

荷月酥

荷月酥是汉川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汉川县志》第十二卷的图画上记述:白饼子(即汉川荷月)酥软香甜,相传汉川尹令为奉敬朝廷,选用最上等的原料,加上陈皮、果脯,精工细作制成点心,经开水冲泡,碗中点心如同层层叠叠的洁白荷花瓣;而外形又如一轮皎洁的明月。皇上品尝后,倍加赞叹,根据白饼子产于汈汊之乡的特点,赋于“荷塘月色”之意境,赐名“荷月”。

关于荷月酥有一个传说,当年明皇太后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无论御厨做什么美味佳肴,也提不起她的食欲。皇上只好传下圣旨,让各地进贡美味食品。

汉川县令接到圣旨,找来糕点名师梅翁,让他制作贡品。梅翁苦心设计,终于以白面、砂糖、金桔饼、桂花等为原料,制出一种糕点,并特意注明,要以鲜豆浆加白糖泡食。

点心送到京城,皇太后照着说明吃,只觉得香甜酥绵,甚为好吃,于是食欲大增,皇太后问皇上:“这点心有名吗?”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块点心细细观看,只见点心正面的图案宛如待熟的莲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样子,好似十五的圆月,皇上灵机一动,笑着对太后说:“这叫‘荷月酥’。”

从此以后,荷月酥就在汉川地区传开了,成为当地给皇上的贡品。

淮安茶馓

淮安茶馓是江苏省淮安地区汉族名小吃,制作始于战国时期,出名则始于清代咸丰年间。那时淮安城内有个姓岳的人家专做茶馓,曾被列为贡品。

岳家茶馓造型美观奇特,配料合理。做出的馓子细如线,黄如金,环环人扣、丝丝相连。吃到嘴里,香、脆、酥、甜还略有些咸味,人们争相购买,皆以能购得岳家茶馓为幸事。

淮安茶馓又有人称之为“细环饼’,是用上白精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环环相连,呈梳状、菊花形等网状图案,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质地酥脆,味道香美。

相传清朝慈禧太后患了乳瘤,不思饮食,太监李莲英请御医韩氏医治。韩氏,名达卿,号淮阴,为淮安府人,随即开了一道偏方:“荔枝核二枚研末,黄酒二两浸泡,淮安茶馓四支调服,大被蒙头出汗。”慈禧太后服后盖被,出了一身大汗。瘤渐渐消失了,病也好了。从此淮安茶馓在宫廷内名噪一时,一举成为了清王室的珍贵贡品。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它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先将酥油溶化在热奶茶中,然后加上适量的青稞粉,搅拌成团状后,用手捏成形状后直接进嘴吃。

元7世纪,藏王经常带兵打仗。但雪山连绵,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军队给养十分困难。为此,藏王日夜忧虑。一天晚上,在天的格萨尔王给藏王投了一梦:何不将青稞炒熟磨成麦,既便于携带又易于贮藏。藏王醒来,恍然大悟,立即命令部下烧锅磨麦,筹集军粮。青稞炒麦飘香,其加工方法很快传遍了雪山草地。

蛤蟆酥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一篇谈吃的文章中写到:“我母亲从前有亲戚带蛤蟆酥给她,总是非常高兴。那是一件半空心的脆饼,微甜,差不多有巴掌大,状近肥短的梯形,上面芝麻撒在苔绿底子上,绿阴阴的正是一只青蛙的印象派画像,那绿绒绒倒就是海藻粉,想必是沿海省份的土产……”

实际上,张爱玲所描写的“蛤蟆酥”就是旧时苏州的土产香脆饼。它在苏州并不稀罕,旧时大街小巷都有得买,其中以苏州现前街承德里旁的“文魁斋”里的最为有名。“文魁斋”是一家仅半间门面大小的小店,非常简陋,当街支起一面“文魁斋”的布幡,既当店招,又作遮阳的蓬布用。

玫瑰白糖伦教糕

一代大文豪鲁迅因为经常工作到午夜前后,养成了喜欢吃点心的饮食习惯。1935年4月,他在上海写下《弄堂生意古今谈》,文中便提到了一种糕点:玫瑰白糖伦教糕。

玫瑰白糖伦教糕,最早出现于广东顺德的伦教镇,因此而得名。伦教镇人巧用当地特有的清泉水制作糕点:用清泉水浸泡大米3个多小时以后,磨成米浆,再压成干粉。清泉水加砂糖,在锅里煮沸。然后将糖水冲入米粉内,冷却后加入“糕种”,放置7个多小时,再经发酵等精细加工之后,制好的玫瑰白糖伦教糕,晶莹洁白,糕身横竖相间的孔眼,均匀有序,软滑爽润,清甜微酸。

汤包

《雅舍小品》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其内容大多来自生活琐事,信手拈来即能妙笔生花。散文家梁实秋同样是个爱好美食的人,甚至对吃颇有研究。他很喜欢吃汤包,曾在《雅舍谈吃》一书里这样写道: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榴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活脱脱一个老饕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