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古典文献中常常看到“逐鹿”这个词,如魏征《述怀》:“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其中的“逐鹿”就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意思。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裴驷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语虽出于汉世,然《春秋》有其语矣。《襄十四年》:戎子驹支曰:‘崤之师,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韬》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说久矣,不在汉世也。”
“逐”引申也指驱赶、赶走、流放。如《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这里的“逐”是驱逐的意思。意思是说:文公驱逐卫侯而立了叔武。
又引申指追随、跟随。如“逐水草而居”,意思是说:随着水草而搬家。还有成语“随波逐流”、“笑逐颜开”等。
“逐”还引申指依次、按顺序,作副词使用。如逐步、逐个、逐年、逐日、逐渐、逐条说明、逐一检点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区
【说文解字】
区,踦区,藏区也。从品在匸中。品,众也。
【汉字趣谈】
“区”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是一个器具内盛有很多物品的样子。“区”的本义为藏匿。如《左传·昭公七年》中记载:“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意思是:我的祖先文王作了隐匿逃亡之人的法令。
由藏匿的本义引申为一种中国古代容器,又用为容量单位。《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如:区田,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
区,用作动词时,表示区别、差异。《论语·子张》:“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意思是:学术犹如草木,是要区别为各种各类的。
“区”又可以引申指微小。有“区区”一词,一般指小、少、微不足道。贾谊《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意思是:但是秦国靠那么一小点地方,就能施行皇帝的权力。又如常言有“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在古诗文中,“区区”还表示愚拙、凡庸。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另外,“区区”还可以作为自谦之辞使用,表示“我”。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区区向往之至。”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监
【说文解字】
监,临下也。从卧,省声。
【汉字趣谈】
“监”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一个器皿,右边跪着一个面朝左的人,人头上是一只大眼睛(目),表示人利用皿中之水照照自己的模样。“监”的本义为用盆中的水照视自己的容颜。如《尚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意思是:人君不要到水中去照自己的影子,而应当到臣民中去照自己的影子(意思是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
从“照影”之义又可以引申指镜子。如《新书·胎教》:“明监,所以照形也。”意思是:明镜可以照见自己的形象。远古没有镜子,人们便以水为镜。到了铜器时代,人们发现将铜器磨光可以照见相貌,便用铜来制造镜子,从而有了铜镜。
通过照镜子,我们可以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影像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所以“监”字又引申指借鉴。如《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了夏商两代而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呀,我主张周朝的。又如《荀子·解蔽》:“成汤监于夏桀。”意思是:成汤从夏桀那儿借鉴治世之道。
《诗经·大雅·皇矣》中有“监观四方”一句,这个“监”字是“自上视下”之义。后来又引申为“监视”、“监督”等。
“监”字又可以引申指古代负责察视的官府名。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省
【说文解字】
省,视也。从眉省,从屮。
【汉字趣谈】
“省”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上基本一致,上部是个“屮(草)”字,下部是一只大眼睛(横目),表示用眼睛看那棵草,眼睛那么大显示出看得很仔细。“省”的本义是视、察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这里的“省”就为视察、察看之义。
由视察、察看引申为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如“自省”、“反省”等。既然有自省、反省的意思,那么也就有醒悟觉悟的可能。如:“省悟”、“发人深省”。《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地这样问问自己:替别人办的事情有没有尽到力啊?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啊?先生教我的学业是不是学习好了?中国人讲究“独善其身”、“每日三省吾身”,即通过自我的修炼来保持心灵的平衡,和西方文化相比,我国传统文化是内敛的、含蓄的。
“省”有看望、问候的意思。如《红楼梦》第三回:“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
“省”也表示知觉,如失去知觉为“不省人事”。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争
【说文解字】
争,引也,从丿。
【汉字趣谈】
“争”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上一只手和下一只手在争夺一个曲形的东西,两手相争互不相让。小篆也是两只手在争夺一条像弯曲的木棍一样的东西。尽管这三种形体所争的东西不一样,但都有两只手在争夺的意思,前后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把这个字的本义理解为“相争”没有疑问。
“争”的本义就是争夺的意思,指把东西拽过来归为己有。《墨子·公输》:“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意思是说:去杀害并夺取别人缺少而自己不缺少的东西,不能算作聪明。《韩非·说林下》:“争肥饶之地。”就是争夺肥沃的土地的意思。
由争夺引申为争取、力争的意思。如“争做先锋”、“为党争光”、“分秒必争”、“争先恐后”、“力争上游”等。
“争”还引申为言语之争,有争论、争辩的意思。如《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所争”,就是指所争论的问题。另有“争执”、“据理力争”等。
“争”字还能当疑问副词“怎”讲,如李商隐有这样一句诗:“争拭酬恩泪得干。”这个“争拭”就是“怎么”的意思。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凭凝愁。”“争知我”就是“怎知我”的意思。白居易《新秋》:“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争由我”就是“怎由我”的意思。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印
【说文解字】
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属皆从印。
【汉字趣谈】
“印”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方是一只向下按着的手(爪),下边是一个面朝左边跪着的人,从这个字形上看,它所表现的是要用手压服一个人的意思。“印”的本义就是向下按。现在人们一说起“印”字,往往指的是印章,这其实是由“向下按”的本义引申出的意义。
“印章”的使用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古代称“印”为“鉨”,“鉨”字后来又作“玺”,这样一直持续到秦朝。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规定,从他之后,只有皇帝的印才称“玺”,而其他官员或寻常百姓私用的均改称“印”。不过,正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印”字到后来就不仅仅指政府机关的图章了,而用来泛指一切图章、戳记。汉代又出现了“章”和“印章”的名称。唐以后帝王的印或称“宝”,官私印中又出现了“记”、“朱记”、“关防”、“图章”等名称。
印章既然是要印在纸或其他物体上的,那就当然要留下痕迹,由此便引申出“印”字的又一个意义——痕迹。如“脚印”、“指印”、“烙印”等。有的印迹是特意保留下来,供人识别、识记的,所以就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印刷,即把文字或图画等印在纸上或器物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印”字不但可以表示有形的、可见的痕迹,还可以表示抽象的、看不见的痕迹。比如“我对他印象还不错”等。
“印”字的另一个意思是:彼此符合。如“印证”、“心心相印”等。
另外,在古书中常见的“印堂”一词,是旧时相面的人称被相面的人的额部双眉之间的部位。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何
【说文解字】
何,儋也。从人,可声。
【汉字趣谈】
“何”字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这样一位士兵的象形:他面朝左边,肩上扛着长戈,戈头垂在身后,双手搭在胸前的戈柄上,雄赳赳地迈步向前;“何”的本义就是扛着戈行走(戈是一种战斗武器)。
由此义进一步引申为“扛着”、“背负”、“承荷”等义。也就是说,“何”实际上是“荷”字的初文。如《易·大畜》:“何天之衢。”意即:担负着朝中大事。
如果看到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人们自然会心生疑问:“他们要到哪里去?”由此,“何”被借用为疑问代词,后又成为副词。随着这些意思的广泛使用,为了以示区别,人们又在“何”字上加了个“艹”字,创造了形声字“荷”,来表示“负荷”等义。此后,“何”基本上就专作虚词用了。如唐·王之涣《凉州词》的诗“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何”就是哪样、怎样的意思。
“何”还是中华姓氏之一。相传上古时,有一些以河流为图腾的氏族,就以“河”为族名而称“河氏族”。因“何”、“河”、“荷”三字音同,所以人们又称“何氏族”或“荷氏族”。这些氏族所居住的地方,名字中也往往含有“何”或“荷”字,如山东菏泽即是。据说在黄帝时代,以皇帝之子少昊为首领的东夷部落有一个分支叫归夷,归夷的一个以河为图腾的何氏族,在菏泽建立了何国,子孙以国为姓,从而使得世上有了何姓。
人们往往以“何郎”来称呼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原来此词典出三国时的魏国驸马何晏。何晏仪容俊美,平日里喜欢修饰,粉白不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何郎”一词由此传世。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吹
【说文解字】
吹,嘘也。从口,从欠。
【汉字趣谈】
“吹”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蹲在那儿,对一物体用嘴使劲呵气的样子。这呵气状,也可理解为吹气。“吹”的本义就是撮拢嘴唇使劲呼气。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意思是: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又如:“吹灯”、“吹管”、“吹火”、“不费吹灰之力”等。
“吹”字还引申指空气流动而冲击物体,即大自然界的吹风。如冯延巳《谒金门》里的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意思是:风乍然吹起,把一池春水吹起了波纹。又如:“吹风”、“吹拂”、“风吹雨打”等。
有一个成语叫“吹毛求疵”。这里的“求”指寻找,查找;“疵”指缺点、小毛病。这个成语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字还引申指夸口,说大话。据说此意来自佛教中的“大吹法螺”一词。如说:“瞧他吹得天花乱坠的,其实信不过。”“吹牛皮”还有着另一个来历:在黄河上游一带,渡河的工具是用牛皮和羊皮缝制的皮筏子。这皮筏子要充气,这气全是由力气大的人轮流用嘴吹进去的。后来,人们把那些爱吹嘘,好说大话的人叫作“吹牛皮”。
“吹”字由说大话引申指事情办不成功或者关系破裂、失败,如:吹台、告吹、吹灯拔蜡。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视
【说文解字】
视,瞻也。从见,示声。
【汉字趣谈】
“视”字是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兼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下面的“目”字是形符,表示跟眼睛有关。上面是声符,可当作“示”字看待,两形合一,指用眼睛看。“视”的本义就是看。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意思是:眼睛做不到同时看两种东西还能看得清楚的,耳朵做不到同时听两种声音还能听得清楚的。
由看的本义可以引申为看待。如《左传·成公三年》:“贾人如晋,荀蕾善视之。”意思是说:这个商人到了晋国,荀营(人名)像贵客一样地看待他。成语“视死如归”中的“视”也是看待的意思,意思是把死看待得像是回家一样平常,形容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另外还有“仇视”、“敌视”、“怒视”、“蔑视”、“轻视”、“藐视”、“一视同仁”等。
又引申为考察、察看。如《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说:下车去察看敌军车队撤退的辙迹,登上车轼观望敌军撤退的情况。又如“视察”、“监视”、“诊视”等。
“视”和“见”两字的意义相似,其细微差别是:“视”表示看的动作,不管是否看到,都可以称“视”;而“见”是表示看的结果,只有看到了,才能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