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引
郑板桥十分生气,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可恶的商人,替妇人把祖传的大龙缸要回来。于是他就跟在商人后面,边走边想主意。这时,郑板桥忽然听到一声叫卖:“卖青菜……五个铜板一斤!”
郑板桥自幼家境贫寒,所以为官后能处处为贫苦的百姓着想,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这里说的是郑板桥辞官返回故里扬州后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郑板桥来到东关街上,看到一位妇人坐在自家门口哭泣,几个面目凶恶的壮汉正在搬她家祖传的一口大龙缸,在一旁指挥的是一名肥头大耳的商人。郑板桥很好奇,走过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妇人欠了商人一两银子,因为还不起债,商人就带领手下来搬她家的大龙缸抵债,而这口缸至少能值五两银子。
郑板桥十分生气,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可恶的商人,替妇人把祖传的大龙缸要回来。于是他就跟在商人后面,边走边想主意。这时,郑板桥忽然听到一声叫卖:“卖青菜……五个铜板一斤!”
郑板桥听了,顿时计上心头,忙上前叫住商人:“老板!你这缸卖不卖?”
商人回头一看,见郑板桥是一个文弱书生,心想:这口缸抬回去也派不上用场,何不卖给他?看他一副书生气,呆头呆脑,说不定还能多赚几两银子呢!想到这里,他连忙露出一脸奸笑,和颜悦色地说:“卖,卖!”
郑板桥故意文绉绉地问:“请问这缸多少银子一斤?”
商人一听窃笑不止,以为郑板桥是个迂腐的书呆子,自己碰上了冤大头。他满脸堆着笑说:“先生要买可以便宜些,一钱银子一斤。”
郑板桥喃喃自语道:“—钱银子一斤,一两银子可以买十斤,真便宜!”
而商人此时却在暗自琢磨:“这口缸足有一百多斤,起码可以诈他十两银子。今天运气真好,竟碰到这么个书呆子。”他担心郑板桥反悔,赶紧追问道:“先生当真要买?不反悔?”
“真的要买,决不反悔!”郑板桥信誓旦旦地回答。
商人听了,急忙补充道:“咱可说好:谁要反悔就罚谁十两银子。”
郑板桥当即表示同意:“好!你们抬着缸跟我走吧。”
郑板桥领着商人和他的手下一会儿爬坡,一会儿过河,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来回绕圈,累得商人他们连连叫苦。最后,郑板桥又带他们回到了东关街。这时,郑板桥见商人他们实在走不动了,就叫他们停下。他从附近的商户那里借来了一杆秤,从怀里摸出了一两银子,对商人说:“请你给我称十斤缸。”
商人疑惑不解地叫道:“啊,称十斤缸?”
郑板桥不慌不忙地说:“对,称十斤,不是讲好了一钱银子一斤吗,一两银子正好买十斤啊!”
商人又急又气,一边擦汗,一边喘着粗气说:“这……这……这怎么卖?”
郑板桥笑着说:“怎么不能卖啊?你就在这缸底上敲一块,称十斤碎缸给我不就得了。”
商人忙喊:“不行!不行!这缸可是值五两银子呢!要是把缸敲碎了,谁还要啊?”
郑板桥义正词严地说:“我们刚才可说好了,你要是反悔就得罚十两银子,我郑板桥可不怕你跑了。”
此时周围已经聚集了许多围观的百姓,大家早对这个奸商恨之入骨了,纷纷出言谴责。商人一听到郑板桥的大名,不敢造次,连忙拿过那一两银子,丢下缸,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郑板桥随即把这口缸还给了那位妇人,妇人感激涕零,老百姓也都拍手称快。
从那以后,那个奸商再也不敢欺负穷苦的百姓了。
智慧点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总想着占别人便宜的人最终往往会失去更多,正所谓“贪小便宜吃大亏”。狡诈的商人企图在郑板桥身上大捞一笔,结果非但没能如愿,反而被郑板桥耍得团团转,真是偷鸡不成反蚀(shǐ)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