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仙倾
2205900000111

第111章 终南问道 (1)

夹杂在众多仙人中的封若兰首次见识到道家的白日飞升盛况,心头的震撼可想而知,一双妙目紧盯着天空青虹消逝处,其他一切事情都全数抛之脑后,整个人犹如一座雕塑般,屹立在白玉台下。

站在她身边的罗衍却知道,她原本沉睡在心田之中的仙风道气已经被唤醒过来,就是没有外人传授,她也将逐渐回忆起前生的种种经历,重新迈上那追求多生的先天大道。他将封若兰从泰山带到此地,就是为了替她寻一明师,以免她又履前生复辙。

想不到千年一别,原本火暴脾气的黄庭真人已经改头换面,功力精纯到不露皮相的地步,在座的众多仙宾,除却几位千年故友外,又有谁能看穿他的虚实深浅?而谁又能想到,这老家伙居然将终南一派故意弄成一副衰败的模样,这分明是做给浩然紫气宗的的几位长老看的,至于在场的那些新进后起之辈,恐怕还不值得他费如此阵仗。

罗衍见端坐在台上的老友故意装出一副不认识他的模样,甚至正眼都不望过一下,但暗中运用出大衍神算,追溯他的一切经历,心中倒有些好笑起来,要是换成千年之前,这火暴脾气的老友哪里有这么多肚肠心机,早就迎了上来见礼述旧了。

终南山开坛大典,本是惯例,数千年从未间断,但这几百年中,终南一派衰败得厉害,门下也没有任何杰出之士重振声威,而且掌教黄庭真人更是一副食古不化的模样,所以新兴诸派都不把它放在心中,要不是这个门派历时久远,传承可上溯上古,源远流长,而终南一山更是天地间的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恐怕这次大典,连来的人都没有。

杜飞琼孤身站立在白玉台上,心头思绪如麻,本来古井无波的灵台翻涌起了滔天巨浪,身为琅琊仙府的传人,《神仙谱》的掌笔人,她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个平淡无奇的开坛大典,居然有人白日道成,飞升灵空仙阙。

须知白日飞升,在天下各门各派,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不仅事前要广发法贴,召集众仙前来话别,而且飞升正时,也要举行隆重万分的庆典仪式。

而且任何一个门派,只要有人能修直白日飞升之境,那整个门派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列入一流大派。

咳,看来她还是小瞧了终南一脉,想不到这个沉寂多年的古老门派居然又可扬眉吐气一次,再次列入天下的名门大派之列了。

作为天下交游最广,见识最多的女仙,杜飞琼对刚才那扫山道人的身份可是大加置疑,明明是这个古老门派隐修多年的长老,故意借此开坛之机,演出一场好戏,重振门派名声,布局老道,浑然天成,看来这些古老门派,依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杜飞琼转过头去,见台中端坐的黄庭真人依然一副莫侧高深的模样,心中莫名其妙地生起一种厌恶之情,这个假道学,发生了这个光宗耀祖的事情,居然还坐得住,摆谱也不是这么摆的!

“十九妹,此次终南山一游,倒是大出我等意料之外,看来仙子的《神仙谱》又得改写了。”一位身材高挺,剑眉入鬓的男子从石台上走了过来,开口笑道,手中折扇微摇,越发显得风流倜傥、文质彬彬。

此人乃杜飞琼的知交好友之一,罗浮七仙中的“羽扇纶巾”范廷鹤,所以能轻易走进杜飞琼在台上暗中布下的“海市蜃楼”的禁圈。

要知道,此次终南一会,大部分仙人修士与其说是来参加开坛盛典,倒不如说是前来一睹天下第一奇女,琅琊仙史杜飞琼杜十九妹的风采容颜,要不然,这个摇摇欲坠,早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古老门派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人上门。

“容小妹想想再说。”杜飞琼眉头轻皱,倒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本来按琅琊仙府传统,天下间无论哪一个门派,只要能肉身成圣,白日飞升,皆可列入《神仙谱》上三榜之内,但终南一门虽然三千年前鼎盛一时,但近千年来无一人飞升紫府金阙,地位一降再降,已经滑落在上三榜之末,要是没有今日的惊喜,她一定会毫不客气地将终南一脉直接从上三榜中除名,另外作传。

“难道此事另有玄虚?”范廷鹤作为新近后起几个大派的杰出之士,一直对那几个名声悠久,做事古板的玄门宗派颇有微词,再加上生性狂妄,内心到丝毫不将这几个名门大派放在眼中。

这也难怪,近千年来佛道两门原有几个正宗大派,失传的失传,归隐的归隐,很少过问世间之事,即使有行道之士,却也少露踪迹,不为外人所知也。

而新兴的门派,却在千年中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各创奇功异法,光大门户,更改旧有成规,对门下择类而受,专攻一门,贵精不在多,如此一来,一般修行之士只需在短短两三百年内就有极高成就,出人头地,而换成正宗门下,两三百年时光,只能一事无成,唯一能做之事便是打坐苦修。所以一时之间,新起门派纷纷大盛,原有门派则一副衰败景象,就连原有门下弟子多另投别门,或有灵通变达之士,也曾提议修改修行之法,却被一句“祖法不可变”而否定,接连几次后,也不再提。

新兴的门派,之所以超越原来门派,关键在于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抛弃了原有的陈规陋习,皆以丹药,仙石等天地之宝,补益修为,增加功力,而且择徒专取具有仙根灵骨之士,所以成就极快。

范廷鹤更是对原来那些古老门派放着好好的灵丹仙药不用,却要让徒弟打坐炼气的行径大为不满,认为这些人与那收财奴又有何异?

杜飞琼沉吟一下,笑道:“小妹法力浅薄,难以看穿此间玄机,所以尚需到东海天机阁一行,不如等会后,你我同却如何?”

“十九妹乃是玄月真人忘年之交,但去无妨,但小弟前去,岂不冒失……”说到此处,范廷鹤故意拖长了声音。

“玄月真人领袖群伦,乃天下众仙的泰山北斗,岂会怪罪。”杜飞琼展颜笑道。

站在远处的罗衍听二人言语,目光随向那个道貌岸然的老友瞟去,只见黄庭真人宛如没有听见一般,到是侍立在他身后的一位道装女子低下头来,面上全是笑意。

一声清脆悠扬的金钟响彻终南山岭,同时也意味着这百年一度的开坛盛会就此结束,本来意不在此的多位仙人纷纷朝杜飞琼立身的白玉台围了过去。

罗衍转头对封若兰道:“殿前有姑娘故人相待,还不上去相认?”

封若兰一听,抬起头来,只见殿前端坐的黄庭真人好似朝她微微一笑,心头一动,又见真人旁边的一位秀美如仙的妙龄道姑朝她招手示意,目光中全是慈祥之色,容貌神色好似熟悉已极,一时间福至心灵,慌忙跑了过去,对黄庭真人叩首道:“弟子封若兰,拜见真人,还望真人慈悲,收下弟子。”

黄庭真人笑道:“孙儿拜我做甚?还不寻你师父去?!”话完伸掌在她额头上轻轻一拍,掌心金光一闪而隐,透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