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22188900000004

第4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1)

2.1导言

由斯密与李嘉图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只用单一要素的生产率差异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为什么发生贸易行为,以及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为什么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收入与福利。

但是,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的要素生产率会有不同?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初回答是自然条件不同。后来又有人试图用技术水平的差异来解释各国之间生产率的差异。俄林(Bertil Ohlin)与赫克歇尔(EliHec kscher)的解释是:国与国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国的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这些不同的要素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奠定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

从以上这个基本思想出发,经过一系列着名经济学家的精细探究,终于形成了以2×2×2结构为特征,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其核心的新古典贸易理论。

2.2封闭经济的均衡

俄林与赫克歇尔所讨论的是发生在两个国家利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贸易问题,因此,与斯密和李嘉图相比,俄林与赫克歇尔的贸易理论实际上是进一步放松了只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生产两种商品的古典假设,在引进资本这一新的生产要素之后的贸易问题。为了能够正确把握俄林与赫克歇尔的贸易理论,我们首先需要对理解这一贸易原理所需要的分析工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2.2.1等产量线

比较有代表性的等产量线大致有以下三种:新古典主义的等产量线、里昂惕夫式的等产量线,以及只具有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线。

(1)新古典等产量线。新古典等产量线是一条严格凸向原点,且连续可导的光滑曲线,在一个由劳动与资本两个向量组成的坐标系中,曲线的斜率为负,即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新古典等产量曲线的这种性质表明在生产X与M这两种商品时,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2)里昂惕夫等产量线。里昂惕夫(W.Leontief)等产量线在上述的直角坐标系里为一条带有拐点的,且凸向原点的L形曲线。具有这样性质的等产量线表明劳动与资本这两种要素在生产X商品或M商品时不可连续替代,它们在事实上只有一种固定的搭配关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特定技术有关。

(3)只具有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线。这种等产量线的性质与里昂惕夫等产量线的性质十分相似,即在生产X商品或M商品时,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也同样具有不可连续替代的性质,但与里昂惕夫等产量线相比,它又多了一种固定的搭配方式。因此,在上述的直角坐标系中,这种等产量线的形状是严格凸向原点,且具有两个拐点的准L形曲线。

2.2.2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的生产均衡

有了等产量线这个基本的分析工具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研究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生产的均衡了。

我们首先以新古典等产量线为工具来研究这种均衡。其方法是将两个表示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图一起置于一个埃奇沃思方框图中,这样,就可以得到。

方框图的两边表示该经济可供利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其中,两条水平的边线为劳动(L)的可使用量;两条垂直的边线为可供使用的资本(K)的数量。水平边线比垂直边线要长,表明该经济的要素禀赋属于劳动要素密集型。

由于生产M商品与生产X商品是一种替代关系,所以表示M商品的等产量线必须倒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才构成了上述这样的方框图。

如果我们在方框图中同时列出两种商品的一组等产量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的经济均衡进行研究了。为此,我们需要确定几个点来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A点、D点与F点。

(1)A点的性质。在A点我们看到的是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一个交点,其中X商品的产量为X2,而M商品的产量为M2。很显然,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作这样的配置时,其经济福利肯定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因为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只有当两条等产量线相切时整个经济才处在最优的均衡状态,从而才能达到该经济福利的极大化。A点的这种非最优均衡性质可以从其远离最优均衡轨迹这一现象中清楚地看到。

(2)D点的性质。D点与A点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整个经济的均衡出现在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切点上。很显然,这是一个帕累托有效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在D点,X的产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M商品的产量却从M2增加到了M3。因此,在与A点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很容易看到该经济的福利得到了改进,且已达到最大化的程度。

(3)F点的性质。F点的性质与D点的性质相同。区别仅在于对X与M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偏好不同,即消费者现在乐意多消费一些X商品,相对少消费一些M商品而已。

根据以上三个均衡点的分析,如果我们舍弃掉非最优的A点,选择像D点与F点这样的帕累托有效点,并把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连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向下弯曲的,从左下方往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接下来所要分析的契约线。

2.2.3契约线的性质

我们把契约线定义为帕累托最优均衡点的连线,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处在最有效率的配置状态。

契约线之所以凸向右下角并非偶然,它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假设,即X产业是属于劳动要素(L)密集型的,而M产业则是属于资本要素(K)密集型的。其实,这已经可以从契约线位于对角线的下方这一事实中清楚地看到。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明X产业与M产业的要素密集是相等的。因此,只要契约线背离对角线,那么就必然意味着两个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是不等的。当契约线处于对角线下方时,X产业是L密集型的,而M产业则是K密集型的;反之,则刚好相反。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一个问题是,判断一个产业是何种要素密集型的,不能简单地看这两种产业的等产量线的斜率,而是要比较这两种产业的等成本线。

这样,就会面临一种新的情况,即生产要素密集型的可转换性。以后的研究表明,这一概念对于理解贸易结构的变动是十分重要的。

至此,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如果等产量线不相交,那么按照给出的契约线的形状,我们可以说X产业处处都是L要素密集型的。当然,即两种产业的等产量线交叉的可能性。即,某一产业在一组要素价格下是L要素密集型的,而另一个产业在另一组要素价格下也是L要素密集型的。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这是经济存在要素密集型转变的现象。

2.2.4生产可能性曲线

研究契约线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各国特定资源禀赋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毫无疑问,由于等产量线的不同,以及由此所得到的契约线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因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也就会不同。下面就来分析各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1)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新古典等产量线一样也具有连续可导的性质,并且受新古典边际报酬递减法则的制约,是一条严格凹向原点的曲线。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处在契约线上的均衡点Y的福利水平会高于处在对角线上的Z点呢?这是因为,在两种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时,无论是从Mmax点出发还是从Xmax点出发,通过将L重新分配到X商品的生产,以及将K重新分配到M商品生产,都可以达到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契约线上的D点相一致的Y点,以至于X与M这两种商品的产量都要高于Z点时的产量,因为当均衡点出现在Z点时,要素在两种商品生产的分配上是均等的,而不是根据两种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进行配置的。这个结论可以用来反复证明新古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处处为凹向原点的。例如,当我们把均衡点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D点移向F点时,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从Y点慢慢地向右下方移动(即增加X商品的产量,减少M商品的产量),但是,只要均衡点的调整是根据两种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进行的,那么不管它怎么移动,该均衡点将总是处在Y点与Xmax点连接而成的直线之外,从而使得新古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总是凹向原点。

(2)里昂惕夫式生产可能性曲线。自然,里昂惕夫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以里昂惕夫式的等产量线为技术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里昂惕夫式等产量线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呈现出井字形状,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状态,是因为里昂惕夫式的等产量线是由以下这种生产技术所决定的,即X=F(L),M=F(K)。其含义是:X商品的生产仅仅使用劳动,而M商品的生产使用的则仅仅是资本。因此,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X的等产量线是垂直的,而M的等产量线则是水平的。

这样,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契约线必定为一条直角线,若将这条契约线转换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中去,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矩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这种矩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经济含义是:该经济可以同时实现X与M这两种商品的极大化生产,而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产量的减少。然而,令X=F(L),M=F(K)这样的技术假定实在是过于苛刻了。所以在以后的分析中我们基本不使用这样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来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