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22225000000014

第14章 心的回归(2)

3.再结电视缘

20世纪90年代,国内播出了第一部以海外华人生活为主题的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电视剧也对我产生极大触动,我感到:说起匈牙利的华人,从他们出国潮的前因后果,到他们华人在匈牙利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会有很多很多的话题是极具特色且富有传奇色彩的。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把这些旅匈华人话题都编成故事的话,其戏剧表现力会一点儿不输于旅美华人的。

这是因为,以前华人出国基本上都属于一种单纯以谋生为目的的个体行为,而匈牙利这次新出国潮中的华人,有很多就是从以开公司、办社团的方式起步的。我们可以看到,东欧这些新华人和西欧的老华人不一样,老华人最初几乎都是打工起家,从一个无产者经过一步步奋斗而成有产者的,走的是打工者的路线;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华人出国就是带着成批的货物走的,到那儿之后几乎个个都在自己搞经营,个个都是老板,很多华人雇的都是外国人,走的是经营者的路线。华人像这样以团体行动的行为模式开拓国外生存空间,这一现象应该说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随之而来的种种故事,当然也是前所未有的。

许多华人在匈牙利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确实挣了很多的钱,其中很多案例恐怕在今天看来也堪称创业神话。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香港人,当时生意做得非常好,他所创办的公司在早年的匈牙利是最著名的华人企业。当年,我跟他聊天,他跟我形容他的钱多成了什么样子时说,他的钱多得放不过来了,得拿大麻袋装满往保险柜里塞,好不容易塞进去了发现关不上门,于是他每每还得踹上两脚再使劲儿顶住保险柜的门才能锁得上。他到当地银行存款时,总是要好几个人一手一个提着装钱的大麻袋一起去,到那儿就往柜台上一扔,里面又是美元,又是福林,让柜员自己去数,数出多少算多少。那时还没有自动点钞机,银行只好发动多名柜员一起数,有时数到天黑都数不完。要问他到底有多少钱,他自己也不知道。

当时中国人在东欧经商所仗的资本,除了众多小的个人投资,也有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海外注资。这种有国内大企业支持的运作,在资金调配、货物调拨上都有很大余地,经营规模会十分庞大,货动不动就一发一大批。这种规模、这种性质的经营,是很久以前就在西欧登陆的老华人所不可能具备的一种崭新的形式。到了后来,一些华人已经在很多领域内做出了垄断型企业。比如鞋业,有的国内家族企业开拓了匈牙利市场,成功开展了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一般一次发货就价值几千万美元,好几百个集装箱同时发过去,场面蔚为壮观。而且他们已经在匈牙利形成了成熟的品牌意识,从设计制造到广告营销都做到了当时的极致,打造了主导匈牙利鞋业市场的国际名牌。可以这么说,这拨东欧华人在那短短五六年时间里通过新型运作创造的财富,比起西欧老牌华人用了上百年的时间、经过祖孙几代经营才积累起来的还要大上几倍。

现实中这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正是受到了它们的巨大鼓舞。在看了《北京人在纽约》以后,我才觉得无论从电视市场,还是从文化道义的角度讲,我都该拍出一部旅匈华人题材的电视剧来。此刻,我感受到,毕竟我内心深处仍旧是个热爱文化产业与电视事业的专业人士。这么做一来可以让国内的广大观众也看到旅匈华人这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创业故事,也了解到他们在创业背后那些大起大落、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二来尝试自己让自己摆脱在匈牙利由语言不通、关系复杂而造成的怪圈,通过再一次转型回归自己的心之所向。

在初期混乱的形势过去之后,匈牙利华人逐渐在各方面开始了对自身的调整与规范。首先是在各行各业中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比如鞋业、服装业、机电业协会,这对规范华人商圈的市场环境与经营行为起到了显著作用。后来又成立了文化与公益层面的匈牙利华人联合会,这对加强同祖国的文化交流,为旅匈华人找到共同的文化家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后来该组织也把我任命为匈牙利华人联合会的副会长,其实我在里面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只不过是借助自己的一点影响,为了发展文化事业而联合更多的旅匈华人出一点儿力罢了。这一岗位也为我实现拍摄电视剧的愿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当时由我倡议,几个比较有实力的华人大公司的首脑聚在了一起,最终大家决定一起投资,拍一部电视连续剧来向祖国的广大观众讲述旅匈华人的故事。我原来就是从事电视事业的,大家就让我来负责组织实施。于是,1996年,在从那些怪圈带来的琐事中脱身之后,我一面联系国内影视界的朋友,一面四处争取各界对该剧的投资与支持,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

4.坎坷中回归

之后此事的进程一波三折。刚开始谈这个事时,有多位在匈企业家很是支持,也有几家在匈公司表示很想做。等到后来拍摄成本、先期投入等需求摆上台面时,这些人就打起了退堂鼓,都不声不响地先后撤了。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只要我觉得是正确的,那么一旦开始了我就要坚决将它坚持到底。国外公司不愿意投入,我就回国运作了起来,联系到许多国内热心的朋友与公司,他们表示很感兴趣。有了做电视剧的共同理念,此时有几个朋友跟我走到了一起,他们就说不用国外那帮光说不干的人投资,咱们自己在国内找投资,自己把这部戏做出来。就这样,为了拍片,我和国内的几位朋友在一起,在北京成立了“天泰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公司就是为了做这个项目,初期我们找到了国内大企业的支持,获得了300万人民币的一次性投资。就当时的投资规模来说,要是在国内拍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的话,300万是一个正常的额度,但要是在境外拍摄的话,这些资金是明显不足的。于是,我们也努力向另外一些企业拉了赞助,我成功说服一家烟草集团的老总注资50万,不料刚谈完他就出事了,这50万就没过来,真是很可惜。多方联系无果之后,我们就拿着这300万开始启动了,所做的事情包括在国内组织剧组,找编剧写剧本,按角色找演员,组织第一批外出采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先期那300万资金当然就不够了。

虽然我并不是这个天泰公司的法人,而只是担任了总经理,来执行这些事情。要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就是个职业经理人,公司做项目遇到了资金困难,并不是我的责任。但那时候的我,并不像现在这样能把这些事情的性质与轻重都看得那么清楚。我就是单纯地想做点事,并不计较“这该是谁的责任,那该是谁的利益”之类的问题。所以,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纯粹:面对资金的难题,我并不想半途而废,我得采取措施把这个电视剧做成。但我却全然没有想到投拍商业电视剧这项活动要面对的复杂情况与巨大风险。

一旦资金不足,我无法再去找那家企业再做投资,因为人家对资金走向有严格的控制。那么怎么办呢?我心想,不行就由我去出面找朋友借吧。之后,我就找了朋友,又借了200万,但是无巧不成书的是,借这200万时赶上了我国利率最高的一段时间,当时在北京,银行存款的年息都达到了12%,这在现在来看都是极高的。当年我国的银行是为了大量吸收存款,所以拼命地提高利率,此时跟朋友借钱,一般利息都定到了百分之二三十。后来商量来商量去,朋友的这200万借款还算是给我了个优惠,利率定成了18%。加上这笔钱,我们公司对该剧的投资达到了500万。实际上,要说在境外拍这部戏,500万的投入也是不够的。还好依靠我在当地的关系,有很多热心的旅匈华人给了剧组慷慨的支持与赞助。比如说,开饭店的华人请大家免费吃个饭;取景地附近的华人见了拍摄场面,触景生情、感同身受,再捐来几百美元……这样以来,到真正在境外拍摄的阶段,花销倒也不是令人无法承受了。

剧组里年轻人多,拍摄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滑稽的小插曲。比如说,有个男演员,拍完了自己的戏,拿着给他的片酬跑出去玩。他头回出国,觉得布达佩斯的赌场挺新鲜,就进去赌钱,他以前又没赌过,哪会懂得那些门道,没过多久就把钱全输光了。之后他正站在赌场门口不知所措,赌场方面派了一辆“大奔”把他送回了剧组驻地。在当时的匈牙利就是这样,政府许可的博彩业是合法化的。对于一次输掉了大笔赌资的赌客,赌场方面可以免费安排一辆好车,把他送回住处,或者直接送到飞机场、火车站去。不知道这算不算博彩业的“人性化服务”。

还有一位女演员身体不舒服,到当地医院一查,院方怀疑是患了肝炎,这下可麻烦了。因为匈牙利的医疗保障制度非常正规与完善,就算是些小病,医院一诊断,就得马上让患者住院,而且其间院方还不让患者随便走动。哪怕仅仅是感冒,院方都能让患者在医院里一直待着,这中间是不许出来的。因为怀疑她有肝炎,一住就住了两三周,好不容易确诊了说没患肝炎,这才把人给放出来。之后化妆师吓得戴着手套给她化妆,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病,就是匈牙利人在就医问题上太夸张了。

我们原计划是三个月必须拍完,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折腾,如期封镜是没门了。这次拍戏难处真的是太多了!人刚到国外还觉得特新鲜,干什么都挺精神。可要是拍摄时间一长,人再一累,工作热情就不会太高了。编剧是个新人,剧本创作上显得很不成熟。比如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典型性的精彩情节上,剧本总让人觉得不够抢眼。导演工作效率又实在太低,一直磨蹭着,按照他的进度,三个月根本完不成,我着急他不着急。后来没办法,我亲自出马兼了个导演,额外拉出了一个摄制组,用了两组设备、两班人马,同时拍摄。可以说,在这部戏的拍摄中,我真是身兼数职,从策划、制片、导演、监制、后勤、司机,再到临时演员,我全都干过。当临时演员是因为其间有个角色没人演了,我就亲自上阵出镜,演了一个背对镜头的黑帮头子。

我对这部戏期望很高,在许多镜头与细节上都是精益求精的,进度与效果带来的拍摄压力是很大的。好在在我的真诚沟通与全力协调之下,整个拍摄期间的剧组氛围还是团结与积极的,拍摄过程也是基本顺利的。尽管出了一些事情,打乱了很多原定计划,跟当时国内其他很多剧组相比,我们这个赴匈的剧组还算是不乱的。一组人没出什么大的差错,大家有序地过去,又都平安地回来了。虽然没能如期封镜,但是我们总算把该拍的戏都拍完了。

回国之后就是漫长而繁琐的编辑剪接过程。我们在这一阶段发现了新问题,很多情节拍摄的时候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做起剪辑来,就会发现剪不出满意的剧情效果。由于剧本不够成熟,我们在剪接过程当中老是感到片子体现不出戏剧意义上的矛盾冲突,老给人种平平淡淡的感觉,这样剪出来的片子是不会好看的。这个剪接的过程,我们的拍摄导演一直是介入的,但是效果却上不去。我们无可奈何地发现,该导演做剪接这方面还真是弱了一点。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又换了一个后期导演。由他负责把片子分拆重组,再重新剪接出一个版本出来。当然,这么一折腾又得产生新的费用。就这样,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自己决心要做的这部电视剧给完成了。

这部20集电视连续剧的名字叫做《多瑙河·黄太阳》,片名的含义是这样的:“多瑙河”是流经匈牙利的主要河流,代表着这个国家;“黄太阳”则象征着在这个国家发光发热的华人,他们是来自东方的黄色人种。男女主角分别由著名影星陈宝国、李勇勇饰演,傅丽莉、李鸣、米学东、王茜等影星也在剧中出演了重要角色。回顾这部电视剧,与同期其他作品相比,我认为它品质尚佳。尽管与我的预期相比,它的最终效果显得差强人意,不过就其观赏价值来说,若是十分是满分,我会给它打七分以上。后来主演《汉武大帝》的陈宝国与主演《重案六组》的王茜等明星都曾经在这部电视剧中有精彩的表现,这部电视剧也无疑为当年这些青年演员在影视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上升阶梯。说它差强人意,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