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22225000000020

第20章 异域风情(4)

其中托卡伊葡萄酒分成三号、四号、五号等几大类,这些编号得名于酿造一桶葡萄酒所用原料的用量,假如用筐作为原料的计量单位,那么用三筐葡萄酿制而成的就是三号葡萄酒,四筐的自然就是四号。我看到过的最高编号是七号,连英国王室多年以来都在专门定购这种葡萄酒,可见匈牙利人在酿酒上做得是多么专业尽责、精益求精!此外,现在国内引进了几种国外的水果白酒,它们其实就是原产匈牙利的,比如梨酒,还有李子酒。匈牙利的白酒不是用粮食做的,而是用水果做的,而且酒精含量极高,这是他们的民族特色之一。

若说北京的名吃是烤鸭,那匈牙利的名吃就是鹅肝。匈牙利的鹅肝在欧洲享有盛誉,是该国极其重要的一项出口产品。作为一种高档菜肴,鹅肝在法国卖得非常贵,在古代那可是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美味佳肴。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引进过一部匈牙利彩色电影,片名叫《牧鹅少年马季》,它改编自该国的经典史诗,讲述了一个罗宾汉一般勇敢机智的贫苦少年,运用自己的智慧戏弄与惩罚愚蠢贪婪的封建财主的故事。它一上映就在我国青少年观众中引起了轰动,所以我的印象特别深。同陈佩斯先生的得名类似的是,原名马树槐的我国著名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的艺名“马季”,就来自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的名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受匈牙利的影响之多与养鹅业对匈牙利的重要意义。

谈过了宫廷菜,再来谈谈家常菜。匈牙利百姓的主食是面包,不怎么喝粥,但汤是格外有名,其中一种就是大名鼎鼎的“赫鲁晓夫汤”。在中国,人们又叫它“共产主义汤”,这来源于它得名的典故。据说当年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到匈牙利访问,喝到了当地独有的一种主要用牛肉与土豆熬制而成的汤。他在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动情地说:“如果人人都能喝上这种土豆加牛肉炖成的汤,那么共产主义就实现了!”从此这句话就在当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流传了开来,每当人们想要解释什么是共产主义时,总会幽默地说,过上能天天喝土豆炖牛肉汤的日子就实现了共产主义。只不过,过去中国人一直认为土豆炖牛肉汤是俄罗斯的特色菜,其实人家俄罗斯的特色菜是红菜汤,而这个土豆炖牛肉汤的原版出处是在这儿。

在烹饪界,它正式的名称叫做“匈牙利牛肉汤”。这种汤确实非常好喝,当初我带着陈宝国他们那个剧组在匈牙利拍片,西餐他们吃不惯,就只有这个汤能喝得下了。时至今日,你在北京很多档次较高的西餐厅都可以品尝到这道好喝的汤,它反映了匈牙利物产的丰富与该国人民厨艺的精湛。

4.海外趣事

不仅是旅匈华人,整个欧洲的华人都有这样一种心态,那就是他们不管赚到了多少钱、赢得了多高的地位,都从来没真正融入过当地社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移民欧洲至今,老华人也好,新移民也罢,依然只是在华人这个圈里去折腾来折腾去,比如说成立各种团体组织,建立唐人街。但是想要融入到当地的社会中去,一直是很难的。在美国,经历了几代人的本土化,已经有很多华人在主流社会中展露了头角,比如担任过美国商务部长与驻华大使的骆家辉。不过我觉得,像这样融入当地社会的华人,已经基本脱离了通常意义上的华人概念,成为了中国血统的外国人,因为他的家族可能几代之前就不再带有多少中国文化色彩了。

而本土化这一点,在孩子身上的印记犹为深刻。我拍纪录片时曾发现,尽管有些华人的孩子们出生于欧洲,从小就生活在当地,语言、观念上与周围的同龄人并不会有太大不同;但是,由于他亚裔的面孔,在同学之中还是会显得十分特别。我的儿子从五岁起就在那儿上幼儿园,他当时的第一语言就是匈牙利语,基础教育也是在匈牙利完成的。他在匈牙利上了好多年学,这个过程中发生过不少有趣的故事。

跟我不同的是,儿子的匈牙利语讲得特别棒,跟匈牙利人交流得非常好,交的朋友也特别多。当年他认识的一个华人女孩现在找了一个匈牙利的男朋友,两人近日来到北京,还特意约我儿子一起出去吃饭。这位匈牙利小伙子说,如果不见面,单单只从电话里听的话,他会认为我儿子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匈牙利人,因为他的口音跟这个年纪的普通匈牙利人没什么区别。

匈牙利的教育十分人性化,中小学教师是很认真负责的,他们会打心眼里关心每个学生,甚至会根据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心理状态,定期跟他们的家长分别沟通。按照我们中国家长的观念,孩子从小就该培养刻苦学习的作风,课余时间也要多花些心思在功课上。当初孩子的匈牙利班主任却不这么想,家访中她就跟我们沟通过,说孩子还小,家长不应该过度限制与划定他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此才能让他有个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让他在学习与娱乐中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建立自己的个性。换了在中国,要是教师持这种观点,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仍旧非常感谢她的意见,这让我们看到西方教育理念中的进步之处。

刚上小学时,儿子语言还不是特别过关,读课文时老师会经常说他的匈牙利语发音不对。为此,他妈妈就老说他,有时可能还打他两下。后来老师得知了这件事情,特意把妻子叫过去,对她说孩子现在还太小,就算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也不能打他,就得让他自由成长,别让他探索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受到伤害。后来到了儿子四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又把妻子叫去了,对她说,这个时候可以打他了,应该对他严加管教了。因为孩子到了性格成型的少年阶段,逆反心理不断滋生,家长要通过引导管教来帮助他塑造健康向上的性格。可见,西方人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的真是不一样。

在中国,要是自家孩子在生日时举行场同学聚会,家人不请下客会觉得很不合适。而且一般来说,要是这顿饭不招待得很丰盛,还会显得这家人没面子。在西方可不是这样,人家孩子们的聚会也多,但就算聚会是一个孩子发起的,前来参加的小朋友也都会尽量各人自己解决饮食和花销。就好比,儿子班上的小同学参加他的生日晚会时,每个人来时都自己带着当做晚饭的食物与饮料。他们会尽量不给主办者添麻烦,除了一起吃生日蛋糕外,什么东西都自己带。若是在中国,不留这群孩子吃顿饭,家长心里都会过意不去,而对西方人来说,人际关系要简单得多,他们会觉得: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最为别人着想的做法。

匈牙利的学校教育也跟国内有很大不同。西方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除了知识水平之外,还重其他方面能力,所以会时常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野营、比赛之类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中国人相比,匈牙利人组织这类活动的胆子简直太大了。学校绝对不会像如临大敌一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这种活动万无一失,每个班只委派一位老师随行,孩子的食品饮料、户外用品一律自备。

为了节约资源,连开车运送那些行李物品的工作都只会委托其中一位孩子的家长来执行,我就曾经驾车为孩子们运过这些东西。在国内,这绝对是无法想象的。一个班那么多孩子,一起到偏远的野外去,若是有谁走失或者受伤了,家长是定然不会与组织活动的校方善罢甘休的。光考虑到这种令人焦头烂额的风险,校方都不会随便组织这种集体活动。就算成行了,众多家长不倾巢而出、紧密随行、大包小包、全程服务自家孩子才怪。

可见,观念决定着教育方式,西方家长觉得孩子到一定年龄离开父母参加历练、接受摔打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过多干涉与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与之相应的那些风险自然也就是值得承担的。对于国外这种“下得去狠心”的育儿方式,我觉得是有很借鉴意义的。

匈牙利的基础教育会进行11年,属于义务教育,这段时间几乎是完全免费的。中学毕业后学生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上大学,但是绝大部分毕业生没选这条路,这是因为在匈牙利上大学要花很多学费,这笔费用一般要毕业生的家庭自己承担。这时候,就只有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学生可以选择去上大学,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去上职业学校,他们可以在职业学校中选择各种将来想要从事的专业技能进行学习。

与中国不同,在欧洲,从事任何一份职业都是需要职业证书的,而且人只有在职业学校毕业之后才能拿到这个证书,这是很严格的。举个例子,就算你是要在商场当卖家用电器的售货员,你也得先有电工或者家电维修的职业证书,不然你就不具备这个资格。因此,儿子那个班有30多个学生,上了大学的加上回国内读的他也就只有四个人,大部分人都进了职业学校,毕业以后就可以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