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22226400000008

第8章 每个孩子都身怀绝技(3)

我曾想过:认为什么事物都有生命,分明是身心发展受到局限的表现,应该是件不完美的事,可为什么,儿童居然能够用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语句来装点它们的不完美?

他们真的是天使,因为他们有神奇的本领令我们爱上他们的缺陷。

难怪有位父亲说: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

那就让我们享受并珍惜这份礼物吧。

我忍不住用天使的语句来结束这个段落:

问:有个老爷爷丢了一匹马,你认为马还会回来吗?

孩童1.那匹马肯定会回来的,因为它认识自己的脚印。

孩童2.我觉得马到外面去结婚了,不会回来了。

孩童3.会回来的,因为它的押金还在老爷爷这里。

戴着猫面具的狗也是猫——儿童的“刻板思维”

佚名:我有一男同事,一日在路边小饭店喝酒吃饭。

见边上有一3岁出头小女孩十分可爱,就上去逗她:“小妹妹,陪你玩好吗?”

那个小女孩看了他一眼说:“不好,妈妈说过小姑娘要和小姑娘一起玩的。”

我那同事不死心,又说:“我也是女的呀,你和我玩吧……”

最后那小姑娘回答的话实属经典,她看了我那男同事一眼,说:“我不信!你把裤子脱下来让我看看!”

解读:笑过之后千万别以为这个3岁的女孩长大后会是个黄蓉般的鬼灵精,她可是一点儿没有为难他、捉弄他的心思,她说的都是孩子的大实话,因为她确实认为人体某器官外观的不同才能证明是男是女,所以,她需要证实一下。

这一点为心理学实验所证实:

给学龄前儿童看一只真实的狗,然后,让他们辨认这个动物,他们都能正确地叫它“狗”。实验者于是又拿出一个猫的面具,让儿童在现场观看,在儿童的注意下给狗戴上面具。当再次问他们这是什么动物时,大部分儿童认为是猫。

每次把面具戴上或者摘下时,儿童们都相应地改变名称:戴上猫的面具就是猫,摘下猫的面具就是狗。

看来,他们的思维好像被一种感知上的特征所决定,这种特征其实是与动物的身份没关系,但儿童们在认知时却无法摒弃。

皮亚杰把儿童这样的思维特征称为“刻板性思维”。

以上两个事例表现出刻板思维这样两个特征:其一,思维的中心片面化:儿童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最突出的(他已关注到的)一面,忽视其全貌。女孩仅以某部位差别才能区分男女;儿童的关注点只集中在狗的脸部,便出于这种中心片面化。其二,思维转化性的无能:儿童忽视,而且也不能把握事物从始至终的整体性的改变。一只狗,仅仅是头部戴上猫的面具,且在儿童知情的情形下,儿童还是会随着猫的面具来得出结论,说明,儿童不能在事物的外观发生变化时去理解并适应这一变化。

刻板思维另有两个更显著的特征:

首先,思维的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儿童不能沿原来思路的相反思路回到思考的出发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只具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概念”,而无法形成逻辑概念。在考虑事物或事件时,儿童以最初经历的顺序为基准,学龄前儿童不能在思维中改变这个顺序:他们的思维方式像他们的理解一样刻板僵硬。成熟思维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通过想象,人们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调整各种符号和表征的顺序,可以不必跟真实事物完全一样。这样,儿童只有在能逆向思考的时候,他们才能进行回头运算:只有那时他们才能懂得如果2+3=5,那么5-3也便=2,减法是加法的逆向运算,直到儿童能够逆向思考时才能理解这一原则,那时,他们才能真正掌握算数的基本原理。

其次,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相信自己想的也就是别人想的,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永远是对的,正是这个特点使得孩子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知道为他人着想,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其他人会有与他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我还没有午睡,因此现在不是下午”

大人问:“小白兔为什么喜欢吃红萝卜?”

幼儿答:“因为它的眼睛是红的。”

幸亏是个孩子答的,听的人只觉开心,报以开怀一笑。如果是另一个成人的回答,我们恐怕就要琢磨这其中的逻辑了:难道小白兔的红眼睛是吃红萝卜吃的?还是小白兔因为眼睛是红的所以只能看到红萝卜?还是小白兔觉得红眼睛配红萝卜很谐调?呦呦呦呦……晕了吧。

无独有偶,另一个问题:“汤圆为什么是圆的?”

幼儿答:“因为嘴巴是圆的。”

忍不住想夸:好有道理,怪不得鸡蛋也是圆的。

只是,慢着,那方形的饼干是做给谁吃的呢?莫非有人是方嘴巴?那四喜丸子怎么吃,莫非要把嘴巴张成那么大?呦呦呦呦……昏了吧。

于是,你挠了挠脑袋,笑着说:“这是什么逻辑嘛。”

解读:别说,这还真的是一种逻辑,也是幼儿经过推理得来的,可不是他不负责任随口乱说忽悠你的。

皮亚杰把幼儿的这种逻辑推理称为“前逻辑推理”。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推理能力明显不足,他们还不能进行归纳或演绎思维,即进行从个别到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推理的过程。相反,他们表现出一种推理,皮亚杰称这为转换性的。例如,他的女儿错过了她通常午睡的时间后,向家人宣布:“我还没有午睡,因此现在不是下午。”在这儿运用的推理就是一个特殊(午睡)到另一个特殊(下午),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决定另一个,转换性推理就是在两个没有因果联系的具体事物之间建立一个因果联系,仅仅因为两个事件一起发生。

再有,把一种相关关系理解为因果关系,如:

大人问:要头发有什么用处?

幼儿答:给理发师一点事做。

头发的确需要理发师打理,但这只是一种相关关系,幼儿却解释为因果关系。

这样看来,儿童似乎很倾向于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因果判断。然而,一旦儿童真的遇上因果关系时,却往往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儿童颠倒因果关系,比如,大人问幼儿:“小朋友的脸是干什么用的?”得到的回答是:“我的脸是用来洗的。”一个看到别人摔伤的孩子可能这么对你描述:“那个人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了,是因为他摔断了胳膊。”我们在这儿又看到了一个在这个年龄的儿童会犯的典型错误,就是不能理解因果的顺序。

但是,皮亚杰在看待儿童思维的各个方面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归结为无知或者笨的表现;相反,他把这些做法看成是走向成熟的必要过程。

他总结说,儿童很大程度上是前逻辑,而不是没有逻辑。作为系统思想的一个根本组成部分的逻辑在这个年龄还没有发展到位,最终会从这些初级阶段的思维发展成熟。

所以,当你再听到孩子如此说时,就知道,这是“前逻辑推理”。

问:如果小朋友一天就长成大人好不好?

答:如果比爸爸妈妈大了,怎么叫爸爸妈妈呢?

问:小朋友们喜欢吃鸡的哪个部分?

儿童A:我喜欢吃鸡肉,因为我天天在锻炼肌肉哪。

儿童B:我想吃鸡爪子,因为吃了鸡爪子会走路。

根据年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1岁左右宝宝的妈妈在研究人员的指示下,在宝宝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地在他的鼻子上点上了一个红点,然后不露声色地将孩子带到镜子前。让孩子照镜子前,妈妈本以为孩子会为自己的鼻子上多出个红点而意外呢,结果,宝宝的确觉得鼻子上多个红点的孩子很有趣,于是,他便被镜中的“那个宝宝”逗乐了,咯咯地冲他“笑”——显然,宝宝并不认为那是他自己。

上面这个实验叫视觉再认测试,是为探知幼儿的自我意识的。研究者的假设是:如果孩子能够认出镜子中的影像就是自己,那么,他们就能意识到红点是在自己的鼻子上,就会下意识地去摸自己的鼻子。

解读:当孩子意识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拥有自己身份的实体。这时,孩子就有了自我意识。

在婴儿期的最初时刻,孩子并没有一种对自我的感受,他们还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有自身存在和特性的单独的人。

对宝宝所做的视觉再认测试结果显示:在1岁时,孩子通常被镜子中他们以为是别的孩子的影像逗笑,但是他们没有显示出对红点的特殊兴趣,这一现象基本维持在孩子15个月大之前。只有到了第二年的中期,他才有明确的表示:红点很有趣,并且那个红点是在自己的鼻子上。

当然,视觉再认只是自我意识的一个体现。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如,与孩子一起看他的家庭相册,指着两张相片中的孩子,用不同的称谓来指认:“这是宝宝。”“这是你。”

如果孩子重复父母的话:“这是宝宝。”“这是你。”说明孩子仍未有自我意识,及至孩子回应说:“这是宝宝。”“这是我。”或者“这也是宝宝”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形成了。

当然,若孩子能看着自己的照片直接说出自己的名字,或能够正确使用“你”“我”“他”的称谓,也证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

这方面的资料显示,孩子具有自我意识的时间也是从第二年开始。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在第二年末,儿童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中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即分离的、独特的自我身份的确立。

自我意识发展的进程:

自我意识像是冰封的小河,是缓缓苏醒的,当宝宝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以下水平时,宝宝的自我意识就清醒了: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我意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3个阶段: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人们有时把生理自我发展阶段称为自我中心期,这种初级的形态是以自我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大约在1岁末的时候,牙牙学语的儿童用手指可以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进一步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