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明皇爱重美色而思念倾城倾国的绝世佳人,登基多年却难以称意遂心。杨家有个闺女开始长大,一直养在深闺未出家门。她天生聪明美丽不甘沉沦,主动参加选美高高得中进入宫门。她的舞姿回眸一笑千娇百媚,顿时让六宫宫娥嫔妃自感不如自惭形秽。春天微寒恩赐华清池里去泡温水澡,水质温润滑腻可以洗去身上之油脂。侍女搀扶起来软绵娇羞无力气,那是她刚刚承受皇帝临幸时。高高云髻上插着鲜花金步摇,芙蓉帐里正与君王度春宵。苦于春宵太短太阳高高起,从此玄宗皇帝再也不早朝。承受欢乐侍奉宴饮没有闲暇片时刻,春天伴随春游夜夜伴随君王寻欢乐。后宫有美丽佳人三千人,三千人的宠爱完全集中在一身。化妆停当等候金屋侍奉万岁销魂夜,玉楼宴饮酒酣陪伴皇帝度春宵。姐妹兄弟加官赐爵都富贵,光宗耀祖杨家一门令人艳羡又敬佩。于是竟让天下父母心,不重视生男反而重视生千金。骊山上的宫殿高入云,悠扬的乐声随风飘荡处处闻。伴随轻歌曼舞乐器伴奏也舒缓,君王终日欣赏看不够也赏不完。渔阳战鼓忽然惊天动地来,这才停歌罢舞恐惧复惊呆。辉煌的京城眼看就要遭战争,慌慌张张率领千人万马逃出城门直向西南行。人马混乱皇帝车驾走走又停停,西出城门只走百里之行程。禁军突然兵变谁都没奈何,贵妃死前冤眉恨眼泪水多。金钗花钿丢弃一地无人收,还有翠玉翘首金雀装饰玉搔头。万岁掩面哭泣无能救,临行尚且回头眷顾眼泪和血一起流。黄尘散去危机消除风瑟瑟,云梯式的栈道曲折迂回到剑阁。峨嵋山下很少有人行,旌旗垂头丧气日光惨淡又冷清。蜀江水绿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思念贵妃不忘情。行宫里看见月亮感觉那是伤心色,夜间下雨听到铃声更觉那是断肠声。扭转乾坤战争胜利车驾回京去,来到马嵬驿站踌躇伤感不能去。马嵬坡下当年埋葬贵妃泥土中,再也看不见美人容颜徒自留下死亡处。君臣相互对视默默无语两眼泪,望着东边城门失魂落魄忽忽悠悠信马归。归来后眼看池沼园林都依旧,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柳。荷花好像贵妃的面容柳叶像蛾眉,只是再也没有又亲又爱又娇宠的杨贵妃,面对此情此景谁人能够不泪垂。春风习习桃花李花开放日,秋雨绵绵滴落片片梧桐时。西苑兴庆宫里到处是秋草,落叶满阶再也无人来清扫。当年的梨园弟子已白发,管理后宫的女官也衰老。空荡荡的宫殿傍晚飞着萤火心黯淡,一盏青灯不断挑去灯花难入眠。钟鼓之声悠扬迟缓散去开始漫长夜,星光闪烁天河清明即将要亮天。鸳鸯瓦冰冷霜气太浓重,翡翠锦被无人相伴也觉寒冷心隐痛。悠悠一生一死分别已经一年多,可她的魂魄为何不来我梦中?一位临邛的道士客居在洛阳,能用精诚招回致死者亡魂回故乡。万岁为了报答上皇苦苦思念之情深,便命道士殷勤寻找贵妃之灵魂。那道士装模作样腾云驾雾上下奔跑如闪电,上登九天下入黄泉一切地方都找遍。上面找遍苍天下面找遍黄泉,两下渺茫迷蒙全都找不见。忽然听说东海海上有仙山,坐落在虚无缥缈的云海间。楼阁玲珑五色祥云相环绕,里面住着许多风姿绰约之天仙。其中有一位仙女名号叫太真,雪肤花貌看起来很像寻找的杨玉环。轻叩金色楼阁西厢之玉门,请求仙女小玉双成速去报知杨太真。她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使,九华帐里睡梦猛然醒来喜又惊。急忙拿起衣服推开枕头下床来,激动得来回走动复徘徊。一路上把珠帘银屏层层都打开。发髻半偏睡眼蒙眬刚睡醒,梳妆没完就匆匆忙忙下堂来。微风吹得衣袖轻轻飘飘起,神韵风姿依然好像表演当年《霓裳羽衣舞》。寂寞悲伤面容上面挂着晶莹泪,好像春天的梨花缀满雨珠让人心都碎。她含着无限深情凝神道士请求转谢君王恩,诉说久别以后两人音容难见都伤心。昭阳殿里的恩爱已断绝,但在蓬莱仙宫的时光无限长。回头下望人世间,只能望见尘雾迷漫却始终无法见长安。我实在无法再度回人寰,唯有拿出当年君王恩赐的旧物表情深,请求道士把这些信物送到君王前。掰开两股金钗分开钿盒成两片,留下一半带回另一半。唯愿我们两人爱情之心都如金钿坚。天上人闻再有阻隔终有一日会相见。临别殷勤委托道士务必把话捎回去,当初秘密誓愿只有两心知。有一年七月七日长生殷,夜深人静我和万岁秘密立下山盟海誓词:在天上愿做相依并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做相纠相缠的连理枝。天长地久也有穷尽时,而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永远不会有终期。
【评析】
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唐明皇、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及相关逸闻传说,唯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于是陈鸿作《长恨歌传》,白居易创作这篇《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云:“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陈鸿的说法可以说是我们理解本诗的钥匙。关于本诗的主题,众说纷纭,概括不外三说:讽刺说、爱情说、讽刺兼爱情说,即前半部分讽刺,后半部分同情。除陈鸿的说法外,我们更要从文本出发,破译诗歌深层的密码,解读诗人本来的意愿。笔者认为,本诗最主要的思想倾向还是讽刺,讽刺的对象主要有三人,一是主要责任人唐明皇的好色荒淫误国,二是次要责任人杨玉环的献媚争宠,恃宠而骄,为娘家大捞特捞,惹得天下怨怒;三是肃宗怯懦不孝,加重了悲剧色彩,连老爸晚年的安全都不能保证,使一代风流天子死于非命。下面笔者做简单的解说。
开篇直揭主题“汉皇重色思倾国”,下面一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都是讽刺唐明皇和杨玉环的。唐明皇明明知道杨玉环是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还要使用一些手段霸占到自己身边,并大宠特宠,杨氏一门,富可敌国,重用轻佻奸猾的杨国忠,加剧了社会矛盾,促进安史之乱爆发的速度。结果便是天下大乱,马嵬兵变,杨贵妃被吊死。造成千古长恨。再说杨玉环,一般都认为她是被动的,对于政治败坏和安史之乱没有什么责任。其实不然,如果杨玉环是个很谦让、很懂政治的女人,如唐太宗长孙皇后,哪怕赶上一半,也不会发生那么大的动乱。首先,杨玉环进宫直接嫁给寿王李瑁就很有心机,是奔太子妃然后奔皇后去的。当时武惠妃受专宠,寿王是武惠妃之子,有当太子可能。唐明皇二十多子,寿王排十八,杨玉环能够直接嫁给他,说明她本人或者家族中有人,关系很硬。经过三四年的激烈斗争,武惠妃死,寿王失宠,太子梦彻底泡汤。在开元二十八年唐明皇主持的家庭舞会上,杨玉环在唐明皇前故意跳最拿手的柘枝舞,最后一式便是“回眸一笑”,故意卖弄风骚,引起唐明皇的格外注意,这才开始以后的风流爱情。其后在她大受宠爱的时候,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再加堂兄杨国忠大肆挥霍国库钱财,把政治搞得乌七八糟,她和安禄山也不明不白,都属于品质问题。特别是当潼关出现问题,杨国忠和哥舒翰尖锐冲突时,唐明皇曾经想要御驾亲征,她死活不让,如果唐明皇真的到潼关,审时度势,可能就会采纳哥舒翰意见。因此,这场大动乱以及长安失守杨玉环都有很大的责任。马嵬坡兵变时,官兵都直接称呼她为“祸本”,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不冤枉,官兵们的定性还是比较准确的。再说肃宗,这是以前一直被忽略的人物。诗歌后半部分有一段道士为唐明皇搜寻杨玉环魂魄的描写,那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是杜撰的。有几个细节需要特殊注意:一是老道是肃宗权臣奸佞李辅国派来的,李辅国是促使肃宗抢班夺权的关键导演。唐明皇刚回到长安时一直住在兴庆宫,即诗中的“南内”,元宵节他出现在兴庆宫城楼上时被逛花灯的百姓发现,人们高呼万岁,跪拜,气氛很热烈,说明他人气还很旺,于是遭到猜忌,也是李辅国派人将他强行押解到西苑去,从此被软禁起来。诗中的“西宫”指的就是这里。从此玄宗彻底被边缘化,失去自由。而这次道士之来,装腔作势,寻遍天地,最后在仙山上真的看到了杨玉环。并且把当初唐明皇给的信物各自带回一半。似乎真的是杨玉环捎回来的。而且杨玉环的话特别值得品味:她更想玄宗,但却无法回到尘世,既然玄宗如此相思,“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如果真的心坚如金钿,我们俩就一定会相见。但我回不去,相见的唯一方式就是唐明皇到仙界来。怎么来?那还用说吗?唐明皇是何许人,聪明过人,看完这出表演,听完这番动情的话,便绝食三天上仙界会见杨玉环去了。或者说,金钗和金钿确实是唐明皇当年给杨玉环的信物,怎么到道士手里了?前面有伏笔:“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史料记载,当唐明皇凄凄惨惨率领他的部下离开马嵬坡往西走,太子也准备随行时,李辅国拦住太子,请太子不要跟随进蜀,而是打扫一下现场的残局后往北去了。不久太子就自行登基当起皇帝来。那么金钗和金钿的来历就非常明白了。说白了,这出戏是精心安排的,暗示唐明皇自我了断,等于是软谋杀。至于肃宗知道与否不敢断言,但他老爸被软禁一年多他很少探望就很说明问题了。因此唐明皇因为没有处理好爱情与政治的关系,不但保不住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难道这还不令人永远遗憾怨恨吗?越渲染唐明皇思念杨玉环,悲剧色彩越浓厚,长恨的程度就越深,讽刺的力度就越大,对读者的启发和感染就越深入骨髓。这是本诗主题的主要倾向。
本诗内容可分为两大段落,从开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是写唐明皇重色荒淫怠政,导致悲剧的原因。这段中还可以分两个小层次。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六宫粉黛无颜色”八句为第一层,写杨玉环的出身和献媚邀宠的经过。为长恨之根。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是第二层,写杨玉环专宠,杨氏一门炙手可热到了有民愤的程度,为长恨之机。
“渔阳鼙鼓动地来”二句为承上启下之转折点,以下则为后段,写悲剧的经过和结局。依然还可以分几个小层次。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回看血泪相和流”为第一层,写马嵬坡兵变和杨玉环死的经过,为长恨之端。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东望都门信马归”为第二层,概括杨玉环死后玄宗入蜀及返回长安的过程,无时不时,无处不思,为长恨之发展。从“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是第三层,写睹物思人,日夜四季都思念杨玉环,是长恨之深入。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是第四层,通过道士寻找杨玉环魂魄的生动描写,委婉暗示这是特意设的局,是变相的谋杀,是长恨之结局,绵绵长长,永远没有终止之时,扣紧“长恨”二字。
作为叙事长诗的经典之作,《长恨歌》艺术上成就很高,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叙事的流畅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为突出荒淫误国,前半部分便大力渲染李杨爱情的浪漫多姿。为突出玄宗的痛苦相思,下半部分便极力描写其孤独寂寞苦苦思念的情景。而对于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件都用极其精练的笔法一笔带过,结构上还前后接续,并不断线。如安史之乱只用“渔阳鼙鼓动地来”七字便交代清楚,对玄宗入蜀以及会长安的经过也极其简略,都看出作者剪裁的功夫,也是我们创作参照的地方。